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疫考美国开学季开以阴阳

疫考美国开学季

对于美国而言,今年的秋季开学季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难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前的设想里,开学季意味着拉动消费、经济增长,但如今的效果却远非如此,反而是在聚集性感染方面“贡献”不少,超千所高校逾5万例确诊的数字不容小觑。美国高校们叫苦不迭,一边是总统紧追不舍的催促,另一边是复课后的防疫压力,与此同时,国际学生的签证问题也让生源打了折扣,困局难破。扎堆感染开学季来了,但疫情也跟随学生们的步伐涌进了校园。劳动节之后,美国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复课,线下教学的恢复使得高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激增。 根据《纽约时报》的美国高校疫情追踪数据,目前美国超过1000所高校报告了超过5.1万例确诊病例。与此同时,美国的疫情数字也在蹭蹭上涨。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9月10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654.6万例,累计死亡19.5万例。与前一日6时30分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32495例,新增死亡病例1118例。聚集性感染是主因。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表示,该校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分析发现,大多数感染源于校外聚会。在这些聚会上被感染的学生将病毒传给他人,并在校园内不断交叉感染,导致病例激增。另外,在刚刚过去的美国劳动节小长假,一些高校学生在校内举行聚会,也加剧了病毒传播。截至9月,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已经报告了1000多例确诊病例,感染者基本为学生,近日,该校学生还举办了数百人的泳池派对。形势同样严峻的还有亚拉巴马大学。自8月19日恢复线下面对面授课后,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亚拉巴马大学就有1043名学生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不仅仅是大学内部,高校所在的地区也因此被牵连。比如,东卡罗来纳大学所在的皮特县,8月最后一周的确诊数突破了800例。华盛顿州立大学周边的惠特曼及爱达荷大学周边的拉塔县,每周新增确诊病例的数量已经从个位数爬升到8月最后一周的300多例。防不胜防“目前我们正在确认的确诊总数比我们预期的要多,一些学生在校外的行为令人失望和无法接受,我们面对这些现实并采取行动。”在致学校教职员工的信中,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校长鲍勃·卡斯伦写道。为了控制风险,美国高校们也下了功夫。在开学前夕,爱荷华大学就推出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只有约1/4的课程是面授,要求学生在室内佩戴口罩,承诺将对有症状或接触过确诊病例的学生进行检测等等。但很明显,戴口罩的规定拦不住精力旺盛的大学生们,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泳池派对不是个例。俄亥俄州立大学已经有200名学生因聚众狂欢被停学;伊利诺伊大学也发布了一则声明,警告称,“如果有学生举办大型聚会或违反隔离令,将(或已经)被停学及罚款”。即便如此,蹭蹭上涨的数据还是让高校们防不胜防,更难的是,还不能将学生们送回家。9月8日,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表示,高校在疫情防控环节极其重要,这些学生来自全美各地,“你把他们送回家,无疑就是在全美社区里播种新冠病毒”。在此情况下,紧急叫停线下授课的高校不在少数。西弗吉尼亚大学刚刚于9月7日宣布,由于发现劳动节假期校内有多起聚会,校方决定在9月25日前将摩根敦校区所有本科生课程全部改为网络授课;密歇根大学、堪萨斯大学等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团体计划近期举行“罢工”,要求学校实行远程办公和教学;原定于9月10日重新开放面授课程的纽约市,在和教师工会达成协议后,将把日期推迟到9月21日。事实上,如果不是特朗普的强势要求,或许网络授课会是美国高校的首选,毕竟这样风险会小得多。8月12日,白宫宣布了重启校园的八条具体准则。当天,特朗普还表示,希望国会拨款“跟着学生走”,如果学校继续线上教学,那么拨给他们的经费应该转拨给家长,让家长考虑其他教育选项。这意味着,为了政府的拨款,高校不得不开设线下课程。特朗普的理由也很简单——经济活动的重启,当学生步入校园,消费会逐渐恢复,学校收入也会陆续回归正常。比如爱荷华大学附近一家酒吧的老板吉姆·里内拉就表示,他的酒吧在4月收入为0,7月4日才重新营业,他希望开学季能拯救他的酒吧。生源受损对于美国高校而言,特朗普的施压不只让他们在是否开学、是否线下授课等问题上进退两难,也让其在国际招生方面处于被动地位。7月,美国入境与海关执法局(ICE)强调,对于身在美国境内的国际留学生,必须参与线下课程,否则签证将不保,若留学生所在的学校不开设线下课程,那么只有两条路可选,转学或者离开美国。在美国高校眼中,这无异于直接切断了国际生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学院教授潘先军也表示,美国本身是一个教育方面非常国际化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强国,所以在教学以及生源方面国际化的程度非常高。一方面,美国的国际化是出于自身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经济的因素,州立大学一般会对本州的学生有优惠政策,而对国际学生的收费就相对较高。他提到之前考察过的罗格斯大学,由于政府拨款的减少,也加大了对国际学生的招生。数据显示,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持F-1签证的国际学生数量分别为近5000人与近4000人;2019年,加州大学系统的秋季入学数据显示,在226125名本科学生中,有27205名被列为非居民国际留学生,而58941名研究生中有13995名为非居民国际留学生。今年6月初拿到美国某大学offer的陈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所在的大学于8月24日开学,但直到现在,一直处于远程上网课的状态中,对于何时能去美国仍然无法确定。根据陈序展示的学校官网文件,“在美国境外寻求学位的新国际学生,在2020年秋季学期从国外在线开始其UIC计划的新国际学生不会获得F-1身份,因为他们从未亲自使用I-20进入美国。因此,这些学生在2020年秋季学期不符合F-1入学要求,也没有获得F-1福利的资格。该类别的学生可以根据其课程计划报读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并且所有课程都可以完全在线上”。除了政策限制之外,陈序还表示,美国在华使馆普遍9月前没有放开面签预约,8月中看到的信息是,最早的预约时间在11月底。在今年赴美留学的群体中,迟迟拿不到签证的陈序不是个例,“我们学校中国学生的比例有20%多,今年入学的中国研究生,基本都在国内上网课”,他表示。出海服务专家张天卓也举例称,四位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的美本学生,近日由于美国签证政策收紧被取消签证。虽然已经完成的申请还可以通过网课解决,但在即便拿到了offer也无法赴美留学的情况下,美国高校的吸引力显然降低了很多。潘先军指出,现在,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方面来看,疫情对美国高校国际招生的冲击是很明显的。一方面,国际留学生在办手续程序上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因为健康等因素在是否选择赴美留学上产生犹豫。在江南大学副教授、教育政策学博士田贤鹏看来,美国疫情迟迟得不到控制,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国高校的招生吸引力,导致赴美留学人数下降,进而影响到美国高校的办学收入;另一方面,疫情得不到平息将使得在线教学、远程教学等成为一种常态化方式,这既会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也会改变学生“学”的方式,并且可能会降低实际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数据已经说明了美国高校的困境。国际教育协会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520所接受调查的高校中,超过50%的高校预计,在新一学年中留学生的申请数量同比将下降;其中18%的高校认为申请量将大幅下降。申请量的下降无疑也直接了影响高校的收入。《纽约时报》预计,今年秋季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将锐减25%,造成2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田贤鹏也表示,对于国际留学行业而言,从短期看,可能会降低国际留学的热度,尤其疫情相对严重且得不到控制的国家;从长期看,影响国际留学热度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办学质量,未来的国际留学比例和频率仍然会呈现上升趋势。“从招生上来看,造成变化和应对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仅仅是由于新冠疫情,还包括中美关系的变化以及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张天卓也指出,学生的留学意愿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微乎其微。有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的学生由于疫情放弃出国留学。大家的共识是疫情是暂时的,但学习深造是一个长期规划,很多学生和家长可能已经提前准备了几年的时间,并不会由于疫情做出改变。不过,张天卓也表示,今年中国大陆申请英国本科的学生数量同比增长23%。同样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留学生赴英人数首次超过赴美人数。留学中介机构中,之前一直专注美国留学项目的机构也已经将服务范围扩大至美加澳新英等多国家项目。来源:北京商报

集锦

科技:天王星是什么造成的

导语:远离太阳,天王星的蓝绿色氛围暗示着它的妆容。作为两个冰巨人中的一个,行星的成分与木星和土星有所不同,因为它由更多的冰组成,而不是气体。“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我们的太阳系中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与我们想到的其他星球非常不同”,行星科学家艾米西蒙在NASA的重力辅助播客中说道“。我们称之为冰巨人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实际上有很多水冰。因此,虽然其他一些气体巨行星主要是氢和氦,但它们主要是水和其他冰”。天王星的表面与其他天然气巨头一样,天王星缺乏坚实,明确的表面。相反,气体,液体和冰冷的大气延伸到行星的内部。如果你降落并且悬停在大气层向内部转移的地方,你将体验到比你在地球上感觉更少的引力拖曳。天王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90%左右; 如果你重100磅。在家里,你只需要91磅。在天王星上。“我认为可怜的天王星被误解了,实际上,”行星科学家艾米西蒙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重力辅助播客中说道。“大多数时候,天王星的外表非常平淡。它是一种淡蓝色的星球。它是真正的淡蓝色圆点。”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密度最小的行星,表明它主要由冰组成。与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木星和土星不同,天王星只包含这些光元素的一小部分。它还有一些岩石元素,相当于地球质量的0.5到1.5倍。但是地球的大部分都是由冰组成的,主要是水,甲烷和氨。Ices占主导地位,因为太阳与天王星的距离很远,这使得地球能够维持寒冷的温度。一个寒冷的核心虽然大多数行星都有岩石熔岩,但天王星的中心被认为含有冰冷的物质。液体核心占地球质量的80%,主要由水,甲烷和氨冰组成,但它只延伸到半径的20%左右。天王星的内部热量低于天文学家的预期。这颗行星的核心温度高达9,000华氏度(4,982摄氏度)。这看起来很热。但与其他行星的核心相比,实际上相当酷。根据西蒙的说法,天王星是唯一一个不会从太阳散发出更多热量的世界。虽然其他气体巨头由它们的核心驱动,但天王星几乎没有多余的热量散射到太空中。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地球形成后很快就会产生影响。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行星目前的侧向旋转,以90度角旋转,已经表明发生了碰撞。这种影响也可能会破坏核心的一部分,使其温度更低。一个奇怪的磁场核心内部的运动倾向于驱动行星的磁场,但天王星周围的场地很奇怪。相当薄弱,直到1986 年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2号到达这个星球之前,没有记录到任何一个场地。通常,磁场从其极点覆盖行星。例如,在地球上,地理北极非常接近磁北极。但是,1781年发现的天王星在它的侧面倾斜,因此一极或另一极几乎直接指向太阳。行星的磁场从极点偏移了近60度,产生的磁场在一极上比另一极更强。虽然天王星的磁场很奇怪,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海王星,另一个冰巨人,拥有类似的磁场,导致天文学家得出结论,核心可能不会驱动田地。“如果你能想到两个磁铁相互交叉,那几乎就是这样,”西蒙说。“真的很奇怪。”2017年,研究人员发现冰巨人周围的磁场可能具有奇怪的频闪效应。每当行星旋转时,当磁场断开并重新连接时,不平衡的磁场会翻转,打开和关闭。佐治亚理工学院地球与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卡罗尔帕蒂在一份声明中说: “天王星是一种几何噩梦。”磁场翻滚速度非常快,就像一个小孩从山脚下翻过来。当磁化的太阳风以正确的方式遇到这个翻滚的场地时。它可以重新连接,并且[天王星]的磁层从开放到关闭到每天开放,洛基环像所有的天然气巨头一样,天王星在赤道周围带着一组岩石环。薄带,大多数只有几英里宽,由一小块岩石和小于一米的冰块组成。这个星球在两个系统中至少有13个已知环。 天王星的最外圈闪耀着明亮的蓝色。土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带蓝色环的世界。两个世界的蓝色环与卫星,土星与土卫二和天王星与马布有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教授说:“土星的外环是蓝色的,土卫二在它最明亮的地方是正确的,天王星非常相似,它的蓝色环正好在马布的轨道上” 。在2006年的一份声明中说。环中的波浪暗示行星可能拥有超过27个已知的卫星。“在环的边缘......这几乎就像是东西的周期性变化。看起来有点像波浪,有波峰和波谷,”当时的研究生,爱达荷大学的,告诉他。“这似乎与令人不安的东西一致,”他补充道。“基于这种波浪模式的振幅和与环的距离......以及我们在图像中寻找月球的尝试,它基本上指向它们是否存在,它们非常小,”她说。他估计卫星(如果存在的话)可能在半径范围内小于3英里(5公里)。除了指向潜在看不见的卫星之外,狭窄的薄环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多地了解这个星球。结语:戒指很棒,因为它们是我们实际可以做的一种方式,相当于行星上的地震学,西蒙说,我们可以看看环如何振荡以及它们的形状如何变化,并对行星内部进行一些了解。

精神病

专访|张怡微:散文是非常世故的文体,能照亮我们情感的伤痛

青年作家张怡微四年前获得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士学位后,回到了母校复旦大学,任教于中文系的创意写作MFA专业。2017年,她开始接手学校的现代散文写作课程,面向的学生既包括创意写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上普通本科生选修的大课。在备课和教学实践中,因为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散文写作教材,她开始在对既有材料的整理基础上,自己撰写课程实践方案,并于2019年1月开始在《萌芽》杂志上以专栏的形式连载。近日,这本针对现代散文的写作指南《散文课》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散文的文体流变及散文的创意写作教学等话题采访了张怡微。张怡微澎湃新闻:近年来,国内出版引进了大量创意写作的教材,但确实主要集中在小说和剧本方面,您也说了撰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散文教材,那么在您看来,为什么散文教材无论上溯我们的近现代还是求诸国外,都是这么稀缺的状况呢?张怡微:首先,“创意写作”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舶来学科。2009年,复旦大学才开始正式招收创意写作MFA专业硕士,这也是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创意写作MFA硕士点。2009年,复旦中文系在制定艺术硕士戏剧(创意写作)学科培养方案的时候,分成两大方向,一、小说创作的叙事研究与实践;二、散文与传记创作研究与实践,这得益于复旦中文系优质的教学资源,小说方向我们的师资有王安忆、严锋、王宏图、梁永安等老师,散文和传记方向有李祥年、龚静老师。在散文方面,我们有学位基础课“散文写作实践”、学位专业课“散文经典细读”、“传记经典细读”等等,在MFA专业之外,中文系还有其他老师开设散文研究课程,如“周作人散文精读”,我们的散文研究力量一直是很强的。《散文课》,张怡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于2017年接手“散文写作实践”课时,李祥年老师已经退休,陶磊老师上过传记课,龚静老师上“散文经典细读”。出于一个新手教师的下意识,我当然会着手寻找可用的教材,然后我发现可以直接使用的材料非常少,每周四小时课程备课花费的精力极大。我们有非常多的周作人研究、朱自清研究、汪曾祺研究,也有总体性的当代散文研究,但就是没有可以每周上4课时,足以上满16周的实践课纲。在市面上海量的“创意写作”引进教材里,有非虚构的几本,但没有“创意写作散文课”这样的丛书。我最近听说,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评论丛书”引进了一本哥伦比亚大学的写作课,是菲利普·罗帕特(Philip Lopate)的《大师之路》,宣传资料上写,他曾经受邀在南京理工大学讲授散文课,而这本书“会成为国内散文课书籍兴起的肇始”。书还没有上市,目录上看不出是一个“教材”,可能也是美国散文作者的创作手记。现代散文教材稀缺,和高校课程建制有关系,我们的古代散文理论是很强的,无论是项目、专著还是论文、课程都不缺。此外,中国人说的“散文”(无论是古代散文,还是现代散文),和英美文学传统说的“散文”也不是一件事(可以参考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其实,台湾地区高校反倒是不缺现代散文课,我所交换、求学的学校都开设散文课,郑明娳出版过《现代散文欣赏》、《现代散文》等专著,黄锦树、高嘉谦编选过《散文类: 新时代「力与美」最佳大学散文课读本》,周芬伶出版过《散文课》,张瑞芬出版过《五十年来台湾女性散文》。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清华大学、逢甲大学、东吴大学的现代散文课程讲义,我都找来看过。那是一个汉语语境下,在高校进行现代散文教学且可以完成一年教学工作的散文写作实践课程方案。唯一的问题是,台湾地区高校教师选择拿来分析诠释的文本,我们不太熟悉。有些台湾地区的作家,我们也不了解。国内当代散文研究,我关注到《东吴学术》这几年来开设了专栏,而且对“非虚构”文体表示了相当的关切。在我的书里,我列举了目前能找到的参考资料,方便从事现代散文教学的老师们参考。我也不敢说我写的是散文课教材,我仅仅做了一个资料爬梳,和课程方案的参考。这是我三年以来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总结,肯定是不够完善的,勉强可以拿来使用。澎湃新闻:与此相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承认,散文这个文体在当代的式微,包括原本散文发表的重要渠道文学类刊物和报纸副刊的没落?您觉得散文这个文体在当代的需求和生存空间何在?张怡微:如果说是广义上的“散文”(只要不是小说、诗歌,就都算上)的话,每天在手机上阅读人物稿、新闻稿、旅行纪实的人还是挺多的,大学生也有喜欢看散文的,他们会喜欢汪曾祺、李娟、张爱玲、北岛等等名家的散文。报纸和期刊的没落可能是文学生态发生转化的重要契机,毕竟上海连书报亭都没有了,疫情期间图书馆也长期不开放,发表在纸质刊物上的文章,除了网络版,根本看不到,或者说,不方便看到。人总是有情感需求的,也有一些人对汉语具有一定的审美要求。简而言之,总有人喜欢看好看的书写,总有人喜欢看真实的、高质量的人的感情,只要这个需求还在,散文写作就有阅读和写作的需求。除了《散文课》中提到的情感教育,还有一些散文的门类,会有心理学意义上的疗愈功能,比方书信写作、日记写作,对自己的情感经历、家庭内部的人际冲突做一些书面的整理,对于我们认识自己是很好的训练。又如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莫岳三十六景:旅行写作教学与葛饰北斋和梭罗式专注》,原载Caliban: French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是2018年的一期特刊,主题是“英语国家的旅行与探险写作:人与自然界的相会”(Anglophone Travel and Exploration Writing: Meetings between the Human and Non-Human)。它介绍了美国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 Idaho)英语系主任斯科特窑斯洛维克(Scott Slovic)曾开设的一门“梭罗式旅行写作”课程。这门课程当然有它发生的依据,即梭罗及其《瓦尔登河》背后依靠的自然观作为哲学基础。通过自然观察和散文书写让学员重新思考人、自然和神之间的关系,连带训练年轻人观测、探险、合作等荒野生活技能。这一方面,清华也有类似的实践,让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第一年暑假下乡劳动,当一个礼拜农民或者当一个礼拜工人,找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村子。花莲的东华大学写作课程,也有类似的自然书写训练营,有的专门看鸟,有的专门看蝴蝶,有的看铁道,代表作家有刘克襄、吴明益、徐振辅。徐振辅是台大昆虫学系的学生、地理系的研究生,他已经写了很多自然书写的专栏,有的也在《萌芽》杂志发表,培养了自己的年轻读者。他写过一篇《漫游者们》,开篇写在爪哇岛最西端,一个名为乌戎库隆(Ujung Kulon)的三角形半岛夜宿,他们的目的是寻找(也许是犀牛的)兽径,他在溪水里洗澡的时候,许多螃蟹幼体字纹弓蟹逆流上溯,无畏他作为障碍物的存在。这令他想起以色列边境上的贝都因人(Bedouin),“他们是拒绝国家收服的游牧者,在沙漠中合力建造短暂的居所,不久后自行或者被政府拆除,人群蜉蝣似地流散。等到偶然的机遇下再次聚合,短暂交会,然后再次流散。贝都因人是洄游的蟹,或者说,蟹是大海的贝都因人”。在这里,他打通了人和物的差别。这种写作方式,并不是通过文献差异比对后形成的知识,而是发明了新的情感联结方式,重置了自然之物之间的关系。人要谦卑地退到自然之后,通过平等,重新感受其他自然之物,在生命的运行中,诉求是什么、困难是什么、难以割舍的又是什么。这一类写作,经由通识教育的展开,其实也是会有新作者和新读者诞生的。而且他们的写作方式,一般会是散文。所以我反而不太会为“散文”担心,我觉得散文这个文体在当代的需求和生存空间在于重新看待人的情感与自然万物之间的联结方式,这里面可能需要调度一些哲学知识、动植物知识、心理学知识,我们是缺乏一些本土化的教材和新颖的训练方式,但它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危机。散文大有可为,因为它真实,它在无中生有,在不断地经由外界、经由心灵内部拓荒和命名,近似于发明。散文写作也完全可以和通识教育各学科结合在一起,写作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澎湃新闻:就散文文体本身而言,原本的所谓“美文”,原本的重要大类比如书信,可以说都已经消失了,从题材来说,单纯的咏物、写景也比较少见了,以前强调的散文的“文笔”,散文的抒情性,都好像不是原先理解的那么回事了,所以,当代的散文写作是不是存在文体观念的重新定义和典范的重新树立呢?张怡微: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在咏物写景的,尤其是在报纸副刊上,它是纯粹休闲的、自娱自乐地分享生活情趣的文学文化方式。白话文运动之后,中国精英的知识分子对于白话散文的未来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而且对于这个新文体有很强的自觉。战前的现代“散文”是探索性、实验性的,关于文类的界限和定义,要等到战后才慢慢确立下来。我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余光中先生在1963年提出过“创造性的散文”(creative prose),他认为好的现代散文是“超越实用而进入美感的,可以供独立欣赏的……”这是他的标准。我的理解是,它是现代散文在白话文运动之后本应抵达的审美目标,因为战争而搁置了,在当代进入到了一个复兴还魂的阶段,但已不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而是降落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中去了。也有人没有放弃。朱光潜在《诗论》中谈诗和散文的不同,认为“诗宜于抒情遣兴,散文宜于状物、叙事、说理。懂得散文大半凭理智,懂得诗大半凭感情”。这种对于知性的要求其实是传承到了1995年王安忆的《情感的生命》一文中对散文审美的要求,就是“理性地运用感性、对思想有感情”;“情感的质量就是散文的质量”、“尖锐和痛苦是情感的质量的来源”。澎湃新闻:从前,我们比较习惯将散文和小说对举而论,现在更通行的可能是非虚构与虚构的界定,但是所谓的非虚构写作似乎更偏向于纪实和叙事的面向,您觉得非虚构的大行其道对于传统散文文体有覆盖吗?两者的区隔又在哪里?张怡微:“非虚构”在当代是不缺教材、经验和导师的,无论是国外引进,还是国内原创,我们都能找到很好的资源。这说明“非虚构”训练的可传达性要大于“现代散文”。王安忆教授今年就在复旦创意写作MFA开始了“非虚构写作实践”课程,从美国纪实文学名作《冷血》、《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讲起。她认为中国早期的调查报告如《寻乌调查》,其实对中国当代非虚构写作影响也是很大的。非虚构大行其道说明读者对“真实”的渴望在增强。比方捷克作家基希(EgonErwinKisch 1885—1948)曾经举过一个被多次引用到的例子:游记在描述锡兰这个地域时会写道:“珍珠岛的美丽,冲激海岸的波涛的音响,永远在颠簸的木筏,往昔的王宫废墟,以及其他关于自然的美及古代文化的遗迹诸如此类的东西,对于可厌而又可怖的日常生活,只字不提。”而面对同一描述对象,报告文学的论述方式是:“从十月到一月之间,有三万以上的儿童因疾病和营养不良而死亡。这里的百分之八十的儿童,饿得连走到学校那样的力气都没有……这里的人民吃着草根树叶,每日继续有人走着由乞讨到饿死的道路。”前者就是散文,后者会在“非虚构”写作中很受欢迎,它有明确的时间、数字、社会关怀、全球化视野和批判性。散文的眼睛是艺术家的眼睛,非虚构的眼睛是新闻记者、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的眼睛,他们当然都看到了“真实”,但前者的艺术真实是创造出来的,后者没法创造,它一定是现实生活提供的素材,它一定是发生过的事。澎湃新闻:另外就是随着发表渠道的变化,新媒体写作对于当代散文文体的影响似乎也非常直接,新媒体写作重视追赶热点新闻,从传统的使用稳定的“典故”变成了强调及时更新的抛“梗”,为了不挑战读者的耐心而对文字的阅读爽感有强迫症,包括流行语言的高更新率,对于这些影响的利弊进退,您怎么看?张怡微:作为写作教师,我很难去欣赏新媒体语言,它的社交功能远大于文学功能,艺术价值几乎就是没有,但它的传播效率很高,那不是我们学科追求的事情。但每个时代都会存在这样的流行语言,每个时代也都会出现很好的文学语言,这并不是这个时代才有的问题。对普通读者来说,他喜欢看什么,大数据就投喂什么。他如果满足了,那就够了。如果不满足,他就会去寻找新的信息,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写作从即时性而言,还是隶属于新闻写作的。文学受到“时间”、时效影响没有那么大。2019年散文写作实践课程采风作业“上海地铁”匿名评审会澎湃新闻:聊回散文的写作教学,您在书中强调散文写作的前提是认识情感的层次,能够理解复杂的情感,所以这种训练的提升,有如陆游所说,“工夫在诗外”,关联到情感教育、人生阅历等等,那么对于这些“诗外”的工夫,在教学上有可能去推动么?张怡微:还是有可能的。我们没有特别完善的情感教育,普遍来说,女性儿童会被容忍在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倾诉,男性儿童则一般不被鼓励太过频繁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大部分人是在和父母的冲突、和爱人的冲突之中,通过受挫、伤害自我疗愈,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很有可能留下后遗症。这不是文学的问题,而是人生的问题。但是,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帮我们梳理这些情感的层次,让我们理解到情感的复杂性,理解到经营一段关系很可能是失败的,让我们理解到爱是一种知识,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文学写作,是学习这门情感知识的一条路径,不是唯一的路径。澎湃新闻:您还谈到,训练理解复杂情感的能力也需要戒除对于经典文本累积的刻板印象,并且以《背影》《荷塘月色》为例进行了解析,在散文从形式到内容到标准都发生了巨大迁变的今天,您觉得那些具有典范意义的经典文本应该被以怎样的方式打开?它们能够给今天的写作者提供的借鉴又主要在哪些方面?张怡微:我会提一些问题。例如亲情为什么会成为历史,爱情为什么会成为历史。或者讲一个友谊故事。好的故事之所以会流传,一定是有心灵力量的。如果《背影》、《荷塘月色》的文心真的如“刻板印象”里那么单薄,我们不会记得它,它也不会成为经典之作。优秀的情感散文都是心灵的冰山一角,那一角是审美的一角,非常透明,一点也不朦胧,“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觉得《背影》依然是一篇很好的亲情文章,写了一段我与父亲至疏时期的心灵史。它没有在歌颂什么,记忆书写的本身就是一种秘密的心灵揭露,没有经过自我防卫的修改,它就是写了难过。对父亲的爱太复杂了,想起来就很难过。那就是情感的真实。它给我们提供的借鉴就是,通过文学学习鉴别情感的质量,其实有助于了解他人和自己的隐秘人格。散文是一个非常世故的文体,它能照亮我们情感的伤痛。澎湃新闻:创意写作在国内初兴之际,大家都会讨论写作到底可不可教的问题,但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小说的写作教学已经有了完备的教学体系,从结构的搭建、语言风格的锤炼到具体的人称使用、场景练习,有完全可以细化和实操的一套东西,那么散文呢?在您看来,散文的教学是不是也应该建立这样一套细分的写作方法或至少是可实操的训练系统呢?张怡微:我觉得是可以的,我也在努力去做,但我仅仅提供了我个人的方案,它一定是不完善的,还需要很多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人一起合作。我最近看了一本很好看的书,《北大附中创意写作课》,作者李韧老师。我不认识他,但我很喜欢他提供的课程方案和作业设计。比方说,在他的课程里会专门设置“回忆录写作”,让学生给自己做调查问卷,甚至让他们书写自己每时每刻都有机会遭遇的“死亡”。他认为“凡是受教育的人,都应该会写作”,哪怕他们未来都是理科生。写作教育在他的课堂里,其实是非常接近生命教育的,是形而上学的基础课。我们不能保证年轻人未来不遭受事业的失败、情感的挫折、生命的威胁,当然他们也可能过得一劳永逸、一帆风顺,但只要他们有精神生活的需求,小时候的训练会给他们提供一些路径,去省思自己、去观看世界、观看他人。澎湃新闻:《散文课》之后,您还有没有进一步拓展深入散文教学的写作计划呢?张怡微:我其实还在写,但是写的范围可能超越了普遍意义上的“散文”授课内容。比方我刚写完了旅行散文书写,还想写点音乐、美术,包括民族志写作、新诗写作对散文的启迪等等,还没有想好。澎湃新闻:据出版社反映,这本书在中学语文老师中很受欢迎,解锁了新的读者群体,您在书中也多次提及中学语文教学为我们奠定的一些关于散文的基本观念,那您觉得自己这本书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可能可以提供一些什么启发呢?张怡微:这个我很意外,因为我觉得中学作文训练是很热闹的。不过散文的应用确实非常广泛,我们从小到大最亲切的文体就是现代散文,它更自然、更贴近生活,也有实用性,因为不管什么专业,高考都要写作文。我们未来工作上需要写述职、辞职报告,邮件里需要处理感情问题,其实都会涉及到散文写作的训练。我不敢说我提供了什么启发,但我梳理了一些文献,提供了一些参考文本,希望对有需要的老师和同学提供参考。(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爱很大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疫防控”主题海报展示(第十七期)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抗疫防控”主题海报设计征集主办单位:济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济宁市美术家协会承办单位:济宁市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协办单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有效防止疫情传播,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我们用满腔热忱与创意设计,创作出最能反映当前科学防控感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精神的公益海报设计作品,鼓舞“士”气,心手相牵,合力战“疫”,期待战“疫”早日取得胜利!本次征集短短10天时间,共收到来自全国100多座城市300多位设计师总计600余件(套)作品,现经组委会专业人士评选出170件(套)优秀作品进行线上展出。(按姓氏笔画排序)衷心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对本次活动的关注与支持!第十七期(总17期) 设计者:蔡猛设计师,本质传播创始人,作品获奖、入选:中南星奖、中国之星奖、苏州印象海报奖、2004“苏州印象”海报展、2005《中国设计年鉴》第五卷、2007《中国优秀房地产广告年鉴》、20X20《中国房地产广告创新版》、2008《中国房地产广告年鉴》、2008《华文房地产广告年鉴》、2009《中国房地产广告年鉴》、2009《中国优秀房地产广告年鉴》、2009《亚太设计年鉴》第四卷、2013《新平面》杂志29期、2017貴姓一全球革人姓氏文化漢字創意設計展、2018草原国际设计艺术节「草原季语」「赏未夏展」、2018生肖有礼一已亥(猪)年生肖图案华人设计师原创作品、2018“百黔白态”创意字体设计展、2018海峡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2018裂——当代设计邀请展、城市的肌肤——2018浙江城市美术双年展海报邀请展、2018畲族文化创意设计展、2019榜样的力量—雷锋精神国际公益海报设计邀请展、“印象济宁”主题海报知名设计师特别邀请展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 《水墨与纹藏---国际设计特色展》等。作品名称:隔离不隔爱创意说明:作品以“隔离不隔爱”为创作主题,运用手绘情侣侧面戴口罩组成一爱心的形式!表现全国上下同呼吸共命运,为打赢新冠肺炎全民阻击战而努力!设计者:臧勇教授,艺术硕士,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美国爱达荷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成员。主持并参与国社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社科课题研究6项,设计作品获得省部奖项5项。专著教材3部。作品名称:抗击围剿创意说明:抗击围剿的意思是在病毒面前,我们人类坚决抗击阻止,阻止符号的变异,将病毒杀死的状态与阻止符号的结合,表达出中国人民的抗疫的决心。设计者:翟晓晖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河北新龙科技集团产品设计研发总监,方正字库签约字体设计师。 作品名称:抗击围剿创意说明:抗击围剿的意思是在病毒面前,我们人类坚决抗击阻止,阻止符号的变异,将病毒杀死的状态与阻止符号的结合,表达出中国人民的抗疫的决心。作品名称:心创意说明:中华民族对于这场疫情的决心、信心、爱心、对于医务人员的干感恩之心定将战胜困难,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设计者:熊逸越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副教授,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专家、南通市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作品名称:安全罩福创意说明:以口罩、盾牌为设计元素,带子盘绕成心形,同时构成一个中国结,突出安全防护,中国吉祥的设计主题。设计者:黎科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毕业,2005年至今在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工作,中级职称。山西省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宁波海曙区美协会员。多次参加全国各类设计竞赛多次获奖。作品名称:感叹号设计者:霍思光吉林师范大学教师,产品设计系主任,吉林省工业设计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品名称:1、《赤子之心·弘》2、《赤子之心·毅》设计者:霍楷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名称:抗击疫情 从我做起创意说明:该作品以新冠病毒造型为设计元素,与铁丝网相结合,将新冠病毒牢牢控制在铁丝网中,夸张的倾斜分割构图,表达对抗疫的决心和力量,呼吁人们积极防疫,早日实现病毒防控的胜利。设计师:魏旭无锡太湖学院讲师,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员,江苏省紫金文化创意人才优秀青年,中外设计研究院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特聘设计师。作品先后入选匈牙利、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墨西哥等国际设计展。作品名称:武汉加油创意说明:作品灵感来源于《通雅》中的“龙珠在颌”,以龙吞新型冠状病毒来表达为武汉加油和战疫必胜的决心,有吉祥安泰和平安长寿之意。设计者:魏持彬苏州科技大学艺术硕士在读,苏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名称:疫情期间,请勿聚集创意说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在非常疫情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聚集扎堆,防止病毒的蔓延。

三代

超豪华师资团队,西交美高的师资是什么样的?

最近有很多准备就读国际高中的同学私信小编,询问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美国课程中心,西交美高传说中有90%的外教占比是不是真的?他们的师资到底怎么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扒一扒这所国际高中:西交美高的师资到底怎么样?西交利物浦校园西交美高由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主办,整合研究院国内外所有优秀的资源,所有师资团队都是国际教育专家,都拥有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据官宣,所有的师资都是由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官方聘请的全职师资。所以小编在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的官网上求证过,所有的老师确实能在官网上有公开信息可以查询到!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西交美高的师资团队分为三个部分:管理团队、授课团队、顾问团队。各司其职,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方面面提供全面服务。管理团队: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事物安排与学业规划,外方校长负责学生出国后的院校对接以及生活辅助。中方校长:李振国教授西交苏州研究院特聘国际教育顾问西交苏州研究院“美国高中课程中心”中方校长美国南方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原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院长美国南方国际教育研究院顾问委员会主席美国UCONN康州大学MBA小说《北美伊斯兰国》作者美国Tacoma市基督教救世军理事会理事ESI中国国际贸易研究院特聘教授英语语言学教授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理事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基础学科系主任原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奠基人、院长王教授著作等身、获奖颇多。其在《外语界》、《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等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大学英语》课题荣获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主持及参与完成了4 项省教研及教改课题。王教授参编了《英汉综合大词典》、《英汉百科知识词典》等全国性重要词典、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主持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课题,并与2012年主编《大学英语泛听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王令坤教授在国家第一个教师节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并荣获江苏省第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江苏科技大学第一批教学名师(共3人)。王教授还担任江苏省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大学英语》主持人,并荣获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授课团队西交美高的外教老师均来自英、美等国,英语发音纯正,并且平均拥有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并且都拥有外专局颁发的外教证,持证上岗。Mr. Jeremy Ebbink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英语文学学士斯坦福大学 教育文科硕士曾在蒙塔维斯塔高中(Monta Vista High School)任英语老师该校连续被评为全美前80所公立高中之一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高中 英语老师普里斯特河拉曼纳高中 英语和法语教师内华达州伦德学校 英语、社会研究和数学教师加州南麓私立学校 英语老师Mr.Matt Greenbeck爱达荷大学 社会学学士学位博伊西州立大学 数学教育硕士文艺复兴高中-梅里迪恩 英语老师曾任教 博伊西州立大学王栋老师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美国南方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美国教育及海外留学资深研究专家。从事国际教育交流、国际合作办学、海外学术中美游学交流等教育项目十余年。足迹遍布北美,尤其对美国马萨诸塞州、纽约州,华盛顿州及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区有着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其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与多所中国国内中学成功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和开发, 2010年度亲赴美国西雅图工作,主要负责和运营国际学生在美国的学术、学习、和生活指导。主讲“美国概况”课程,声情并茂、气氛活跃,深得学生喜爱。顾问团队特聘国际教育高级顾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业创新硕士项目主任夏智强博士领衔超豪华教学顾问团队,对学生所需最新的双创、FinTech、语言翻译以及环保科学等前沿理念和认知加以辅佐和灌输。顾问主席: 夏智强博士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创业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BA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硕士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科技创业中心研究生主任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国际中小企业联合会新加坡分会主席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促进会执委委员、副秘书长顾问:曹夏平博士美国波士顿学院金融学博士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硕士MIT麻省理工REAP广东双创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博导中山大学南方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岭南学院博士项目主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院长顾问:蓝红军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广州科技翻译协会会长广东省重点文科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跨文化与翻译研究所研究员顾问:赵玲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同济大学博士后英国爱丁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中英低碳学院双聘教授赵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污染环境过程及修复技术、生物炭环境效益研究以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近年来,赵博士参与完成了一系列国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赵博士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取专利授权10余项。哇!看完西交美高的师资阵容小编震惊了,这样的师资阵容也太豪华了吧!这是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给我们的学生送上最大的福利呀!能和这样学者专家、学者一起交流和学习一定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啊!羡慕所有即将入读西交美高的同学们,有这样的师资团队,你们一定会拥有一段终身难忘的高中经历!以后的升学与就业也一定一马平川!加油!孩子们!

汤斌

曾经的奥运冠军,后来的名校学霸!

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为国争光,退役时需要重新回归社会,开创自己的新天地。各个项目的冠军们退役后去干什么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有的人退役后选择从商、有的人选择了从政、有的人成功转型进了娱乐圈做起了影视明星......,而大部分运动员都选择继续深造,再来规划未来。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这些出国留学的明星。中国奥运冠军选择出国留学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击剑天王仲满北京奥运会,仲满夺得中国男子击剑的首枚奥运金牌。去年十二运会,南通剑客用一枚男佩团体金牌,为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就读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蹦床飞龙 陆春龙北京奥运会,常州小伙陆春龙一飞冲天,夺得中国蹦床项目的第一枚男子奥运金牌。退役后选择赴美留学,就读名校明尼苏达大学。附:美国留学体育专业介绍及院校推荐   10大体育专业院校现在全美提供体育管理专业的大学在300所左右,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在美国,体育管理专业还没有一个官方的排名,除了西财留学的协议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外,一些开设该专业的好学校有:密歇根大学、雪城大学、德雷赛尔大学、俄亥俄大学、爱达荷大学、德克萨斯大学等。附:澳大利亚留学体育专业介绍及院校推荐  迪肯大学01运动与体育科学本科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有:体育管理,辅导,设备管理,体育科学。工作场所包括:本地和州政府机构,专业健身中心,医院,医疗诊所,水生动物中心,或较大的业务组织。02运动与体育科学/商学体育管理双学士学位课程含实习,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广,从传统体育,教练,体育管理扩展到运动媒体,IT行业,事件管理,推销,国际商务,也可选择其他领域,比如体育科学,运动设备设计及体育活动相关的工作。03体育发展本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成为职业教练或在运动休闲行业如健身中心、SPA中心或社区体育运动发展领域从事相关工作。04硕士体育相关专业推荐体育管理硕士,在第一届全球体育管理研究生课程排名中,迪肯大学该专业被评为第11位,全澳第1位。昆士兰大学传统体育强校,昆士兰大学拥有各式项目的体育校队,其中在英式橄榄球方面,更为澳大利亚培育出多位杰出的队长和选手。多年以来,昆士兰大学的校友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多次世界性运动竞赛,包括奥运会、联邦运动会、台湾宜兰杯国际名校划船邀请赛等,为国家和学校争光许多。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昆士兰大学因完善的体育设施,被国际奥委会选为意大利代表队的选手村与训练场地,约300名选手与奥委会工作人员进驻。01昆士兰大学本科体育相关专业推荐运动与体育科学本科(4年制)硕士体育相关专业推荐运动教练硕士(1.5年/2年制)、运动医学硕士(1年制)悉尼科技大学大型体育赛事管理领域经验十分丰富,悉尼科技大学是为奥运会、网球公开赛、游泳比赛、英联邦运动会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机构提供专业管理人才的基地。悉尼科技大学的体育管理硕士课程和清华大学有合作,是比较具有权威性的课程。

江苏省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名单一览表

最近上海纽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都发布了2021年本科生招生简章,这两所高校都是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纽约大学是2012年被批准办学,昆山杜克大学是2013年被批准。到底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江苏省有哪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活动。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设立项目两种形式。合作办学机构具有法人资格: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不具有法人资格:南京理工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等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含中国教育机构采取与相应层次和类别的外国教育机构共同制定教育教育计划,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在中国境外实施部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依法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机构名单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机构名单(15所)西交利物浦大学(Xi’an Jiaotong- Liverpool University)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Sino-French Institut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Southeast University-Monash University Joint Graate School(Suzhou))昆山杜克大学(Kunshan Duke University)南京理工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Sino-French Engineer School of NUST)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NUIST Reading Academy)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JSNU-SPbP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南京工业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联合学院( Joint Institute of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东南大学雷恩研究生学院(cole rennaise de deuxième et troisième cycles de l’Université Sud Est)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Portland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南京农业大学密西根学院(MSU Institut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 (International Joint Audit Institute,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 (Hohai-Lille College of Hohai University)无锡太湖学院苏格兰学院 (The Scotland Academy at Wuxi Taihu University)江南大学北美学院(North American College,Jiangnan University)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机构名单 (6所)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中新外包管理学院苏州百年职业学院(Suzhou Centennial College)苏州淑德语言学校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无锡立信日语进修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爱尔兰学院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项目名单(102项)南京审计大学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熟理工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工学院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科技大学(原苏州科技学院)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原格拉摩根大学)合作举办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理工大学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举办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南京晓庄学院与英国基尔大学合作举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停止招生)盐城工学院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金陵科技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贝尔斯基尔农业与技术学院合作举办园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大学与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大学与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合作举办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金陵科技学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金陵科技学院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合作举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举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退出办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合作举办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制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大学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盐城工学院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国矿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南大学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林业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林业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业大学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业大学与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斯维本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国矿业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大学与德国奥托·冯·格里克-马格德堡大学合作举办工程热物理(化学和能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项目(停止招生)江苏大学与美国阿卡迪亚大学合作举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艺术学院与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合作举办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江苏科技大学与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科技大学(原苏州科技学院)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 (原格拉摩根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工学院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业大学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邮电大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一世国立交通大学(原俄罗斯圣彼得堡交通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财经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大气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熟理工学院与德国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海大学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合作举办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本科教育项目三江学院与美国纽黑文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业大学与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邮电大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徐州工程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一世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盐城工学院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合作举办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大学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晓庄学院与英国基尔大学合作举办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停止招生)苏州科技大学(原苏州科技学院)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 (原格拉摩根大学)合作举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淮阴师范学院与美国萨姆休士顿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晓庄学院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与美国爱达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合作举办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徐州工程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国药科大学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盐城师范学院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文化学院(原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业大学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金陵科技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工学院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科技大学(原苏州科技学院)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原格拉摩根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邮电大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业大学与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大学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与奥地利维也纳模都尔大学合作举办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大学与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合作举办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艺术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无锡太湖学院与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合作举办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合作举办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业大学与法国勃艮第大学关于合作举办控制科学与工程(机器视觉)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举办地理信息科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南京邮电大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合作举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师范大学与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合作举办国际贸易学硕士教育项目南京工程学院与芬兰奥卢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通大学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合作举办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熟理工学院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扬州大学与英国赫尔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淮阴工学院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航空工程(航空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江苏科技大学与俄罗斯奥加辽夫莫尔多瓦国立大学合作举办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南通大学与意大利锡耶纳“R. 弗朗齐”音乐学院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与美国爱达荷大学合作举办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南大学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大学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中国矿业大学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举办刑事司法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大学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大学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大学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合作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停止招生)南京工程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理工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理工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理工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理工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扬州大学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项目名单 (180)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电子商务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国际会计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国际贸易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比灵斯分校合作举办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科项目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圣劳伦斯应用文理和技术学院合作举办康复治疗技术专科项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美国华盛顿湖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修技师)专业专科教育项目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三江学院与荷兰王国萨克逊大学合作举办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三江学院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三江学院与美国恰达河齐技术学院合作举办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 ………180、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威廉●安格里斯学院合作举办西餐工艺专业专科教育项目。

窥基

骄傲!这10位“最美”教师,全部来自湖北这所高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近期,武汉工程大学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关部署要求,充分开展学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深挖各学科各领域的先进典型,涌现出了一大批教书育人、匠心筑梦的"四好老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位——1.闫福安闫福安,武汉工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工艺学科学术带头人。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评审专家、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水性技术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涂料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涂料科技学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涂料》《涂料技术与文摘》《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纵、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2项,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二)。2012年,中国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授予其"推动中国水性化进步十大技术专家"称号;2018年,中国水性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授予其"行业导师"称号;2019年3月,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授予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涂料行业科技发展推动者"称号。多次受邀为行业学术会议主席、做主题报告或为技术培训班授课,为行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杨红杨红,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特种设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工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他聚焦行业热点,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围绕新型高效过程装备、机械设备智能监控等研究方向,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获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先后主持省级教研项目3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杨红老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育人成绩显著,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2019年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十佳师德标兵"。3.陈相柏陈相柏,武汉工程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特聘学者。2004年毕业于美国爱达荷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在美国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担任助理教授,韩国建国大学担任副教授。2013年来武汉工程大学工作,从事实验物理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拉曼光谱及应用、磁振子学、光电子纳米材料与器件和自旋翻转与自旋波,光学光谱技术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韩国国家研究基金项目1项;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50篇,其中包括Phys.Rev. Lett.、Appl. Phys. Lett.、J.Raman Spectrosc.等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SCI引用800余次。4.别尽秋别尽秋,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她近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一线,致力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在培养一代代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成长为外语学院骨干教师,不论求学还是教学,她都将"滴水穿石"视为取得进步的制胜法宝。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别尽秋曾获工大"青年岗位能手""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工大好老师"称号。在校级、省级教学比赛中获优异成绩,曾获湖北省大学英语教学比赛省一等奖、武汉工程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曾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地区决赛二等奖等。5.江吉周江吉周,武汉工程大学2005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2009级无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2018年以"楚天学子"特聘教授身份引进武汉工程大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型微纳米材料、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分析、食品安全、新型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是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主要成员,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arbon、2D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达240,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20篇。现担任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CS Nano、Small、Carbon等国际知名SCI期刊的审稿专家。6.王娟王娟,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党支部书记。自2013年进入武汉工程大学执教以来,她醉心于公共经济学、财政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术科研领域,谦逊好学、敬业乐群,勇于学术创新。近年来,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发表于SCI杂志1区的文章1篇,CSSCI文章5篇,核心刊物文章2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省教育厅人文项目1项;主持并已结项的省部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1项,校级及省厅重点研究基地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及部级项目2项。参与多次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发表演讲。年初,她以《"河长制"背景下流域水污染治理驱动机制及政策评估》为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7.付书科付书科,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教授。担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国际区域科学协会(RSAI)会员,受聘为湖北智途北斗、山东兴盛矿业等公司顾问。从事资源环境经济、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创业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项目6项,厅局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6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4部,获评"工大好老师"、"工大优秀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百佳导师"、"优秀班主任"、"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8.马科马科,2009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武汉工程大学工作,先后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担任辅导员。2017年11月,学校成立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他积极响应学校调令,来到新学院参加新学院的各项筹建工作,并担任学院办公室主任。曾获新生军训优秀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十佳辅导员、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在学生工作中,他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学院办公室工作中,他服从指挥、克服困难、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深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9.高家俊高家俊,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青年教师。2018年,荣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获批校长基金项目1项,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化工领域Top期刊Fuel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2019年,高家俊获得武汉工程大学"优秀青年"荣誉称号。10.袁华袁华,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化学基础课教学工作,也是学校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化学及实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他先后获得武汉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教学名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十佳师德标兵,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后主编或参编相关教材5部,发表教研论文8篇,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等省级教学科研奖励6项,组织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学科竞赛等奖励40余项。今年教师节前夕,他荣获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一支粉笔,写尽古往今来;三尺讲台,培育满园桃李。在武汉工程大学,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好老师,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用智慧笔端,点亮希望航标,用知识砖瓦,盖起人生大厦,用自己的青春,浇灌着莘莘学子的梦想。在这里,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武汉工程大学官微

李秋实

江西、山西、浙江、江苏4省各又新成立一所公办本科,考生别错过

近日教育部发布21所独立学院转设名单,其中大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主要原因是学校投资方为私人力量或者当地政府无力承接。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投资方为当地政府,但是该校还是转设成了民办高校柳州工学院,很可能是当地财政收入不足,导致无力承接。8成的独立学院都转设成了民办高校,但是也有一些独立学院转设为公立高校,其中数量最多的当属浙江省的独立学院了。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公立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设为公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转设为公立嘉兴南湖学院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浙江省很富裕。在最新的独立学院转设名单中有4所独立学院专设成了公办本科,分别是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公立苏州文正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转设为公立嘉兴南湖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转设为公立赣南科技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转设为公立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下面就来看看这4所新成立的公办本科高校实力如何,替考生们把把关。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学校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占地面积1000亩,2020年8月18日学校与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商务学校合并成立新的公立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学校拥有省级信息安全示范实验室1个,省级精品课程4个,暂无省级特色重点专业。学校秉承山西大学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通过与3所特色职业学院合并,相信该校办学实力会更上一层楼。苏州文正学院(即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独立学院,学校依托苏州大学办学,并在此基础上和美国爱达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专业,就读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第四学年可赴国外相关院校就读。暂无特色重点专业。嘉兴南湖学院(即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学校属于财经类高校,占地面积536.47亩(偏小)。学校和嘉兴学院相邻,与母体大学共享11个省级示范教学中心;长期聘请母体高校嘉兴学院教师,在教学质量上有一定保证。土木工程、电子信息、法学、日语、金融学、会计学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赣南科技学院(即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学校位于江西赣州,校园面积达到900亩,与江西理工大学图书资源实现共享。学校考研率在省内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大多数学生考上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暂无省市级优势学科。这4所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公办本科,相信未来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学校办学实力会越来越突出。提醒:转设后短期内,学校分数线不会上涨太多,低分考生注意捡漏。关注小编,带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信息,做高层次优秀人才。

爱之杀

通渭籍院士姚檀栋:谈谈我的成长与研究——感恩篇|治学大家谈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校长专门发电子邮件,谈到要启动一个兰大师生网上交流的互动课堂。感谢严校长构建这样一个交流启迪育人的大课堂。在信息和网络时代的今天,这显然是效率更高的一种教学互动课堂。这将是兰大教书育人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个人都在努力前行,每个人在前行的时候都有故事,所有兰大学子们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向校友们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和工作的故事,这也就是兰大故事。讲好兰大故事将传递继续前行的正能量,也将是兰大的一笔巨额财富。作为我积极响应的行动表现,我谈谈自己成长与研究的一些感悟,谈谈自己求学和治学的一些经历。这些感悟和经历中,我最想谈谈的是感恩,然后谈谈其他一些感悟。所以,我这一部分就叫“感恩篇”吧。我感恩我朴实的家风教育,让我以忍耐、正直、善良做人,这成为我一生的财富。我出身于农村,我们家是一个属于注重读书的家庭,家风教育就是忍耐、善良和勤劳。没时间列举一件一件的事例。但有两件事值得一提。第一件事是忍和善两个字是作为中堂(当地一种挂于堂屋正对堂屋门口墙壁上的书法挂轴,是请当地最有名的书法家或画家写了或画了,再请裱画艺人做成挂轴)挂起来的,而且中堂的忍和善两个字是画出的一只一只小鸟组成的。这也正是我们一家人做人的写照。第二件事是堂屋卧室墙壁上挂着字画,楷体的100多字写于四幅条幅上。开头两句就是:黎明即起,打扫庭除。教育家人不能睡懒觉,要勤快,而且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屋子打扫干净。我这一生可能会忘掉好多事情,但忍耐、正直和善良的家风教育,不但不会忘,而且永远励志前行。我感恩我在小学受到的教育,让我喜欢上了读书,这成为我改变命运的基石。我上小学的时候,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一批原来在城市学校教书的中专师范老师回到了原籍农村。我的小学老师周凤岐就属于这种情况。他回到农村后当了小学老师。他的先进教学理念让我们受益了。我记得他那时候教大家解题的一种办法,就是老师写一道题在黑板上,点一名学生上去做题,为了示范作用,老师经常点名的是能解出题的好学生。我是那名经常被点名解题的学生。但有一次解错题了哭了鼻子,课后老师专门叫去,安慰我学得很优秀,偶尔错一次没什么。老师说优秀,这成了我以后继续努力的最大动力。我上小学四年级就是文化大革命了,找一本书看是很不容易的,还记得当时买了一本《雷锋的故事》连环画故事书,其中有一句“要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把这句话放进作文里,老师在下面画了两红杠(是老师对学生作文精彩部分肯定和称赞的标记,一般只划一红杠,画两杠是以前没有过的)来称赞,这激励我读更多的书去找更精彩的句子。后来通过不同途径,找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精忠岳传》、《红楼梦》等名著,读得津津有味,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我感恩我在初中受到的教育,让我学会了自律,这成为我一直保持正向前行的一种惯性。上初中时,家里希望我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这就是当时的常坪中学。因为离家太远,我就住校了。只是周末回一次家。住校以后的生活有点准军事化,每天早上七点老师在每个宿舍前吹哨子叫醒学生,七点一刻吹哨子集合跑操,然后吃一点东西就开始早自习和上课。早起习惯由此养成,一直贯穿到我的高中、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遇到了两位老师,成了我自律的榜样。一位是数学老师崔振乾,一位是语文老师姚重华。两位老师不但业务能力强,而且自律境界高。当时的课本很简单,他们就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教学补充资料,做成自己的教学笔记,以便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对我们这些住校学生来讲,还有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我们和老师都住在同一排每间十平米左右的十多间平房里,这给学生创造了极好的学习环境——和老师朝夕相处。每天放学以后,附近学生回家了,我们这些住校生吃完饭以后和老师一起打篮球和乒乓球,然后老师准备第二天的课,我们可以把老师白天讲过的教学笔记拿来学习,不懂的地方抄下来慢慢钻研。这样,老师和学生都一直忙碌到睡觉的时候。这种节奏也成了我以后的一种习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心态。需要指出的是,我的数学老师崔振乾后来进一步发展到通渭县文教局局长、定西县县长、甘肃省气象局纪委书记。我的语文老师姚重华则调到当地一个叫李店的高级中学任校长。我感恩我在高中受到的教育,让我懂得思考,这成为我不断自励前行的起点。进入高中时选择报考当时通渭县的最好学校通渭一中,这是我们老师给我们作出的选择。因为住在学校,天天和老师在一起,他们了解我们,当然也有一点偏心我们,觉着我们上高中应该考好的学校。当时我们有两人考进了通渭一中。进入通渭一中,环境完全不一样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学校仍然是工宣队领导,学校是以教学质量为主、还是以搞运动为主,校长和书记意见不一致。校长高维天和夫人都是西北师大高材生,文革时据说是支农,双双调来通渭一中教学。他大力抓教学质量,考试搞A、B卷,而且考试座位还要单双行,以防考试作弊。我因为入学考试成绩好,被选进了校团委委员。当时的副书记和工宣队领导找我谈话,说是代表书记和我谈话,要写稿子批判校长在搞白专道路教学。我当时深深不解,但又不得不做出决定。经过思考,我的结论是,学校如果不教学,还要学校干什么。所以我回绝了他们。此后,我的团委委员也就没了。后来的发展证实了高维天校长的正确,书记和副书记被调整,校长大力举贤,把一大批当时从北京、兰州各高等学校毕业后支农的大学生聘请到通渭一中,这成为通渭一中所从来没有的师资群英高峰期,我们学生当然深受其惠。我也是高维天校长青睐的优秀学生,我们这一级近400人毕业时,他让我代表毕业生讲话,我的讲话稿写完了,他亲自为我修改。这些仍然历历在目。我毕业后,高维天校长调县文教局当局长,后来又调定西地区文教局当局长,崔振乾老师当县文教局局长是他以后的事了。我自己在高中的经历和高维天这样的优秀老师的经历给我带来深深的思考:一个人的本质和修养会决定他今后的发展轨迹,无论是从教还是从事其他什么行业。我感恩我在兰大受到的教育,带我进入科学研究专业领域,一直奋斗到今天。上大学以后遇到了李吉均老师,让我们感觉到了科学达人的风范。刚到兰大不久,在没见到李老师之前,就听到他和物理系葛墨林(我本人从来没见过他)是同学们之间经常仰慕式调侃的兰大两位教师新秀。侃料就是他们过于勤奋和专注而不会生活,说他们是煤球满地滚(因为当时物资缺乏,每家得烧煤炉子,但纯煤供应不够,所以不能烧真正的纯煤,而是一种参合了其他物质的混合煤)、罐头当饭吃(忙着教学和研究,顾不上买菜做饭)。这是调侃,但确实也是真的。他们勤奋和专注于科学,没时间整理家务和上街买菜做饭。后来有幸成为李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听李老师讲课可以把枯燥的科学变成生动的故事,所以听他讲课是一种精神大餐享受。和他一起出野外,是科研视野的拓展。他的长期野外工作积累,使得他对每一种地理过程和每一种地理景观都有独到的理解和解释,我们的思维也随之扩展。和他一起搞科研,看到的是科学牺牲精神的标杆。1980年他带我们去贡嘎山考察冰川,掉进冰裂缝摔断了肋骨,怕影响考察,他硬在冰川上顶了两个星期,直到野外考察结束才去医院。科学是和专注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是和奉献联系在一起的,而兰大就提供了这样的土壤。我感恩我在中科院受到的教育,让我从新的角度认识自己科学研究的方向,不断革新自己。我国新学位体系刚刚建立的时候,可以带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很少,那时候整个兰州地区的地学博士导师就俩人,一个是施雅风,另一个是高由禧。李老师鼓励我报考施雅风的博士研究生。考取施雅风的博士研究生,让我不断感悟科学大师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他作为一名学者,一生只追求真理。他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业余爱好,唯一的乐趣就是徜徉于科学的海洋。他60多岁时仍然带领我们出野外,爬冰川,白天出野外,晚上写总结,天天满负荷工作。他满怀深情地说,冰川研究是一项英雄而豪迈的事业。他的科学精神就是英雄和豪迈的写照。他作为一名导师,是认真和严格的,也是闻名遐迩的。他对学生的严谨、严格和认真,营造了一种浓厚的科研氛围,促进年轻人才成长。他作为科学领袖,不但在全国范围广纳人才,而且在全球范围吸引人才,组织中国冰川学研究队伍,带领中国冰川学研究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合作,有“中国冰川之父”之称。他特别注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他在1990年代组织冰川、大气、水文、海洋、第四纪等不同领域科学家合作研究,提出中国西部变暖变湿的论断,就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鲜明例证。科学研究通过大格局科学家的引领发展成大事业,施雅风留给后人的就是这种精神和资产。我感恩我在国际科学大师们那里受到的教育,让我从国际前沿找到新的科学研究地平线,与国际并轨。1980年代,是一个科教热流奔涌的年代,是一个出国激情奔放的年代。那时候,上大学搞科研受全体国民的热捧,考托福去留学是每个学人的情结。我在考取施雅风的博士后也通过了托福考试想出国留学,但他对我讲,我希望你在国内,但是和国外科学家共同培养,我听从他的安排,他后来也是这么做的。读博第二年,我就到美国参加了爱达荷大学主办的Summer School,学习结束后又去了阿拉斯加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继续学习深造。接着又参加了Thompson教授的冰芯研究项目。博士刚毕业,就去法国做博士后,然后又直接从法国到美国做博士后。法国和美国博士后让我在科学生涯中找到了新的地平线。我的法国博士后导师Jean Jouzel是法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全世界极地冰芯研究的领袖级人物;我的美国博士后导师Lonnie Thompson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全世界山地冰川冰芯研究的开拓者和领袖级人物。他们要么获得无数国际大奖,要么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前沿引领,都是在国际科学最前沿叱咤风云。和科学巨匠们在一起,真正感觉到了科学研究是他们整个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一种持续行为。当他们引领一个计划,或完成一个科研项目,抑或获得一个大奖时,这些都是他们科学生涯中的一个一个节点,完成了这一个节点的行动,马上就进入下一个节点的行动。他们一流的实验技术,他们先进的科学理念,他们严谨的科学思路,他们潜心的科学精神,给我后来的研究奠定了新的学术底蕴,也为我后来的研究竖起了标杆。感谢这些帮我成长的恩师们,在对他们的感恩中前行,总能给我正能量!作者简介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学术主任,从事冰川与环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Geoscience, Review of Geophysics, PNAS, BAM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杂志发表。他是目前所从事领域的高产和高被引学者之一。他在青藏高原冰川与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