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被衣大说

被衣大说

专栏作者

409

推荐

2

最新

77711

查看

  • 姓名:郑英龙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年10月职称:副教授所在学院:法学院个人简介:郑英龙,男,1974年10月出生,副教授,中共党员,党支部书记,浙江泽厚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民商法学、法律语言学;主要成果: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1.郑英龙:《论非原创性数据库的法律保护》,载《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一级期刊);2.郑英龙:《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否认与非自愿性债权人保护》,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2期(核心期刊);3.郑英龙:《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有限责任》,载《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3期(核心期刊);4.郑英龙:《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载《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3期(核心期刊);5.郑英龙:《著作权网络侵权的法律规制》,载《法治研究》,2008年第8期;6.郑英龙:《论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有关版权问题》,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7.郑英龙:《法律术语的符号学阐释》,载《修辞学习》,2009年第2期(核心期刊);8.郑英龙:《ContrastiveAnalysisofChineseandAmericanCourtJudgments》,载《CriticalApproachestoDiscourseAnalysisacrossDisciplines》,2008年第2期(国外期刊);9.郑英龙:《我国法庭翻译机制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近几年主持研究的课题:1.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主持人):非独创性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研究(编号:09YJC820106);2.中国行为法学会部级课题(主持人):法律语言教育研究(编号:(2009)学研036);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课题(主持人):物流企业的民事赔偿责任研究(编号:09JDSM18YB);4.中国科技期刊学研究项目(主持人):论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权利保护(编号:GBJXB0814);5.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主持人):私人所有权的宪法保障与物权立法完善(编号:06M15)。*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

  • 刘旺洪个人简历(1963年3月——),男,江苏金坛市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有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和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法学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妇联法学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和南京市依法治省(市)专家组成员,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南京市鼓楼去人民法院司法专家咨询组成员,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干事、副秘书长,江苏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等。曾获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优秀二类课程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指导的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2002年获“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0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名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学,先后主讲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法理学专题研究、法律社会学研究、立法与司法社会学、现代西方法哲学研究、宪法学、行政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基本理论研究、比较宪法等;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1项;出版个人专著3部,主编和合作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0余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论文40多篇。在法律意识理论、现代权利理论、行政法制现代化等领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观点,个人专著《法律意识论》是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现代化理论的学术专著,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法律意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与社会:现代法治的基本理论》,运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理论工具,系统探讨了现代法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行政与法治——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研究》填补了我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研究的空白,系统探讨了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全面梳理了我国20世纪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科学概括了我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特征;主编的学术著作《法律效益论》运用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当代法律实施效益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当代中国法律实现效益的社会文化因素和法制因素,具有较高的学士质量。参与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合作出版的《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上卷)、《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副主编)等著作在我国法学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