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减肥秀

减肥秀

专栏作者

62

推荐

3

最新

1718

查看

  • 姓名:王姮性别:女出生年月:1971年4月技术职称:副教授所在学科专业名称:电路与系统主要研究方向1.机器人技术及应用2.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3.自动化技术个人简历王姮,女,1971年4月生,重庆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1992年西南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于四川华丰无线电器材厂设计所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器设备维护等工作。1994年至1996年于西南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电工教研室任教。1996年至1999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理论及新技术专业,199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返回西南科技大学任教至今。期间,200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赴日本东北大学系统机器人研究室进修学习。长期从事信息类及工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工作。作为校级精品课程《电路》的负责人全面主持课程的建设。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全心投入教学工作,多次在学校课堂教学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及课堂教学及教案比赛中获奖,并因教学效果好多次获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及优秀教师称号。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主要主研人的教学成果两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并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作为主要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积极投身教材建设工作,编写教材及讲义4部。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及教改项目,发表科研及教改论文共30余篇。2001年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绵阳市十佳岗位青年”称号。学术成果论文发表:1、减少网络回路矩阵、割集矩阵中非零元的方法的研究,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05月01日),第一作者2、Studyonanewimageanglematchingmethod,ComputerEngineeringandApplications(Accepted),一般核心,第一作者3、CPLD在竞赛机器人中的应用,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核心期刊,第一作者4、WangHeng,XIEXing-zhe,LiuRan.CombinationofRFIDandvisionforpatrolrobotnavigationandlocalization.Proceedingsofthe29thChineseControlConference,Beijing,China,July29-31,2010:3649-3653,国际会议(EI检索),第一作者5、XIEXing-zhe,WANGHeng,LIURan,LIUMan-lu.Obstacleheightdetectionbasedonbinocularstereovision[J].TranscerandMicrosystemTechnologies.TranscerandMicrosystemTechnologies.2010,29(7):118-120,一般核心,第二作者6、智能机器人中的寻光技术及其应用,自然科学版2004增刊Vol.41(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第三作者7、一种机器人寻迹行走控制系统,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第5期),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二作者8、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双闭环直流电机系统状态观测器,信息与控制(2009年01期),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二作者9、基于模糊控制器的移动机器人导航,兵工自动化(2009年06期),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三作者10、工业缝纫机面线张力控制系统中的降噪方法,兵工自动化(2009年11期),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三作者11、CCD技术在移动智能体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08年06期),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二作者12、直流无刷电机对机器人行走机构的控制,硅谷(2008年24期),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二作者13、基于意图的多智能体协调机制及其在Mirosot机器人足球系统中的应用,机器人(2007年06期),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四作者14、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机器人寻线系统,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5期),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三作者15、一种应用于机器人行为控制的算法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3期),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三作者16、基于NandFlash存储器的嵌入式系统启动引导程序设计,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4期),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第四作者17、学分制下工科学生理性选课的实践研究,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第二作者18、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的角色分配模型在机器人足球系统中的运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43(z1),第四作者19、小球平面系统的路径跟踪滑模控制,兵工自动化201029(6),第二作者20、自动化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2007年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作者21、小团队项目制在自动化专业创新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2007年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作者22、从电路课程双语教学探索专业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电子电气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8,国内会议,第二作者23、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电子电气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8,国内会议,第二作者24、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第二作者教材编写2001年,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路实验指导书》;2004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系统设计》;2005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路分析》。其中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电子系统设计》获得校首届优秀教材一等奖。获奖情况1996年,“开展高层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校第一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2000年,“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5。2001年,“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2004年,“建科技环境,促人才培养----我校参加CCTV全国机器人大赛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把握科技大赛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冲刺高端竞赛成绩,凸现西部高校风采”,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在研项目: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强辐射环境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器人系统。*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

  • 张华,1975年3月生,安徽庐江人,副教授。2004年硕士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师从程致中教授),2010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研究所(师从胡星亮教授)。2004年至今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承担课程:1.写作2.电影理论与批评3.中国现代戏剧思潮(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1.中国现代戏剧2.影视文学发表论文: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以下是部分论文。1.抗战背景下的话剧创作,《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2.呼唤中国现代戏剧之“魂”(书评),《文艺报》(艺术评论版),2011年11月4日。3.20世纪40年代政治讽喻喜剧论略,《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1期。4.皮蓝德娄与象征主义戏剧,《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5.史诗性的追求与失落——上世纪四十年代郭沫若史剧思想探讨,《戏剧文学》2009年第3期。6.本体性探寻中的生命悲歌——从《云雀》到《风雪夜归人》,《戏剧文学》2010年第6期。7.时代理性归整下的人性探索——从《秋声赋》到《芳草天涯》,《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8.战争启蒙与人性自觉——1940年代少数民族题材戏剧意蕴探讨,《石河子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9.两种历史文化语境下的——鲁迅、尼采的两场美学批评之比较,《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6年第3期转载。10.鲁迅与尼采悲剧观比较浅论,《东方丛刊》2004年第2期。科研项目:1.《阿英戏剧思想研究》,2009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编号:2009SQRS028ZD),主持,在研。2.《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创作主潮》,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985工程”改革型重大项目(编号:NJU985J04),主要参与人,已完成。3.《20世纪中国文学的海外接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0BZW106),一般参与人,在研。电子信箱:asdzh2001@126.com*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

  • 姓名:陆发春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12.职称:教授学院:历史系研究方向1.中国历史人文地理2.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3.中国近现代史个人简历1981-1985年安徽大学历史系学习,1985---安徽大学历史系工作。1990-1992北京大学硕士班进修,2003—2004复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5---2010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博士学习。学术成果发表《抗战时期胡适对中日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等相关历史论文28篇。1997—2001完成国家中华基金项目“皖人与中国近代新思潮”,2001-2004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近代历史文献的电子处理与应用研究”。获奖情况1993年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2等奖;1998年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2等奖;2001年安徽省社科2等奖1次。在研项目1.安徽省教育厅“近代皖籍知识分子群与中国社会思潮互动性研究”2006sk048。2.安徽省社科重点项目“安徽通史•清代卷•安徽建省”3.安徽省政府外办项目“安徽对外交往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