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
专栏作者
推荐
最新
查看
-
►个人简介申启武,男,汉族,教授,硕导►学习工作经历1983——1987年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生1987——1989年安徽省五河县中学教师1989——1992年安徽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1992——2003年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200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理论与实务►主要著作1、《2006——2007中国广播发展研究报告》(副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2、《媒介生态与节目创新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3、《从“珠江模式”到跨越式发展——广东广播改革开放30年历史回顾》(与白玲合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主要论文1、《广播新闻谈话类节目的模式建构与创新——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观潮〉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11期。2、《从〈神州夜航〉看广播情感类界面的运作模式》,《中国广播》2009年7期。3、《2008年广播发展面面观》,《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1期。4、《在竞争中合作:新形势下粤港广播电视传媒的必然选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11期。5、《粤港广播电视传媒竞争与合作的历史考察与形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6期。6、《多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与节目风格如何创新》,《中国广播影视》2008年5月上半月刊。7、《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现代传播》2008年2期。8、《广播节目,形态变革进行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1期。9、《〈庆记茶寮〉之我见——兼谈广播小品的特色与市场开发》,《中国广播》2007年11期。10、《改革·创新·探索·实践——关于广东广播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对话》,《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11期。11、《广播寻求多赢途径》,《中国广播影视》2007年10月上半月刊。12、《做大做强,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广东广播联合发展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6期。13、《广播新闻:在创新与超越中寻求突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2期。14、《广播传媒生态论》,《学术界》2007年1期。15、《广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从阳光热线〉现象说起》,《现代传播》2007年1期。16、《多媒体时代,广播路在何方?》,《中国广播影视》2006年12月下半月刊。17、《广播节目交易瓶颈与对策》,《中国广播影视》2006年4月上半月刊。《18、媒介的生态位策略与广播频率的专业化设置》,《暨南学报》2006年2期。19、《“阳光热线现象——广播舆论监督节目的新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1期。20、《连线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于中央电台〈直播中国〉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11期。21、《媒体竞争与生态位的选择——安徽交通广播运作策略分析》,《中国广播》2005年5期。22、《广播新闻直播节目运作策略探析——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第一报告〉为例”》,《现代传播》2004年6期。23、《谈广播文学节目的音乐配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2期。►承担课题1、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粤港广播电视竞争与合作研究》(编号:08L-01)2、主持国务院侨办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粤港广播电视传媒竞争力与合作前景》(编号:05GQBYB012)3、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编号:05JJD860001)并负责子项目:《广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学科体系建设研究》。4、主持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理论研究课题:《广播频率专业化的困惑与出路》(编号:2004ZGXH011)►所授课程本科生:1、广播新闻学2、广播文艺学3、广播节目制作4、广播节目策划5、广播文艺节目赏析硕士生:1、广播电视新闻2、广播电视节目专题研究►主要获奖1、广播专题《感受〈远东朝鲜战争〉》,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2000年度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2、广播专题《不朽的民族魂》,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2001年度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3、广播专题《不该忘却的英雄》,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2002年度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4、广播专题《生命的呼唤》,获1999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5、论文《文学的幸运于悲哀——浅谈影视剧改编中的“名著现象”》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颁发的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论文评选三等奖。6、论文《美在和谐——广播6、论文《美在和谐——广播文学节目编辑艺术探微》获安徽省广电局颁发第三届“安徽广播电视论文论著奖”二等奖。7、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颁发的“‘厦门广电杯’改革开放三十年与广播电视”征文一等奖8、论著《从“珠江模式”到跨越式发展——广东广播改革开放30年历史回顾》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颁发的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二等奖。►联系方式邮箱:tsqiw@jnu.e.cn电话:020—85566011 更多
-
姓名:赵琦性别:男出生年月:1961-1-18 职称:教授办公电话:84315435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件:zslzhaoqi@163.com 工作单位: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最后学历:研究生毕业最后学位:博士 最后毕业学校:南京理工大学毕业专业:0803光学工程毕业时间:◇主学科研究方向:二级学科名称(主):光学工程硕士学科学科代码:0803001、光电信息与混合图像处理;2、光通信与光纤应用技术◇学术成就:代表论文:(1)FuzzyPatternRecognitionofSteelmakingProcessforConverter,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97-101(2010):4461-4465(2)RadiationAcquisitionandRBFNeuralNetworkAnalysisonBOFEnd-pointControl,SPIE,2009,7160:71602M-1--71602M-4(3)基于炉口光谱特征的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模型,光学精密工程,2004年12卷3期(4)光强与图像信息在转炉炼钢终点判断中的应用,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26卷8期(5)三维空间目标识别的多滤波器技术,光电子.激光,1999年10卷4期参编教材:《工程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10《C++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目前从事的研究内容、承担和科研项目及经费:(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863”)项目“炉口辐射多频道信息融合用于炼钢在线终点控制的研究”(2007AA04Z181),62万元;(2)国防预研重点基金ⅩⅩⅩⅩⅩⅩⅩⅩ,50万元;(3)江苏省高新技术项目(省科技厅)项目“基于炉口辐射信息的炼钢在线终点控制研究”(BG2005006),25万元;(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技术研究(KM04194),4万元*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