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丽
专栏作者
推荐
最新
查看
-
2017考研奋进群:517560474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接收2017年推免生通知,供各位考生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接收推免生(含直博生)工作细则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欢迎国各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方式来我学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为利于推免生向我学科进行申请,提接收推免生(含直博生)的工作效率,特制定我学院接收2017年推免生(含直博生)预选拔的工作细则:一、申请条件(1)优先接收985、211等院校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占用申请者所在学校推荐指标)。(2)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3)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4)身心健康,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5)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6)遵纪守法,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二、有关政策1.鼓励推免生进行直接攻博。直接攻博研究生(简称直博生)入学后即取得博士学籍,在相关政策上学校给予特别考虑,详见《关于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有关规定》(研院发2015[45]号,http://yzb.hit.e.cn/article/list/view/id/375)。2.鼓励推免生提前攻读部分研究生课程,使这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能够提前进入课题研究工作,详见《关于鼓励推免生(含直博生)提前学习研究生培养计划中部分课程的办法》(研院发2015[46]号,http://yzb.hit.e.cn/article/list/view/id/373)。3.除为推免生设立比例的一等基本奖助学金外,继续设立优秀推免生专项奖学金,并提直博生的奖金额度,详见《2017年推免生(含直博生)奖助学金设置和评定办法》(研院发[2016]46号)http://yzb.hit.e.cn/article/list/view/id/463)。三、申请程序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2017年推免生的申请和录取工作需“国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进行,申请我学院推免生的程序如下:1.7月24日-9月20日,我校开通“哈工大接收推免生预报名系统”(网址:http://yzb.hit.e.cn或关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招办”微信账号),接受已取得推免资格的校内外推免生预报名。学院根据预报名情况,将分批次组织预选拔。2.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已经完成预选拔的校内外推免生在两日内,登陆国推免服务系统完成网上录取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的校内外推免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3.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未进行预报名和预选拔的推免生可登陆国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报名。学院将实时查看推免生的报名信息,并根据录取名额情况,及时组织复试和录取工作。四、预选拔相关说明1.为提工作效率,学院对预报名的申请人分批次及时预选拔,考核主要以面试为主,采用来校面试、视频面试等方式灵活进行。2.面试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以及外语水平,主要内容包括: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潜力;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外语水平;特长与兴趣;身心健康状况等。3.面试时申请人应提供盖章的成绩单、成绩排名证明(格式不限)、外语等级考试成绩单、各类获奖证书等材料。如申请人填写或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录取资格。4.联系人与联系方式联系人:文齐李雪电话:0451-86413309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年7月28日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2017考研:暑期公共课与专业课复习指导国各院校2017考研招生简章汇总国各招生院校2017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汇总 更多
-
成都学院帮助学生了解职场了解商务翻译,这次成都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系特意邀请刘兰一,为商务英语系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商务翻译实践讲座。刘兰一用幽默风趣而专业的介绍,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了解了一名合格翻译工作者的职业要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并且广泛涉猎、有所专长,商务翻译工作涵盖各行各业专业术语,要求在校学生不仅要注重积累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还要至少精通某一行业的翻译知识。其次,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还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对于译者的临场应变能力要求甚高,因此,平时大量的训练和知识积累尤为重要。通过这次讲座,商务英语系的学子们都深受启发。大家一致认为,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做出清晰的职业规划,找准自己的路,坚持脚踏实地走下去,提前为走上职业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更多
-
基本信息姓名:高旺盛性别:男系别:农学系职称:教授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循环农业研究中心主任。1983-1994.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讲师,副教授1994.1-1995.6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博士后1995.7-1997.3中国农业大学西区科技处副处长1997.4-1999.7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1999.8-2002.8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教授,副院长2002.9-2003.1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2004.1-2006.5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学校办公室主任2006.6--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发展规划处处长 联系方式Tel:8610-62731436Fax:8610-62731436Email:wshgao@cau.e.cnAdd.: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100193 社会职务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农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科技部农业科技减灾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战略研究组组长“十二五”现代农业科技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 教学工作本科生:《农业生态学》博士生:《宏观农业系统研究与进展》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系统学、宏观农业与发展战略规划、农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中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战略》、《农业宏观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概论》、《农作学》等学术专著15部。先后应邀赴美国、荷兰、日本、泰国、奥地利等国家合作研究和参加学术会议。目前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及“农田复合生物共生循环模式研究与示范”,并担任“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保护性耕作”及重大项目“循环农业”项目首席专家。 课题项目2007-2010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田复合生物共生循环模式与技术研究2006-2010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2006-2010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2006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粮食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制与关键技术研究2004-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市场转化与决策模式研究2004-2005年:农业部软课题,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战略研究2003-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农业科技问题区域战略研究2003-2005年:北京市项目,京郊裸露农田保护型耕作关键技术研究2001-2003年:国家基金项目,秸秆还田对作物-土壤-环境影响效应研究2001-2005年:国家攻关重点课题,区域农业协调持续发展战略与典型模式研究2001-2005年:国家攻关重点课题,区域农业协调持续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2001-2005年:国家攻关重点课题,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关键技术研究2001-2005年:国家“973”课题,农牧交错带农业系统生产力耦合机理研究2001-2005年:国家“863”子课题,区域节水型农作制度研究 论文著作著作:1、《中国农业产业实用新技术读本》.高旺盛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概论》.高旺盛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农业宏观分析方法与应用》.高旺盛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4、《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高旺盛主编.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农业资源与区划》.杨改河主编,高旺盛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6、《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科技发展战略》.贾敬敦主编,高旺盛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郑建初,高旺盛主编,胡跃高陈阜等副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中国区域农业发展战略》,高旺盛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9、《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高旺盛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农作学》.刘巽浩主编,高旺盛,陈阜,胡跃高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11、《粮食安全与农作制度建设》,高旺盛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秸秆还田的机理与技术模式》,刘巽浩,高旺盛,朱文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3、《集约持续农业工程技术》,刘巽浩,高旺盛著,河南科技出版社,200114、《旱地农业系统生产力与适度开发》,高旺盛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主要学术论文(带*为通讯作者):1、ChenYuanquan,GaoWangsheng*,DongXiaobin.Greenaccountingforagricultureproctionsystemwithanemphasisonthevalueofagroecosystemservices.In:Proceedingsofthe6thbiennialinternationalworkshop“advancesinenergystudies:towardsaholisticapproachbasedonscienceandhumanity”,Graz,Austria,29/June-2/July,2008,pp.125-1412、NieSheng-wei,ChenYuan-quan,GaoWang-sheng*,SuiPeng.Impactsofmaizeintercroppingwithsoybeanandgroundnutonenvironment.InternationalSymposiumofFarmingsystemdesign2009.August23-26,2009,Monterey,CAUSA3、NIESheng-wei,GAOWang-sheng*,CHENYuan-quan,SUIPengandA.EgrinyaEneji.ReviewofCurrentStatusandResearchApproachestoNitrogenPollutioninFarmlands.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2009,8(7):101-1054、Qinhongling,Gaowangsheng,Mayuecun,etal.Dynamicsof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underdifferentland-useinInnerMongoliaMountainsofnorthChina.SpecialtyConferenceonScienceandTechnologiesforDesertificationControl,Beijing,China.2006.105、WangshengGao,YuanquanChen.PrinciplesandmodelsforcircularagriculturedevelopmentinChina.InternationalSymposiumofFarmingsystemdesign2009.August23-26,2009,Monterey,CAUSA6、XiaobinDong,SergioUlgiati,MaochaoYan,XinshiZhang,WangshengGao*.EnergyandeMergyevaluationofbioethanolproctionfromwheatinHenanProvince.China.EnergyPolicy36(2008)3882-38927、XiaobinDong,SergioUlgiati,MaochaoYan,WangshengGao.Progress,influenceandperspectivesofemergytheoriesinChina,insupportofenvironmentallysoundeconomicdevelopmentandequitabletrade.EnergyPolicy36(2008)1019-10288、Xiao-binDong,Wang-shengGao*,Yuan-quanChen,Wei-liLiang.ValuationoffragileagroecosystemservicesintheLoessregion:AcasestudyofAnsaicountyinChina.OutlookonAgriculture,36(2007),255-2629、YangShiqi,GaoWangsheng*.Harmonycoefficientandregionalagriculturalsystem.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2006,5(7):539-55410、YuecunMA,HonglingQIN,ChunmeiYIN,WangshengGAO*,etal.Dynamicsofsoilwatercontentunderdifferenttillagesystemsinagro-pasturaleco-zone.Front.Agric.China,2008,2(2):208-21511、高旺盛,陈源泉,段留生等.中国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问题与技术对策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1):89-91,11112、高旺盛,陈源泉,陈冬冬.基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初探.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1):1-513、高旺盛,陈源泉,董孝斌.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与恢复对策探讨.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59-61(225)14、高旺盛,陈源泉,梁龙.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体系.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731-73415、高旺盛,陈源泉,石彦琴等.中国集约高产农田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初探.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131-13716、高旺盛,董孝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脆弱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以安塞县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2-18817、高旺盛,刘巽浩.我国西部生态经济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国软科学,2001(10):124-125(90)18、高旺盛,秦红灵,赵沛义.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2005,(5):122-12519、高旺盛.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702-270820、高旺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系统生产力研究方法分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18(4):279-282(228)21、高旺盛.论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及科技对策.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1-422、高旺盛.西部农业开发的战略地位与现代化途径.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4):259-26223、陈冬冬,高旺盛*,陈源泉.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0):1983-198824、陈冬冬,高旺盛*,隋鹏,吴天龙.现代种植业系统及粮食生产能量转化效率的动态分析——以山前平原河北栾城县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08,27(1):99-10425、陈源泉,高旺盛*.中国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服务价值总体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1):33-3926、陈源泉,高旺盛*.基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核算——以安塞县为例.生态学报,2007,27(1):250-25927、陈源泉,高旺盛*.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及其保护途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10-11528、陈源泉,高旺盛*.农业生态补偿的原理与决策模型初探.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163-16729、陈源泉,高旺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市场转化问题初探.生态学杂志,2003,22(6):77-80(249)30、陈源泉.高旺盛*.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27(4):165-17031、董孝斌,高旺盛*,严茂超.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能值分析——以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地理学报,2004,59(2):223-229(232)32、董孝斌,高旺盛*,严茂超.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牧交错带两个典型县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效应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1-633、董孝斌,高旺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县域的能值分析.水土保持学报,2003,17(1):89-92(245)34、董孝斌,高旺盛*.提高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对策与建议.山地学报,2005,24(2):213-21735、彭涛,高旺盛*,隋鹏.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9(1):21-2536、秦红灵,高旺盛*,李春阳.北方农牧交错带免耕对农田耕层土壤温度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40-4737、秦红灵,高旺盛*,马月存等.两年免耕后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78-8538、秦红灵,高旺盛*,马月存等.免耕条件下农田休闲期直立作物残茬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66-7139、秦红灵,高旺盛*,马月存等.免耕对农牧交错带农田休闲期土壤风蚀及其相关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生态学报,2007,27(9):3778-378440、杨世琦,高旺盛*,隋鹏等.湖南资阳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度评价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7-7141、董孝斌,严茂超,高旺盛*等.内蒙古赤峰市企业-人工草地-肉羊系统生产范式的能值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07,23(9):195-20042、何文清,陈源泉,高旺盛*等.农牧交错带风蚀沙化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生态学杂志,2004,23(3):49-5343、何文清,赵彩霞,高旺盛*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风蚀主要影响因子研究——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2092-209644、陈源泉,董孝斌,高旺盛*.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补偿的探讨.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2):109-11245、梁龙,陈源泉,高旺盛*.两种水稻生产方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9):1992-199646、梁龙,陈源泉,高旺盛*等.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8):1773-177647、梁龙,陈源泉,高旺盛*.我国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框架探索及其应用——以河北栾城冬小麦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5):154-16048、马月存,秦红灵,高旺盛*等.农牧交错带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生态学报,2007,27(6):2523-253049、聂胜委,陈源泉,高旺盛*等.玉米与不同功能植物间作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0):2204-221050、王国升,陈源泉,高旺盛*.区域农村发展差距成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5):7-1151、杨世琦,杨正礼,高旺盛*.区域农业系统自尺度与国家尺度上的协调度评价——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1):200-20552、杨世琦,杨正礼,高旺盛*.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生态学报,2008,28(8):4047-405653、李向东,陈尚洪,陈源泉,高旺盛*等.四川盆地稻田多熟高效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学报,2006,26(11):3782-378854、李向东,汤永禄,隋鹏,高旺盛*等.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作物学报,2007,33(6):942-94855、许翠,隋鹏,谢光辉,高旺盛*.杨农复合种植模式土壤水分效应及生产力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758-763 奖励情况200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05年获河北省山区创业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更多
-
姓名:党怀兴职称:教授学历:博士出生年月:1962年1月电子信箱:Xian_danghx@sina.com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毕业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部门编制:陕西师大文学院现任职务:陕西师大教务处处长个人介绍教育情况2003年7月,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1986年7月,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1983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工作简历1983年7月---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年底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科研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六书故〉研究》(已结项)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宋元明文字学史研究》(已结项)教育部教改重点项目《面向二十一世纪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已完成,主要成员)教育部教改项目《面向二十一世纪汉字学课程教学改革》(已完成,主要成员)陕西师范大学《高师文科教考分离研究与实践》(已完成,第4人),该课题1991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99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辞书规划项目《十三经辞典》之《周易辞典》(在研)主要论著主要著作《〈六书故〉研究》(独立完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十三经辞典》(副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宋元明六书学研究》(独立完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语言学新探》(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陕西石刻文献目录集存》(参编,三秦出版社,1990)。《中国家训经典》(副主编,海南出版社,1993)。《中国古典文献学纲要》(与迟铎先生合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中学语文知识手册(文言文分册)》(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主要论文:《谈拟声词的归类》(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六书故〉词义系统研究》(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1988年第10期全文转载),《简论地名中的流俗词源》(地名知识,1989年第5期),《〈六书故〉“因声以求义论”》(陕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北京街巷所见地名中的方位词〉补正》(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古书通假说略》(陕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与辞书编纂》(《辞书研究》,1999年第2期),《〈六书故〉所引唐本〈说文解字〉考》(《陕西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4期全文转载),《<六书故>运用钟鼎文考释文字评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声转——汉语音转问题的关键》(《陕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6期)。《<诗经>的语言及其影响》,《说“克”》(《中华活页文选》,2004年第1期)。《文献发掘与学术史的研究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4期)治学格言学无止境,勤能补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