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冢越

冢越

专栏作者

84

推荐

2

最新

1258

查看

  •  郑州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集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人才培养、规模化生产、自主进出口经营于一体,是我国齿轮传动、机械强度与振动、新型钎焊材料和化学标样等行业的技术归口单位。建有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国家齿轮产品检测中心等1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行业服务平台,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的科研攻关任务,成功解决了三峡、葛洲坝、长征二号火箭、核电、海洋工程、航天载人工程、武器装备配套工程等多项重大工程中的核心技术难题,研制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台(套)新产品180余个,制修订国家标准178项,获得各种科技奖励100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220余项。  郑州机械研究所由科学大道园区、枫杨产业园区、嵩山园区和龙湖产业园区四大园区组成。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原学者1人。现有研究员63名,高级职称以上人员近200人。  郑州机械研究所是国家较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科研院所,自1981年以来,已培养了近200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现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工程力学”、“固体力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能够招收培养“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力学”2个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我所拥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8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3名。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众多项目,科研经费充足,方便学生参与高水平项目研究和科研实践;与国内外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建有省市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泛开展行业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学术环境与条件。  我所具备优越的科研与教学条件,拥有生产、检测和试验设备仪器1000多台套。设有研究生助学津贴,学生可享受职工免费午餐,研究生宿舍为双人间,配备有空调、衣柜、电脑桌椅等,生活环境良好。  2016年郑州机械研究所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现将推免生接收办法公布如下:一、申请条件  1.申请人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申请人应为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所在学校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  3.申请人应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处分记录。  4.申请人应具备硕士研究生培养潜质,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异。二、招生专业及人数  机械设计及理论1名,材料加工工程1名。三、工作流程  1.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  2.我所在“推免服务系统”中向进入复试的申请人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需在收到通知后于24小时内在“推免服务系统”中给予答复。  3.根据复试通知,申请人到我所参加复试、体检。复试采取面试的方式,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能力、英语听力口语、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复试时须携带:  (1)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需注册;  (2)学籍认证报告一份(学信网下载打印);  (3)《郑州机械研究所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附件1)一式两份;  (4)加盖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三年学习成绩单一份;  (5)有学术科研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等)和获奖证书(学科竞赛、科技活动、奖学金等)者,提供复印件一份;  (6)本人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相片2张。  5、复试及体检合格的推免生我所将在“推免服务系统”中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需在收到通知后12小时内在“推免服务系统”中给予答复。四、其他事项  1.我所录取的研究生毕业后择优留所工作。  2.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取消录取资格:  (1)在推荐免试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2)硕士研究生入学前未取得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证书,或受处分的;  (3)体检不合格的。  3.已录取的推荐免试生不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4.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与红松路口东南角郑州机械研究所人力资源部  邮政编码:450002  联系人:闫老师   联系电话:0371-67710953郑州机械研究所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doc 更多

  •  刘爱玉,硕士,1965年出生,副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7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88.7~1991.8在湖南省临澧县农科所工作,1991.9~1997.3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办公室工作,先后担任系教务干事、教务秘书、教学科研秘书。1997.3至今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作物高产优质生理主要研究内容:棉花高产与优质生理研究,棉花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参加和主持的科研项目:1.参加棉花优质高效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国家十五攻关课题,2001~2005.2.参加棉花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与繁育技术的研究,国家863高技术攻关项目,2003~2006.3.主持校青年基金项目,2001~2002.已完成。4.主持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课题,湖南省教育厅,2003~2005.5.参加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信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   省生命联合中心课题主要论著:1.栽培因子对抗虫杂交棉棉铃形成时空分布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9(1)2.棉花群体质量研究概述  作物研究,2001,增刊3.引进陆地棉品种纤维稳定性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6(1)4.杂交棉F2代应用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9(3)5.《作物栽培学》(南方本) 全国统编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成果:1.田生态系统氮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1999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5.2.国外棉花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研究,200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4.3.农杂62、金农棉1号选育,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3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