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性知

性知

专栏作者

452

推荐

3

最新

40500

查看

  • 首先,引用网上一位同等学力考生的帖子:“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目前只有考研这条路可走,我们有比别人更强的紧迫感,因而也就有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意志。所以我们把别人喝酒、大牌、谈恋爱、找工作、考公务员的时间都用来考研了,并最终考上了!”这篇帖子一定程度上讲出了同等学力考生的优势–;–;同等学力考生的优势正在于经历考研之前就已经经历了艰辛和思索。艰难的就业经历、对未来的迷惘和再思考、自我信心的沉浮,这些其实都是同等学力考生的宝贵资源。因为经历过艰辛,所以懂得珍惜;因为经历过迷惘,所以清醒地选择后就更坚决、更投入;因为面对过困难,所以就决不会轻言放弃。因此,同等学力考生一旦进入考研的角色,其所迸发的能量和潜力将是惊人的。但是,勤奋是否一定能补拙?劣势所激发的勤奋是同等学力考生的另一大优势,也是成功的关键要素。但仅仅勤奋是不够的。同等学力考生应该将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复习的效率,转化为“生产力”,这样才能真正扭转劣势为优势。这其中需要的就是方法和技巧。这已经不是愚公移山的年代了,蛮干出不了成绩。因此,和所有考研者一样,同等学力考生必须认识考研的规律,认识考研规划、管理及复习备考技巧,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我们一直相信,科学的方法和坚强的意志,将成为同等学力考生的制胜武器。 更多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同时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通过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法治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举措,切实保障“健康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对于这两项重大的政策,“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基于不断深化对健康既是发展目的,又是发展源泉的认识。“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提出是一项促进国民全面发展的重大国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比“健康中国2020”更具战略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我国未来几年健康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但要如期实现健康目标,需要具体的有效的行动和实践。从理念上来看,基于“健康中国”观念,健康已不仅仅是指身体方面的健康,而是身心全面健康,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道德观念;建设“健康中国”也不仅仅是卫生系统的事业,而是卫生、体育、教育、交通、环保等多领域、多部门、多系统共同的事业。“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亟待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首先在理念上应树立“大健康”观念。在管理体制上,由于建设“健康中国”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系统,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统一领导机构,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和监督,使各领域、各部门、各系统向着共同的战略目标发力;在运行机制上,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和任务,结合各自部门职能、各自领域的特点、各自系统的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加强协调和联动,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如何增强全民健康计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如何推进生物医学与全民健康、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康养文旅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等,都是我们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健康中国2020”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规划,前者更加类似于一个行业指引性规划,由卫生部主导,主要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而后者则上升为国家战略,除了包含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保体系、药物体系等,还覆盖了健康产业、健康科技、运动健身、健康信息化等,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完备的一份国家健康战略。这一战略的发布,将“大健康”的概念完完整整地推出来,有关健康的各种产业的内在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相关产业的发展机会将极大地丰富。我国提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和消费发展趋势的,具有前瞻性、指导性意义。相较于“健康中国2020”战略,“健康中国2030”在战略目标及行动制定上是更为清晰、全面、可量化的。“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付都保持了一贯的增长趋势,2018年全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为1685元,同比增长16.1%。经济形势与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都刺激了我国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 更多

  • 王素华简介:姓名:王素华;性别:女;出生年月:1971年5月;民族:汉;副教授,博士;从事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岩体力学及岩土工程稳定方向的研究;开设课程主要有:建筑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弹性力学等。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横向课题10余项,作为研究人员完成山东农业大学校级教研课题二项。近年来,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5篇,教学研究论文2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EI收录2篇,ISTP收录一篇。先后编写出版教材3部,其中两部获山东农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联系电话:13581142368E-mail:stnwsh@163.com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