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医药现状的调查报告应从那几个方面入手?

母亲河
亡命徒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将大力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并列为国家战略。并进一步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使得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在深化医改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可期。据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届时健康服务业总规模预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而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医药产业,基于“治未病”的理念,在健康服务领域有比较优势。  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本报告分析框架分为三大篇,第一篇主要呈现了呼吸系统中成药市场的整体概况,分析了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内优秀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品牌竞争力;第二篇从行业各细分市场入手,详尽地分析了每一类呼吸系统中成药产品的发展概况、药品竞争格局、企业地位竞争以及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第三篇是在前两篇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行业企业面对竞争时所应该选择的竞争策略。通过层层分析,企业可以清楚谁是该产品领域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谁是潜在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及区域市场在哪里等。

中医临床工作报告,求范文

必需品
明鉴
  中医药临床工作报告  根据广饶县卫计局《广饶县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专项推进行动实施方案》(广卫计字〔2014〕60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认真做好中医药工作专项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医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我院中医院专项工作计划,将中医药工作纳入2015年重要工作议程,研究解决我院中医药工作的实际问题,研究制定中医药参与全院会诊、病例讨论、卫生应急等医院管理制度,为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强中医药服务管理  (一)制定中医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严格执行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中医药技术标准规范,建立中医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并与绩效挂钩。  (二)医院职能科室及药剂科加强中药质量的控制与监测,规范中成药、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严格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建立中药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三、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1.制定中医药人才配置、梯队建设方案及人才培养计划。在职称晋升、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到中医药人员与西医药人员同等待遇。  2.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强化中医药基本功、提升中医药临床技能,加强对西医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文案中国 整理编辑),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开展中西医交流与协作。  3.医院积极派出各科临床医师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中医药培训班及学术活动。组织开展西医人员和中医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指导非中医人员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  四、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  1.中医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之间建立协作机制,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各临床科室。中西医共同参与病例讨论、中西医共同参与卫生应急、中西医相互学习交流等制度;针对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的病种或优势环节,明确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方案。开展临床协作,整合中西医各自优势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解决治疗难点,提高临床疗效。  2.针对临床上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都不明显的疑难病、急危重症等疾病,中医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之间进行联合攻关(文案中国 专业代写),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以及中药的研发等。  五、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  结合临床需求,积极开展多学科参与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积极投入研究经费,以保证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设施、设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改善中医药服务条件,保证中医药科室与其他科室同步发展。  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宣传普及工作,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中医药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之中,在中医药服务的环境、流程、方式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我院在开展中医药服务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按照注册登记的中医诊疗科目执业;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文案中国 整理编辑)  

怎么看待中国中药材行业的发展?

乃知尔丑
陈榥
进入中药材这一行,最快的途径就是中药采购这份工作,一是,自己虽然没有经验,但是有专门的师傅带你,教你认识药材的品种,产地,规格等级的划分,往年药材价格的波动。药材的储藏,炮制等等一系列知识。二是,利用公司的资源,可以与产地和市场的商家直接沟通,进一步来了解中药市场。 这样你的学习成本会大大的降低。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是学的相关专业,否则更本就没有机会。

中药要如何发展?

韩公主
创时代
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海外市场需求不断上升中药企业经营现状分析2014-2018年品牌中药收入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2017 年开始逐季提升,2018Q1受流感影响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至20%以上。14-18年品牌中药利润增速维持在10%-30%,业绩稳定。 而非品牌中药17年开始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且利润有所下滑。17年开始,品牌与非品牌中药净利率水平呈现分化趋势,品牌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我们预计到2018年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78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04%,2022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680亿元。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分析2010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仅为232亿元。到2016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70亿元。 2017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约746亿元,同比2016年的670亿元增长了11.3%。1、政策支持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点的重大制度创新,奠定未来中医药发展基础。《“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并提出“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实现20-30个中成药品种的药物注册以及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的药品注册;加强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合作”等战略目标,为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市场需求大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城镇化、老龄化人口结构使得国民对医药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疾病谱的变化也造成了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各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患病率逐步下降,逐步被以心脑血管类疾病、消化类疾病为代表的各类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所取代,而中成药对这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已被不断的实践验证,因此国内对中成药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医药的海外市场需求也会逐步上升。3、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近年来,智能药房开始进入大中型医疗机构,在中西医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智能中药房系统的出现,更是解决了中医医疗机构药房需要“确保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效一致”、“提升配药效率”、“方便患者服用中药与提升用药依从性”等痛点和棘手的问题。4、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在中医药产业领域,从六大方面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从消费需求看,人们对中医药服务无论是质和量都产生了“井喷式”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从服务领域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主要提供药事服务和医疗服务向提供融药事、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服务的方向发展;从服务供给看,中医药服务正从主要由政府举办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举办发展;从服务模式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从服务产品来看,中医养生产品、小型保健理疗设备等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从国际形势来看,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重视开发和利用中医药,对国内发展形成倒逼态势。未来,国家将着力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医的发展历史

言曰
动与过也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扩展资料: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名医:一、中医的起源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带),与黄帝结盟击败蚩尤。中华儿女将炎帝和黄帝奉为华夏始祖。“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后人为纪念他。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二、中医理论的奠定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著有《难经》。开启了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方式的医疗里程,并一直沿用至今。三、中医临床的灵魂张仲景(约公元150——约公元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四、中医的变革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发明了茵陈蒿治疗黄疸病的方法。创办了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可以说华佗开启了中医临床的重要变革。五、中医理念的进步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妇女和儿童单独设科的,(这也是最早的提倡妇女儿童保护意识的)。他是第一个完整阐述“医德”的人,也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第一创建巴豆排毒的,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六、中医的完善李时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11096种。附药物形态图1100多种,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补充了不足,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学著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医

覆盆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苟简
恋旅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兰成孟覆盆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覆盆子项目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覆盆子种植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报告编制单位公司名称:某某联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光谷国际商务中心B座16楼某某联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项目融资咨询服务、项目工程咨询以及专业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资金申请报告等为主的咨询公司(全称:某某联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公司服务领域覆盖农业、轻工、林业、石化、食品、家电、市政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房地产、工业、新材料、资源与环境、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能源环保等众多行业。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依据、范围和指导思想1.2.1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一般医药保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3)《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2本项目配置定员工信部公布《④4.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8.22.10.2第二部分费用估算是,应说明各种费

中国市场学会的学会概况

湛露
殉难者
中国市场学会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市场营销、市场流通规律,促进市场营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专题研究,包括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有关市场流通、市场营销、社会信用管理、企业权益保护等理论和实践的学术交流;接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委托,开展政策性和对策性课题的调查研究,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企业开拓市场提供研究咨询服务。2、组建专家团队提供研究咨询服务,为相关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各类企业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提供研究咨询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信用管理研究和法律咨询服务,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供维权调查与法律咨询服务。3、广泛团结全国官、产、学、研各方面力量,共同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海峡两岸企业合作交流服务。4、依靠相关部门支持和海内外华商机构合作,为中外企业和海内外华商经济技术合作和扩大贸易往来服务;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招商引资服务。5、大力开展培训工作。通过不同形式为企业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包括与权威的国家考试机构、国家主管部门职业培训机构合作,重点推出市场营销资格证书培训考试项目和信用管理师的培训及考试认证项目,为企业培训高中级营销管理和信用管理人才服务。6、创办《市场营销导刊》和中国市场营销网,为促进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服务。其中《市场营销导刊》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深受营销学术界和实务界欢迎的学术刊物。 名誉会长陈锦华 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会长卢中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资深会长俞晓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会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副主任理事长高铁生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导驻会副会长吴涤心国家(许昌)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社人文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长顾问秘书长林 旗 (法人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服务局局长常务副秘书长王春生 中国市场学会秘书处处长唐 珵 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副会长单位名单(按姓氏笔划)丁俊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研究员马龙龙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方嘉德 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高级工程师牛树海 河北搏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方华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办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王旭东 北京物资学院院长王国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王金辉 河南中原粮棉油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稼琼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授、博导艾 丰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辰海 吉林省农特产品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延祜 中国企业联合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庄 耀 广东物资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纪良纲 河北经贸大学校长、教授、博导纪宝成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吴波成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克明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吴梦生 嘉善国际木雕城总经理吴惠玲 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宋乃娴 中房集团城市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寿建鸿 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士传 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总经理张永平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昭珩 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重庆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天飞 云南中烟副总经理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沈楚轩 惠州市国香沉香木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成义 上海禧徕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文玲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杨俊生 北辰正方建设集团副董事长周 赤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志刚 甘肃省徽县金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济谱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周小龙 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思维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贺 涛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董事赵凤梧 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司司长赵尔烈 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经理夏春玉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冬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导荆林波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徐 源 原江苏小天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从才 南京财经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导,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徐浩然 远东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品牌官贾宝军 中钢集团总裁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导高德康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五一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驻京办事处主任廖进球 江西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教授、博导裴长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博导潘美多 安徽大雄华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副秘书长名单副秘书长(按姓氏笔划)于干千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院长、教授王先庆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王晓东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艾家凯 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朱勇毅 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 飞 清华大学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乔 均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汪 亮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汪维武 中国市场学会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委员会秘书长陈海全 暨南大学教授郑勇军 浙江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洪 涛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系主任、教授赵宏大 市场营销教育办公室、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高 峦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任常 义 中国市场学会发展部主任薛 旭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直属部门秘书处学会秘书处是中国市场学会下属的职能机构。主要负责学会各分支机构、专家委员会、业务部的横向沟通与协调;负责学会所有对外通知、文件的下发,以及学会对外各种合同、协议文本的签订等;负责学会总部日常事务处理,文书档案管理及学会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该处由会务部、财务部、网络部组成:会务部负责会员发展、联络与服务等;财务部负责学会所有往来账目的管理等;网络部负责“中国市场营销网”的内容审核、调整与更新等工作培训部主要依靠市场学会的专家团队优势,整合社会专业教育资源,本着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面向社会开展市场营销、信用管理师等方面的培训工作。正在进行中的培训项目: 学会设有二级机构有: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商务策划专业委员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培训部。 中国市场学会是由国内从事市场流通、市场营销、信用管理、法学等理论与实务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及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层主管,根据自愿的原则联合组织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学会上级主管部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会会长由卢中原担任,秘书长由荆林波担任。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担任学会名誉会长。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卢中原、荆林波、俞晓松、高铁生、郭冬乐、安晓枫、唐成 信用工作委员会主要业务:  (1)文化传播。依靠著名信用管理专家,进行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出版高水准的读物。  (2)人才培养。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研发、创立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承担、鉴定考试的技术支持;开展了信用管理实务培训、征信技术培训、信用体系建设培训。  (3)咨询服务。发挥信工委人才优势,开展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建设服务及诚信建设活动,提供信用管理专业咨询服务。负 责 人:陈 贵 信工委主任林毅夫 信工委学术委员会 主任林钧跃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机构:中国市场信用学术委员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中国信用管理师之家 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是中国市场学会下属分支机构(以下简称“批发委”),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的跨地区、跨各类专业市场的商品市场行业的会员制协会组织。主要业务:(1) 利用网络在商品批发市场及其交易中的应用,能契合企业需求,提供专业的电子商务和招商咨询服务。  (2) 引进开发商品市场电子商务的资金及技术力量,为各企业提供管理及交易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建立全国商品市场数据库,开发设计功能强大的相关软件。  (3) 可为商品市场提供规划、招商、升级改造等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  (4) 利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商品市场的前期招商、中后期的持续营销、经营管理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目前该委员会已成功为数家市场作咨询策划及经营招商项目。中国市场营销资格认证 中国市场学会在与国际营销专业学术团体的交往中发现,国外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资格认证工作都由专业学术团体承担。如:美国市场学会开展的市场总监的资格认证,已成为美国乃至发达国家聘用企业高级营销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性学术权威组织在职业教育、职业开发、职业鉴定、资格认证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市场学会颁发的《中国市场营销总监资格证书》、《中国市场营销经理资格证书》、《中国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中国市场营销策划师资格证书》以及《中国销售经理业务资格证书》等是经过多方综合评审后对培训学员专业能力的认可,它既为营销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业务标准,使用人单位在社会上招聘营销管理人员时有了一个参考标准和依据;又可使市场营销从业人员正确地评价自己,并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水平和创造业绩。为了确保本认证项目的客观性与公证性,中国市场学会负责项目的研发组织与认证工作;客观题考试、情景案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报告三部分。客观题考试,采用国际通行的委托第三方进行的方式,严格实行考、培分离,充分体现了考试工作的严肃性。为了更好地与学员沟通交流,中国市场学会筹建了“中国市场营销教育网”,具备了网上报名、网上答疑、电子注册、营销论坛、会员互动等功能。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认为中国市场营销资格认证/销售经理业务资格培训认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表示一定要常年做、坚持做、做出国际著名品牌。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育部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市场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主办的社科奖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大学生免费参加的群众性、公益性竞赛,符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商学院等现在积极倡导的行动学习法;大赛为参赛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真实商业环境和竞争行动中学习的机会。大赛深受全国高校师生和企业界欢迎,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的大赛吸引了企业和211、985高校踊跃参赛 。大赛已建立了营销实务教学、以赛促学的机制,成为校企合作、学生创业就业问题解决的权威知名平台;目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其权威性、专业性和公正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作为国内高校界品牌赛事,大赛已成为参与人数多、影响力广、规格高、奖励丰厚、活动时尚有趣的国家级营销类学科赛事。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的组织章程

矫言伪行
苏洵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名称: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用名: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简称:中医促会。英文译名: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and Advancement of ChineseMedicine英文缩写:CRACM第二条 本会是由中医药专家、科技工作者与热心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单位自愿组成,依法由民政部批准登记,服务于医药行业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本会接受主办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业务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国家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中医药界同仁,研究和促进祖国传统医药科技发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服务。第四条本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第五条本会贯彻党和政府有关发展中医药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中医药界的学术交流,总结知名老中医的经验,研究发展祖国的传统医药学,促进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人类医疗与保健事业作贡献。第六条本会住所设在北京市。第二章业务范围第七条本会的业务范围如下:(一)开展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学科间和学术团体间的联系与协作;(二)编辑出版中医药方面的专著和刊物,加强对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评选和奖励中医药优秀科技成果、学术论文;(三)向海内外组织开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新技术、新成果的交流与推广;协助开展相关健康产品的推广工作,接受委托、组织举办医药、健康类的展览展示活动。(四)举办全国性中医药专题讲座及培训,提高各级中医药专业人员的从业水平;(五)组织开展中医药政策的调查研究工作,接受委托承担中医药综合性项目研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中医药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为医药企业、研究单位提供行业综合资讯与专业技术服务。(六)发挥本会专家资源优势,积极帮助支持从事中医药产业的单位(个人),协同振兴、弘扬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第三章会员第八条本会设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以下统称会员)第九条凡拥护本会章程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为本会会员:(一)长期从事中医药工作者;(二)获得主治医师、主管技师以上及相应技术职称(资格)者;(三)相关学科人员,在继承祖国传统医药学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者;(四)热心中医药事业并积极支持本会工作的企业与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从事有关中医药医疗、保健的企事业单位(个人)。第十条必要时,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名誉(特邀)会员。第十一条会员入会的程序是:(一)提交入会申请书;(二)须本会会员或基层(分支)组织推荐,经本会秘书处审核通过;(三)特邀(名誉)会员,根据工作需要,由个人或单位自愿报名或推荐,经秘书处审核通过,报会长同意聘请;(四)由本会发放会员证。第十二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一)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不含特邀会员和名誉会员);(二)参加本会举办的活动;(三)优先获得本会服务,如优先参加本会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著作优先录入本会编辑出版的刊物,优先取得本会编印的有关学术资料等(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第十三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二)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三)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参加本会组织的活动;(四)按规定交纳会费(不含特邀会员和名誉会员);(五)向本会反映情况,并提供有关资料;(六)会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注重医德,努力学习,提高专业能力,积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贡献。第十四条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一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第十五条会员如有触犯刑律或严重违反本会章程者,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第四章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第十六条 本会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一)制订和修改本会章程;(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四)选举、罢免理事,决定名誉职务人选;(五)通过大会重要提案和决定;(六)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七)决定终止和其他重大事宜。第十七条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第十八条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第十九条理事会的职权是:(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和组织本会工作;(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五)决定会员的除名;(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七)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八)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制订内部管理制度;(九)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二十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方能生效。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第二十二条 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九条第一、三、五、六、七、八、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会人数的1/3。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第二十四条 常务理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第二十五条 本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三)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二十六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第二十七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每届任期五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须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第二十八条 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因特殊情况,经会长委托、理事会同意,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可以有副会长担任法定代表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社团的法定代表人。第二十九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一)主持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办公会议;(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第三十条 本会秘书长在会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行使下列职权:(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第五章资产管理、使用原则第三十一条 本会经费来源:(一)会费;(二)社会捐赠;(三)政府有关部门资助;(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五)利息;(六)其他合法收入。第三十二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本会开展表彰奖励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第三十三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第三十四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第三十五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第三十六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第三十七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财务审计。第三十八条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第三十九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序第四十条 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第四十一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经同意,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第七章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第四十二条 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第四十三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第四十四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第四十五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第四十六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第八章附则第四十七条 本章程经2011年1月9日第 届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四十八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的理事会。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有关四川省宣汉县的林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微乎其微
戴晋人曰
可向您提供一份林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提纲。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1、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3、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加紧编制《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启动石漠化治理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遵循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石漠化面积、石漠化程度、区位状况、危害程度、贫困程度等将石漠化或潜在石漠化土地分布县划分为重点治理县和一般治理县,并坚持 "先行试点--全面综合治理--巩固提高"三步走战略,头两年先行试点,试点范围依据当地经济状况、组织保障能力、人才技术基础等因素确定,重点放在石漠化严重的河池、百色、崇左、来宾和桂林5市。后3年在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全面治理阶段,范围扩大至重点治理县和一般治理县。"十一五"期间,规划采取生物措施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1300万亩,其中封山育林面积1000万亩,人工造林300万亩;结合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新建沼气池100万座,使岩溶地区的沼气入户率达到50%以上;在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漠化旱地,实施坡改梯工程面积150万亩;对人均耕地0.3亩以下、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石漠化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规划生态移民5万人。 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将更有效地保护和拯救一大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实现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1)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强自治区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保护物种的保护工程建设。继续实施虎、长臂猿、野生雉类、白头叶猴、黑叶猴、苏铁、兰科植物、银杉、红豆杉、望天树等13种(类)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加强建设虎、白头叶猴、黑叶猴、野生雉类和鳄蜥等种源繁育和研究基地(中心)5处,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苏铁、兰科植物等珍稀植物繁育中心4处,健全野生动植物监测体系;建设大明山、十万大山、猫儿山等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4处,广西野生动植物监测及鉴定中心(含数字化标本馆),南宁珍稀植物园;搬迁和扩建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健全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并杜绝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流失,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2)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巩固现有自然保护区为主,开展示范保护区建设,以山系、流域系统科学地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和完善弄岗、木论、大明山、十万大山、猫儿山、千家洞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九万山、岑王老山、龙滩、老虎跳、雅长兰科植物、茅尾海红树林等10处自然保护区申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新建党江红树林、金秀老山、王岗山、作登锈毛苏铁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2处,将古修、西岭山、古龙山、地州、春秀、青龙山、天堂山等条件具备的县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新建县(市)级自然保护小区700处,使80%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形成较为完善的广西自然保护区网络。 5、湿地保护与恢复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广西是我国湿地类型和分布面积较多的省(区)之一,既有海岸湿地,又有内陆湿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进行广西湿地资源复查,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5处,湿地保护小区100处;重点建设完善山口、北仑河口等国家级保护区3处;力争将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力争将党江红树林保护区等4处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建设;实施退养(耕)还滩(湖) 3万亩,人工营造红树林3.75万亩,恢复海草场0.9万亩;建立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区3处;建立沿海湿地示范公园3处;建立湿地资源生态监测区3处,恢复湿地植被15万亩,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1.5万亩。建立广西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初步形成广西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使广西一些重要的天然湿地得到全面的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使我区50%的天然湿地、8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功能。 6、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 通过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制订重点公益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办法,健全公益林管理机构,采取以封山管护为主,封、造、补、抚相结合的措施,对重点公益进行有效保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公益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1)制订重点公益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办法,继续停止重点公益林商品性采伐,对国家重点公益林以及即将区划认定的地方重点公益林实施有效保护。 (2)在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自治区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外的自治区级以上的重点公益林,实施全面补偿。 (3)结合退耕还林、珠防林、海防林、石漠化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大力营造和封育公益林,及时将新造的海防林基干林带调整入公益林范围。在各项生态工程中新造公益林100万亩。 (4)在实行重点公益林全面封山管护的基础上,采取封山育林、补植套种等经营技术措施,完成公益林中郁闭度0.5以下的低效林改造,计划封山育林面积500万亩,补植套种面积100万亩。 7、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要在巩固"十五"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一是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兑现,加强对已有成果的管护和巩固;二是研究制定包括适当延长补助年限等相关后续政策;三是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和舍饲圈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配套政策措施的同步到位,加大后续产业培育力度,确保不反弹。四是布局上重点突出石漠化和沙化区域。"十一五"规划在稳定地管好"十五"1064万亩退耕还林特别是332万亩退耕地还林的基础上,新实施面积85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5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00万亩,封山育林500万亩。人工造林树种以乡土树种和引种成功的速生丰产树种为主,主要有竹子、西南桦、八角、板栗、核桃、茶叶、任豆、杉木、马尾松、杂交松、桉树和相思树等。 8、农村能源建设 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同时适时适地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建池、统一供气、市场运作新模式。对于有养殖习惯和能力的农户,继续按现在模式建设户型沼气池。对于农户养殖率不高,不适合沼气池入户的村屯,可采用规模养殖、集中建池、统一供气、市场运作的办法,实行沼气池不入户,但沼气同样入户的办法,实现沼气池利用率和沼气入户率的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合进行改厨、改厕、改圈,有条件的还可以改水、改路、改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划新增农村沼气池100万户,使全区农村沼气池保有量达373万户,入户率达到46%。发展规模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150处,省柴节煤灶更新推广100万户,太阳能热水器15万平方米,小型风力发电机1000台,微型水力发电机5000台。 9、城市森林发展 切实加强对城市周边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小区的建设力度,加快以城市森林为主的绿化建设,为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广西服务。城市森林发展,要突出城市和人两个主体,将公益林建设放在首位,大力构筑以公益林为主体的城市森林生态屏障,为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化城市建设服务;注重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重视乡土树种的使用,突出城市所在地森林植被的本土特色;城市森林建设要与景观建设相结合,营造一种树种丰富,季相多彩的自然结构;传承历史文化,强化科普配套设施建设和文化林建设,丰富城市森林文化内涵;远效与近效相结合,不断扩大城市森林面积,改善人居环境。争取完成主要旅游和工业城市的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城市森林建设要突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结合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城市范围内,特别是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内的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树碑立传,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10、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丰富生态文明村和生态文明社区的内涵,将农村人口聚居区森林生态圈及风景林保护和社区森林覆盖率作为主要建设内容,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周边农村和重要旅游城市社区为突破口,结合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编制和修编生态文明村和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规划,开展生态文明村和生态文明社区建设。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1、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2、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 广西名特优新经济林树种丰富,共有水果类、干果类、木本油料、工业原料、调料香料和饮料六大类,主要树种有荔枝、龙眼、板栗、核桃、油茶、油桐、八角、肉桂、茶叶。规划新增名优新经济果木林面积160万亩,使经济林保存面积达到3500万亩;通过补植、嫁接、施肥、更换树种等措施改造八角、肉桂、油茶等低产林500万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公司(林场)和农户的作用,加强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原产地保护和森林认证培育知名品牌,通过建立质量监测体系、配方施肥、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等措施把好产品质量关,为林业产业的建设提供丰富的质量优良的原料。 3、能源林基地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指导下,大力培育速生高产和高热值的能源林基地,努力缓解我国农村能源短缺的局面,为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和能源建设作出贡献。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利用广西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定向选育若干种高产能源林品种,提出成熟的营造林技术。配合国家规划,重点建设以麻疯树(山桐子)、油桐等为主导树种的能源林基地。 4、制浆造纸业 5、木材综合加工业 6、林产化工业 7、竹藤加工业 8、林特副产品加工业 9、森林旅游业 新建森林公园15处,使全区总数达到59处,建成在国内外享有较大影响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区10处;全区有13个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旅游活动;推出12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热线。森林旅游接待国内游客量达到600万人次。发挥森林公园旅游的骨干作用和自然保护区在森林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良凤江、姑婆山、十万大山、黄猄洞、八角寨、大桂山、大容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加强大明山、大瑶山、猫儿山、花坪、弄岗、木论、十万大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建设。 10、花卉业 到2010年,实现全区花卉种植面积40万亩,年销售额60亿元。花卉产业逐步成为我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规模和产值达到国内花卉业中等省份的水平,基本形成以特色花卉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总体上实现产业布局合理,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把我区建成具有南亚热带区域特色的花卉大省和强省。重点抓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花卉市场流通体系、花卉科研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1个省级大型花卉市场(南宁花卉交易中心市场)、1个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花卉研究所、花卉种苗繁育中心)以及12个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即南宁邕武和邕宾公路万亩花卉基地,南宁"花花世界"园林产业展示园,南宁切叶生产基地,南宁横县万亩发财树基地,桂北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万亩桂花基地,桂林尧山旅游花卉生产示范基地,融水、金秀珍珠罗汉松,百色、崇左多种苏铁,防城金花茶等特色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玉(林)贵(港)经济走廊花卉产业带,岑(溪)梧(州)百里花卉长廊,北海十里花卉长廊,柳州三门江、玉林大容山鲜切花生产示范基地,容县、平南兰花生产基地等。 11、野生动植物驯养利用业 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鼓励依法开发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利用,培育野生动植物资源,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重点保障种源繁育、科学研究、观赏展示等方面的需求,以及中医药、保健品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等。重点实施食蟹猴、梅花鹿、虎纹蛙、蛤蚧、蛇类、七彩山鸡、鹌鹑、果子狸、竹鼠、野猪、兰科植物、苏铁、红豆杉、罗汉松等养殖繁育利用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3个以食蟹猴养殖为龙头的出口创汇基地和4个以梅花鹿为主的高效益、高附加值、规模化养殖基地,在南宁市建立1家动物养殖产品专业市场。到2010年,合法经营的野生动物养殖场达到500处以上。建立4处兰科植物异地迁移保存物种基因库和兰花良种生产基地,3处苏铁培育基地,4处红豆杉培植基地,1处罗汉松培植基地。以现有广西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中心、广西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梧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等为主体,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信息化管理,鼓励它们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和合理利用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完整的科研开发、养殖繁育、观赏展示、加工利用产业链。 三、全面加强森林经营 "十一五"期间要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为方针,以提高森林质量,优化结构为主线,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森林经营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根据我区森林经营管理现状,规划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推进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公益林经营要在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重点公益林的管护投入实施全面补偿,切实保护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管护者的积极性;另外,要继续实行公益林管理领导目标责任制,落实管护责任和目标;制订完善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使重点公益林保护、建设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严格的保护和管理,全面提高公益林的生态功能质量。商品林要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秩序,由市场配置资源;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的监督管理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同时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要保证非公有制林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与国有林、集体林平等的权利与责任;通过对商品林经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促进商品林业的发展,并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经营的轨道。二是加强低产林改造。森林单产水平低、质量差,林产品供给能力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大障碍。据1998-199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全区低产林占森林面积比重高达60%。因此,通过改造低产林,发展速生丰产林,逐步调整和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森林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无疑是实现我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十一五"期规划以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为契机,改造低产林面积900万亩。三是加强中幼林抚育和管理。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管理粗放,抚育管理跟不上,或者由于采伐指标限制,使一些该抚育间伐的林分未能得到及时抚育间伐等,也是导致森林整体质量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十一五"期要将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作为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摆上议事日程。一方面要落实幼林管护责任主体,明确责权利,确保幼林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并积极开展营造林监理工作,严把造林工序质量关;另一方面要加强抚育间伐,及时对符合间伐条件的林分采取优先安排间伐指标等措施,满足森林科学经营对抚育间伐指标的需求。"十一五"期规划完成抚育间伐中幼龄林面积1800万亩。四是开展森林认证试点工作。全球可持续发展潮流和国际林业进程预示着新世纪林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提高我区森林经营水平,打通我区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渠道,提高经营效益,开展森林认证乃是必由之路。规划"十一五"期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开展森林认证试点工作,为我区广泛实施森林认证积累经验。 四、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1、实施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 2、森防体系建设 (1)森林防火 (2)森林公安 (3)森林病虫害防治 (4)外来有害物种入侵防治 3、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建设 (1)森林资源行政管理 (2)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 (3)森林资源监督检查体系建设 4、加强造林和森林培育质量管理 5、建立重大林业灾害应急体系 6、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及监督检查体系建设 (1)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2)强化林业行政执法监督 7、切实搞好林木种苗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根据林业建设的需要,以自治区级和重点工程县为重点,加大广西珍贵优良乡土树种种苗示范基地、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林木种子加工与贮藏中心和采种基地建设力度;开展森林资源种质调查、收集、保存和评价利用;加强林木良种审定工作,大力推广林木种苗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林木种苗科技含量。 8、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 理顺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强化其执法监管的地位和作用;对基层林业站办公用房、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争取达到新时期标准林业站建设标准;完善培训制度,搞好林业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确保各项林业工作在基层的全面落实。 9、加快数字林业建设,实现公共资源信息共享 在初级的林业信息网络的基础上,以"3S"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为支撑,启动广西数字林业建设,为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实时、动态、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到2010年,重点建成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林业数字化地图图形库管理系统、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的实时监测系统、突发事件远程精确指挥中心和林业业务数据库系统,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应用和管理系统,多媒体林业宽带综合业务网络系统等。通过快速的网络环境建设和研发便捷可视的应用平台。实现区、市、县林业系统公共资源信息共享,全面提高广西林业电子政务水平。 10、进一步扩大林业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 立足我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林业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十一五"期间,积极开展杂交松优良无性系的引进和选育工作,积极引进类似于《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的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争取全球环境基金、生物碳基金等国际基金的支持,不断扩大广西林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森林问题磋商和亚太经合组织林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等国际重大活动,加快我区林业与国际林业接轨步伐;积极引进和吸纳国内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促进林业产业和林产品的升级换代;完善林产品出口促进政策和机制;加大国内外有关生态林业和林产工业建设的调研力度,及时准确地把握林业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