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得车愈多
神枪手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发表于《学校管理参考资料》2002年6期 阅读328次  心理因素在人们行为中的作用很早就为人类所知道,但把心理教育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却是近代才有的。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兴未艾,各地的实验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众多的实验研究却缺乏理论指导,难以形成一种较为科学的体系和稳定的模式。因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系到这项工作的开展、深化、发展和完善。本文以此为目的,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索,以期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完善。  一、构建“四结合”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重在教育。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置,大致有医学模式、咨询辅导模式和教育模式三大类。医学模式重在治疗和重建;咨询模式重在探讨心理问题及处置;教育模式重在教育、预防和发展。构建“四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于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特点。换言之,它能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成其心理健康发展,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目标不仅仅在于治疗,更注重预防与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区别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具体如下:  1、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量相结合  心理测量主要是运用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测量理论和工具,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和要求,对学生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便于学生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其内容主要是学绩测试和人格测试。心理测量主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服务,它侧重于描述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状况,了解在咨询、辅导、教育之后学生心理发展出现的变化与改善。学校在进行心理测验时,首先要明确测验目的,有的放矢地选择测验项目;其次要注重测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保密性;最后还要进行科学分析,解释测验结果,提出有价值的教育建议。此外,学校还要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规律、特点和问题,高速和完善心理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根据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其形式有个别咨询、集体咨询两种。心理咨询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依托,它应在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播、电视、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心理咨询还可以与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合作,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但是,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补充。  3、心理辅导与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  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一方面,通过个别辅导矫正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如恐惧、说谎、失眠、攻击行为等。另一方面,以活动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的辅导,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体育活动、审美活动等集体活动,以自我表现、陶治等方式,使学生自觉地、有意识的养成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良好行为。  4、心理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其一言一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班主任管理工作经常处于单向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到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现代教育表明:缺乏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不能算优秀教师,作为一名塑造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心理教育能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四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  下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实施途径等方面分析该模式的特点。  1、目标。 该模式要实现的目标具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第二层次,预防性。面对的是部分在学习上、心理及生活适应上有可能发生问题或问题刚出现苗头的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或避免心理疾患的产生。  第三层次,治疗性。及时矫正学生心理疾患,排队其心理障碍,帮助他们作心理康复,  2、内容。 该模式的内容具有实践性与针对性。中学阶段,学生心理常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  ①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成绩不理想、升学受挫等等。  ②人际关系问题。如交往恐惧、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良等。  青春问题。由青春期的性成熟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性幻想、自慰、与异性交往的恐惧等。  ③自我意象问题。如自恋、自傲、闭锁等不良心理的出现。  ④择业问题。如人生目标渺茫,对未来社会生活感到茫然,缺乏就业心理准备等。  此外,还有来自家庭方面以及个人身体的疾患而引起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中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初一年级:入学心理适应教育;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初二年级:人际关系心理教育;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受挫心理教育。  初三年级:“学习心理”知识教育;应试辅导;挫折心理教育;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  高一年级:高中学习心理适应教育;挫折心理教育;人际交往心理教育;人际交往心理教育;创造力的开发。  高二年级:异性交往心理教育;情商教育;自我心理障碍的排除;挫折心理教育;学习心理知识教育。  高三年级:“学习心理”知识教育;择业心理教育;挫折心理教育;应试心理辅导;社会适应心理教育;就业心理准备;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  3、原则。“四结合”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  (2)科学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要以科学的、先进的心理卫生知识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在心理咨询中,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对待并回答青少年提出的问题,摈弃那种自以为是、主观臆断的做法。训练各种良好行为,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建立目标,规定过程,有观察、有对照和比较,并且要注重训练效果。  (3)疏导性原则。教育者要循循善诱,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将他们沉郁在心中的种种不愉快的感受疏泄出来。如果教师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生极易产生对抗情绪,压抑在心头的不良情绪越积越多无法得到疏通,往往就以扭曲的方式渲泄出来。这样的结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相悖的。  (4)差异性原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遵循差异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如:进行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讲的知识内容,所举的教育实例都应有所不同,所设计的教育活动,训练内容及方式也应有所调整.同样,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进行分类指导。如:单亲家庭的子女或有不同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特殊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活动。  (5)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健康地成长。  (6)预防性和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重在预防,通过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尽量避免或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心理治疗的效果再好,也只是补救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还在于防患干未然,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自我调适能力、防御能力,承受能力。  当然,我们不能把预防误解为阻止问题的发生,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很难预料和阻止。关键是我们能够通过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尽量避免或减少问题的发生。一旦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由于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自我调适能力和承受能力。所以说预防与发展实际上是同步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实施途径。 根据上述模式的要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1)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途径。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课程的特色是在生理卫生课中增加心理卫生的内容,称为生理心理卫生。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特点,通过心理卫生课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  ②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出现同类心理疑问的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议沦,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引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③开展多元化的集体活动。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登山、演讲,交友联谊会等等。  ④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来进行教学,在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常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面向个体学生的心理咨询途径  首先,学校要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改变心理咨询意味着存在心理疾病的不正确认识,鼓励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  其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热线电话,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  (3)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①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实施心理教育,我们还可利用学校的隐性课程一一校园文化,把这无声的教育与有声教育相结合。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如设立心理教育专题板报,成立心理教育校刊,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开展“心理专题”手抄报等做法,可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起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教育意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教育。  ②成立家长学校,形成心理教育网络.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不仅来自于学校,也来自于家庭。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都会直接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延伸到家庭中去,建立采取“家长与学生同时接受教育”的策略,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意识。家长学校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任务是:一是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教育知识,二是帮助家长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在这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三是向家长及时反映其子女的心理动态及所出现的具体问题,使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心理教育工作。

初中生研究性论文怎么写啊!!

肖统
其觉于于
一、家庭方面的影响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不仅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们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很多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偏重于智力开发,早在学前阶段就教孩子学外语、弹钢琴、学绘画、背唐诗,等等。在中学阶段,他们更是指望自己孩子各科考高分,不顾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苛求,超越心理负荷。过重的精神压力,繁多的学业负担,将孩子天真烂漫、敞开胸怀接受大自然和社会影响的机会几乎丧失殆尽。而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没有多少家长能引起注意和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许多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一样重要。甚至有不少父母压根儿就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培养问题。由于父母对心理教育的忽视和无知,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目前,不少孩子是智力开发超前,而心理发展滞后。特别是在在生理发育处于高峰期的中学生身上形成强烈反差。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心理素质造成严重的先天不足。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赏罚褒贬,他的世界观、信仰、思想、作风、接物待人的态度,对具有高度模仿性而缺乏选择性的中学生来说,起着性格上的奠基作用。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生活在“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家庭里,接受父母所谓“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教育,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人生信条,那么,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成长的人,必定是心胸狭隘的人。 此外,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得部分成年人无法对自己及时作出调整,并予以适当反应。这就导致自身情绪易产生剧烈变化,使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及大脑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心理失调。比如职业的不稳定、收入的下降、商场的失意、职业的变更等,都是造成成年人心理障碍的因素。成年人难免要将这种情绪转换成各种非理智的行为、语言在家中渲泄,有的则把自己的失败转成对子女的不符实际的要求。子女如长期处在这种不良的情绪感受中,其大脑机能便会遭到慢性损耗,最后出现大脑机能失调,造成心理障碍。 二、社会方面的影响 众所周知,当今我们社会正处在巨大变革的时期。社会宏观环境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现代化,中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其中负面影响的绝对量也大幅度增加,这些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地抵消了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效果。再由于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竞争愈来愈激烈,社会人际关系也显得复杂了,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了。。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与某些不健康的思潮并存的局面,不少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往往是“去其精华、吸其糟粕”。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扭曲了少数学生的心灵。例如:社会不正之风对涉世不深的学生心理体验产生冲击;不健康文化信息对道德判断力不强的学生产生腐蚀;商业文化市场对充满好奇的学生产生诱惑等等。尤其是大众传播中诸如宣传暴力、迷信、色情等书刊音像制品,由于其表现手法形象逼真,学生非常容易接触,其危害性最大。面对那些生动可感的形象或情节,他们往往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的中学生崇拜的是侠客,追求盲目的自由,向往无政府主义,“老子天下第一”是他们的目标,有的中学生甚至参与恶性流氓斗殴活动。更有一些良莠不齐的"书屋"、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等,常常有意识地选址学校附近,瞄准中学生作为赚钱对象,形成不理想的社会微观环境,这些常常使学校、家长束手无策,更给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再如,现在社会上谋职业、挑好工作靠“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在学生中也产生极坏的影响,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习不学习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由于长期缺乏动力,消极被动地学习,“厌学”心理就逐渐产生了。有的中学生甚至完全无心学习。 三、学校方面的影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当前,由于不少中学还未很好地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有些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盯住高考和中考,给学生不厌其烦地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试一定要拿高分”、“我的分高,我怕谁?”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宣扬“尖子生”、“状元生”、“重点率”、“上线率”,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与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共识”:只有考出高分数,达到某重点学校的录取线才是好孩子、好学生。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准尺度,中学生也就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败。而教师又没有预先为他们储存好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的信息,在考试升学的挫折面前,想到家长或教师的斥责,学生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便选择了逃避的做法——离家出走,给家庭、学校、社会,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缺憾。例如:今年高考前夕,山西晋城一女生因高考临近不堪重负而跳水自杀身亡;2003年高考,浙江一女生,只因高考首科考砸 ,跳楼自杀身亡。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与上述观念相吻合的便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在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不少中学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即:超长的学习时间,超大的作业数量,超高的学习难度。孩子们面对的是“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转”,频繁的考试、无休止的补课、大量的重复学习,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使学生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根本没有休息,导致心理上的疲劳,情绪焦虑不安。 其实,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国家人格最为高尚的群体。广大教师对学生是怀有深深的爱,他们往往是恨铁不成钢,但有时动机虽好,教育方式却是反教育的。据笔者调查,目前,中学里有少数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用警告、讽刺、挖苦、揭短、遗弃等手段代替思想教育,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手段代替严格管理,用威胁的手段代替激励教育。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违背了自己的意志时,就以“你那里长的是人脑袋呀?简直就是猪脑袋嘛!”,“朽木不可雕”、“二百五”、“老鼠屎”、“害群之马”等偏激语言对其实施精神压力;有的教帅发现学生没交作业,便罚抄。我有个有个同事在武昌一著名初级中学读书,一语文教师一次罚其孩子抄作业500遍,害得母女俩折腾到半夜1点多!美国在伊拉克“虐待战俘”,我们在这里“虐待学生”啊!:)有的教师对有缺点的学生动不动就说“请家长来”、“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有的教师将后进生打入另册,给后进生调离座位,教室里的边座、后座、远座几乎都是后进生的。这些“精神虐待”现象并非教师的有意所为,他们的出发点是敦促学生上进成才,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心理学家指出,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和思想伤害,可能比肉体受虐待的孩子更大,因为这是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全面摧残,而自尊心受到挫折的人,又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另外,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使少数教师心理失衡,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反教育行为。如个别教师十分留意学生家长的职务,注意发展对自己有用的“关系”,“关系学生”往往引人注目地受到特别关照。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关系学生”形成了一种唯我独尊心理,而另一些学生则由于家长无权无势,属于”弱势群体“,只能缩在一旁,心理也就受到了创伤。 四、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由于人的生理发展规律,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其心理发展是错综复杂的。他们追求成人感,喜欢玩“深沉”,装“老成”;追求独立性意向,喜欢“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追求自尊好胜,喜欢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等心理目标。但这些心理目标与现实生活中的依赖性出现矛盾,他们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产生“明于知人,黯于知己”、“严以责人,宽以律己”的偏向。一些学生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过于自信、自负,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驱使下,故意表现得横蛮无理,甚至有意与教育者对抗,行为表现与教育者的意愿往往背道而驰。此外,中学生处在青春萌动期,容易出现早恋问题。这个时期,中学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最突出的是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由于他们个性心理发展和认识能力还很不成熟,所以那些“纸条恋爱”、“狂热初恋”只不过是朦胧状态下的冲动性和盲目性的表现。凡是落入情网的学生,十有八九精神萎靡不振,形成心理障碍。有的紧张、恐惧、羞涩;有的苦闷、自卑、惆怅、失望、孤独、悔恨、愤怒。 【【希望可以帮助你】】

求一篇《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方面的论文2000左右就可以我的信箱jtliuyang@163.com

情莫若率
古炉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业和以后就业与发展会面临许多困扰,从而丧失成功的机会;而一小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心理问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党的十六大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帮助其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助其学业、事业的成功,保证每一个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流、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据一些重点中学调查显示,这些来源于各校的学习尖子生进入重点中学后,在面临社会、家庭寄予他们过高的期望,以及同学间的激烈竞争等多重压力下,好些学生就产生了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现象: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自卑羞怯,有的嫉妒心强唯我独尊,有的性格脆弱多疑,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倔强冲动,更有的经受不了一点挫折,一遇挫折从此就一厥不振甚至厌世轻生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康心态,出现心理问题时进行及早的干预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此外,据司法部门的调查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还在校期间大部分是下层生,由于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常饱受老师的白眼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如对人的仇视心态,冷漠无情的性格等等,由于心理上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在步入社会后,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的诱因,就可能从心理不平衡向品德不良蜕变,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做好这一块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摆在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严峻的课题。只有对学生认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实效性,才能防微杜渐,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从而实现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目的。  再拿学生步入社会后的例子来说吧,在我们一般人的潜意识中,那些知识基础扎实,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都会有所作为甚至有大的作为,而那些中层生是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机会的。但据早期前(约九十年代中期)一份权威报纸的调查表明:约90%的企业老总是高中毕业生,而只有10%的企业老总是大学毕业生;另据全国都闻名的原盘锦市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魏书生研究调查也表明:好大部分的中上层生他们步入社会以后在事业上均能获得比较大的成功,而有一小部分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却无甚大的作为或者即使创出一番事业后却因遇到一点挫折而轻生。(如原桑塔纳的老总就因销售状况每况愈下而自杀,让人扼腕叹息。)究其原因,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之所以无大的作为或经受不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优等生往往从小到大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心理历程可谓少有波澜,承受经历挫折的机会少之又少,这往往造就了学生心理脆弱,一遇失败,就出现心理全面崩溃,自暴自弃等弱点。如果我们能加强这块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等能力,他们的前途应该是不可限量的。相反,一部分中上层生由于他们在校时既能因成绩的进步等原因受到老师的表扬,有时又因成绩的不够理想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帮助,应该说他们既享受到了成功的心理体验,也品尝了失败的滋味,他们这块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是较好的,所以他们步入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后,由于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而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维护,特别是首尾两块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显得十分迫切,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又要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正常健康发展。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自信心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世俗之人
不辩牛马
一、问题的提出: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这个目标明确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发展性和补救性两个方面入手。但现状是,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人只片面强调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把解决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和克服心理障碍当成了主要目标, 而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高中生心理和身体一样,有健康的一面,也有不健康的一面,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现象。但过去高中班主任或老师发现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是送到心理咨询室就是亲自进行心理辅导,总是把学生看作被动的,做些事后的补救工作。其实,心理辅导是一个从助人到自助的过程,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逐渐学会自己治疗自己。高中班主任、老师的职责的应该是激发学生自助的动机,看到自己心理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有信心战胜不健康的因素,恢复心理健康;应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调动他们心理的积极因素,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人身处网络环境之下,老师、学生也不例外,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不回避这样一个大环境,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平台的兴趣与熟悉,学校老师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网络环境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积极面,规避其消极面,便成为我们提出这一课题的初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得益于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的兴起。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 (Martin E.P.Seligman) 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zentmihalyi)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正式为世人熟悉的标志是2000年1月塞里格曼和契克森米哈在《美国心理学家》(第55卷第1期)上共同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正在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形成进行实验性和探索性研究。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在2001-2005年间发表的论文增长平缓,从2006年开始论文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在我国把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始人是孟万金教授,他于2002年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并于2006开始在全国开展实验性研究,积极心理品质也是他们课题研究的核心。但总的来说,国内目前对高中生积极品质研究的较少,而且因为国内刚刚兴起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热潮,很多理论和实践都有待进行科学的验证。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培养对青少年成长及其今后的人生非常重要,因此本课题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如何有效利用各方的力量,培养高中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一生受益。 三、研究意义价值: 1、选题意义:针对网络环境下,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对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退化和异化的现实,结合衡阳市八中倡行的“和谐校园”、“生态校园”、“人文育人”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使生命个体富有活力。创建一套全方位、开放式,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模式,营造培养积极心理的环境,从而构建学校心理教育体系。2、研究价值:(1)实践价值:通过构建心理教育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运用可操作性的网络平台,形成心理教育联动效应,形成学校“和谐”“生态”育人环境,实现学校心理教育转型,使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并梯次发展。(2)理论价值:构建学生积极心理的评估体系和生成机制,寻求现代网络技术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和点,进一步完善现代心理教育的理论体系。 四、课题核心概念界定: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从大的方面去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即赛伯空间(cyberspace)。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多维度的,是包含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的一系列积极品质的集合。作为当代高中生,心理品质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具体言之,要具备“四心四力”即自信心、公益心、责任心、进取心和意志力、审美力、亲和力、创造力。 五、理论依据:1、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灵活性,我们以普通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为课题研究的总体理论依据;2、政策依据:在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六、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如果普通高中学校能够以“构建学校和谐生态系统,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形成办学特色,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学生和归宿点,通过创建心理教育网络平台,开展新型高效的阳光心理活动,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效能,就能使高中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缓解高中学生的生存压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心理基础,同时是学校的文化内涵得以进一步提升并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校园育人环境的良性发展。我们拟创新之处有:1、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界定。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高中生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积极心理品质,这点非常重要,本课题采用多角度调查统计,经高中生自己、高中老师、高中生家长和相关成功人士等多方人士的认同,确定了高中生需要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即“四心四力”。2、新型心理课程的建设。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的今天,如何把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相关理念贯彻到课堂,让学生在最大的时间和空间广度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七、研究预期目标: 1、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让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内化为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2、培养一批具有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教师,从教学到生活均能持续地影响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心理方向发展。3、通过多角度、多途径、多方式的设计,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体验积极心理情绪,领略积极心理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影响,自觉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八、研究内容:1、当代高中生心理现状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从社会家长,学校老师及学生自我等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现状及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从利于学生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角度研究当代高中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积极心理品质。2、校园心理信息平台研究与搭建。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系统,搭建专业校园心理信息平台,并合理应用此平台,及时掌握有关学生心理状态的第一手资料,为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我等多方联动来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依据。3、网络环境下新型心理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研究“新型心理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管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与家庭文化,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以及该课程建设的评价研究、组织推进办法等等。4、“心理网吧”研究与实践。研究“心理网吧”的创建模式、有效运行机制及环境、常用心理量表、心理小游戏等的网上使用、基本网络互动工具的积极应用以及网络心理咨询的开展与推广等。5、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模式与实践,包括目标、机制、内容、载体、手段、跟踪反馈以及评价等等。 九、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与技术: 思路:深入调查,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国内外关于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借鉴其教育方法。同时,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之成为学校积极心理培养的生成点和推动力。积极动员开发,赋予学校现代信息工具以新的职能,创建“绿色心灵自在吧”、“兰姐电子信箱”、“心理网吧”等网络心理教育平台,大力开展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以进步的文化去引领学生,着力构筑校园精神和班级灵魂。整合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创设学科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快乐心理活动,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在课题研究中,做到宏观理念与微观操作的统一,理论指导与实践创新的统一。以“积极心理创造人生”为起点和归宿。本课题拟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观察法等相结合,在实践和理论上得出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生如何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结论。 十、实施步骤及主要活动安排:论证准备阶段(2011.3——2011.9):成立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进行系统论证;查找理论文献,搜索有关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并分析整理,为课题研究做准备;建立管理网络,制定和落实层级管理制度,为课题研究有序展开做准备;初步确定课题整体思路,重点做好开题论证及准备工作。初步展开阶段(2011.9——2011.12):进一步细化研究方案,深化部分细节论证;分类整理文献资料,去粗取精;分别向家长、学生、老师发放问卷调查,精细统计并深入分析调查数据,全方位了解八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认识;初步搭建校园心理信息平台并初步设计制作“心理网吧”网页,向部分师生及家长试开放运行,收集反馈信息;初步确定新型心理课程的基本模式与基本内容;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深入攻坚阶段(2012.1——2012.10):基本建成校园心理信息平台,细化美化“心理网吧”网页,全方位展开互动,多方面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完善平台;完善新型心理课程系统理念并积极实践,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课堂教育教学以及家长学校培训各环节中;基本确定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整套模式;资料整理归结,论文撰写,结题报告基本成型。结题完善阶段(2012.11——2013.6):最后收集整理所有反馈信息,细化研究分析,完善校园心理信息平台与“心理网吧”网页,确定专人专业人员维护管理;新型心理课程理论及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最后定型并形成文字,整理部分教案、课件归档;资料整理,论文撰写及结题报告最后完成。 十一、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衡阳市八中一直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组织建设上,设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主管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聘请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教研处的具体领导下,吸收班主任积极参加,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些年来,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三次以上学生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创设情境,举办“亲子活动”“感恩教育”“让青春飞扬”“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特色主题活动。建设心理辅导室,并已在筹建心理工作室,拟设“心理测试室”“情感宣泄室”“沟通自在吧”等诊疗机构,力求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心理网络平台,如“兰姐信箱”“绿色心理自在吧”“家校通”等,使心理交流畅通高效。可以说,这为课题组的研究开展打下了实践的基础,为以后的研究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本课题组的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衡阳市八中校长、特级教师、教育专家龚彩福为主持人,参与者有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3人,专职心理教师1人,心理辅导师1人,研究团队年富力强,既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又有饱满的工作热情,相关研究人员有多项论文和课题发表或获奖。如龚彩福的《中学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获湖南省研究性学习指导成果一等奖;教研室主任周湖北的《开展网络咨询深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衡阳市中学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邹桂兰的《利用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获湖南省论文评比一等奖;学生科主任王丰主持的《生态德育之家长学校建设的研究》获衡阳市课题评比一等奖。可以说,课题研究组成员多年来对心理教育有深刻的思索,在理论上具有扎实的功底,在实践上有丰富的经验,这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才保证。本课题组的研究活动还具备了优良的外部环境,衡阳市八中这些年来致力于打造“和谐八中”、“生态校园”,努力创建优良的人文育人环境。课题组的活动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是学校新型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缘于此,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充分的保证。学校正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拨出专项资金,丰富心理辅导硬件设备,辟出足够的空间,建立功能齐全的心理诊疗室。所以,衡阳市八中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已渐趋成熟和完善。为保证课题组的研究活动顺利开展,结出成果,课题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和研讨会,要求成员积极创新,并进一步学习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要求就心理教育的经典理论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阐发。如赛里格曼和契克森米哈在《美国心理学家》(第55卷,第1期)上共同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7期)上发表的《我国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等。这为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十二、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衡阳市第八中学承诺严格监督课题经费合理有效地使用,督促课题主持人严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费暂行管理办法》经费开支,遵守财务制度。承诺保证课题经费单独立户、专款专用、不挤占和挪用课题经费。承诺配套经费按照以下具体数额拨付,保证配套经费的落实。1.劳务费10000元;2.印刷费5000元;3.资料费5000元;4.差旅费10000元;5.设备费500000元;6.专家咨询费5000元;7.合作交流及相关会议费用10000元;8、其它5000元。合计:100000元(壹拾万圆整)。结束语:本课题作为一项行动性教育实验研究,需要把教育科学研究与学校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需要家长、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以保证顺利推进课题研究。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也是在解决家长、老师在教育中面临的最困难的实际问题之一,这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当竭尽所能。我也相信在各级领导和学校的全力支持下,课题组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论文语段

第二梦
  从个体发展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间向成年期的转变过程中,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有的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第三次断乳期。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讲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重要历程。大学期间,每一个学生都将面临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如思想道德修养、个性心理品质、智力潜力开发、专业知识储备、交友恋爱、择业就职等等。这些人生课题通常与大学生平时的学习、社交、友谊、爱情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活充满矛盾和冲突。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这些问题常常会给学生带来不适感、压抑感,甚至焦虑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学生矛盾解决得好,顺利地走向了成熟和健康,有的学生没有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冲突,于是就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甚至不能正常的完成大学学业。因此,加强心理承受能力,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不仅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业、生活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人格完善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压力和挫折是人生的伴侣。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应付压力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般都比较顺利,挫折体验较少,心理比较脆弱,所以一些学生耐挫折力不强,一遇到刺激和打击,就很容易造成心理苦恼,感到无法接受。如有些人自幼娇生惯养,受到过分保护,有求必应,一帆风顺,挫折经验不足。以后在生活中一遇到"风风雨雨"和"磕磕碰碰",就表现出逃避或抗拒、攻击等反常行为,这就难以适应社会。"压力"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36年由加拿大著名内分泌专家汉斯.薛利博士提出的,他因此被称为"压力之父"。汉斯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心理学家对压力感兴趣约在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当时美国少数大学专门设压力课程。近年来关于压力的研究和压力处理在心理学界颇为流行。  压力是由刺激引起的。不仅有害的刺激会引起压力,就是受欢迎的,令人愉悦的刺激也会带来压力。人们面临压力时会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反应,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它能唤起和发挥机体的潜能,增强抵御和抗病能力。大学生活中有压力是正常的,适度的压力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环境,提高能力。但是如果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了机体自身的控制能力,就可能引起心理、生理问题。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挫折既包含挫折情境,也包括挫折感受。挫折情境与挫折感受是有联系的,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所引起的挫折感受也就越明显。但现代心理学认为,刺激(S)与反应(R)之间不是简单的刺激引起反应(即S-R)的关系,而是通过中介变量(O)起作用(即S-O-R)。中介变量的核心要素是人的认知方式和挫折承受力。真正引起适应困难的不是那些挫折、冲突本身,而是当事者对于它们的看法,以及用来应付的办法。这与个体固有的心理承受力有关。  挫折承受力又称耐受立、容忍力等,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接受程度的大小,即个体对挫折的抵抗能力。在生活中,挫折的出现难以避免,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有的人反应轻微,持续时间短;有的人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这与个人的挫折阈有关,挫折阈是指引起挫折感的最小刺激量。挫折阈的高低与挫折承受力成正比,承受力强的人挫折阈必然高,常表现为挫折反应小,消极影响少,不气馁不动摇。承受力差的人挫折阈必然低,常表现为挫折反应大,情绪低落。心理饱和是指心理承受力已到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心理饱和多为负面效应。如学生开始做作业时,速度快,答案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同时出现厌烦情绪;上班族做同样工作,久而久之,可能出现"干腻了"的心理饱和现象。心理饱和负面能量很大,许多自杀事件由它而起。如一人去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疝气"。这人误把"疝"认作"癌"字,以为自己得了绝症,既不敢向医生求教,也不问父母,越想越怕,越怕越绝望,最终达到心理饱和程度,自杀身亡。对于心理饱和这种"不安定因素",我们应有心理准备和预防措施,应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让它远离生活。

求3000字的高中论文。。。标题有三个,,《金钱与人生》《交际中的语言艺术》《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一成一旅
方程式
哎呀。。。。同是天涯沦落人呀。。。。我正发急呢哎

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题的论文

裴頠
宁于祸福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①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维护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这两中教育也是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面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

中学生早恋论文3000

星崎
万物循生
中学生的生理成熟已经不再是陌生的现象,中学生性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也成为生理规律,但是中学生异性交往和“早恋”却仍然是社会的一个敏感话题,是家长和学校都在关注的一个方向。很多心理学家在探讨一个问题,即称中学生为“早恋”是否恰当,“早恋”顾名思义,发生过早的恋爱行为,可是何为“早”?上中学的最后一天仍为早,上大学的第一天就不是早了吗?这个概念并不确切。西文的社会心理学家则将“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的恋爱行为”称为青春期恋爱,中西方相比,这一用语既确定了概念的时间,又确定了它的含义,同时也未加任何道德评价,因此许多心理学家一直在呼吁科学定义中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今天当我们将中学生冠以“早恋”一词时是否也应该慎之。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是无法避免的一种生理现象,我们无法否认其存在,也无法漠视其存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社会、学校、家庭和每个中学生都要正视它,共同渡过中学生最重要的一个成长时期。 对于“早恋”,中西方均有相应的研究,现在据国内部分调查结果表明,13-17岁的中学生中大约有30%左右的同学承认有关系密切的异性朋友,其中有7-8%的学生承认自己有早恋行为。实际上异性交往的比例应该更高,因为有些人由于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理而隐瞒事实,因为他们在心理上还没认识到异性交往是一种正常行为,,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一些中学生由于早熟确实存在一种谈恋受的意识,寻求温暖,避免孤独,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是他们的理由,而且我们同时也会看到一种现象,在大街上,公园里也有一个特殊群体――“书包族”、“上学族”,他们手拉拉,肩并肩,举止不当,有的甚至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亲热,对家长和教师的劝告和指导只当是耳旁风。对此,教育者和家长心中都不免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家长和教师都在思索,如何让今天的孩子能够顺利成长。但是针对种种现象,在教师和家长思索的同时,有些学生是不是也该自我反省呢? 性成熟是自然现象,但是它并不是不可以控制的,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具有自我约束能力,都具有道德观念,中学生也是如此。有些同学过于放纵自已,任性,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劝告,这些都是“早恋”无法消除的原因。所以青少年应该有个清醒的意识:1、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在积累知识,增加社会经验的时期,应该分清主次,学习丰富自己才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而且此时每个人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独立,经济更要依赖家长,根本不具备任何谈恋爱的条件。2、这个时期由于每个人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水平有限,对一个人的了解还只能单纯地依赖表面,这时对异性朋友的选择比较简单,当一个人真正成熟时的选择和此时的选择会相距甚远。一个陷入“早恋”地女孩子喜欢一个男同学只是因为“他敢于顶撞老师,而她自己不敢”,他的形象就是由此而“高大”的。不成熟心理的结果就是不成熟的选择。3、中学生的个性品质还不稳定,还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个性品质如何把握人生的选择呢? 十六七岁是个绚丽的季节,每个人有一个美好的故事是这个季节的风景,但是请别忘记,你是人生之舟的优秀舵手,只有把握好自己,才能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中学生,请走好!

高分急求有关“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论文的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英文文献及翻译(3000字)

夜王
悒悒不乐
序号 中文题名 作者姓名 网络出版投稿人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学位年度 论文级别1 宜昌市猇亭区犯罪问题的地理学防控 白月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8-20 2007 硕士2 大城市中心城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预防 郑英豪 华东政法学院 2008-05-09 2007 硕士3 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研究 田健夫 湘潭大学 2004-09-27 2004 硕士4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有组织犯罪演变趋势 刘忠 湘潭大学 2004-04-02 2003 硕士5 繁荣背后的优思 张惊雷 湘潭大学 2002-08-28 2002 硕士6 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状况与对策 李文繁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4-19 2002 硕士看看这几个你用的上吗 如果用的上 留邮箱 我发给你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 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蜡烛抽水机 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 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 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 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 5、水从右边流入左边的杯子中 讲解: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瓶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 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会吃鸡蛋的瓶子 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剥去蛋壳。 2、 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 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 1、 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 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 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 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 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纸杯旋转灯 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 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 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 注意: 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飞行的塑料袋 思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塑料袋为什么会在天上飞行? 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 操作: 1. 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 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 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讲解: 1. 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创造: 你能试着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吗?空气的质量 思考:你们知道吗,空气也是有质量的。怎样证明空气也有质量呢? 材料:1架天平、2只一样重的气球、打气筒 操作: 1. 把两只气球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保持平衡。 2. 拿起另一只气球,给气球打气并将气球口系紧。 3. 将打起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一端,没打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另一端,观察天平的变化 讲解: 1. 两只气球在打气前,质量相等,因此天平保持平衡。 2. 打气后的气球增加了气球内空气的质量,因此,天平偏向打气后的气球一端。 3. 如果是带有指针刻度的天平,就能测出空气的质量数 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称一下空气的质量吗?云的形成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玻璃瓶(带可旋转盖) 操作: 1 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 靠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4 吹灭火柴,把冒烟的火柴扔进瓶子中,让烟进入瓶子。 5 迅速拧紧瓶盖,通过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气。 6 停止吹气,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气留在瓶中。 7 松开吸管,当空气冲出瓶子时,瓶子中就产生了云。 讲解: 1、往瓶子中吹气,增加压力。 2、松开吸管后气压下降,空气变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气附着在烟中的尘粒上,凝结成极小的水滴,许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云。 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制作云吗? 注意:小心火柴不要烧手光与彩虹 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 材料:清水1盆、平面镜1个 操作: 把镜子斜插入水盆中,镜面对这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讲解: 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创造: 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纽扣的出现与消失 思考:小朋友,当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时,看到的是筷子"折断"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材料:纽扣1枚、水少许、浅底盘1个、玻璃杯1个 流程: 1、将纽扣放在盘中。 2、杯子杯口朝上,压在纽扣上。 3、往杯内倒入清水。 4、注入水后的杯子看不清纽扣。 5、加些水到盘子中,可以看得见纽扣。 说明: 1、当杯子渐渐注入水时,由于光线折射,纽扣的影像会消失。 2、把水再加入盘子中,改变光的折射角度,纽扣影像会重新出现。 延伸: 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或由空气进入玻璃中,就会产生一些折射的现象,那么,就请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认识浮力 思考:当我们躺在水面上像帆船一样漂浮着,我们都知道是水的浮力在支撑我们。但你可知道怎样测量浮力吗? 材料:1个弹簧秤、1把锁、1个装水的玻璃杯 操作: 1. 先把锁挂在弹簧秤下,记录弹簧秤的刻度。 2. 然后将弹簧秤挂的锁放入水中,记录此时弹簧秤的刻度。 3. 比较两次记录下的刻度,思考为什么会不同。 讲解: 1. 锁浸在水中,会受到水对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即浮力。 2. 两次记录的差值就是水对小铜锁的浮力。 创造: 用弹簧秤再称别的物体(比如小木块,橡皮头等),观察不同的物体的浮力大小。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思考:在一个杯子中放一个冰块,然后倒满水。当冰融化后,杯内的水会溢出来吗? 材料: 1块冰块、2个杯子、水 操作: 1.在托盘上放置一个空杯子,在空杯子中放入一块冰。 2.往杯中倒满水,使冰块的一大部分会高出水面。 3.等待冰块融化。观察融化后,水会不会溢出 杯子。 讲解: 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质量变轻,自然会浮在水面上。当冰块融化时,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体积,因此,水不会溢出。 其实冰块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就是整个冰块的水的体积。自动旋转的奥秘 思考:装满水的纸盒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空的牛奶纸盒、钉子、60厘米长的绳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钉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个孔 2、一个孔在纸盒顶部的中间,另外四个孔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 3、将一根大约60厘米长的绳子系在顶部的孔上 4、将纸盒放在盘子上,打开纸盒口,快速地将纸盒灌满水 5、用手提起纸盒顶部的绳子,纸盒顺时针旋转 讲解:水流产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纸盒的四个角均受到这个推力。由于这个力作用在每个侧面的左下角,所以纸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创造: 1、如果在每个侧面的中心扎孔,纸盒会怎样旋转 2、如果孔位于每个侧面的右下角的话,纸盒将向哪个方向旋转小船与船浆 思考:看过划船吗?亲自动手划过船?知道船在水上为什么会向前移动吗? 材料:剪刀1把、纸板1块、橡皮筋1条、脸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长约12厘米×8厘米的硬纸板 2. 一端剪成尖形为船头,另一端中央剪下约5厘米的缺口为船尾 3. 剪一块约3厘米×5厘米的纸板坐船浆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处,并将船浆绑好 5. 将纸板桨逆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动 6. 若把纸板桨顺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后移动 说明: 1、橡皮筋扭转的方向不同,船行驶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纸船运动的力量,是来自橡皮筋扭转的能量。 延伸: 仔细观察划船的动作,它造成的水流方向和船行方向有什么关系呢?水的压力 思考:你们知道水压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吗? 材料:1个装牛奶的矩形竖直纸盒、1卷胶带、1个钉子、水若干、平盘 操作: 1. 放好牛奶盒,用钉子在任意一个侧面戳三个孔。三个孔的位置分别是底部、居中和上部。 2. 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 3. 将纸盒中加满水。 4. 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