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时间及文件

慎守其真
钉子户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于2014年8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九条明确规定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教育计划。2015年6月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将广东省作为第一批试点省份。2016年9月,国家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旅游局、保监会、共青团中央、中国铁路总公司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1月10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一节明确强调 :“要践行知行合一,将实践教学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丰富实践育人有效载体;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注重增强学生实践体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游基地和目的地。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学校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档案袋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申报表

鬼神
其视颠颠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有声读物大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申报表单位名称|单位详细地址|所属类别|(优秀传统文化板块□;革命传统教育板块□;国情教育板块□;国防科工板块□;自然生态板块□。可多选。)|联系人|电话(手机)|基地概况|(可附基地全景、相关设施、开展活动的相关照片)|申报理由|(500字以内,可另附页)| 负责人(签字):|单 位(盖章):| 年 月 日|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 年 月 日|

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研学服务基地可行性报告

爱之城
不为祸始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柏伟西安职业体验教育研学服务基地可行性报告2015.4.22西安职业体验教育研学服务基地法人代表:xxx地点:陕西儿童职业体验馆行业界定和分类1.行业定义、基本概念:按真实社会2/3比例缩微的儿童高仿真模拟城市。儿童职业体验是一种由3~13岁的儿童扮演各种职业角色的寓教于乐的游戏场馆。儿童职业体验乐园就是少年儿童通过模拟和体验成人的职业和角色来了解和接触真实的世界的地方。儿童职业体验型游乐园本质是缩小版的现实社会,儿童职业体验乐园是一个仿真的和模拟现实的地方,通过参加工作,让儿童在娱乐中体验大人的生活世界,在参与中学习社会的知识。  2.行业基本特点:通过体验成年人的职业角色,帮助儿童了解大人的世界,增强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理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等,弥补当代教育的缺陷,给儿童一个理想的学习成长空间。   3.行业分类:儿童可以体验的职业有:消防员、匹萨店店员、巧克力馆店员、模特儿、新闻记者、广播台主播、考古学家、医院医生、航空员、汽车4S店员工、能源电力公司员工、奶牛场员工、法院法官、警察局警员、雪糕店店员、加油站服务生、赛车手等等约108种充满乐趣的职业角色。选址要求职业体验研学服务基地的主要消费群体为中小学生,而且年龄在柱距体验基地自建立之日就肩负着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责任,是为增强青少年的职业感觉、独立能力和社会竞争力而设立的,让青少年通

研学的营地与基地的概念和区别是什么?

天网
由也
研学营地提供完整的课程,师资配比,食宿配比,和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基地相对市场份额差点意思。

参加研学旅行的要求是什么?

李尚
慧远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民休闲旅游纲要》发布时间:2013年2月2日《国民休闲旅游纲要》中明确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并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时间:2014年8月21日《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

研学1+x证书有什么用

一唱一和
导演梦
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增加就业机率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自2019年开始,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从10个左右领域做起,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方案》的一个重点是强调职业技能证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将校内的职业教育和校外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且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为重要目标。“1”是学历证书,是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的职业技能考核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统筹安排,同步考试与评价。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对应、X证书培训内容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培训过程与专业教学过程的统筹安排,为实现X证书职业技能考核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的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奠定了基础。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现的学习成果相互转换。获得学历证书的学生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时,可免试部分内容,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可按规定兑换学历教育的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或模块。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互换,为构建国家资历框架奠定了基础。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教界内外最为关注的,实际就是这个“X”。在实施“1+X证书制度”时,无疑须处理好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关系。“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是两个并行的证书体系,而是两种证书的相互衔接和相互融通。由于在院校内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了在学制系统中的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职业技能等级需要从教育层次、岗位层级、能力成熟度等多维度来划分。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最终是要满足企业需求和个体就业需求,有利于用人单位对从业者工作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也就有利于就业者个体的成长。

研学旅行被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了吗?

比安卡
而状义然
日前,四川省多部门联合发文,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报道称,日前四川省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意见要求四川各中小学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明确研学旅行的意义、时间、内容、行程等安排,并提前告知师生和家长。研学旅行一般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开展。学校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尽量错开旅游高峰。要求四川各地结合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组织国外研学旅行活动。

学校和单位需要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习吗

夫至人者
母子泪
学校和单位一直都有这样的规定,要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习,这样的话,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就不会害怕了。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就能解决?

能柔能刚
屈折礼乐
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南》提出,中小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指南》指出,要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指南》要求,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指南》提出,应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指南》建议,应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要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指南》强调,要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对社会上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指南》同时指出,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直接开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