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持之
法大当然是法学比较有优势咯,政治学次之、社会学再次之,其他专业貌似都不咋的啦!法大法学专业的介绍遍地都是,可以上网去看看,重点给你介绍一下 政治学方面的专业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中国政法大学法科强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非法学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排头兵与孵化器,目前已成为国内政治学、公共管理和国际关系学科领域的一方重镇。 政管学院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一年历程,但其学术积淀和办学经历却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学院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积累时期(1952—1985)。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是由原北京大学的法律系、政治系,原清华大学的政治系,原燕京大学政治学和原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的部分师生为主体组建而成的。成立之初,我校聚集了一大批政治学者和教师,其中比较著名的学者有来自北京大学的钱端升、楼邦彦、吴恩裕、龚祥瑞,来自清华大学的曾炳均、杜汝辑等人,这些杰出人才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1959年学校在法律专业外增设政治理论教育专业,1979年北京政法学院复办之初,组建了马列基础理论部,负责全校政治公共课教学。正因为有如上教学、科研队伍的存在和学术积累,所以我校于1983年在全国政治学恢复之初就早于很多学校拥有了政治学理论硕士点。 第二阶段是初创时期(1985—1988)。1985年,学校进行教学体制改革,正式成立了法律系、经济法系和政治系,从而标志着我院(系)的诞生。新成立的政治系由刘圣恩担任首任系主任,设置了政治学与政治教育两个专业,成立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政治学、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七个教研室。在此时期,云光教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方面,杜汝辑先生在西方政治哲学研究方面,为我校政治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地位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培养了我校第一批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形成了我校在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和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化研究的两大特色。 第三阶段是稳步发展时期(1988—1998)。1988年第二届系领导班子在常绍舜系主任的带领下,调整了专业方向,1989年将“政治教育专业”改为“行政管理专业”,1995年又新设企业管理专业,并将政治系就此更名为“政治与管理系”。 第四个阶段是跨越式发展时期(1998至今)。1999年11月,学校决定撤系建院,成立了政治与管理学院,由张桂琳教授担任院长,马列主义基础理论部挂靠在学院。学院下设政治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三个专业,并确立了“务实、自强、兼容、创新”的院训和办学理念。2002年6月,学校原教学建制重组为12个教学单位,成立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由朱维究教授担任院长。学院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至此,学院成为横跨政治学、管理学两个门类的综合性学院。2005年6月,第五届院领导班子产生,由蔡拓担任院长,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目前由副校长张桂琳兼任院长。 政管学院是我校非法学学科、专业和学院的孵化器。学院及其前身政治系、政治与管理学院先后创办了6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教育(1985)、行政管理(1989)、工商管理(1995)、国际政治(2002)、公共事业管理(2002);孵化和发展出4个学院:政管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马列学院。对改变我校法学学科专业的单一型,形成多学科性大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学院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与国家政治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和公共管理发展需要具有密切关联度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布局。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多层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20余年来学院先后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000余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政府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骨干力量,涌现了佟丽华、夏华等多位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优秀人才。目前在校本科生 860余人,硕士研究生240余人,博士生 30余人,在站博士后3人,MPA 专业硕士生100余名。学院拥有4个本科专业、8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即拥有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国际政治4个本科专业;拥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行政管理7个硕士点和公共管理硕士( MPA )授予权;拥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专业2个博士点及政治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拥有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政治学理论学科被确定为司法部重点学科。学院下设政治学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所和公共管理教研室等4个教研实体。设有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所和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2个在编科研机构和4个非在编科研机构。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较高、以中青年为主、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17人,12位教师具有海外教育、学术背景,其中富布赖特高访学者1人。学院中担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政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各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1人。国务院参事1人,人民检察院专家委员2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3人,北京市先进师德标兵1人。学院经过多年的积累,在中外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公共治理与政府改革,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等领域形成了三支教研团队和研究特色,并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2001 年以来,我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2项,省部级项目 10余项 ,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项目1项,国家精品课程1门,与福特基金会、欧盟、全球环境研究所国际合作项目 3 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撰写出版学术著作 30 余部(含合著),其中两项科研成果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学院的发展目标定位为:秉持人才兴院、学科强院、兼容发展战略,在十余年内把学院建成学术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居于国内前列、拥有一定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成为全国政治学科与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教学与研究的重镇,成为全国政治文明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具有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政治分析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党政机关、公共管理机构及公共服务机构。该专业在同类院校间的优势行政管理专业是每年的十大热门报考专业之一。作为公共管理这个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拥有以中国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博导)为首的众多优秀教师,包括刘俊生教授(博导)、潘小娟教授(博导)、马建川教授。另外还有十几位拥有北大、人大、上海交大、南开等国内名校博士学位的硕士生导师,(李程伟、胡叔宝、翟校义均为北大博士;鲁照旺为南开博士;吕芳为清华博士后;王明杰为人大博士后),另外还有留学英国(李环)、 日本(孙晓冬)的优秀教师。各位老师科研项目较多,而且待学生和蔼亲切,是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