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院校排名。

创圣
短柄斧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几个都很好,还有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也不错。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院校排名

仁者
爱琳娜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院校排名,1-9名分别是:1、北京师范大学1、北京大学1、复旦大学4、清华大学4、南京大学4、南京师范大学4、山东大学8、河北大学9、中国人民大学9、华东师范大学9、华中师范大学9、陕西师范大学9、四川大学

现当代文学专业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0情况考研院校排名

红蜡烛
爱之岛
比较文学最近比较热,但目前还无法撼动现当代文学的霸主地位,现当代在所有可以尝试着好学校专业一般的。 考研要有信心,还是选一个较好的学校为好。直接瞄准北大算了 管那么多做啥````

求华东师大,川大,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排名和难度比较。

三皇之知
遂行不辍
第二,关于自考我从事教育多年,在南开和吉林大学那边都有认识的学生,就他们反应给我的信息来看,这两个学校主要有以下区别:1、吉林大学自考相对其他省份比较简单,考场和批卷都不是很严,南开大学不行,在天津参加自考和参加高考没什么区别,考场想抄根本不可能。2、学费不一样,吉林大学的自考的学费一般在4000元以内每年,而南开大学的都在6000元左右。3、上课地点和住宿地点,就我了解的吉林大学自考一般都是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或者前卫南区上课,但个别学院不是在校内住宿,前卫南区那个是在校内上课住宿;但南开大学上课地点是在他们说的一个分校,其实也不是什么分校,就是在一个手表厂里租的房子,根本谈不上南开大学校内。4、学制不一样,这个是08年新的一个区别,08年这两个学校都开设了专本套读,不需要读自考专科段课程直接赏自考独立本科,区别是吉林大学专科段读的是远程教育专科,这个没有入学考试,从9月份算起两年半毕业,南开大学的是成人教育专科,入学后参加成人高考,至于能不能考上还是一说,考上后从来年一月算起两年半后。5、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还不同,这个很重要,现在没有学士学位证书也是不行的,自考虽然说是国家统一的,但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政策。就我了解在南开大学自考本科毕业后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是一、平均成绩在70分以上(不含实践课程,加考课和免考课按原成绩计算)。二、毕业论文成绩在“良”以上。三、通过市教委学位组织的学位外语考试,四、转档和免考课程共计不得超过四科。吉林大学的却是:一、专业主干课平均成绩在70分以上(主干课为5门左右),二、通过市教委学位组织的学位外语考试,三,思想水平鉴定合格者。所以相对来讲,在吉林大学上自考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可能性很大。

古代文学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革天
黑武士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  全国共有151所招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复旦大学,以下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  2015-2016年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院校排名  在学科排名方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这几所高校都是A 等级的,算是专业方面最好的,报考难度也是有的,其中陕西师范,报考压力相对另几所学校还是较小的,并且陕西师范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师范类院校里还是不错的,古代文学是其国家重点学科。  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03.唐宋文学研究  04.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631文学综合  838文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02.袁行霈等主编《中国文学史》  0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04.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30年》

2014年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文学类考研

荔镜记
而寓诸庸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文学专业考研主要有这几个方向:1.文艺学.文艺学是文学专业中最具纯理论学术的方向,对个人的综合思想文化艺术素养的要求比较高,除了熟悉中外文学史和作品,还得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严格来说,如果从将来要考博从事学术方面的发展来讲,那么文艺学专业学生就还得学习中西美学史.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典籍.西方古典美学和文论经典著作,具备一定的西方哲学基础训练,广泛学习中西文化史,所以对有志于考博和将来在高校发展的文艺学学生来讲,学习内容和难度都是相当大的,如果只是一般喜爱阅读文学作品,而缺乏一定理论学术兴趣,最好慎重选择文艺学方向.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专业的理论性也比较强,除了要熟悉中外文学史和作品,也要学习各种文学理论方面的理论学术著作,要熟悉中外文化史,了解一定的西方美学经典著作,要学习西方的文学理论史和经典著作,比较重视跨学科.跨文化视野和分析把握能力的训练.喜欢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化并有一定学术理论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方向.3.中国古典文献学这个专业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兴趣和能静下心来不受功利浮躁影响的心境.古典文献学专业对古汉语和国学的小学基础(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要求比较高,既要学习<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这样的传统文化基础典籍,又要进行古文字学习的技术训练,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典籍深入研究的兴趣,没有静下心来进行严格的“小学”基础训练的恒心和执着,那读起来是相当枯燥的。这也是最讲究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天赋的一个专业,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一个专业,因为在目前这个功利社会,能静下心来研究国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学生已经很少了。4.中国古代文学。一般有以下几个方向:1诗词学(与诗词美学和古代文论及艺术美学想通) 2先秦至隋文学(先秦文学 两宋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3唐宋文学 4元明清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不像西方那样有具体的文史哲的分别和学科化。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美学.中国哲学.中国历史这几个方向抛开它们的现代学科化区别,就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来说,是有机的连在一起的,所以在具体学习时,要自己注意不要受现代学科分化的限制,把这几个方向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去学习.体会和浸染.比如<诗经><老子><庄子><论语><易传>这些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础典籍,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美学.哲学.历史都有很重要的基础影响,都是这些专业的必读书目.像<庄子>,用现在的学术眼光来看,就既是文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还是美学著作,你要单独把<庄子>作为文学或者哲学或者美学去研究学习,都会失之偏颇,不能把握住<庄子>的整体文化和思想内涵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影响.再比如<二十四史>,就不能单单作为史书去看,这和西方是很不相同的.二十四史不但是历史的记述,也是传统思想文化艺术的传承,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文化文学典故.古代礼乐文化记载.古代知识分子的世俗生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所以不只是中国古代历史专业的学生要去看这套典籍,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都要去有选择地阅读一些重要史籍,如<史记><晋书>等.所以无论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抑或中国美学,都不要受现代学术学科化的限制,要把中国古代文学.哲学.美学.历史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去学习理解,去体会浸染古代汉语所传承的文化美和语境美.对于那些不喜欢西方学术和文化的那种逻辑理论推理境界,比较追求优美古雅的精神境界和汉语语言及语境美的同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美学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5.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个学科发展到现在,早已突破单一的作品研究了,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到的历史阶段比较短,不到一百年,作品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以及影响,与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相比都是很弱势的.所以单一的作品研究只会让现当代文学这个学科的研究发展空间变得狭小.而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处的这个历史阶段又恰恰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巨大转变走向现代文明的关键转折期,把中国现当代文学放在这个历史大背景来看,就显得它独特的重要性了,这是我们认识.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及社会转型走向现代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文化资源.所以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进入中国现当代历史和文化,进而反思梳理解读中国现代化进程所遇到的各种文化问题.社会问题.伦理道德问题,这对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各种现实问题都会有着巨大的理论学术意义.所以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仅是学习文学作品,还得通过文学去深入了解历史和各种社会文化及思潮,这个方向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注重综合文化理论和社会思潮的学习,也有较强的理论性.关于学校:如果是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可根据自己的气质和兴趣以及是否有更长远的读书追求去选择方向,学校最好选择比较好的重点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如果是跨专业的考生,如果很早就喜欢文学,并已经阅读了一定的中外文学作品,又有强烈的读书兴趣,那么也可去搏一搏比较好的重点大学,但要慎重报考北大复旦南大川大这些竞争很激烈的文学名校.如果跨专业的考生文学基础薄弱,比如连<红楼梦><唐诗宋词三百><牡丹亭><老子><庄子.内篇><论语>都没有读过或者了解过,一点古汉语阅读能力都不具备,就最好慎重报考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如果确实是很喜欢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立志往这方面学习和发展,那就早点做准备,扎扎实实地先去把中国古代文学史学好,同时要开始坚持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一些文化基础典籍,并要有一次考不上就考二次的坚定信念,只要你是真心喜欢这个专业,真心喜欢读书,就值得这样的努力和坚持.跨专业的考生如果只是一般地对文学感兴趣,并没深入了解文学各方向的特点及文学研究生教育的具体要求,可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两个方向,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入门相对容易,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跨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那些普通的综合大学和地方师范大学,如果在乎公费和自费,可选择一些原先B区和C区的一些地方师范大学或是一些理工类大学的文学专业.选学校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是否在意离家近点还是远点,是否在意去南方还是北方,是为找工作和文凭考研还是为了读书兴趣和更长远的读书发展考研,这些都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兴趣仔细考虑的.文学各方向院校排名,仅供参考:文艺学:1 山东大学A+ 2 北京师范大学 A+ 3.中山大学A+ 4.华东师范大学A+ 5.南开大学A+ 6 中国人民大学A 7.辽宁大学A 8四川大学A 9.山东师范大学A 10.华中师范大学A 11.首都师范大学A 12.北京大学A 13.南京师范大学A 14.扬州大学A 15.南京大学A 16.暨南大学A 17.江西师范大学A 18.武汉大学A 19.浙江大学A 20.复旦大学A 21.苏州大学A B+等(33个):中国传媒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吉首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河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延安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B等(33个):华曲阜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西南大学、三峡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广西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大连大学、湖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上海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四川大学A+ 2.北京大学A+ 3.华中师范大学A+ 4.北京语言大学A 5.北京师范大学A 6.天津师范大学A 7.武汉大学A 8.南京师范大学A 9.华东师范大学A 10.吉林大学A 11.南京大学A 12.复旦大学A 13.山东大学A 14.上海师范大学A B+等(23个):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湘潭大学、南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B等(22个):西南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1.浙江大学A+ 2.四川大学A+ 3.北京大学A+4.山东大学A 5.复旦大学A 6.华东师范大学A 7.北京师范大A 8.武汉大学A 9.南京师范大学A 10 河南大学A 11华中师范大学A 12.西北师范大学A B+等(20个):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昌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B等(19个):聊城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厦门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苏州大学、鲁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1.复旦大学A+ 2.华东师范大学A+ 3.浙江大学A+ 4.武汉大学A+ 5.南京师范大学A+ 6.北京大学A+7.四川大学A 8.北京师范大学A 9.安徽师范大学A 10.西北师范大学A 11.陕西师范大学A12.南开大学A 13.南京大学A 14.中山大学A 15.暨南大学A 16.苏州大学A17.上海师范大学A 18.首都师范大学A 19.山东师范大学A 20.扬州大学A 21.兰州大学A22.中国人民大学A 23.山东大学A 24.福建师范大学AB+等(36个):黑龙江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青岛大学、厦门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工业大学B等(36个):湘潭大学、渤海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深圳大学、烟台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南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鲁东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1 北京大学 A+ 2 南京大学 A+ 3 华东师范大学 A+ 4 北京师范大学 A+ 5 武汉大学 A 6 兰州大学 A 7 山东师范大学 A 8 南京师范大学 A 9 浙江大学 A 10 上海大学 A11 山东大学 A 12 苏州大学 A 13 吉林大学 A 14 复旦大学 15 首都师范大学 A16 华中师范大学 A 17 南开大学 A 18 浙江师范大学 A 19 福建师范大学 AB+等(28个):暨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大学、延边大学、南昌大学、北京语言大学B等(29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宁波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河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聊城大学、西北大学、湖北大学、扬州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 我是13级考研的 希望我的这些资料对你能有所帮助 既然决定了考研 就好好加油吧!

南京师范大学哪些专业最好?

能尊生者
外以乱人
首推,法学。南师大南大苏大是江苏法学三强,这三所都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2011年为界,南师大法学院是江苏唯一一个第一批就拿到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全国只有11所大学拥有。而南大和苏大都是2011年放水之后才拿到的,全国一共增加到了38所。师资力量庞大。关于讲座:除了上课以外,参加讲座也是学习必不可少的,每个学期都有很多讲座。1. 中国法制史大家黄源盛老师关于法制史的(为时一周)2. 北京大学法学院前院长朱苏力老师关于法理学的(为时三周)3.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黎宏老师关于刑法学的4. 北航法学院院长龙卫球老师关于民法典5.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孙老师关于国际法6. 北大法学院教授江朔老师关于终生监禁问题7. 上海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作翔老师关于权利冲突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校长吴汉东老师关于知识产权9. 北京社科院李明德老师关于知识产权10. 人大法学院教授付立庆老师关于刑法11.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峰老师关于网约车法律问题12. 台湾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冠伶老师关于家暴立法。这些都是学术型的讲座,除此之外还有南京市检察院检察官,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南京律所律师,青海省高院副院长以及其他的一些实务界人士的讲座。谈一些法律实务问题以及职业规划问题。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元明审判官的讲座,座无虚席。在这些讲座中,黄源盛老师,朱苏力老师,黎宏老师,龙卫球老师,刘作翔老师,胡汉东老师,李明德老师都可以说是各自领域内的大师级人物,听他们的讲座,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绝对对学习相关问题大有帮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师大法学院的实力,毕竟有些老师你光有钱也请不来的,同时也反映了南师大对法学院的重视程度。关于法学院图书馆:除了敬文图书馆之外,法学院还有自己的图书馆,沙发、空调、开水、还有看不完的专业书籍,图书馆开放时间7:30-22:00,里面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在努力学习。

我11年报考暨南大学现当代文学,英语57,总分354,排名很靠后,能推荐几个比较合适调剂的学校么?(B区)

一本
霾没了
湘潭大学,学科很好,分不高,还要调剂生,可以考虑调剂要看每个招生单位的名额,你最好每天关注研招网,及时跟有名额同时实力不错的招生单位联络

2013年安徽省内大学排名情况谁知道啊???

夏帆
全国排名(2013年中国校友会排名)10 中国科技大学 理工65 合肥工业大学 理工91 安徽大学 综合128 安徽师范大学 师范161 安徽医科大学 医药185 安徽农业大学 农林222 安徽理工大学 理工254 安徽工业大学 理工303 安徽财经大学 财经327 安徽中医学院 医药360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理工364 淮北师范大学 师范377 安徽工程大学 理工399 安庆师范学院 师范399 蚌埠医学院 医药399 阜阳师范学院 师范416 皖南医学院 医药453 合肥师范学院 师范453 皖西学院 师范511 合肥学院 理工511 铜陵学院 财经546 安徽科技学院 师范546 淮南师范学院 师范546 宿州学院 师范590 巢湖学院 师范590 池州学院 综合590 滁州学院 师范590 黄山学院 综合654 蚌埠学院 理工-- 这个综合排名挺靠谱的! 但是 综合排名与学生个人并无多大关系,上外、北外等综合排名并不高,只有200左右,但其小语种等优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甚至比很多排名前50的学校都好;沈阳建筑大学作为普通一本,其建筑毕业生的就业比很多211乃至985的毕业生发展都可能好一些,所以说报考学校和专业最好结合个人兴趣爱好、行业发展、就业情况、学校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培养质量、毕业生发展情况、升学情况、是否有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点等因素,给于综合考虑;要记住:读大学是接受教育、提高专业素养的,这是最主要的。不排除很多高校(包括985也211)为扩大规模,盲目增设一些不疼不痒、师资较弱、就业较差的专业,如果考生不能明辨,最终受害人还是考生自己!! 现将省内主要本科高校的情况分析提供如下 按照学校强弱和知名度,一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属单位中科院,C9高校,211高校,985高校)合肥工业大学(所属单位教育部,211高校)安徽大学(所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211高校) 中科大优势学科(只列出一级学科博士点以上专业):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科学技术史、统计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优势学科: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 安徽大学优势学科:电子科学技术、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以上数据截止2011年4月) 对!安徽省只有这三所高校是211/985,其他都不是,这个我可以100%确定; 安徽的非211/985高校中比较好的几个: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临床、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特色)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园艺、林学、作物、畜牧学、兽医学为特色)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安全与工程、土木、地质、机械、烟花特种化学、爆破为特色)安徽工业大学(冶金、金属材料、会计学、经济学、管理为特色)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工商管理为特色)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位特色)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结构工程、建筑材料、为特色)安徽师范大学(中文、历史、化学、生物、地理、英语、生态学为特色)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B、C类)名单 编号学 校 名 称学科代码学 科 名 称类型备注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A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B*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0701工程热物理B*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0901物理电子学B*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0902电路与系统B*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B*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B*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B*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B*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B*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0202企业管理B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10108科技哲学B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0300光学工程B 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0401精密仪器与机械B 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0502材料学B 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0702热能工程B 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B 1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3001环境科学B 1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3002环境工程B 2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83101生物医学工程B  1合肥工业大学0802机械工程A2合肥工业大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3合肥工业大学030505思想政治教育B*4合肥工业大学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B*5合肥工业大学080104工程力学B*6合肥工业大学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B*7合肥工业大学080202机械电子工程B*8合肥工业大学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B*9合肥工业大学080502材料学B*10合肥工业大学080503材料加工工程B*11合肥工业大学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B*12合肥工业大学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B*13合肥工业大学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B*14合肥工业大学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B*15合肥工业大学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B*16合肥工业大学081402结构工程B*17合肥工业大学081704应用化学B*18合肥工业大学083002环境工程B*19合肥工业大学120202企业管理B 20合肥工业大学070904构造地质学B 21合肥工业大学080204车辆工程B 22合肥工业大学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B 23合肥工业大学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B 24合肥工业大学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B 25合肥工业大学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B 26合肥工业大学081401岩土工程B 27合肥工业大学081702化学工艺B 28合肥工业大学083201食品科学B 1解放军炮兵学院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B*2解放军炮兵学院080202机械电子工程B 3解放军炮兵学院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B 4解放军炮兵学院082601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B 1安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A2安徽大学070101/ 070103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3安徽大学030107经济法学B*4安徽大学070201理论物理B*5安徽大学010103外国哲学B*6安徽大学070301无机化学B*7安徽大学050201英语语言文学B*8安徽大学020101政治经济学B*9安徽大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B*10安徽大学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B*11安徽大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B*12安徽大学080902电路与系统B*13安徽大学010102中国哲学B 14安徽大学020204金融学B 15安徽大学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B 16安徽大学050101文艺学B 17安徽大学050301新闻学B 18安徽大学060104历史文献学(含古文字学)B 19安徽大学060105专门史B 20安徽大学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B 21安徽大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 22安徽大学071012生态学B 23安徽大学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B 24安徽大学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B 25安徽大学120202企业管理B  1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A2安徽师范大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B*3安徽师范大学040101教育学原理B*4安徽师范大学070502人文地理学B*5安徽师范大学071012生态学B*6安徽师范大学070303有机化学B*7安徽师范大学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B△8安徽师范大学030204中共党史B 9安徽师范大学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B 10安徽师范大学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B 11安徽师范大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B  12安徽师范大学050402音乐学B 13安徽师范大学060105B 14安徽师范大学070104应用数学B 15安徽师范大学基础数学B16安徽师范大学070302分析化学B 17安徽师范大学070501自然地理学B 18安徽师范大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 1安徽农业大学畜牧学A2安徽农业大学0905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B*3安徽农业大学082902木材科学与技术B*4安徽农业大学090703森林保护学B*5安徽农业大学071011生物物理学B*6安徽农业大学090401/ 090402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B*7安徽农业大学090102作物遗传育种B*8安徽农业大学071007遗传学B 9安徽农业大学082801农业机械化工程B△10安徽农业大学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B 11安徽农业大学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B 12安徽农业大学090201果树学B 13安徽农业大学090403农药学B 14安徽农业大学090602预防兽医学B 15安徽农业大学090702森林培育学B 16安徽农业大学120301农业经济管理B△ 1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A2安徽医科大学100103病源生物学B*3安徽医科大学100203老年医学B*4安徽医科大学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B*5安徽医科大学100706药理学B*6安徽医科大学1008中药学B 7安徽医科大学100102免疫学B 8安徽医科大学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B 9安徽医科大学100201内科学(消化系病、 传染病、血液病)B 1011安徽医科大学100204神经病学B 12安徽医科大学100210外科学(泌尿、骨外、普外)B 1314安徽医科大学100211妇产科学B 15安徽医科大学100302口腔临床医学B 16安徽医科大学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B 17安徽医科大学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B 1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A2安徽工业大学080503材料加工工程B*3安徽工业大学080602钢铁冶金B*4安徽工业大学081702化学工艺B*5安徽工业大学120201会计学B*6安徽工业大学020209数量经济学B 7安徽工业大学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B 8安徽工业大学080502材料学B 9安徽工业大学080702热能工程B10安徽工业大学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B △11安徽工业大学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B 12安徽工业大学081704应用化学B 13安徽工业大学083002环境工程B 1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A2安徽理工大学081901采矿工程B*3安徽理工大学083002环境工程B*4安徽理工大学081401岩土工程B*5安徽理工大学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B6安徽理工大学081704应用化学B △7安徽理工大学081803地质工程B 8安徽理工大学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B 1安徽财经大学020205产业经济学B*2安徽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A3安徽财经大学120201会计学B*4安徽财经大学020208统计学B*5安徽财经大学020203财政学B 6安徽财经大学020204金融学B7安徽财经大学020206国际贸易学B △8安徽财经大学120202企业管理B 1淮北煤炭师范学院040106高等教育学B2淮北煤炭师范学院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B △3淮北煤炭师范学院070104应用数学B4淮北煤炭师范学院070303有机化学B △5淮北煤炭师范学院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B 1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学A2安徽中医学院100512针灸推拿学B*3安徽中医学院100506中医内科学B*4安徽中医学院1008中药学B 5安徽中医学院100501中医基础理论B 6安徽中医学院100509中医妇科学B 7安徽中医学院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B8安徽中医学院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B △ 1蚌埠医学院100201内科学(呼吸病学)B 2蚌埠医学院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B3蚌埠医学院100210外科学(骨外、胸心外)B △4 1皖南医学院071003生理学B △2皖南医学院100103病原生物学B 1安庆师范学院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B△2安庆师范学院050101文艺学B 3安庆师范学院070301无机化学B 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080502材料学B 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B 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081402结构工程B 4安徽建筑工业学院081403市政工程B 1安徽工程科技学院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B2安徽工程科技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B △3安徽工程科技学院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B4安徽工程科技学院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B △5安徽工程科技学院082101纺织工程B △6安徽工程科技学院082203发酵工程B 1阜阳师范学院050105中国古代文学C 2阜阳师范学院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C 3阜阳师范学院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学C  1安徽科技学院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C 2安徽科技学院090102作物遗传育种C 3安徽科技学院090302植物营养学C 1宿州学院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C 1合肥师范学院070101基础数学C 1淮南师范学院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C 2淮南师范学院070304物理化学  C1滁州学院081704应用化学C 1 皖西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C 1合肥学院071005微生物学C 1池州学院060107专门史C  注:备注栏带*的表示原为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因通过验收直接被认定为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者;带△的表示原为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因验收未通过、本次重新申报而被选为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者。 安徽省所有学科中较强的都在上面了! 国家特色专业也是不错的: 安徽省国家特色专业名单(共106个)编号分项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年份批次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安全2007年第一批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2007年第一批3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类2007年第二批4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2007年第二批5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07年第二批6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2008年第三批7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四批8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科学2010年第六批9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2010年第六批101合肥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7年第二批112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2007年第二批123合肥工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2008年第三批134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08年第三批145合肥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2008年第三批156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9年第四批167合肥工业大学制药工程2009年第四批178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四批189合肥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10年第六批1910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2010年第六批2011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2010年第六批211安徽大学法学2007年第二批222安徽大学英语2008年第三批233安徽大学考古学2008年第三批244安徽大学生物科学2008年第三批255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09年第四批266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四批277安徽大学新闻学2010年第六批28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科学2007年第一批292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2007年第二批303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科学2007年第二批314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2008年第三批325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类)2008年第三批336安徽师范大学化学(师范类)2008年第三批347安徽师范大学英语2009年第四批358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2009年第四批369安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0年第六批371安徽农业大学茶学2007年第一批382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2007年第二批393安徽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2008年第三批404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2009年第四批415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2010年第六批421安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2007年第二批43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2008年第三批443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09年第四批454安徽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2010年第六批461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工程2007年第一批472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2007年第二批483安徽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2008年第三批494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2008年第三批505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2009年第四批516安徽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2010年第六批521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2007年第二批5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08年第三批543安徽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2008年第三批554安徽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年第四批565安徽工业大学自动化2010年第六批571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007年第二批582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2008年第三批593安徽财经大学财政学2008年第三批604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2009年第四批615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2010年第六批62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2007年第二批63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规划2008年第三批64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09年第四批654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程管理2010年第六批661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学2007年第一批672安徽中医学院中药学2007年第二批683安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2008年第三批694安徽中医学院药学2009年第四批705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2010年第六批711淮北师范大学化学2007年第二批722淮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2008年第三批733淮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2008年第三批744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四批755淮北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2010年第六批761安庆师范学院人文教育2007年第二批772安庆师范学院表演(黄梅戏方向)2008年第三批783安庆师范学院化学2008年第三批794安庆师范学院环境科学2009年第四批805安庆师范学院英语2010年第六批811阜阳师范学院物理学2007年第二批822阜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2009年第四批833阜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2010年第六批841合肥学院生物工程2008年第三批852合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09年第四批863合肥学院物流管理2009年第四批874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五批885合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2010年第六批891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007年第二批902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自动化2008年第三批913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艺术设计2009年第四批921安徽科技学院生物科学2009年第四批932安徽科技学院动物医学2010年第六批941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2007年第二批951巢湖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10年第六批961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0年第六批971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系统2009年第四批981淮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2010年第六批991黄山学院旅游管理2008年第三批1002黄山学院林学2009年第四批1011宿州学院应用化学2010年第六批1021铜陵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009年第四批1032铜陵学院会计学2010年第六批1041皖南医学院法医学2010年第六批1051皖西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2008年第三批1062皖西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0年第六批中科大是安徽综合声誉最高的学校,其次是合肥工业大学,是毫无异议的! 中科大安徽第一自然不用多说了,科大每年出国了25%,读研75%!国家重点学科45个,院士37人,国家实验室2个(整个中国只有中科大有两个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实验室1个,协同创新中心: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创新中心(全国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在影响力、公信度较高的国际大学排名榜中,中国科大一直名列国内高校前列。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行榜中,2010年中国科大名列全球第49位,中国大陆高校第二位;2011年名列全球第192位,中国大陆高校第3名;2012年名列全球第201-225名,中国大陆高校第3名。合肥工业大学以工科见长,1964年就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平台。除中科大外,从本科生入学成绩、本校师资、入学分数、科研经费、办学硬件条件、博士点/硕士点数目、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数量、SCI/EI/ESTP/CSSCI 等论文质量和数量、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数量等综合来看,合肥工业大学是最好的,全国综合排名64位。 安大文科和理科实力还算可以,但就业、科研方面相比科大和工大,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全国排名(2013年中国校友会排名)10 中国科技大学 理工65 合肥工业大学 理工91 安徽大学 综合128 安徽师范大学 师范161 安徽医科大学 医药185 安徽农业大学 农林222 安徽理工大学 理工254 安徽工业大学 理工303 安徽财经大学 财经327 安徽中医学院 医药360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理工364 淮北师范大学 师范377 安徽工程大学 理工399 安庆师范学院 师范399 蚌埠医学院 医药399 阜阳师范学院 师范416 皖南医学院 医药453 合肥师范学院 师范453 皖西学院 师范511 合肥学院 理工511 铜陵学院 财经546 安徽科技学院 师范546 淮南师范学院 师范546 宿州学院 师范590 巢湖学院 师范590 池州学院 综合590 滁州学院 师范590 黄山学院 综合654 蚌埠学院 理工 以上为安徽省部分本科院校的排名,仅代表综合排名,不能代表各专业的强弱排名;单纯的说某校一定更好、某校更差的说法是很不科学的,学校实力差别不很大的情况下,每所学校都有更擅长的学科、优势、特色,即便学校总体上逊色些,也可能在某些领域的积淀和影响更好些所谓的院校排名是针对学校总体实力的排名,对选择具体专业或方向的考生而言意义不大,除非你指想炫耀自己毕业学校的知名度更高!这些排名极易对考生产生误导,一般是对教育不大知情者才热衷于此,这是很多教育专家极力反对的!因为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某些院校的综合排名虽然低点,但单个学科上的实力、师资和地位可能非常拔尖,在业内领域具有很高认可度。建议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结合个人理想、爱好,综合考虑学校学科师资、办学历史、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设置情况、教师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社会声誉等综合考虑,理性判断和选择学校及专业安徽省内本科高校按照学校强弱和知名度,依次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直属,C9高校,211、985工程)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直属,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平台)安徽大学(安徽省教育厅直属,211工程)中科大优势学科: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科学技术史、统计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合肥工业大学优势学科: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安徽大学优势学科:电子科学技术、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