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状况??

人将保汝
顺也
现在中国哲学系的学生比如北大哲学系一般都是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和美学中国哲学包括近现代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古哲学至于外国哲学也只停留在近代哲学体系之中这和社会的物质发展有关系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物质和意识精神文明已经成倒退趋势当科学已经发展到四维论的时候哲学还停留在二维辩证法甚至向一维机械论退化哲学作为一个社会学科已经逐渐的和自然科学脱离哲学家门也开始远离社会实践像马克思写的资本论现在只有资本家才关心的人只把目光投降物质世界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越来越被大部分人所认同物欲横流人情淡莫更加剧了社会畸形化的趋势像美国经济物质生活可以说是世界前列但他们的社会却形成了主观和客观的不一致一方面科学发达一方面哲学却徘徊在有神论的阶段包扩布什在内美国80%的民众都信基督教这就是精神和物质脱钩的结果资本家不愿意民众相信唯物主义所以阻碍了整个世界社会的哲学发展所以哲学的希望也只能寄托在我们中国的身上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步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到了现在中国崛起的历史时刻我国也必将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的文明复兴阶段

中国当代哲学家?

采菽
赫克托
1、梁漱溟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2、金岳霖金岳霖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中国哲学家。他创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这个哲学体系,不仅是近代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金岳霖走过的哲学之路及其创建的哲学体系,为研究中国哲学,推进和发展中国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3、熊十力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哲学观点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体,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中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4、牟宗三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省栖霞人,祖籍湖北省公安县,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响很大,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牟宗三较多地着力于哲学理论方面的专研,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并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代表作有《心体与性体》《才性与玄理》《中国哲学十九讲》《中西哲学之汇通》《现象与物自身》《佛性与般若》等。5、胡适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现当代 中国 哲学家 都有谁?

鬼见愁
皆重失之
1、梁漱溟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2、金岳霖金岳霖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中国哲学家。他创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这个哲学体系,不仅是近代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金岳霖走过的哲学之路及其创建的哲学体系,为研究中国哲学,推进和发展中国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3、熊十力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哲学观点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体,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中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4、牟宗三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省栖霞人,祖籍湖北省公安县,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响很大,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牟宗三较多地着力于哲学理论方面的专研,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并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代表作有《心体与性体》《才性与玄理》《中国哲学十九讲》《中西哲学之汇通》《现象与物自身》《佛性与般若》等。5、胡适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哲学家

中国现在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些?

不怨飘瓦
滑步舞
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主要代表作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叶秀山,1935年阴历6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县,祖籍江苏镇江,于上海读小学、中学。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迄今四十余年。现任哲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教授,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主攻西方哲学史,尤以古代希腊、近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为主,兼及美学;近年注意思考中西哲学沟通问题。平时喜好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书画、戏曲。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Luce Fellow),曾任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香港科技大学(1992)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1990)等校客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1986);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主讲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 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 ) 理事,第19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1992--1994),现任该会驻中国代表。国内任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饶宗颐,字国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一九七四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一九七八年退休后,又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八零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一九八二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曾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一九九二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一九九四年起又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 饶教授有关东南亚华侨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有:"星马华文碑刻系年"及"新加坡古事记"两种及发表了多篇论文:"新加坡古地名辩正""秦代初平南越辨""苏门答腊北部发现汉钱古物""蒲甘国史零拾""论述中缅文化关系""论述中越文化关系"等,为华侨史研究增添了珍贵的资料,又曾于一九七零年就"新加坡古代名称的检讨-蒲罗中问题商议"与许云樵教授,陈育崧先生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的论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阴,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楼宇烈,男,汉族,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一九五五年毕业于上海浦光中学 同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 一九六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一九六0年七月至一九七九年五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 一九七九年六月至一九八○年十一月,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 一九八○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五年八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一九八五年九月至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九九0年起中国哲学博士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5年 9月起)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1989年 3月起)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12月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7年起),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三届,1992年起),全国宗教学会理事(第三届,1988年起) ,孔子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起)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1991年起) ,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1999年起)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读书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 《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5-1988年任副所长,1991年-1998年任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等。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4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评为"9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及奖章。曾多次在欧美日澳及港台地区任教讲学。1986年被推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兆武,原籍湖南岳阳,1921年9月生于北京。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就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中一年级;9月全家间道南返故乡,在长沙入中央大学附中(由南京迁校);1939年,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1946年读清华在(西南联大)研究生。 1946-1949年任台湾建国中学、湖南第十一中学教师,1949-1950年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毕业,1952-1950年北京图书馆编目员。1952-1956年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1956-1986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1980年曾兼任中美文化交流委员会中方访问美国学者,198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鲁斯基金访问教授,1986-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93-1994年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方立天,1933年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自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殷海光(1919-1969)原名殷福生,湖北黄冈人。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曾从师于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先生。西南联大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并曾在金陵大学(原中央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青年军。1949年到台湾,同年8月,进入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在几十年的治学生涯中,殷海光一直以介绍西方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论到中国为己任,撰写了《思想与方法》、《论认知的独立》、《中国文化之展望》等著述。并且毕生热心于现代逻辑的研究、教学和宣传。其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文化中认知因素极为缺乏,而这必须依靠西方实证论哲学的输入来补救。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知因素不发达,从根本上说,归因于儒家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倾向和中国文化采取的"崇古"价值取向。于是,殷海光大力提倡"认知的独立",强调"独立思想"。殷海光终生秉持科学民主自由的精神,是一位富有批判精神的自由主义者。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的结合。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参考资料:网络

中国现代哲学主题

至富
悒悒不乐
改革开放前谈不上哲学,改革开放初期自由化、理性化思考是一个主流。而目前各种研究都有,随西方而动,现代与后现代、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现象学与结构主义等等,但没有出现一个公认的大师,所以主流的仍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理性自由思想的融合。首先谢谢你提出这个问题。现在真正关心中国哲学的人不是很多,难能可贵你能关心这个问题,真正的哲学是揭示、解释自然规律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问,目前发现更多的是把眼光盯住过去的不足或现在的发财上,所以关注哲学的人不多,很难形成中国现代哲学主题。没有主题,还是主题不明显,还是缺少大师级的人。追答回答:应该说是在多元思维下,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中国哲学主题,很多自称大师级的学者,他们推重的也不是中国自己的哲学研究,更不要说是中国哲学主题了。

当代中国哲学大家?

苦体绝甘
不言而出
我觉得冯友兰、陈嘉映、赵鑫珊、周国平、贺麟他们的思想在现当代中国哲学领域是相当成功的,你可以去看看。

中国近代哲学家有哪些

地下情
凤凰谷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後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着名学者。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师从约翰·杜威。这令胡适的思想偏向实用主义。  在新文化运动方面,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引起很大反响;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论文;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  哲学研究方面,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他以读大学时的论文为基础,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仅写到先秦,但一生也没有写下卷。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我的本家) 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8~1952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29~1952年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30~1946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冯友兰除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外 ,还撰写了大量哲学与哲学史著作。1926年出版《人生哲学》,融会中国传统哲学与实用主义、新实在论之见解,提出“中道”的人生观。1930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上册,1934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下册,有英文、日文译本,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抗日战争期间 ,先后写成 《 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6本著作,合称《贞元之际所著书》,把程朱理学与西方新实在论相结合,构成富于思辨性的哲学体系。1946~1947年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时,用英文写成《中国哲学小史》,1948年在纽约出版,有意大利文与法文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

中国有哪些有影响力的哲学家?现代的

封神劫
帛和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  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的结合。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冯友兰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哲学史作品是《中国哲学简史》,这是一本深入浅出、出神入化的书。每次看都使人觉得精神很清新,把中国哲学的精髓用很简单的话语表现出来,是很好的一本书。  金岳霖  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浙江诸暨人士,生于湖南长沙。金岳霖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国学大师为中国第一批院士。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  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张申府先生曾经提出:“在中国哲学界,以金岳霖先生为第一人”。王浩、冯契、沈有鼎、殷海光等著名学者皆出于金岳霖门下。  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 其中《论道》,其原创性思想之丰富,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罕见其匹,被贺麟称为“一本最有独创性的玄学著作”。  而《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而他最为人说道的是他对一代才女林徽因感情的执着和专一,为她终身不娶,痴迷到老,在现代文坛演绎出一段爱情佳话。1956年6月10日,已经60岁高龄的老先生向他的朋友发出了聚会的邀请。收到请柬的人很纳闷:今天既不是他的生日,又不是重要的节日,他为什么要请客呢?待所有人都来到聚会地点北京饭店时,老先生只轻声说了一句:“今天是她的生日。”听了这话,在座的人无不感叹唏嘘

现在中国活着的搞哲学的比较出名的人都有谁

若天幸然
第二人
金岳霖,生于湖南,浙江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名誉校长等。金岳霖先生习惯于用英语思考问题,一生用英文撰写了许多重要论著。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 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李泽厚著作要目 1、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 2、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出版) 3、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4、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5、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 6、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与刘纲纪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7、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8、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9、走我自己的路(三联书店1986年出版) 10、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与刘纲纪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 版) 11、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出版) 12、华夏美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出版) 13、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 14、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 15、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 16、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出版)张岱年,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 张岱年于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张岱年早年受其兄张申府(崧年)的影响颇大,热衷于英国分析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以后又深受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影响。认为孔子的思想是“述古而非复古,尊君而不主独裁,信天而怀疑鬼神,言命而超越生死,标仁、智而统礼、乐,道中庸而疾必因,悬生知而重闻见,宣正名以不苟言,重德教而卑农稼,综旧典而开新风”。他指出: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作了一次重要的总结;孔子提出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原则“仁”,其含义是“爱人”,这是古代人道主义的观念;孔子又将知识传授给一般平民,开创了学术新风。 张岱年的著作颇多,主要是:《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真善美的探索》、《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玄儒评林》、《张岱年文集》等。此外,张岱年还主编了许多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