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黄帝
中文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解读* 摘要:人物命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名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和韵味。由于汉语和汉字的特殊指代性,这一点在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更为明显。本 文就从这一点出发,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来透视中华民族命名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物命名;文化内涵;解读 一、前言 人物的命名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一直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色之一,一直 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以前,姓名是一种图腾,具 有及其重要的社会作用。现在,姓名的崇拜程度虽不如以 前,但依然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姓名是任 何一个社会构成人员的重要标示,是一个社会人区别于其他 社会人的重要标码之一。这一点,在汉语的人物命名中体现 的更为明显。因为汉字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姓名更被 认为是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更加蕴含和隐藏着一个 民族道德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因此, 研究一个民族的人物命名对于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极 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解读中文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文化内 涵 文学作品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当然责无旁贷地会 记载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命名文化也必然地在文学作品有 这体现。通过透视这些文学作品的人物命名,我们便会发现 很多关于我们民族繁衍历史,生态平衡,宗教信仰,民情风 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等的各种文化要素。 中文文学作品更是如此。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 中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宝贵文化,其中就包括了浩如烟 海的文学作品。透过这些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文学宝库, 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中华民族很多文化内涵。因此,我们有可 能也有必要透过这些文学作品来研究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 的财富,研究中华民族的一大命名特色。 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方面来看看我们的中文文学作品 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给作品中的人物命名来体现特殊的文化 内涵的。 1.以人名蕴含时代特色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文化 的一部分———汉语姓名所包涵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具有鲜 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点。在以前,中国人的名字中都要包 括名,字和号等,这些也都在以前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得到体 现。 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姓名也在随着历史而变化,很多 方面都出现了与以前的不同的地方。这些变化,一方面,充 分反映了汉民族文化在姓名中的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体 现了人名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代表了每一个时代的特色。文 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当然也都反映了这些特色。例如,抗美 援朝时期,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中人物叫“卫国”、“援朝”、“抗 美”的颇多,如《两个世界一种信念》中的主人公王卫国,《情 感方程式》中的卫国等这样的名字深深地反映了当时我国特 殊的历史背景;五十年代中期,这段时期正值共和国集中精 力建设祖国时期,因而人名中的“建设”、“建强”之类的名字 不少,如路遥作品《在困难得日子里》中马建强等;大跃进年 代,体现时代特色的如“卫星”、“跃进”、“跃华”、“超英”遍布 城市农村;三年困难时期,有任自力、杜更生、沈抗洪、宋图强 等名;六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这在人名中反映出来,如高学雷、艾 敬锋是为学雷锋的显现。而这些人名甚至在现代的文学作 品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时代特色在这些人物命名中体现的淋 漓尽致。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名字是历史的回音,名字中可以读 出历史的变迁。因为名字的确忠实地应和了时代的涛声, 反映了每一个时代的特色,留下了每一个时代的烙印。通过 浏览或细读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我们便可以推断某一文学 作品所代表的时代背景。人名的名字是标志是一个人的符 号,也是命名取字者寄托其期望、理想、要求、祝愿等等的创 作。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社会中。因此,这些期望、理 想,要求、祝愿、便总是和时代相结合,总是紧与一定的社会 意识形态相联系,它就不能不受到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 思想潮流的影响,带上传统和时代的色彩。 2.以人名蕴含人物遭遇 人物的遭遇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脉络,是作者写作过 程安排的一条重要的暗线。很多时候,读者们很少注意这条 暗线索的发展。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这 条暗线,将会对我们理解整篇文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补充: 曹雪芹 先生是命名的高手,几乎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的名字都有着很多值得参透的信息,包含了每一个人物的遭遇和不同命运。 《红楼梦》 便是一部命名方面的巨著。譬如, 《红楼梦》中曹雪芹将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 探春 、惜春”四春的组合,这“元,迎,探,惜”四个字便将四姐妹看做了一个整体,其中便暗含了四姐妹“ 原应叹息 ”的悲惨命运。还有,《红楼梦》中英莲的命名,其实英莲————谐音为“应怜”。她出生于乡宦人家。年幼的她随家仆霍启于元宵节在街上观社火时被人贩子拐走。 少年时代 ,先被人贩子卖给 冯渊 ,同时又卖给“呆霸王”薛蟠,薛蟠打死冯渊后将她夺走,从此在薛家受尽折磨。最后“产难完劫,遗一子于薛家”,自己不明不白地死去,可谓一生命运坎坷,结局实在值得同情与 怜悯 。这样,人物的遭遇变暗合了自己的名字,由此名字也暗指了人物的遭遇,实现了人名与人物遭遇的统一。 3.以人名折射历史变故历史总是让人难以忘记的,因此,人们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将历 史记 住。如何将历史记住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命名,给人或给物命名都可以让人们铭记一段历史的。因此,可能一个及其不起眼的名字可能也蕴含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金庸先生在 《射雕英雄传》 中虚构了郭靖和 杨康 两个历史人物。按照金庸先生笔下的解释是因为 丘处机 和两个人的父亲一见如故,当时适逢二人出生。所以丘处机为了让他们牢记“ 靖康之耻 ”便给二人起了这个名字。确实,郭靖和杨康的命名就暗含“靖康之耻”的意思,同时也暗地里照应了岳飞的“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爱国思想。同样地,在金庸先生的笔下,郭靖和黄蓉的子女,郭襄和 郭破虏 二人的名字同样地包含了一个历史典故。郭襄和郭破虏两人同生于元兵破 襄阳 之时,因此,二人便因此被命名为郭襄和郭破虏,意思便是当时二人出生于襄阳这个战场之上,应当不忘国耻,当思复国。作者在给主人公的命名的同时,自己的爱国之心也 跃然 纸上,在让读者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进行了无言的 历史教育 ,让我们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知识,而且还对我们进行了 无言的爱 国主义教育。这种人名的安排特别在我国建国后一段时间内的 文学作品 中特别流行,如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学作品中这种人物命名特别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补充: 把握历史的搏,把握 文学作品 中人物名字的另一番洞天。 4.以历史折射作者观点任何一个作者通过一部作品都是想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的,或正确或错误或 偏激 ,都是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发泄渠道。但有时候,限于当时 历史地理 等的原因,作者不便于将之毫无遮拦的表达出来,这时候,作者就必须借助于其他手段来表达他的思想。人物的命名便是这些作者们惯用的一个 表现手法 。 鲁迅 先生的笔下也经常出现这样的例子。 《祝福》 中的 祥林嫂 、 《故乡》 中的 闰土 、《药》中的华老栓就是典型。祥,从“示”“羊”声(“示”与祀同音,“羊”乃古人 祭祀 代表性供品), 双“木”为林,嫂字 借代 妇女,“祥林嫂”的意蕴是中国封建妇女几千年供奉礼教 祭坛 ,至今 麻木 不悟,这便是 中国妇女 整部封建历史的悲惨主题。闰者,重也,闰土即土地是加土,暗示 中国农民 身上承载了 统治阶级 染指的农村所有的苦难,他们苦不堪言,却沉默若脚下的土地, 暗喻 中国农民“不幸”命运与“不争”的性格。华老栓,即中华之门老是栓着,影射明清两朝闭关自守政策正是导致 中国近代史 悲剧的根源。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还有很多的这类的例子,例如 孔乙己 等等, 不一而足,这些都从各个方面显示了鲁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体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由此,显而易见,作者的个人主观观点也体现的毫无遮掩。 5.以人名反映 人物性格 性格是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很多很多文学大家在塑造人物的时候都没有忽略这一重要的因素。当然,这一点有很多人研究过,我们就不在这里赘述,只是做一个概括性地介绍。普遍认为,男性一般性格坚强,而女性一般倾向于温柔,社会是这样看的,父母及长辈一般也是这样希望的。但有时父母及长辈在某一方面有此教训,为了引起下辈在这一方面勿蹈覆辙,便希望男孩性格刚中有柔,女孩性格柔中有刚,以求得刚柔相济的和谐,这些方面在人名都有所反映。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我们兴趣的就是这一种现象了。 补充: 三、结语从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出,中文 文学作品 中人物命名确实有很大的学问,是个深不可测的宝藏,里面也无可非议地确实蕴含着很多很多地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当然,我们上面的分析还不是很全面和详细,还有待于我们下一步做进一步地系统研究。但看完了我们上面的分析后,我们至少应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多 留心 一下那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情况,因为那里面可能蕴含着很多很多我们以前没有发现过的新天地,这同时也是挖掘中华民族高深文化的一个小突破口。□ 参考文献 : [1]蒋 新红 , 李志 宇.从文化视角看 鲁迅 小说人物形象命名,[J].文史博览,2005(6):27-28. [2]蒋晓杰.汉语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小议[J]. 现代语文 ,2006(3): 118-119. [3]刘师健.汉语姓名的时代特征,[J]. 文教资料 ,2006(6):61-62. [4]鲁亦夫.中华 起名 全典[M] . 哈尔滨 : 哈尔滨出版社 ,2007. [5]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M].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7. : 能不能来篇细致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