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杜建录的科研成果

亚瑟王
分理
(一)专著 1.《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2.《西夏经济史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3.《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4.《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制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5.《西夏社会文书研究》(与史金波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西夏社会文书研究》(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二)编著1.《20世纪西夏学》: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中国藏西夏文献》:常务副总主编,主要完成人,甘肃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3.《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4.《说西夏》: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5.《中国西夏学百年文库》:主编,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6.《辽金西夏金代通史》:参编(西夏部分20万字),人民出版社2010年7.《党项西夏文献研究》:主编(主要作者),中华书局2011年8.《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西夏学论集》: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试析西夏占据过须弥山》:《宁夏文史》第11期1982年版2.《试论仁宗年间宋夏战争性质与影响》:《固原师专学报》198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85年第1期3.《宋夏青白盐问题》:《固原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87年第2期4.《从太宗燕幽之败到仁宗陕西之战》:《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5.《宋夏商业贸易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6.《宋夏保安军榷场贸易论略》:《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7.《两年来我国西夏史研究述评》:《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8.《范仲淹御夏事迹述评》:《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9.《宋夏保安军榷场位置考辨》:《青海民院学报》1989年第4期10.《历史上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间的商业贸易联系》:《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11.《西夏的畜牧业》:《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12.《宋夏对峙与沿边蕃部》:《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13.《西夏农业生产述论》:《西北二民院学报》1990年第3期14.《宋夏对峙与保安军》:《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15.《潘罗支与河西吐蕃》:《宁夏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16.《师专学报职能及其实现》:《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17.《抗金名将曲端冤狱始末》:《固原人物集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8.《宋代沿边市马贸易述论》:《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6期19.《宋代市马钱物考》:《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20.《宋代属户史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21.《西夏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宁夏史研究》1992年第1期22.《西夏时期的横山地区》:《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23.《须弥山敕赐禅林碑载崇宁35年辨析》:《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24.《试论西夏定都兴庆府》:《宁夏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25.《西夏边防制度初探》:《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3年第2期26.《论宋代民间养马制度》:《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1期27.《西夏沿边堡寨述论》:《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28.《须弥山石窟题记研究》:《宁夏文物》1993年总七期29.《西夏兴起与建都兴庆府》:《中国古都研究》1994年刊30.《试论早期党项与外界的联系》:《宁夏学刊》1994年第1期31.《宋夏窟野河西地界问题》:《宁夏史志研究》1994年第1期32.《试析党项羌内徙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4年第5期33.《论西夏与统一前蒙古诸部的关系》:《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34.《论西夏与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35.《论西夏建国前与北宋的关系》:《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2期36.《论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3期37.《西夏农田水利开发与管理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又见《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38.《论〈长编〉中西夏史料的价值》:《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39.《须弥山石窟史略》:《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40.《王安石御夏方略》:《中州学刊》1996年第4期41.《西夏官牧制度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42.《西夏的内宿制度》:《固原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43.《论西夏的官牧业》:《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44.《西夏的符牌制度》:《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期45.《西夏仓库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8年第3期46.《西夏军队武器准备及其管理制度》:《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47.《西夏财政支出初探》:《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1期48.《论西夏的赋役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49.《西夏阶级结构研究》:《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第6期50.《西夏财政收入初探》:《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51.《西夏水利法初探》:《青海民院学报》1999年第1期52.《西夏高利贷初探》:《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53.《论西夏的手工业》:《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4期54.《西夏畜牧法初探》:《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55.《西夏的地理环境》:《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56.《〈天盛律令〉所记的西夏手工业》:《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57.《论西夏的土地制度》:《中国农史》2000年第3期58.《论西夏畜牧业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59.《论党项宗族制度》:《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60.《西夏池盐的生产与征榷》:《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61.《西夏农作物考》:《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2002年62.《西夏酒的生产与征榷》:《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63.《再论西夏的农业》:《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64.《论西夏的人口》:《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65.《论西夏的司法制度》:《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66.《西夏手工工匠考》:《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67.《西夏的审判制度》:《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68.《西夏历史与文化》:《宁夏历史十五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69.《古代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宁夏历史十五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70.《西夏的造纸技术》:《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71.《二十世纪西夏官制研究》:《二十世纪西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72.《二十世纪西夏经济研究》:《二十世纪西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73.《西夏的刑罚制度》:《宋史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4.《西夏时期的统万城》:《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75.《天盛律令的历史文献价值》:《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76.《论西夏天盛律令的特点》:《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77.《党项拓跋部大首领李光睿墓志铭考释》:《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78.《中国藏西夏文献碑刻题记卷叙录》:《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79.《西夏时期黑水地区农业》:《黑水城人文与生态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0.《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西夏学》(第二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81.《论西夏对河套地区农业的开发》:《西北开发国际会议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82.《西夏乾祐二年材料文书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83.《中国藏西夏文献出版座谈会综述》:《西夏学》(第三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84.《中国藏西夏文献叙录》:《西夏学》(第三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85.《黑城出土的几件汉文西夏文书考释》:《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4期86.《网络下西夏文及西夏文献处理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87.《有关夏州拓跋部的几个问题》:《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88.《金夏关系的几个问题》:[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第13号,2008年89.《评〈西夏社会〉》:《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90.《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91.《黑城出土西夏榷场文书考释》:《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92.《俄藏西夏天庆年间典粮文契考释》:《西夏研究》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10年第3期转载93.《基于数学形态学等技术的黑水城唐卡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与史伟合作):《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94.《西夏文四角号码输入法研究》(与柳长青、史伟合作):《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95.《党项与西夏资料研究前言》:《西夏学》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96.《黑水城汉文文献的学术价值》:《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一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97.《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综述》:《西夏学》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98.《西夏买扑文书考释》(俄文):《克恰诺夫80诞辰国际会议论文集》,俄罗斯2012年99.《传统典籍中党项西夏史料整理研究》:《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三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100.《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第2期101.《敦煌研究院藏0669号西夏文<金刚般诺波罗蜜多经>考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102.《夏州拓跋部的几个问题》:《西夏研究》2013年第1期 1.西夏经济史专题:自治区社科规划青年项目,1996年,主持,结项2.宋夏关系研究:自治高校科研项目,1997年,主持,结项3.西夏经济史: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编号:98JAQ770017,1998年,主持,结项4.天盛律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1BZS002,2001年,主持,结项5.国内所藏西夏文献整理出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社政函[2001]5号),2001年,主持,结项6.二十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02年,主持,结项7.西夏社会文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5JJD870006),2005年,主持,结项8.中国藏西夏文献叙录: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号:0538,2005年,主持,结项9.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编号:06AMZ001,2006年,主持,结项10.西夏资料索引:全国古籍整理项目(教古字[2007]074号),2007年,主持,结项11.党项与西夏碑石整理研究:教育部高校古委会项目(教古字[2007]150号),2007年,主持,结项12.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出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8JJD770087),2008年,主持,结项13.黑水城文献与西夏文化研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副总理级)国际合作项目,2009年,主持,在研14.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自治区高校科研重点项目,2009年,主持,在研15.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ZS001),2010年,主持,在研16.西夏文献文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1@ZH001),2011年,第二主持人,在研17.党项西夏碑文整理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70006),2012年,主持,在研 (一)海外及港台举行的学术会议1.日本国“第六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2006年3月10日至12日,日本东京市,东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宣读论文:《新发现的夏州拓跋政权碑石研究》2.内陆中亚史研究新史料的展望国际学术讨论会:2006年4月15日,日本九州市,九州大学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西夏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3.丝绸之路与西夏文明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4月24日至30日,俄罗斯院圣彼得堡市,大英博物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4.韩中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会议:2008年9月23日至30日,韩国首尔市,韩国外国语大学主办。宣读论文:《金夏关系几个问题》5.敦煌学:第二个百年研究视角与问题:2009年9月3日至5日,俄罗斯院圣彼得堡市,国际敦煌学组委会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学术价值》6.“韩中第四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大会”:2011年11月11日—11月17日在韩国首尔召开,韩国外国语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韩国中央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与会50多位专家围绕宋辽夏金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献等领域展开热烈讨论。杜建录教授发表“党项西夏文献研究”学术报告。7.“西夏与契丹文献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12年3月22-26日在东京召开,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邀请和资助,做“中国藏西夏文献整理研究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会议结束后,作为自由评论员,应邀出席在学习院大学召开的“第十二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8.2012年6月20-23日,应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邀请,出席“庆祝克恰诺夫80诞辰国际西夏学会议”,以“西夏买扑文书研究”为题,做大会发言。9.2012年10月22-29日,应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古典系邀请,出席“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加研讨会”,发表“西夏文献收藏与保护”主题报告。(二)大陆举办的学术会议1.中国蒙元史学术讨论会:1990年8月8日至12日,宁夏银川市,中国蒙古史学会、中国元史研究会、宁夏史学会主办,在大会作《潘罗支与河西吐蕃》报告。2.中国古都学会第九次年会与学术讨论会:1991年9月24日至27日,宁夏银川市,中国古都学会、银川市政府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兴起与建都兴庆府》。3.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94年,四川成都市,中国宋史研究会、四川大学主办。宣读论文:《王安石御夏方略》。4.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年8月22日至26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农田水利开发与管理》。5.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96年8月,云南昆明市,中国宋史研究会、云南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官牧制度》。6.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史学术研讨会:1996年8月,宁夏银川市,中国民族史学会、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特点》。7.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西夏建都兴庆府960年学术讨论会:1998年8月,宁夏银川市,中国宋史研究会、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论西夏的符牌》。8.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国际会议:2002年8月18至22日,宁夏银川市,中国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承办。宣读论文:《西夏的造纸技术》。9.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2002年8月3日至8日,甘肃兰州市,中国宋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刑罚制度》。10.沙漠古都统万城学术研讨会:2003年9月22日至24日,陕西省靖边县,靖边县人民政府、陕西省文物局、陕西师大西北环发中心联合举办,主持了22日下午的大会报告,并作《西夏与统万城》发言。11.《中国藏西夏文献》首卷出版发行仪式:2005年8月9日,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主办。12.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8月16日至19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提交论文:《中国藏西夏文献》。13.《中国藏西夏文献》编辑出版座谈会:2005年12月23日,甘肃兰州市。14.黑水城人文与生态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9月16日至20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日本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宣读论文:《夏元时期黑水地区的农业》。15.邓广铭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3月16日至17日,北京市,北京大学主办。提交论文:《有关夏州拓跋政权的几个问题—新出土唐五代宋初夏州拓跋政权墓志铭考释》。16.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7月21日至23日,宁夏固原市。17.《中国藏西夏文献》全卷出版座谈会:2007年11月6日,北京市。18.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术研讨会——郭子仪与阳曲学术会议:2008年10月23日至26日,山西省阳曲县。19.辽夏金元历史文献国际研讨会:2008年11月3日至5日,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出版与学术价值》。20.第三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8日至10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主持大会历史文献组讨论。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的学术价值》。21.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民族文献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28日至29日,甘肃兰州市,中国吐鲁番学会、西北民族大学主办,主持民族文献组讨论。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的学术价值》。22.纪念黑水城文献出土1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8年12月16日至17日,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主办,主持会议并宣读论文:《黑水城汉文文献概论》。23.2010年10月15-18日,主持召开“黑水城文献与西夏研究国际学术论坛”。24.2011年8月17-22日,主持召开“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25.2011年4月12-5月9日和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第一届西夏文研修班。26.2012年7月7-16日,和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第二届西夏文研修班。(三)海外与港台学术访问和讲学1.访问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2003年12月20日至25日,访问了上述香港大学,与香港专业师生进行了座谈,会见了何冠环等香港学者。2.访问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2006年3月8日,应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邀请,赴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合作研究与学术访问,与日本辽金西夏史、宋史、蒙元史学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3.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2006年3月10日在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发表“20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学术演讲,日本著名蒙古史学家,前蒙古研究会会长,早稻田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所长吉田顺一教授主持演讲会。日本西夏学者荒川慎太郎、佐藤贵保、船田善之等出席了演讲会。4.访问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研究所:2006年3月12日,在日本国“第六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间隙,访问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研究所,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5.访问日本东京大学:2006年3月13日上午,在船田善之博士陪同下,访问了东京大学,查阅了东京大学图书馆藏西夏文文献。6.访问东洋文库:2006年3月13日下午,在船田善之博士陪同下访问东洋文库,受到东洋文库特聘研究员梅村坦教授的热情接待,在梅村坦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东洋文库特藏,并浏览了东洋文库收藏的俄藏西夏文献数据库。7.访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6年4月5日访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岩井茂树教授陪同参观。8.访问综合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2006年4月5日访问位于京都的综合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与中尾正义教授为首的中国黑水地区生态研究课题组专家进行座谈。9.2011年9月19-22日,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出席俄中西夏学联合研究所揭牌仪式以及相关学术活动。(四)国内(大陆)学术考察和讲学1.学术考察:每年带领西夏学研究院(研究中心)师生到西夏陵、贺兰山岩画、拜寺口西夏双塔等教学科研基地考察学习。2.考察丝绸古道:2002年10月1日至7日,带领西夏学研究中心专家赴河西走廊,考察武威西夏碑、张掖卧佛寺、古玉门关、敦煌莫高窟等西夏文物古迹和西夏故地的风土人情。3.考察统万城:统万城又称白城子,是夏州拓跋政权的发祥地。2003年9月23日,第一次赴白城子进行学术考察。4.学术报告:2003年至2005年暑期,应自治区教育厅邀请,连续为美国教育访问团做“西夏历史与文化”报告。5.学术报告:2004年6月2日至5日,参加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做“西夏文献发现收藏与整理研究”讲座。6.西夏访古:2005年11月21日至28日,与银川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专家组成联合考察组,赴鄂尔多斯高原、横山山地以及黄河后套平原考察。这里是西夏的故地,考察组先后考察西夏宥州古城、银州古城、夏州古城(白城子)、李自成行宫、李继迁寨、李德明鏊子山离宫、成吉思罕陵、阴山岩画、鸡鹿塞,访问了市、旗、县文物部门,搜集到大量夏州拓跋碑石资料。7.学术考察:2006年5月28日至6月1日,带领研究生访问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阅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藏黑水城文献,为以后联合整理出版《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奠定了基础。8.考察黑水古城:2006年9月18日至19日,考察西夏黑水古城和黑河流域的生态情况。9.学术报告:2008年8月,应中国民族图书馆学会邀请,在宁夏图书馆做“西夏文献发现与整理研究”学术报告。10.学术考察:2008年10月25日至26日,考察山西五台山,感受西夏供佛道路。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西夏多次遣使到五台山供佛,并在贺兰山建立西夏五台山寺。11.学术报告:2009年6月2日至4日,应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邀请,主持敦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分别为硕、博士研究生和历史教育基地班作了“黑水城汉文文献概论”、“西夏文献的发现与研究”、“西夏学百年回顾与展望”等学术报告。12.2010年12月9日-12日,黑水城社会文书研究课题组在院长杜建录教授的带领下,赴西夏故地武威、张掖等地考察。在武威先后访问了西夏博物馆、文庙、武酒集团西夏文化研究所、雷台汉墓、大云寺,并在武威西夏博物馆举行“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揭牌仪式与西夏学座谈会;在张掖访问了西夏大佛寺、河西学院,并与甘肃省重点学科平台“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座谈。杜建录院长还为该校历史专业师生作了“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学术报告。13.学术报告:2011年11月17—20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宋史高层论坛”,杜建录教授应邀发表“西夏文献与西夏学”。

崔向东的主要成就

若有能知
张廷秀
在《社会科学战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史研究动态》、《河北学刊》、《文博》、《社会科学辑刊》、《秦文化论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已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子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3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代豪族地域性研究》、辽宁省“四个一批”人才项目《辽宁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汉代豪族的精神世界》等在研项目5项。

北大历史系 中国古代史专业本科 四年所用教材

酷学校
富贵病
【 教 材 】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篇参考书】《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篇参考书】《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旧唐书》、《新唐书》:《高祖本纪》、《太宗本纪》、《则天皇后本纪》、《玄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百官志》)、《食货志》、《兵志》,及有关列传。《资治通鉴》(隋唐部分)。《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中华书局1977年9月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辽宗夏金篇参考书】《辽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圣宗本纪》、《营卫志》、《兵卫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宋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神宗本纪》、《徽宗本纪》、《高宗本纪》、《理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及相关列传。《金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海陵本纪》、《世宗本纪》、《食货志》、《百官志》,及相关列传。《两宋政治经济问题》,邓广铭、漆侠,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宋史》,陈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辽史简编》,杨树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金史简编》,张博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辽夏金经济史》,漆侠、乔幼梅,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元朝篇参考书】《元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顺帝本纪》、《地理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邵循正历史论文集》(蒙古史、元史部分),邵循正,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元朝史》,韩儒林主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元史》,周良霄、顾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明清篇参考书】《明史》:《太祖本纪》、《成祖本纪》、《英宗本纪》、《武宗本纪》、《神宗本纪》、《庄烈帝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清史稿》:《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圣组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版。《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明史新编》,傅衣凌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专题参考书】《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秦汉法律与社会》,于振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术史论全国核心刊物有哪些

冯夷得之
试齐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两大评价体系,北大核心和南大CSSCI。  艺术史没有专门的核心刊物,你可以发到艺术综合类。不过难度都挺大的。  08版的北大核心目录  J 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4.民族艺术  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装饰3.美术研究4.美术观察5.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  K(除K85/87,9) 历史  1.历史研究 2.近代史研究 3.中国史研究 4.史学月刊 5.史学理论研究 6.世界历史 7.史学集刊 8.中国文化研究 9.清史研究 10.史林  11.安徽史学 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14.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16.文献17.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当代中国史研究19.历史档案20.中国农史  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2.中国史研究动态23.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  南大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艺术学(19种)  序号  刊 名  期 刊 信 息  1  音乐研究  北京市翠微路2号(100036)  (010)68152605 68210291  2  文艺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100029)  (010)64934162  3  中国音乐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100029)  (010)64933343  4  中国音乐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丝竹园(100101)  (010)64887378  5  民族艺术  南宁市民主路11-4号(530023)  (0771)5621053  6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北京市鲍家街43号(100031)  (010)66417541  7  电影艺术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22号(100013)  (010)64296227  8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市汾阳路20号(200031)  (021)64319166  9  当代电影  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100082)  (010)62254422-2810 62223193  1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武汉市武昌解放路255号(430060)  (027)88068303  11  人民音乐  北京市农展馆南里10号(100026)  (010)65066618 65389266  1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210013)  (025)83719292  13  民族艺术研究  昆明市南太桥文化科技大楼12层(650021)  (0871)3161975  14  中国电视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100866)  (010)68086328 68086312  15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成都市新生路6号(610021)  (028)85430275  16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西安市长安中路108号(710061)  (029)85217708  17  戏剧艺术  上海市华山路630号(200040)  (021)62482646  18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100088)  (010)82283412  19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18号(310053)  (0571)87150166未来的博士,百度一下就可知道的啊核心期刊美术的只有《美术》,似还有《美术观察》

核心期刊是哪个出版社的?怎么样才能在上面发表文章?哪位解释的具体点啊~?

化妆师
狗侦探
第一部分:CSSCI(2000)来源期刊一览表(共419种)1. 管理学 (22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 科研管理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3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研所,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4 中国软科学 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中国软科学研究会5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6 预测 合肥工业大学预与发展研究所7 未来与发展 中国未来研究会8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9 科学管理研究 内蒙古软科学研究会10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室,天津市科委1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13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14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15 研究与发展管理 复旦大学16 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17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18 中外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等19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20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1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2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2.马克思主义 (11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编译局2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4 社会主义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5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6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7 当代思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8 国外理论动态 中共中央编译局9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10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11 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中心,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3.哲学 (10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3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4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5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6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7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8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市社会科学院9 现代哲学 广东省哲学学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10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4.宗教学(5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3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4 中国宗教 国家宗教事务局5 当代宗教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5.语言学(16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2 当代语言学(国外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5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6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7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8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9 语言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10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1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12 语文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13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1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15 语文建设 语言文字报刊社16 古汉语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6.中国文学 (1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3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4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5 当代作家评论 辽宁省作家协会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现代文学馆7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8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9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10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11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2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13 文学自由谈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7.外国文学(4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3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4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译林出版社8.艺术学(15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2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3 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4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5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6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广播学院7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上海戏剧学院8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9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10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11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1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13 世界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14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1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9.历史学(21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抗日战争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2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3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4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5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所6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7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8 世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9 史学月刊 河南省历史学会,河南大学10 自然科学史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11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2 史学集刊 吉林大学13 西域研究 新疆社会科学院14 史林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5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6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17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18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20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陕西师范大学10.考古学(6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 文物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3 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5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6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协会11.经济学(70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 改革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3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5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6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7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9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10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14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5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6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17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1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19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会2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21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22 当代经济研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刊)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长春税务学院23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24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2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26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28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30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31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32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33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34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35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36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37 投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中国投资学会38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3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40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41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2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4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44 亚太经济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45 中国国情国力 中国信息报社,中国国情研究会46 林业经济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经济学会47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48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49 中国技术经济科学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技术经济研究所50 经济与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51 生态经济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52 国际经贸研究(现改名: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53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54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5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56 中国物价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5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58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59 中国资产评估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60 生产力研究 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61 金融科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2 中国投资与建设(改名:中国投资) 国家计划委员会63 港澳新经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64 对外经贸实务 中国对外经贸教育协会65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66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67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68 经济与信息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学会69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70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12.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 (32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2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3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4 求是 中共中央委员会5 青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6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7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8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9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0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11 日本学刊 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12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13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14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杂志社15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研究会17 台湾研究集刊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18 妇女研究论丛 中华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19 理论前沿 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 新视野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21 理论探讨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2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23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24 外交学院学报 外交学院25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26 理论学刊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7 东南亚研究 暨南大学28 今日东欧中亚 华东师范大学2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1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31 长白学刊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32 南亚研究 中国南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13.法学 (1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3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西北政法学院4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5 法学评论 武汉大学6 法学 华东政法学院7 法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8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9 行政法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10 著作权 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研究会11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中国政法大学12 法制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13 现代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14 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中国许可证贸易工作者协会15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6 政治与法律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17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南京大学14.社会学 (8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3 人口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4 人口与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6 市场与人口分析 北京大学7 人口学刊 吉林大学,吉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吉林省人口学会8 南方人口 广东省人口学会,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15.民族学 (11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 世界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央民族大学4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民族研究所5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所6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7 中国藏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8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9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南民族学院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云南民族学院1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广西民族学院16.新闻与传播学(1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宁波日报社3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北京广播学院4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5 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6 编辑学刊 上海市编辑学会7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8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省记协,四川省新闻学会9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0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11 中国记者 新华社12 中国图书评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13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社17.图书、情报与档案学(18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2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3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6 情报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中国兵器工业第210所7 图书情报知识 武汉大学8 图书馆杂志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9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宁夏图书馆学会,宁夏图书馆10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11 情报资料工作(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会刊)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12 图书与情报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13 图书馆论坛 广东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等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天津图书馆等15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16 情报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大学17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18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18.教育学(29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2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华东师范大学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5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教学会6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7 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改名:全球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8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9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10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11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12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13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14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15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学院1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等17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18 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19 江苏高教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21 中国大学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2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3 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24 高等理科教育 兰州大学,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25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学会26 中国电化教育 国家教育部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电化教育馆27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28 中国特殊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9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湖南长沙师范学校19.体育学 (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4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6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7 体育与科学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0.统计学(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3 中国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21.心理学(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3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4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5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6 心理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7 心理学探新 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22.社科总论(30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2 战略与管理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3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4 读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5 学术月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7 文史哲 山东大学8 百年潮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9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10 学习与探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11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2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3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14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5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6 人文杂志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17 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18 中州学刊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19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20 云南社会科学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1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22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3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24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25 社会科学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26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7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8 浙江学刊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29 探索与争鸣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30 求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23.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35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京大学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师范大学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武汉大学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南京大学7 复旦学报(社科版) 复旦大学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华中师范大学9 南开学报(哲社版) 南开大学10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南京师范大学11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云南大学12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厦门大学13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西北大学1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浙江大学1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华东师范大学16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蒙古大学17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安徽大学18 求是学刊 黑龙江大学19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中山大学20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四川大学21 暨南学报(哲社版) 暨南大学2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华南师范大学23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东北师范大学2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25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清华大学2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天津师范大学27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28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兰州大学29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30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大学31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山西大学32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上海大学33 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 新疆大学34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郑州大学35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湖北大学24.人文、经济地理 (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旅游学刊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2 城市规划汇刊 同济大学3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4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5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河北省科学院、河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6 人文地理 西安外国语学院7 地域研究与开发 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25.环境科学(9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3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4 环境保护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6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7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武汉文献情报中心8 农村生态环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9 上海环境科学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6、CSSI收录的境外华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录二十一世纪(香港) 人文中国学报(香港)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中国研究(香港) 社会理论学报(香港) 亚洲研究(香港)信报财经月刊(香港)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香港) 新亚学报(香港)族群研究论丛(香港) 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香港) 岭南学报(香港)中外论坛(美国) 澳门研究(澳门) 文化杂志(澳门)文化中国(加拿大) 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新加坡)核心期刊不是一种具体的杂志,而是在众多期刊杂志中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水平较高的杂志群。要发表论文,首先要上网查找相关的行业或学科有那些期刊,然后判断这些期刊中那些是核心期刊。比如:要发电力类论文,上网查找电力期刊,会搜索到许多杂志,然后再具体查找某一期刊的具体网址,网址上就有该期刊是否核心期刊。

陈长琦的研究成果

风舞者
惊魂恋
◎著作与教材--专著、主编、合著共10种,主要有:1、《两晋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2、《战国秦汉六朝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3、《中国古代国家与政治》,文物出版社,2002年10月。4、《中国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5、《中国监察制度研究》(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6、《北朝五史辞典》(合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7、《中国史学名著评介》(合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8、《昏君传》(合作),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9、《中国法制史三百题》(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10、《中国国情学》(合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论文--共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有:1、《魏晋南朝的资品与官品》,《历史研究》,1990年第6期。2、《魏晋九品官人法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3、《魏晋九品官人法释疑》,《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4、《关于中国犹太人若干历史问题的几点疑问》,《中国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5、《僧人还是拉比》,《中国学者论古代中国犹太人文集》,纽约, 1984年9月。6、《中国犹太人入华定居考》,《战国秦汉六朝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7、《中国犹太人汉化问题探索》,《战国秦汉六朝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8、《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9、《战国时代郡的嬗变》,《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10、《汉代郡政府行政职能考察》,《暨南学报》,1993年第4期。11、《吕氏春秋中进步的哲学、社会政治思想》,《战国秦汉六朝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12、《秦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考察》,《史林》,1990年第3期。13、《天水秦简墓主记试探》,《战国秦汉六朝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14、《汉代察举制度略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15、《汉代刺史制度的演变及特点》,《史学月刊》,1987年第4期。16、《董仲舒生卒考》,《战国秦汉六朝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年12月。17、《董仲舒封建民主思想初探》,《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18、《秦汉魏晋南朝时期地主封建制的发展》,《史学月刊》,1990年第5 期。19、《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经验》,《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2期。20、《赤壁之战新论》,《江汉论坛》,1988年第7期。21、《长江下游3—9世纪经济发展研讨会评述》,《历史教学问题》, 1988年第1期。22、《试论历史认识的特点》,《当代研究生》,1988年第2期。23、《论世家贵族地主阶层的形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 期。24、《论后汉纪的史学价值》,《黄淮学刊》,1990年第3期。25、《魏晋南朝的世族与州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史学刊。26、《魏晋南朝世族对国家权力中心的作用方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27、《评军功爵制研究》,《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6期。28、《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的特点》,《行政管理研究》,1991年第1期。29、《六朝广东发展的考古观察》,《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30、《史学的现实性品格》,《学术研究》,1994年第5期。31、《南朝时代的幼王出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32、《汉唐间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6年第5期。33、《评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5期。34、《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重要成果》,《福建论坛》,1999年第4期。35、《广东史研究的里程碑》,《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36、《两汉县级政权的司法制度》,《史学月刊》,2002年第6期。37、《睡虎地秦墓竹简译文商榷》,《史学月刊》,2004年第11期。38、《论西晋的统一》,《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39、《十六国春秋散佚考略》(合作),《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40、《朱绍侯与军功爵制研究》,《史学新论》,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2012中国国代史学史研究综述这篇文章有参考文献吗

廖平
道枢
你问的应该是乔娜发表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上的那篇文章吧?如果是的话就是没有参考文献。

《中国文化导论》简答题:8、简要根据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的原因。

声之于响
万人谋之
一、政治史研究 政治史方面的研究文章,在栏目中占有较重的分量。 政治制度与职官方面,简修炜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与农民的反封建斗争》(1988年第2、4期)一文,揭示了魏晋南北朝社会的等级性、宗法性、民族性、宗教性等历史特点与农民反封建斗争的密切联系,突出地显示了该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明显个性。方北辰《释九品中正制之一品虚设问题》(1989年第1期)一文,通过考察该制度的历史渊源,认为魏晋之际,儒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并未根本动摇,三皇五帝、禹、汤、文、武、周、孔这些儒家崇尚的“圣人”,仍享有极崇高的地位,儒家的名教仍然左右着士大夫的思想,而当世活人要跻身于位至极品的圣人之列是不可能的。陈琳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吏的考课》(1991年第2期)指出,魏晋以后,秦汉时期通过上计来考课地方官吏的形式已名存实亡。东晋南朝未能建立起合理的考课制度,只以输入赋税的多寡来衡量地方官吏的政绩。北魏后期重新建立起考课制度。西魏、北周的考课卓有成效,因而地方吏治情况较好。赵昆生《曹魏侍中考释》(2000年第6期)对曹魏的侍中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是曹魏重要的权力中枢,构成了君权实现方式的核心。 关于政治事件,在司马睿对待祖逖北伐的态度问题上,刘伟航《司马睿对祖逖北伐态度之我见》(1988年第2期),不同意历代史家对司马睿的责难和批评,作者认为:自司马睿渡江直到祖逖北伐的七年中,南北形势并没有形成一个北伐的大好时机;东晋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也难以成为北伐的经济保障;东晋派戴渊节制祖逖的目的在于对王敦形成威慑,阻止其叛乱活动。王永平《曹爽伐蜀之目的及其失败原因考析》(1999年第3期)指出,历来对曹爽伐蜀的动机及其失败原因研究不够,认识停留于表面。作者认为,曹爽伐蜀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军事力量远不及司马懿的条件下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通过伐蜀,曹爽既可控制军队指挥权,又能在政治上排斥司马懿,专断朝政;他所以失败,也不仅仅因为军事准备不足及蜀国尚有抵抗能力,主要原因在于司马懿及其党羽的破坏,这种破坏在出兵、作战和退兵时都存在。孔毅《论曹魏之黜抑“浮华”》(2000年第1期)指出:魏武帝曹操之“破浮华交会之徒”,旨在打击政治上的异己,为改朝换代清除障碍;魏明帝曹睿之罢退“浮华之不务道本者”,旨在打击思想上的异己,最终却自毁家门。 门阀士族是魏晋南北朝史中经久不衰的论题,马欣在《士族新论》(1987年第2期)一文认为,研究“士族”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称谓复杂、概念混乱。不仅治史者深感棘手,也给后学者带来困难。根据名实相符和传统习惯的原则,该文对芜杂繁多的概念进行清理筛选,认为较妥贴而且适合魏晋南北朝官僚集团的名称,该是“士族”,其他都不规范。就士族的历史地位问题,文章指出,就整个士族来说,它趋向腐朽,那是在它取得了特殊的社会地位并把持了政权以后的事情,无视士族的演化过程,一概骂倒的做法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关于门阀政治的性质和历史作用,孟聚在《北魏孝文帝门阀制度论略》(1990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不能将作为孝文帝汉化改革的门阀制度与南朝的门阀制度相提并论。北魏鲜卑贵族是在长期战乱的废墟上建立起北魏政权的,北方以门阀大族为领袖的坞堡不仅维护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而且保留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较高水平的汉族文化。因此北魏统治者不能不依靠门阀大族谋划方略、制定政治礼仪、发展封建经济,因而也就不能不实行门阀制度。针对张承宗“吴四姓”为“东吴四姓”之说,张旭华、王宗广《“吴四姓”非“东吴四姓”辩》(2000年第4期)认为,“吴四姓”应是“吴郡四姓”,即吴郡之顾、陆、朱、张;其中张、朱二姓的代表人物就是吴郡张温、朱桓和朱据。 社会组织、成分方面,1988年第1、2期上连载章义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奴婢及奴婢制度研究》,是作者整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一是对这一时期奴婢来源和数量的分析;二是对奴婢社会役使范围的考察。前者的结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奴婢主要有战俘、价买、籍没三大来源,较之两汉,私属奴婢的数额显著增加。后者的结论是:这一时期奴婢的役使范围不仅与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役使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而且与两汉时期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即该时期奴婢的绝大部分已由两汉时期的非生产者转变为社会的直接生产者,都被普遍地役使于农业、手工业等生产部门。周国林的《论蜀吴图籍中“吏”的身份》(1987年第2期),是具有考证辨析性质的文章。该文针对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多种看法,通过数据统计,文献、文物的印证,认为蜀吴图籍中的“吏”既不是指身份低贱的“吏”民,也不是指地位优越的士族,而是对包括上至三公、下至佐史之类的低级官员在内的所有国家官吏的总称。张敏《东晋南朝宾客述论》(1999年第2期)认为,东晋南朝宾客的构成成分比前代更为复杂,有门第低、学品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避难的北方人士,有所谓材力死士、门生故吏,也有江湖游客、隐士。宾客作为一个特殊社会阶层,没有与佃客、僮客等封建依附民合流,相反,一部分继续受到王侯大臣的礼遇和重视。不过,宾客的社会地位确实有所下降。 二、经济史研究 专栏文章中,篇幅较多,影响较大者当属社会经济史,1985年第2期学报刊发了施光明的《释曹魏屯田制中的“分田之术”》,文章涉及的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因为曹魏屯田制度为历代史家所关注,多有论述,但关于“分田之术”这个具体而重要的细节问题,几乎无人问津。作者认为,“分田之术”是一种授田之法,其具体内容是确定给屯田民屯田土地的数量,大约是一夫一妇一百亩。文章刊出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少刊物或复印全文或转摘观点,并马上引起了争论。同年第4期,专栏又刊载了周国林的争鸣文章《“分田之术”是授田之法吗?》,该文指出,“分田之术”不是“授田之法”,而是有别于“计牛输谷”的征税方式。专栏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一直延续到1988年第1期,长达三年之久,所发表文章均被《中国史研究动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三国史研究四十年》等文献转载。 历代史家关于曹操的研究文章多不胜数,但对他的整个经济政策进行全面的论述,尚不多见。张雷的《曹操经济政策述评》(1985年第4期)一文,从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曹操的经济政策有着丰富而广泛的内容,屯田政策是其核心,而租税政策、奖励政策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紧密围绕屯田政策而展开的,在他整个经济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曹魏时期的屯田规模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郑佩欣的《曹魏许下屯田规模虫虫彖测》(1988年第3期),通过当时曹魏每年的地租所得和粮食总产量以及劳力的耕种能力等因素的层层分析剥离,得出建安初年许下屯田的大致规模———约拥有60万亩耕地,8000多屯田户,40000余人。 商业、交通贸易史研究方面,马志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海贸易的变迁与高涨》(1988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州南海贸易得到巨大发展,奠定了广州的通商贸易口岸的重要地位,为隋唐以后海外贸易的进一步繁荣打下了基础,也为中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郑敬高《论六朝的商业资本形态》(1994年第1期)认为,六朝商业发展,以小商人资本兴盛、官僚商业资本强劲、大地主侧身市场为特色,基本实现了商业资本的封建化,它导致了商业资本的饱和。这种饱和以盘剥小生产者取得丰厚利润为前提,是资本与特权结合的结果。超商业强制割断了商业与经济自由、竞争平等、法律秩序之间的必然联系,阻碍了商业资本的正常积累,构成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致命弱点。刘汉东《水路交通运输与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的发展》(1998年第3期)指出: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关系相当密切。特别是大批量的货物运输,对交通条件的要求较高。水路运输既方便,载重量又大,沿途码头的设施以及较大船只的使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水路交通比较发达,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江南经济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北方,水路交通是其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人注目,牛润珍的《3—6世纪海河流域城镇布局的考察》(1991年第2期)令人耳目一新。该文不仅考证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海河流域县级以上的城镇数目,而且还从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等其他学科入手,考察了当时海河流域城镇的布局及其特点。极具学术价值的是,它着眼于史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全新的选题角度,而且运用了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的研究方法。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重视。 韩国学者池培善先生的《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1999年第3期),通过分析慕容皇光在位时期,记室参军封裕的上书来探讨前燕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解答北方游牧民族进出中原之后,异民族以何种形态发展国家。 三、思想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辉煌,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大批重要的文化史课题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施光明《论五凉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1990年第2期)一文选题新颖,把当对许多人忽视的西北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代表着魏晋史研究的一个方向。作者指出,当中原动荡、文事荒落之时,在五凉统治的河西地区却出现了一个具有浓郁的西北风采和异域情调的学术文化空前兴盛的局面。他认为,这是西域与五凉之间学术文化双向交流和双向选择的结果。正是在众多不同的领域中各种文化现象的相互交流、相互选择、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瑰丽多姿的五凉文化。宗教问题仍然是文化讨论中的重点之一。程有为的《魏晋南北朝河南地区佛教的传播和兴盛》(1986年第3期)一文,将佛教在河南的传播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汉末、曹魏时期初步传播;西晋十六国时期迅速传播兴盛;至北魏达到极盛,由此他认为,河南是佛教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有四: 一、佛学东渐,河南居“天下之中”,为必经之地。二、其时作为都城的洛阳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地又在都城附近。三、佛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朝廷官府的赐予和富人的施舍,而京城及其附近的佛寺是近水楼台。四、河南地区战火连绵,人民苦难深重的现实,为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教义的佛教提供了肥田沃土。黄修明《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政治化特征》(1992年第3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迅猛流播发展的时代,也是佛入中国而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其重要特征是受中国政治社会的改造和影响日益世俗政治化。无论是作为宗教形态的佛教或是作为宗教信徒的佛门僧尼,都没有超然于世俗政治之外独立存在,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附政治、参与政治、服务于政治。孔毅、李民《魏晋玄学的衰落及其与佛教的合流》(1997年第2期)认为,东晋初年的批判思潮是玄佛合流的先声,儒佛力量对比的变化是玄沸合流的关键,而魏晋玄学独立性的丧失标志着玄佛合流的实现,玄佛合流实现后,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是,佛教的这种独立是相对的,它作为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始终不能也不可能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轨道而独立发展,只能是不断趋于中国化。至宋代,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形成理学。 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朱和平、白贵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影响》(1998年第4期)认为,魏晋时期的文化特征有三:其一、相对独立的区域文化格局;其二、传统文化改造与新文化创造相结合;其三、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造了传统文化固有的颓废,创造了文化新精神,而且使中国文化呈现多样化和丰富性,在文化发展中缓和了民族地域纷争和敌对关系,出现了统一的要求。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前较少有人论及。 梅珍生《中国魏晋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生观比较研究》(1993年第4期),作者指出,在东西方人学史上,魏晋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两个十分相似的历史阶段,在各不相同的历史系列中,这两个时代的功绩无论是因其对过去传统的反叛还是对未来的历史命运的昭示,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社会生活动荡不安,价值体系的崩溃,对古典的领悟,艺术的成就,世界的发现,人的觉醒……在这些改变了历史面貌的共同表象的背后,它们由于各自时代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生的路向表现出了不同的旨趣:魏晋时代风靡士林的价值取向是玄学人生观,而意大利文艺复兴呈现的则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涵的世俗人生观,而这种差异,又是他们对待人和自然的不同态度造成的。 四、军事、民族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军事制度之一的曹魏士家制,古今论者,不乏其人,但在诸如士家的身份等具体问题上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分歧意见,刘汉东《论曹魏士家制的发展变化及其阶段性》(1988年第4期)一文,没有将该制度看成静态事物。他认为士家制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原因和时间,曹魏士家制经历了一个萌芽、确立和完备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士家的身份地位也有相应的发展和变化。 张文强《南朝军制述略》(1998年第1期)指出,南朝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主要为中军和尚书省两个系统;地方军事领导机构为都督与州郡两个系统。南朝军队的编制序列为军、幢、队、什、伍等。兵种主要分水、步、骑。中军训练一般在京师建康进行,外军训练一般由各防镇都督刺史主持。当时的兵器是传统的弓、弩、刀、剑、矛,其制造由少府所属的尚方负责,保存管理的机构有南、北二武库。 关于战役,潘民中《汲、获之战是官渡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第4期)认为,汲县、获嘉之战与白马之战,延津之战及官渡决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官渡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汲、获之战发生在建安五年二月袁军攻白马之后、四月曹操解白马围之前的三月间。汲、获之战的战略意图一是消灭袁军别营,解除侧背之忧,二是破坏袁绍军粮基地,陷敌于困境。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问题历来为史家所重视。程有为、吴少珉《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问题》(1996年第1期)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矛盾的形成、发展、激化和缓和的历史状况、统治者民族政策的优略得失、以及民族融合的进程。作者指出,曹魏、西晋时期是中原地区民族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十六国时期是爆发时期,北朝则趋向缓和。曹魏、西晋时期,允许少数民族内徙,有利于民族融合。但西晋江统提议将少数民族迁返塞外,则不利于民族融合,也是难以行得通的。十六国后期各国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前期为优。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民族融合的还有民族压迫、冲突、仇杀,最后到隋唐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已完全与汉族融为一体。 五、大族个案研究方面 家族、尤其是豪门大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关这一时期某些著姓大族的个案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上世纪90年代该栏目先后发表了多位学者这方面的学术论文,他们分别对家族的源流、婚宦情况、文化特征、家族兴衰原因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于婚媾特征:汉魏以来士族政治的建立与巩固,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家族成员政治地位的升迁及其在学术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二是家族之间通过婚姻裙带关系的彼此提携与利用。因此,婚媾是士族,特别是东晋南朝侨姓士族维持高门地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婚媾的变化也能反映某些家族社会地位的变迁。刘静夫《京兆杜氏研究》(1993年第3期)对京兆杜氏的婚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颍川荀氏的婚媾情况作了比较,作者指出,二者的婚姻之家基本上属于高门大族,且都与皇室联姻。杜氏的婚姻之家,已知者有河内司马氏、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冯翊严氏、北地傅氏、太原与祁县王氏、河南元氏等,与荀氏相同,基本上属于高门大族。两族虽然都与皇室联姻,但对皇室的依赖程度不同。苟氏,参考资料:http://6ch.com.cn/data/articles/b01/106.html

为什么说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亚矢
不亦大乎
一、政治史研究 政治史方面的研究文章,在栏目中占有较重的分量。 政治制度与职官方面,简修炜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与农民的反封建斗争》(1988年第2、4期)一文,揭示了魏晋南北朝社会的等级性、宗法性、民族性、宗教性等历史特点与农民反封建斗争的密切联系,突出地显示了该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明显个性。方北辰《释九品中正制之一品虚设问题》(1989年第1期)一文,通过考察该制度的历史渊源,认为魏晋之际,儒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并未根本动摇,三皇五帝、禹、汤、文、武、周、孔这些儒家崇尚的“圣人”,仍享有极崇高的地位,儒家的名教仍然左右着士大夫的思想,而当世活人要跻身于位至极品的圣人之列是不可能的。陈琳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吏的考课》(1991年第2期)指出,魏晋以后,秦汉时期通过上计来考课地方官吏的形式已名存实亡。东晋南朝未能建立起合理的考课制度,只以输入赋税的多寡来衡量地方官吏的政绩。北魏后期重新建立起考课制度。西魏、北周的考课卓有成效,因而地方吏治情况较好。赵昆生《曹魏侍中考释》(2000年第6期)对曹魏的侍中进行了考察,认为它是曹魏重要的权力中枢,构成了君权实现方式的核心。 关于政治事件,在司马睿对待祖逖北伐的态度问题上,刘伟航《司马睿对祖逖北伐态度之我见》(1988年第2期),不同意历代史家对司马睿的责难和批评,作者认为:自司马睿渡江直到祖逖北伐的七年中,南北形势并没有形成一个北伐的大好时机;东晋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也难以成为北伐的经济保障;东晋派戴渊节制祖逖的目的在于对王敦形成威慑,阻止其叛乱活动。王永平《曹爽伐蜀之目的及其失败原因考析》(1999年第3期)指出,历来对曹爽伐蜀的动机及其失败原因研究不够,认识停留于表面。作者认为,曹爽伐蜀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军事力量远不及司马懿的条件下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通过伐蜀,曹爽既可控制军队指挥权,又能在政治上排斥司马懿,专断朝政;他所以失败,也不仅仅因为军事准备不足及蜀国尚有抵抗能力,主要原因在于司马懿及其党羽的破坏,这种破坏在出兵、作战和退兵时都存在。孔毅《论曹魏之黜抑“浮华”》(2000年第1期)指出:魏武帝曹操之“破浮华交会之徒”,旨在打击政治上的异己,为改朝换代清除障碍;魏明帝曹睿之罢退“浮华之不务道本者”,旨在打击思想上的异己,最终却自毁家门。 门阀士族是魏晋南北朝史中经久不衰的论题,马欣在《士族新论》(1987年第2期)一文认为,研究“士族”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称谓复杂、概念混乱。不仅治史者深感棘手,也给后学者带来困难。根据名实相符和传统习惯的原则,该文对芜杂繁多的概念进行清理筛选,认为较妥贴而且适合魏晋南北朝官僚集团的名称,该是“士族”,其他都不规范。就士族的历史地位问题,文章指出,就整个士族来说,它趋向腐朽,那是在它取得了特殊的社会地位并把持了政权以后的事情,无视士族的演化过程,一概骂倒的做法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关于门阀政治的性质和历史作用,孟聚在《北魏孝文帝门阀制度论略》(1990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不能将作为孝文帝汉化改革的门阀制度与南朝的门阀制度相提并论。北魏鲜卑贵族是在长期战乱的废墟上建立起北魏政权的,北方以门阀大族为领袖的坞堡不仅维护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而且保留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较高水平的汉族文化。因此北魏统治者不能不依靠门阀大族谋划方略、制定政治礼仪、发展封建经济,因而也就不能不实行门阀制度。针对张承宗“吴四姓”为“东吴四姓”之说,张旭华、王宗广《“吴四姓”非“东吴四姓”辩》(2000年第4期)认为,“吴四姓”应是“吴郡四姓”,即吴郡之顾、陆、朱、张;其中张、朱二姓的代表人物就是吴郡张温、朱桓和朱据。 社会组织、成分方面,1988年第1、2期上连载章义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奴婢及奴婢制度研究》,是作者整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一是对这一时期奴婢来源和数量的分析;二是对奴婢社会役使范围的考察。前者的结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奴婢主要有战俘、价买、籍没三大来源,较之两汉,私属奴婢的数额显著增加。后者的结论是:这一时期奴婢的役使范围不仅与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役使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而且与两汉时期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即该时期奴婢的绝大部分已由两汉时期的非生产者转变为社会的直接生产者,都被普遍地役使于农业、手工业等生产部门。周国林的《论蜀吴图籍中“吏”的身份》(1987年第2期),是具有考证辨析性质的文章。该文针对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多种看法,通过数据统计,文献、文物的印证,认为蜀吴图籍中的“吏”既不是指身份低贱的“吏”民,也不是指地位优越的士族,而是对包括上至三公、下至佐史之类的低级官员在内的所有国家官吏的总称。张敏《东晋南朝宾客述论》(1999年第2期)认为,东晋南朝宾客的构成成分比前代更为复杂,有门第低、学品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避难的北方人士,有所谓材力死士、门生故吏,也有江湖游客、隐士。宾客作为一个特殊社会阶层,没有与佃客、僮客等封建依附民合流,相反,一部分继续受到王侯大臣的礼遇和重视。不过,宾客的社会地位确实有所下降。 二、经济史研究 专栏文章中,篇幅较多,影响较大者当属社会经济史,1985年第2期学报刊发了施光明的《释曹魏屯田制中的“分田之术”》,文章涉及的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因为曹魏屯田制度为历代史家所关注,多有论述,但关于“分田之术”这个具体而重要的细节问题,几乎无人问津。作者认为,“分田之术”是一种授田之法,其具体内容是确定给屯田民屯田土地的数量,大约是一夫一妇一百亩。文章刊出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少刊物或复印全文或转摘观点,并马上引起了争论。同年第4期,专栏又刊载了周国林的争鸣文章《“分田之术”是授田之法吗?》,该文指出,“分田之术”不是“授田之法”,而是有别于“计牛输谷”的征税方式。专栏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一直延续到1988年第1期,长达三年之久,所发表文章均被《中国史研究动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三国史研究四十年》等文献转载。 历代史家关于曹操的研究文章多不胜数,但对他的整个经济政策进行全面的论述,尚不多见。张雷的《曹操经济政策述评》(1985年第4期)一文,从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曹操的经济政策有着丰富而广泛的内容,屯田政策是其核心,而租税政策、奖励政策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紧密围绕屯田政策而展开的,在他整个经济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曹魏时期的屯田规模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郑佩欣的《曹魏许下屯田规模虫虫彖测》(1988年第3期),通过当时曹魏每年的地租所得和粮食总产量以及劳力的耕种能力等因素的层层分析剥离,得出建安初年许下屯田的大致规模———约拥有60万亩耕地,8000多屯田户,40000余人。 商业、交通贸易史研究方面,马志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海贸易的变迁与高涨》(1988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州南海贸易得到巨大发展,奠定了广州的通商贸易口岸的重要地位,为隋唐以后海外贸易的进一步繁荣打下了基础,也为中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郑敬高《论六朝的商业资本形态》(1994年第1期)认为,六朝商业发展,以小商人资本兴盛、官僚商业资本强劲、大地主侧身市场为特色,基本实现了商业资本的封建化,它导致了商业资本的饱和。这种饱和以盘剥小生产者取得丰厚利润为前提,是资本与特权结合的结果。超商业强制割断了商业与经济自由、竞争平等、法律秩序之间的必然联系,阻碍了商业资本的正常积累,构成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致命弱点。刘汉东《水路交通运输与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的发展》(1998年第3期)指出: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关系相当密切。特别是大批量的货物运输,对交通条件的要求较高。水路运输既方便,载重量又大,沿途码头的设施以及较大船只的使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水路交通比较发达,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江南经济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北方,水路交通是其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人注目,牛润珍的《3—6世纪海河流域城镇布局的考察》(1991年第2期)令人耳目一新。该文不仅考证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海河流域县级以上的城镇数目,而且还从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等其他学科入手,考察了当时海河流域城镇的布局及其特点。极具学术价值的是,它着眼于史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全新的选题角度,而且运用了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的研究方法。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重视。 韩国学者池培善先生的《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1999年第3期),通过分析慕容皇光在位时期,记室参军封裕的上书来探讨前燕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解答北方游牧民族进出中原之后,异民族以何种形态发展国家。 三、思想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辉煌,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大批重要的文化史课题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施光明《论五凉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1990年第2期)一文选题新颖,把当对许多人忽视的西北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代表着魏晋史研究的一个方向。作者指出,当中原动荡、文事荒落之时,在五凉统治的河西地区却出现了一个具有浓郁的西北风采和异域情调的学术文化空前兴盛的局面。他认为,这是西域与五凉之间学术文化双向交流和双向选择的结果。正是在众多不同的领域中各种文化现象的相互交流、相互选择、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瑰丽多姿的五凉文化。宗教问题仍然是文化讨论中的重点之一。程有为的《魏晋南北朝河南地区佛教的传播和兴盛》(1986年第3期)一文,将佛教在河南的传播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汉末、曹魏时期初步传播;西晋十六国时期迅速传播兴盛;至北魏达到极盛,由此他认为,河南是佛教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有四: 一、佛学东渐,河南居“天下之中”,为必经之地。二、其时作为都城的洛阳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地又在都城附近。三、佛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朝廷官府的赐予和富人的施舍,而京城及其附近的佛寺是近水楼台。四、河南地区战火连绵,人民苦难深重的现实,为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教义的佛教提供了肥田沃土。黄修明《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政治化特征》(1992年第3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迅猛流播发展的时代,也是佛入中国而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其重要特征是受中国政治社会的改造和影响日益世俗政治化。无论是作为宗教形态的佛教或是作为宗教信徒的佛门僧尼,都没有超然于世俗政治之外独立存在,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附政治、参与政治、服务于政治。孔毅、李民《魏晋玄学的衰落及其与佛教的合流》(1997年第2期)认为,东晋初年的批判思潮是玄佛合流的先声,儒佛力量对比的变化是玄沸合流的关键,而魏晋玄学独立性的丧失标志着玄佛合流的实现,玄佛合流实现后,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是,佛教的这种独立是相对的,它作为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始终不能也不可能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轨道而独立发展,只能是不断趋于中国化。至宋代,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形成理学。 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朱和平、白贵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影响》(1998年第4期)认为,魏晋时期的文化特征有三:其一、相对独立的区域文化格局;其二、传统文化改造与新文化创造相结合;其三、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造了传统文化固有的颓废,创造了文化新精神,而且使中国文化呈现多样化和丰富性,在文化发展中缓和了民族地域纷争和敌对关系,出现了统一的要求。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前较少有人论及。 梅珍生《中国魏晋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生观比较研究》(1993年第4期),作者指出,在东西方人学史上,魏晋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两个十分相似的历史阶段,在各不相同的历史系列中,这两个时代的功绩无论是因其对过去传统的反叛还是对未来的历史命运的昭示,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社会生活动荡不安,价值体系的崩溃,对古典的领悟,艺术的成就,世界的发现,人的觉醒……在这些改变了历史面貌的共同表象的背后,它们由于各自时代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生的路向表现出了不同的旨趣:魏晋时代风靡士林的价值取向是玄学人生观,而意大利文艺复兴呈现的则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涵的世俗人生观,而这种差异,又是他们对待人和自然的不同态度造成的。 四、军事、民族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军事制度之一的曹魏士家制,古今论者,不乏其人,但在诸如士家的身份等具体问题上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分歧意见,刘汉东《论曹魏士家制的发展变化及其阶段性》(1988年第4期)一文,没有将该制度看成静态事物。他认为士家制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原因和时间,曹魏士家制经历了一个萌芽、确立和完备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士家的身份地位也有相应的发展和变化。 张文强《南朝军制述略》(1998年第1期)指出,南朝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主要为中军和尚书省两个系统;地方军事领导机构为都督与州郡两个系统。南朝军队的编制序列为军、幢、队、什、伍等。兵种主要分水、步、骑。中军训练一般在京师建康进行,外军训练一般由各防镇都督刺史主持。当时的兵器是传统的弓、弩、刀、剑、矛,其制造由少府所属的尚方负责,保存管理的机构有南、北二武库。 关于战役,潘民中《汲、获之战是官渡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第4期)认为,汲县、获嘉之战与白马之战,延津之战及官渡决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官渡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汲、获之战发生在建安五年二月袁军攻白马之后、四月曹操解白马围之前的三月间。汲、获之战的战略意图一是消灭袁军别营,解除侧背之忧,二是破坏袁绍军粮基地,陷敌于困境。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问题历来为史家所重视。程有为、吴少珉《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问题》(1996年第1期)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矛盾的形成、发展、激化和缓和的历史状况、统治者民族政策的优略得失、以及民族融合的进程。作者指出,曹魏、西晋时期是中原地区民族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十六国时期是爆发时期,北朝则趋向缓和。曹魏、西晋时期,允许少数民族内徙,有利于民族融合。但西晋江统提议将少数民族迁返塞外,则不利于民族融合,也是难以行得通的。十六国后期各国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前期为优。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民族融合的还有民族压迫、冲突、仇杀,最后到隋唐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已完全与汉族融为一体。 五、大族个案研究方面 家族、尤其是豪门大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关这一时期某些著姓大族的个案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上世纪90年代该栏目先后发表了多位学者这方面的学术论文,他们分别对家族的源流、婚宦情况、文化特征、家族兴衰原因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于婚媾特征:汉魏以来士族政治的建立与巩固,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家族成员政治地位的升迁及其在学术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二是家族之间通过婚姻裙带关系的彼此提携与利用。因此,婚媾是士族,特别是东晋南朝侨姓士族维持高门地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婚媾的变化也能反映某些家族社会地位的变迁。刘静夫《京兆杜氏研究》(1993年第3期)对京兆杜氏的婚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颍川荀氏的婚媾情况作了比较,作者指出,二者的婚姻之家基本上属于高门大族,且都与皇室联姻。杜氏的婚姻之家,已知者有河内司马氏、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冯翊严氏、北地傅氏、太原与祁县王氏、河南元氏等,与荀氏相同,基本上属于高门大族。两族虽然都与皇室联姻,但对皇室的依赖程度不同。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