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介绍

及至圣人
芄兰
梁启超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这部著作,虽然只有21万余言,涉及的内容却十分广泛。共6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在《总论》部分论及修史的目的、史家四长,概说五种专史;在《分论》部分则详细论述了各种专史的体例、特点和撰修方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_学术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三浦
鬼丈夫
《中国历史研究法》_学术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应该是全本了

中国历史研究法怎么样

剖击而知
冴子
《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 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目录: 自序第一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第三章 史之改造 第四章 说史料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第六章 史迹之论次 附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绪论总论第一章 史的目的 甲 求得真事实 乙 予以新意义 丙 予以新价值 丁 供吾人活动之资鉴 戊 读史的方式 第二章 史家的四长 甲 史德 乙 史学 丙 史识 丁 史才 子 组织 丑 文学 第三章 五种专史概论 甲 人的专史 乙 事的专史 丙 文物的专史 丁 地方的专史 戊 断代的专史 分论一 人的专史 第一章 人的专史总说 第二章 人的专史的对象 第三章 做传的方法 第四章 合传及其做法 第五章 年谱及其做法 甲 年谱的种类 乙 年谱的体例 丙 年谱的格式 丁 做年谱的益处 第六章 专传的做法 甲《孔子传》的做法 乙《玄奘传》的做法 第七章 人表及其做法(略) 分论二 事的专史(略) 分论三 文物的专史 第一章 文物专史总说 第二章 政治专史及其做法 第三章 经济专史及其做法 第四章 文化专史及其做法 甲 语言史 乙 文字史 丙 神话史 丁 宗教史 戊 学术思想史 子 道术史的做法 丑 史学史的做法 寅 社会科学史的做法(略) 卯 自然科学史的做法(略) 已 文学史(略) 庚 美术史(略) 第五章 文物专史做法总说 分论四 地方的专史(略) 分论五 断代的专史(略) 读后: 上个月刚读过法国史学家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这次读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感觉两本书的相似之处很多,均是在一个学术转型时期对历史学进行了新的发展。相对而言,我读本书体会更加深刻一些,也许是由于以前经常读中国传统史书,对转型之前的了解比较深入,因而对于梁启超先生的论述更加相应一些,很多地方都有茅塞顿开之感。 梁启超先生在书中认为新的史学研究最为重要的是对史学目的的重新认识。传统史学的目的在于弘道,以及作为人生的教科书。梁启超强调历史研究必须给历史赋予新的意义,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还史学本来面目。首先要反映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实际上司马迁的《史记》虽然以人物列传的形式出现,但每一篇列传,必代表一类重要人物或者社会上的重要方面。“每篇都有深意,大都从全社会着眼,用人物来做一种现象的反映,并不是专替一个人作起居注”。因此,梁启超认为前四史之后的官方史书流于芜杂,纯粹成为了人物的墓志,对社会各方面的反映不够。 看本书我还对梁启超的学术思想的变化产生了兴趣。因为在讨论历史因果论的文字中,我可以很清晰地发现佛教哲学的影子。计划浏览一下饮冰室合集,特别要看一看梁启超为了实践他的历史研究法而撰写的人物传记。梁启超这一代人在中国传统学术氛围内成长,同时又是当时最为国际化的一批学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有很多地方直接引进了西方社会科学的思路,但与中国传统的学术体系形成了比较成功的融合。在这种碰撞与融合中,往往能够形成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思想。实际上,很多我现在看到的史学研究著作从大的思路上说都不能逃脱本书的范围。

中国史研究的论文下载不了怎么办

护山神
你爱他
自己申请账号。要不找有账号的人,让他们帮你下载。

为什么期刊网上《中国史研究》的论文都看不了

不虑而对
神笛
首先您要确定该杂志是否被改网站收录即便收录也会有一个时间差

学生可以在中国史研究上投稿吗

其弟子曰
红剪花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中国历史研究法》的电子版

贾谊
握固
可以下,地址是http://d93.d.iask.com/fs/800/1/e0ec8216796827a5f567e7d6afa7905c8504927/pdf/姊佸惎瓒呫http://www.52eshu.com/Software/Catalog39/5668.html这里下载

中国历史如何入门

马红军
禅医
先从邓广铭先生提出的学习中国古代史入门的四种基本工具: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学起吧。这样会容易一点。不知道你是想只是自己了解玩玩,还是想做研究。如果想玩玩,就把年代、地理、职官三个先弄明白。再看通史自己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什么关系和怎么回事,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喜欢的时期了,在专攻一下。祝你能在历史的世界玩的开心历史学习应该讲究一个兴趣,最好先将中国历史弄个清楚 我的建议是先看中国上下五千年,然后在针对不同时期在仔细了解,接着再看一些带有评论色彩的书,最后就是自己研究自己评论了了可以先从上面的几本书找到兴趣 至于对整个中国历史建立初步概念,我看的是上下五千年,比较权威 如果看不进去可以看通俗简单精简之类的版本,记住不能靠看评论类的书,主观思想太重,历史讲究的是客观公正,说的有些啰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哪所大学历史系最好

林肯传
沙妙
河南大学历史系很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河大历史系培养处好多,历史权威学家和考古学家。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为中州大学历史系,创建于1925年,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形成中西交融古今贯通、既重视历史知识更强调历史通识的学术传统,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如范文澜、嵇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绍虞、马非百、朱芳圃、孙海波、孙作云、黄元起、胡思庸、韩承文等先后在此执教,曾在这里求学的尹达、石璋如、白寿彝、韩儒林等也成为享誉中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浓厚的学术氛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学人才。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博士生导师12人(国家博物馆4人),专兼职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在读博士8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4人,黄河学者1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4人,河南省学术带头人8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古代史专业属于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为河南省精品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创刊于1951年的《新史学通讯》即现在的《史学月刊》,属历史类国内核心期刊,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在国内外史学界有较大影响。由学生自己创办的学术刊物《历史文化论坛》,从1977年至今刊出40余期,为全国高校历史系交换刊物。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学系、旅游学系、文博系和世界历史等四个系科,拥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河南大学宋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中国研究所、犹太研究所、旅游规划发展中心等科研机构。中国古代史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由河南大学和国家博物馆联合招生)。拥有历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包括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八个专业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河南省最早的旅游管理硕士授权点。目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多名,本科生千余人。古色古香的7号楼是学院的办公和科研场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院资料室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拥有18余万册图书,200多种刊物、30多种报纸。特别是《四库全书》、《清实录》、《明实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丛书集成》、《敦煌宝藏》、《隋唐五代墓志》、《殷周金文集成》等大型套书,是书库镇库之宝。除丰富的藏书外,资料室还拥有大量三四十年代的报刊,如《大公报》、《申报》、《盛京时报》、《晋察冀时报》、《抗敌报》、《政府官报》等报纸及《新青年》、《红色中国》、《东方杂志》、《妇女生活》等各种旧杂志。图书资料之丰富、种类之齐全,在全国高校文史类系科中名列前茅。学院的文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已开展的有中国历代文物陈列、中国钱币——铜镜陈列、中国瓷器陈列。共有藏品3000余件,另有教学标本(含复制模型)3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