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中国社科院是一个什么级别的机构?

无染
火柴盒
中国社科院是正部级单位。中国社科院一般指中国社会版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ASS)是中共中央直权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其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拓展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术著作、科学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资料翻译和文献整理等形式向社会各界提供科研产品。截至2016年11月,共出版学术著作4293本,科学论文54517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7268份,翻译著作2787本,翻译论文16108篇,以及相当数量的古籍整理、校勘、注释、各种工具书和普及读物。年平均出版学术著作300本、科学论文3890多种、研究报告510多篇。 1993年9月进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以来(1977—1991年)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经济学科六个研究所共有21种专著、17篇学术论文、10篇研究报告、4种学术资料、1种工具书获奖。

中科院和社科院分别哪些研究所?

天之合也
玫瑰
社科院: 马克思主义研3264643730究院 · 经济研究所 · 工业经济研究所· 农村发展研究所 · 财贸经济研究所 · 金融研究所·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 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考古研究所 · 历史研究所 · 近代史研究所· 世界历史研究所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 台湾研究所· 文学研究所 · 民族文学研究所 · 外国文学研究所· 语言研究所 · 哲学研究所 · 世界宗教研究所· 法学研究所 · 国际法研究中心 · 政治学研究所·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社会学研究所 ·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 欧洲研究所· 西亚非洲研究所 · 拉丁美洲研究所 · 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美国研究所 · 日本研究所 · 当代中国研究所中科院:北京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遥感卫星地面站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语系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 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软件研究所 国家科学图书馆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光电研究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城市环境研究所 上海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天文台 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南京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武汉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汉植物园 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病毒研究所 沈阳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长春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西安 国家授时中心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球环境研究所 兰州 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青海盐湖研究所 兰州地质研究所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昆明 云南天文台 昆明动物研究所 昆明植物研究所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广州 广州化学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究所 华南植物园 广州能源研究所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成都 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生物研究所 光电技术研究所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新疆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天文站 其他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地球化学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新出的《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好不好,听专家怎么说

大赌局
生于灶下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1911—1949》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3363393035所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具编撰,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共分十卷,1000余万字,内容涵盖了整个民国时期,体现北京政府外交、民国政府前期外交、抗战时期外交、战后善后外交等不同时期中外关系呈现出的特点,为还原民国时期外交史的面目提供了史料基础。“资料主要包含三大类”《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1911—1949》共1000余万字。“这是30多个人做了整整11年的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所长王建朗介绍:“从开始编书到现在应该有11年的时间,本所的参加者就有21个人。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有11位同志,是他们从二档的档案里挑选了差不多200万字(至少150万字)的档案,所以加起来有30多人左右做了11年。”“资料部分主要由三种资料类型构成。”王建朗说:“一种是各种已刊的文献,包括政府公报、外交公报、报刊杂志、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以及过去已经刊印的各种各样的专题的资料集;以及一些档案馆的未刊档案,这部分通常是我们编资料的来源,这是一个主体部分。第二部分是比较有特色的,就是跟第二历史档案馆合作,他们拿出几百万字未刊和已刊档案,第二档案馆以前还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他们提供的这部分档案对于全集应该说增色不少。第三,是我们广泛地翻译了各个国家出版的官方的历史文件,比如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外交文件,苏联外交文件集,日本外交文书,以及收藏于日本、美国、俄罗斯这些国家未刊的档案馆的档案,所以这也是本书非常重要的特色。我们这些课题组成员都去过俄罗斯的联邦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日本外务省的外交史档案馆等,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所以多语种的外国外交文件的使用,也是本书的特色。”大学代表接受中华书局的赠书。“以章节目录形式编排,以时间为序,分专题和国别整理”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介绍:“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方面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恢复19世纪所失去的国家独立和主权,这一历程充满艰辛、屈辱和曲折,有过挫折,也有所成就。这套文献汇编辑录了大量珍贵的中外档案,比较完整系统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外交的历程。”章百家认为,在编排的过程中,除了档案收集方面的浩繁工作,主要的难度还在如何结纂与编排。“民国时期情况复杂,国家处于不统一状态,国内政治派别林立,内战、外战联绵不断,外国势力对中国的内政外交具有很大影响。凡此种种,都使得民国外交具有很多特殊性,例如外交事务曾为南北方政府分别掌管,外交体制多次变化,对外交涉中有大量事物属中国内政等等。”“文献汇编以章节目录的形式,基本以时间为序,分专题和国别,将纷繁复杂的外交资料加以安排,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框架和体系,每卷的编排根据内容需要在形式上有所差别,而非强求一致,较充分地考虑到史料的丰富性和学术研究的便利。”章百家介绍。“本书卷下设章、章下设节,每一章、节下均由担任本卷主编的专家学者撰写说明,提炼本时期的重要外交事件及其影响,章节说明联缀起来,是一部简明扼要的民国外交史。”本书编辑方介绍。“计划出版相应的中华民国外交史”关于这套书的内容与编排,很多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吴义雄肯定了《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1911—1949》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他说:“这个书把中华民国时期的外交史料按照不同的时期和专辑进行编撰,将来可以作为框架性的史料让学生阅读,在这个书的指导下也可能有的线索让学生进一步挖掘,这是非常好的资料。”“我们期待将来是不是会有一个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的汇编的续编。”吴义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个书的内容主要是以政治史为主,就是说由重大的外交事件为中心编撰的,希望将来的汇编里能包容更加多的内容,比如文化关系、经济的关系等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陈谦平提出:“希望可以采取一些重点专题的形式、重大事件的形式,穷尽所有的史料,一本一本地出。”他希望外交文献的编辑可以参考现在做抗战专题的经验,“以某个事件为中心,做详做细。因为有些东西还是泛了一点,我也看了抗战,中苏关系,早期对华援助,实际上有些东西不清楚,到底苏联对中国援助多少,各种说法都有。”“我觉得在这个书里,你想要的东西它都有史料,方方面面很广,包括战时外交,但是你有时候用起来也不容易,那么多卷,什么战前战后,作战经过,这些个就把你揉到一个事件里去了。”陈谦平说。关于学者们的质疑,王建朗也作出回应:“作为外交的主要内容或者重要内容,边疆问题、琉球问题,我们在专著里会有所研究,但是资料里就是全文,或者同时某个事件讲到了(这个事件),但是有些重要资料没有收录进去。也许这卷质量比较高,也许那卷真的有点问题,所以每卷质量不是完全整齐划一的,我们也知道有问题。以后有机会希望能修订,第二希望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成果,就是中华民国外交史,我们会在这个专著里体现出我们对这个问题更准确的看法。”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说:“编资料集永远是一种状态,有点不过瘾。中华书局编这类东西比较多,我总是用一个词解释这个问题,就是比前人进了一大步,但是永远不要堵后人的路,事实上也堵不了,所以‘后有来者’可以永远进行修订。最后我表个态,中华书局肯定要修订(这部作品),这是我们的常规动作,我们的日常动作。”PDF电子版下载:网页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某某某
双瞳
很多人对社科大太不了解,再简单科普下:1、社科院、中科3431353261院与教育部是三个平级的正部级单位。各自管各自的大学。2、社科院2017年之前只有研究生院,2017年才成立社科大,招收本科生。3、社科大合并了中青政的本科与研究生师资团队,这个师资与中央团校师资不一回事,完全是两个队伍,团校师资还留在团中央。中青政过去30年因为提前录取,所以收到了很多好苗子,学生的分数大多数可以上人北清师。毕业生普遍优秀,不仅不可能拖社科大后腿,而且社科大立马就有了一支近500人的大学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可迅速协助社科院把社科大做大做强。4、人文教育领域,社科院地位无人可比,牛人辈出,社科大学生必定是站在巨人肩上往上走,会青出于蓝。5、2017年进社科大是第一届本科生,头5届的本科生都因其特殊历史阶段(学校建设第一阶段),会享受社科院与校方的重视,比起进老牌大学,会有鸡头而非凤尾的感觉。6、社会大众普遍只知道社科院研究生院,社科大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让社会大众了解。7、社科大目前有望京和良乡两个校区,还有校区在规划与准备中。8、学校刚建1年,马上拿去和经营了几十上百年的学校比,不客观。放眼未来10年,即在两个5年后,人文领域,它只会是中国最牛的大学之一。

汪朝光的学术经历

阿森纳
狐步舞
1982年2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李新、李宗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4年到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任近代史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4年任民国史研究室副主任。1998年评为研究员。1999年任民国史研究室主任。2010年任近代史所副所长。

中国近代史是谁写的?

惊梦魂
银新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蒋廷黻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长达十余年,搜罗原始材料,采用先进方法,开风气之先,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立了科学的基础。本书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蒋廷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称蒋廷黻“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本版《中国近代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勇导读推荐,附录《琦善与鸦片战争》、《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专节详述沙俄近代以来鲸吞中国的历史。

历史系和考古系国内那几所大学比较好

今子不去
北极雪
  考古的可以转到历史,但历史的‍很难转到考古。自己心里想明白的,别到时候学一个四不像就坏菜了。北大、吉林大学 西北大学 吉大偏重边疆考古。西大偏史前考古,周秦汉唐也有所长,科技考古也很棒,本科博导授课,南大、川大、中山大、厦大,厦门大学在海洋考古方面尤其特长。复旦、南开、川大偏重博物馆和文物学。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系,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 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考古为标志的近代考古学传入我国。勇开风气之先的北京大学,1922年即在国学门(后改名文科研究所)成立了以马衡先生为主任的考古学研究室,外聘罗振玉、伯希和等为考古学通信导师。 1934年,马衡先生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改由胡适先生兼任考古学室主任。1946年北京大学由于日本侵华而南迁8年之后返京,成立了以向达先生为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思永、裴文中先生为导师,开始招收考古研究生。‍‍

查询民国时期个人履历应该去哪里查

似趼
夺命金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国家档案局所属的国家级档案馆,集中保管中华民国时期版(1912年-1949年)各权个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成立于1951年2月,原名南京史料整理处,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64年改隶国家档案局,并易现名。馆址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09号。馆内设有保管部、利用部、整理编目部、编研部、民国档案杂志社、技术部、计算机中心和全国民国档案目录中心等业务机构,专门从事民国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整理、编目、接待利用和编研出版等工作。馆内备有摄像、照相、复印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以及多种检索工具。随着国家取消利用档案收费的规定从2013年8月1日施行以来,第二历史档案馆积极配合,取消了证明费和复印费等收费项目,为更好地服务民众做出了表率。--百度百科我国的历史档案分为两部分,清亡之前的档案资料在第一历史档案馆,自民国至新中国建立的资料在第二历史档案馆。

国内中国近代史方面研究的好的学者有哪些?

意见
美人鱼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3330346636名开贞,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幼年在乡读私塾,后到中学,1914年到日本留学,学习医学。此间改名为沫若,以取家乡两条大河——大渡河(古称沫水)、青衣江(古称若水)之名。五四运动对他产生了较大影响,1919年到1920年,他创作了几十首充满革命激情的白话诗,1921年以《女神》为题,结集出版,这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1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建了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帝国大学医科毕业,但他认为“要使祖国早日觉醒”,“必须创立新文学”,乃弃医继续从文。这期间,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史观是“解决世局的唯一的道路”,并表示马克思、列宁是“我辈青年所当钦崇的导师”。1924年,他回到国内,参加了1926年的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任职。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前夕,1927年3月31日,郭沫若撰写《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其反动面目。南昌起义后,他赶赴南昌,并在南下广昌的路上由周恩来介绍入党。此后,为躲避国民党当局的悬赏缉捕,党组织安排他再次东渡日本。在日本,郭沫若克服经济上的拮据和资料的匮乏,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很多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国内。此时,第二次国共合作业已开始,郭沫若在陈诚任主任、周恩来任副主任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担任厅长。1940年以后,他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一批历史剧,其政治性、艺术性都十分强烈,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稍后,他又写了《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史学论著。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都担任过重要职务。这时期他又写了《奴隶制时代》等历史论著,主编了《中国史稿》,创作了《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本。教材中所举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作于1930年。郭沫若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当时社会生产状况出发,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说明了古代社会阶级和阶级矛盾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他不容置疑地指出,中国古代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对于马克思的那个铁则并不是例外”,从而对否认中国没有奴隶制时代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少年时受同乡章炳麟影响,拥护辛亥革命。1913年入北京大学,毕业后一度担任校长蔡元培的秘书,后到沈阳、河南任教,1922年任天津南开学校教员,后升教授,出版《文心雕龙讲疏》。五卅运动爆发后,参加反帝活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党失去联系。1927年后,在北京一些大学授课,写作了一些考据和文学史方面的著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正在河南任教的范文澜积极宣传抗日,因受校方干涉,愤然辞职,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再次入党。1940年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和延安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受中共中央委托,编写中国通史。1941年和1942年,《中国通史简编》分册出版。1947年,出版《中国近代史》上册,这两部著作是我国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说明中国通史的著作。新中国建立后,在史学界担任领导工作,1969年7月病逝。其所著论文编为《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于1979年出版。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著名历史学家。青年时代学电机工程,1926年大学毕业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30年代参加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撰文阐述马克思主义观点,著名的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等,其著作多被当局列为禁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30年代的一些观点,如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殷周奴隶制时代的生产工具是青铜器等,至今仍有一定影响。40年代,著有《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新中国建立后,在史学界、中央党校任职。著有《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等。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青年时代赴美留学,归国后研究马克思主义,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出版名著《历史哲学教程》。1940年到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其间写了大量史学论文和《中国史纲》先秦、秦汉部分。新中国建立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任职,领衔编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8年含冤去世。 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著名历史学家。自幼受家庭影响,学习四书五经,1922年到北京,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攻法律和历史。1927年赴法留学,1930年回国,先在东北,后到北京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到重庆,边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边进行史学研究,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合著,五卷)等,着重对历史做整体研究,在思想史领域取得突出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教授历史,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