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怎么样

升望
使之治国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3363383335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论文一般由 题名、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 附录)可有可无。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内容提要是 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1、先确立一个论点。全文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证。对“开卷有益”这种说法,既不能全盘否定,写驳论文;也不宜全盘肯定,写成立论文。因为这种说法既有它正确的一面。又有它不够全面的地方,所以对这个看法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肯定其有益的一面,否定其有害的一面,从中总结出正确的论点来。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说法作出合乎事实的评价,最终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2、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要防止出这样一个毛病:自相矛盾。一会儿说开卷有益,一会儿说开卷有害,令人不知所云。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文章中还要将二者的联系点明,才算把道理真正说透。3、从论证方法看,如果所读的书是坏书,则开卷未必有益,这里可以采取例证法,并辅之以引证法和喻证法,用前几年社会上黄书泛滥成灾毒害青少年作为事实论据,用名人名言作为理论论据,充分论证黄书的害处和读好书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再把这两者辩正地统一起来。说明我们中学生既要多读书,又要慎重地加以选择、读好书。这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就将问题说得比较全面而深刻,文章也就具有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侯才的学术著作

大围捕
冷天气
《青年copy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一种历史透视》(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大连出版社,1999);《老子在今天》(济南出版社,2007);《马克思的遗产》,2009年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目前查找国内学位论文可通过以下几个数据库

一薰一莸
老莱子曰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youyudemao2001一、目前查找国内学位论文可通过以下几个数据库:1.清华同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3433646431文数据库(已经订购,文摘,全文)http://www.cnki.net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收录质量最高、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每年收录全国300家博士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约28000篇。收录范围包括理工A(数理化天地生)、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2.中国科学院学位论文数据库(免费文摘)http://www.las.ac.cn/index_others.jsp?subjectselect=ETD3.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免费文摘)http://www.nstl.gov.cn/index.html主要收录了1984年至今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院及研究院所发布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论文。学科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并兼顾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每年增加论文6万余篇。每季更新。4.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免费文摘)http://etd.calis.e.cn/ipvalidator.do目前有大约25万条学位论文文摘索引。已有约80家大学签订了参加项目建设的协议,有70多家建立了本地学位论文提交和发布系统。5.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集团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免费文摘,未订购)7http://lib.tkk.fi/Diss/2http://www.allconferences.com/http://recruit.sciencemag.org/feature/meetings/19据统计,目前世界

安德明的主要学术著作

盛衰之杀
火焰驹
1、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 (与杨利慧合著,第二作者,英文校订:Jessica Anderson Turner),Santa Barbara, Denver, and Oxford: ABC-CLIO, 2005年8月;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年2月再版。2、《重返故园--一个民俗学者的家乡历程》,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3、《飞鸿遗影--钟敬文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4、《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5、《金猴献瑞》(十二生肖文化研究丛书之一,与杨利慧合著,第一作者),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修订本。 1、《民间文学研究三十年--成就与困境》(《中国社科学院院报·理论月刊o专论》2008年6月26日)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4-20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58-65页)3、《古村落保护的目的、对象和策略--来自街亭村的例子》(王恬主编:《古村落的沉思--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52-265页)4、《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简要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8月25日)5、《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5月夏季卷,第130-139页;收入吕微、安德明主编《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29-144页)6、《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第二作者,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第595-638页)7、《民俗学家乡研究的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第8-11页)8、《美国公众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实践》(《民间文化论坛》,总第127期,2004年6月,第91-96页)9、《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第25~31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4年11期全文转载(第73~78页)。10、《民俗学与音乐文化学系的学生培训与课程设置》(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3期)11、《万物有灵与人兽分开--猿猴抢婚故事的文化史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26-32页)12、《从农事禳灾看民间信仰中的地方神》(《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0~281页)13、《变异与永恒--民间文学的现状与未来》(《文汇报》1999年6月5日之文艺百家)14、《街子乡的社火》(第二作者,台北《民俗曲艺》第115期,1998年,第189-210页)15、《天水北部地区的闸山习俗》(台北《民俗曲艺》第112期,1998年,第1-22页)16、《天水的求雨:非常事件的象征处理》(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第五卷:《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王明铭、潘忠党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4-146页)17、《1988~1989年民间故事、传说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1988~1989年版,1997年4月,第507-512页)18、《农事禳灾:一种特殊的农事信仰》(《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第61-65页)19、《集体力量与阴阳先生》,(《广东民俗》1996年第4期,第21-23页)20、《田野调查中民俗学者的主观因素》(《中国民俗学研究》第2辑,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38-43页)21、《天水求雨习俗》(《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第76-79页)22、《街子乡迷信习俗的调查与分析》(《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第51-57页) 1、《民间谚语的形成与发展》(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41-661页)2、《谚语编》(对于《民间谚语的形成与发展》的修订和补充。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第581-608页) 1、《人文精神与严谨治学的结合--评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9期,第40-42页)2、《民俗学研究新探索--评高丙中〈民俗生活与民俗文化〉》(《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第100-101页) (一)专著:1、《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理查德·鲍曼原著,与杨利慧合译,第二译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二)文章:1、《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译文,与杨利慧合译,第二译者,《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第20-25页)2、《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编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第66-71页) 1、《走向自觉的家乡民俗学》(与廖明君合著,第一作者,《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2、《一套普及中国民间文化的优秀读本--《中国结丛书》读后》,(《河北日报》之《文化周刊·读书》2005年5月27日,《文艺报》2005年6月16日第3版摘要转载)3、《诗人钟敬文--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群言》2003年第11期)4、《阿兰·邓迪斯:精神分析学说的执着追随者和民俗学领地的坚定捍卫者》(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5、《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当代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6、《年味儿永在心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30日)7、《印第安纳大学访学札记》(与杨利慧合著,第一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8、《为何鞭炮难觅替代物》(《光明日报》,2000年2月12日)9、《政治运动中的半个政治家钟敬文》(《中华儿女》1996年第4期,32-38页;1996年第5期,91-96页,连载)

《走向盛唐》是谁写的

不伤物者
两条线
书名:走向盛唐 ISBN:7500414463 作者:尚定 著 出版社: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回1994, 2000重印) 页数和答开本:369页 : 肖像 ; 21cm 丛编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A library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题名: 主题:唐诗(1) > 文学研究(29) > 中国(58) > 文集(6) 中图分类号:中国文学 一般附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参考资料:http://copies.sinoshu.com/copy310710/李元洛 文章的话是个,其他的 2008-6-28 22:05 快乐的每一秒 已经说了

李剑鸣的论著目录

高手们
风之音
1.《隔岸观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3613031312012年。2. 《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月。4.《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2002年作为《美国通史》第1卷重印;2006年收入“中国文库”。5.《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6.《伟大的历险:西奥多·罗斯福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5月。7. 《大转折的年代: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 1、 《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运动与政府改革》(张友伦、李剑鸣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2、《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李剑鸣、章彤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最新修订版,1997年7月。3、《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社会发展研究》(李剑鸣、杨令侠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4、《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李剑鸣、杨令侠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5、《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1月。6..《外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研究丛书》(6册,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11-2013年。 1.“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及其启示”,《世界历史评论》第2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4年11月)2.“美国革命时期关于代表制的分歧与争论”,《史学月刊》,2014年第11期。3.“美国政治史的衰落与复兴”,《史学集刊》,2013年第6期。4.“戈登·伍德与美国早期政治史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5.“在雅典和罗马之间——古典传统与美利坚共和国的创建”,《史学月刊》2011年第9期,第108-124页。6.“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史学集刊》2011年第6期,第3-29页。7.“历史语义学、语境主义与政治思想史研究”,丛日云、庞金友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36-253页。8.“‘危机’想象与美国革命的特征”,《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9.“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10.“‘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史学集刊》,2009年第5期。11.“‘大’与‘小’的关系及其他——现代史学写作的挑战与应对”,《历史教学》,2009年8月上半月刊。12.“‘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史学月刊》,2009年第1期。14.“历史语境、史学语境与史料的解读——以弗吉尼亚批准美国宪法大会中一条材料的解读为例”,《史学集刊》,2007年第5期。15.“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回顾与前瞻”,《美国研究》2007年第2期。16.“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17.“历史研究中的求知与求用”,《历史教学》2006年第2期。18.“历史解释建构中的理解问题”,《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19.“论历史学家在研究中的立场”,《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20.“学术规范建设与世界史研究”,《史学集刊》2004年第3期。21.“美国革命时期马萨诸塞立宪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22.“本土资源与外国史研究”,《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23.“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世界历史》2002年第4期。24.“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与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25.“美国殖民地时期历史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26.“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27.“土地问题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的重要性”,《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28.“世界史研究规范化问题刍议”,《世界历史》1999年第2期。29.“美国印第安人和白人文化关系的历史考察”,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博士文库·历史学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0.“种族问题与美国史学”,载《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建所20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1.“伯纳德·贝林的史学初论”,《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1期。32.“关于20世纪美国史学的思考”,《美国研究》1999年第1期。33.“美国现代史学中的相对主义思潮”,《美国历史问题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34.“美国史研究中的文化隔膜问题”,《美国研究》1996年第1期。35.“文化接触与美国印第安人社会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36.“本世纪初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世界历史》1994年第2期。37.“美国土著部落地位的演变与印第安人的公民权问题”,《美国研究》1994年第2期。38.“两个半球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载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版。39.“西奥多·罗斯福与中国”,《美国研究》1993年第3期。40.“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形成与作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41.“加拿大与美国独立战争”,《历史教学》1992年第4期。42.“西奥多·罗斯福的史学成就”,《历史教学》1992年第8期。43.“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44.“论美国印第安人的教育问题”,《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1年第12期。45.“关于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91年第6期。46.“西奥多·罗斯福的新国家主义”,《美国研究》1992年第1期。47.“美国联邦行政权力的历史演变”,《南开史学》1991年第1期。48.“奴隶制、南北妥协与美国社会发展”,《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49.“评西奥多·罗斯福”,载张友伦等主编《日美问题论丛》,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50.“论西奥多·罗斯福当政时期的国内政策”,载世界历史编辑部编《欧美史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51.“二十世纪初美国联邦政府的社会改革”,《南开史学》1988年第1期。52.“西奥多·罗斯福当政时期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53.“美国资本主义合理化进程论纲”,《南开研究生论坛》1987年第4期。54.“也评美国内战前的几次妥协”,《世界历史》1987年第2期。 1.“自律的学术共同体与合理的学术评价”,《清华学报》,2014年第4期。2.“‘山重水覆’抑或‘柳暗花明’——记费城的一次美国革命史研讨会”,《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10期。3.“外国史研究中的材料问题”,《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九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4.“宏大叙事与世界史研究”,《经济-社会史评论》,三联书店,2012年。5.“探索世界史研究的新方法——‘新文化史’的方法论启示”,《史学月刊》2012年第2期。6.“网络史学的神话与实际”,《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7.“他们在美国发现了什么”,《博览群书》2011年第3期。8.“一个时代的背影——杨生茂教授的学术贡献与地位”,《美国研究》2010年第2期。9.“政治史研究的新取向”,《世界历史》2010年第2期。10.“读书与精神的重建”,《博览群书》2009年第10期。11.“世界通史教科书编纂刍议”,《史学月刊》,2009年第10期。12.“从国际学术的维度审视中国当代学术”,《云梦学刊》2009年第4期。13.“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读美国历史”,《博览群书》2009年第6期。14.“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国早期史”,《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15.“精读几本书”,《南方周末》,2007年10月18日D26版。16.“对美国自由的一种历史阐释”,《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17.“并非‘完美主义者’的遗憾”,《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18.“探索中国美国史学发展的路径”,《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19.“1989年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载《透视美国:近年来中国的美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20.“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21.“意飘云物外:周基堃教授印象记”,《学术界》2000年第2期。22.“学术训练与世界史学科的建设”,《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23.“富兰克林和他的《穷理查德历书》”,载《穷理查德历书》,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4.“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化的建设”,《湘潭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25.“民主的考验和考验中的民主”,《读书》1999年第2期。26.“个性与学识兼备乃为良史”,《书摘》1998年第9期。27.“一面历史的镜子”,《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28.“《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读后”,《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29.“评《美国的崛起》”,《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9期。30.“杨生茂教授与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世界历史》1993年第3期。31.“人与神共同拥有的世界”,《湘潭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32.“探索美国历史的新视野”,《世界历史》1992年第4期。33.“一部工具书的启示”,《读书》1992年第3期。34.“创新求实继往开来”,《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1期。35.“罗伯斯比尔的悲剧”,《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3期。36.“可贵者胆所求者新”,《世界历史》1988年第5期。 37.“美国史学界对西奥多·罗斯福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11期。

徐伟新的主要成就

彩虹鱼
屈折礼乐
长期从事马3361303036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社会历史哲学的研究,从事中央党校中高级领导干部培训主要课程的教学和学员管理工作,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多名。曾主持、参与国家级、校级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科研成果有《社会动力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新社会动力观》、《在历史的转折中》、《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之历史比较》、《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与发展概论》等专著,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曾再版三次,被《人民日报》评论为“视角独特,具有填补空白性质的著作”;合作论著十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1991年后,研究的关注点从纯学术领域转向现实领域,转向对重大现实问题(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理性思考,尤其是对国家的重大政策取向、发展趋势进行理论前瞻性研究。关于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以及科学理性论等文章,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1997年后基于办刊和办报的需要,撰写了几十篇评论,多篇评论为国内外多家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转载、转播,其中不少观点和提法被党的文件所吸收且为社会广泛流传。2000年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的亲自领导和指导下,主要执笔撰写了《落日的辉煌——十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一文。

万方数据库 博士论文只有导出项不能下载,哪位能帮忙下载到啊,灰常感谢!

百合
辞曰
只有导出项不能下载一般是因为该论文不提供全文下载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丹心谱
回旋曲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非盈利性学术研究机构,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和最高理论研究平台。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研究员任中心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经济学所钟宏武博士担任主任。中心的宗旨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水平,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的提高,努力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本中心具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管理。本中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理事由从事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工作或实践工作的外部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人民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学者担任中心理事和研究员。理事会下设顾问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各有委员会主席1人及委员若干人。中心办事机构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中心的主要任务与活动内容有:1.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中心将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创新为己任,积极开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促进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跟踪记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中心将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记录上一年度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实践的重大进展,并连续公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度发展指数。3.组织各种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经验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心将每年举办一次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研讨重大的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问题。4.编写企业社会责任专著和系列培训教材。中心将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文库》,支持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理论专著编写和出版,还将组织力量,编写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责任教材。5.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供咨询服务。中心将承担与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有关的项目调研和咨询服务,为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各类组织研究、解决应用性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