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哪个经济研究所哪个最好

看球记
愛回來
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人大都不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东海证券有限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主要依托经济学领域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广罗其他知名研究机构的宏观经济专家,集中从事并支持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为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有鲜明显示度的“拳头学术产品”,经济学研究所于2006年下半年正式创建了“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这一常设性高端学术平台,定期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每年四期,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以发布宏观经济形势预测为主,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以研究中国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为主。截至2011年7月已经成功举办18期。报告所主要使用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在国内学界处于领先水平。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辜胜阻、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等政府高管以及国内著名机构的专家学者都曾出席论坛并对于当期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1929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1934年社会调查所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沿用社会科学研究所名称。1945年更名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7年始沿用现名。现在经济研究所已发展成为一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包括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三方面兼有,而以基本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研究机构。

北大的经济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区别是什么

作威作福
将反于宗
经院比较老,而且学术上也以本土派为主,三驾马车之中派老末,位居光华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之后。中心为林义夫开创,以海龟派为主,学术上也在中国前列。中心并非院,而是直属于校方的实体机构。很多大学都有类似的机构。具体到这两个机构,我想的是中心与经院学术理念的不同以及学校政治的考虑。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介绍

玄之又玄
三婶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CCER))创办于1994年8月,2004年当选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基地”。中心的建立是北京大学进行教学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一种新探索,也是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一种开创性尝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新组建的科研教学机构,通过这一个开放的、跨学科的、多专业视角的平台,完成更高水平的综合性知识集结。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将作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个机构继续存在。

经济研究的学术地位

此上德也
火球
近十多年来《经济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更新研究主题,密切关注现代经济学新的研究方法,积极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并在国内经济理论期刊中率先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努力不断提高期刊质量,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好评。199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1999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2000年获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奖”和首届“国家期刊奖”两项大奖,是唯一入选的经济理论期刊; 2002年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一等奖”和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是唯一入选的经济理论期刊。《经济研究》在荣获第一、二届“国家期刊奖”的基础上,在近年来的“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奖论文中,发表于《经济研究》的达50%~6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组织的近期“期刊审读报告”中,本刊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以及2008年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结果中,《经济研究》在经济学、社会科学、各类期刊总排名的三大排名中,7项主要指标继续位居第一。其中包括,代表学术认同度的总被引频次,从2007年的8247上升到10977;代表近两年学术影响的影响因子,从2007年的7.37增长到8.62;代表中期学术影响力的五年影响因子,从上年的7.46上升到8.78;代表期刊的社会认同度的他引总引比,仍然保持在0.97的高位;代表学术影响范围的被引期刊数,从上年的997种上升到1126种;代表学术界需求的网络即年下载率,从2007年124.1大幅上升到307.4;代表综合学术影响的新建立指标即H指数,也高达68。  作为我国海外发行量最大的经济理论期刊,《经济研究》一向是海外人士了解中国经济理论和经济运行动态的重要窗口。从2002第1期开始,本刊发表的全部论文都附有相应的英文提要和关键词。2008年11月,《经济研究》接到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AEA)的正式通知,在其全球经济学期刊网(EconLit)上,《经济研究》正式列入其中。

当今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请问其过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 、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全国政协常委 、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张维迎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20多年来,他以一个独立学者的立场,积极参与到中国改革实践的洪流中。他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2000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当选为“CCTV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6年3月他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长文,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了一个高潮。郎咸平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毕业于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博士学位。被中国国内媒体称为“郎监管”,素有“郎旋风”、“最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之称。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陈志武1986年去美国留学,放弃了攻读7年的计算机专业,转而学习经济,并于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1990-1995年任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助理教授,1995-1997年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1997-1999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金融学副教授1999年转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于2010年11月18日,被中国交通银行委任为非执行独立董事。吴敬琏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历届总理的座上宾,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李季中国主流经济学专家,原天津市教委主任,中国著名经济师,毕业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著名投资高级经济分析师, 中央台著名股评专家, 中央电大市场营销学教授,是诸多企业家的经济战略顾问,长期专注经济发展战略及商务合作研究,多次参加全国高层经济论坛,对未来经济趋势的剖析极具影响力,其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让众多国内外企业家在多变的环境中找到了路标。钱颖一中国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2006年10月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品牌经济研究院是做什么的?最近看发了很多品牌经济指数

刘因
目欲视色
中国品牌经济研究院注册在香港,有它的成立背景。发布的品牌经济指数是评价品牌的一个指标。为快速推进国家品牌计划、铸建中国品牌工程,庆祝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品牌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于2018年3月联合发布推出的“中国品牌日标识”,在品牌建设全面上升到国家层面之际,中国品牌经济研究院经相关部门批准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国品牌经济研究院致力成为最权威的品牌价值评估机构和品牌经济传播机构,围绕品牌和经济两大课题深入研究,形成独立的学术品格和研究价值观。目前立项的课题包括品牌动态经济学分析、品牌延伸行为经济模型、品牌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品牌经济的自由机制与策略分析、实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品牌价值探究等。

中国有哪些好的经济类杂志

肇禋
无适无莫
经济类核心期刊: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  F11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 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  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峰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 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  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  (含F27)  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  F81 财政.国家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中国经济的走向是什么?

忽乎芒乎
江南
突破“瓶颈”:中国经济 中国,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防止大起大落的经济”,提出对中国的一系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未来发展模式的政策,如果我们坚持扩大内需,重点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消费。与此相对应,我们计划第60期十亿人民币的长期国债,比去年减少200十亿人民币,中央财政赤字50十亿人民币,比上年的预算。 中国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小广博士说,8%和预期目标的7.5%来传递这样的宏观控制信号:中国经济需要“稳健型”的增长,要着力提高效益,不能盲目追求速度。 中国中国近五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至9.9%,去年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价值1700多美元。不过,经济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关键时刻”,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高耗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结构不合理,环境和能源压力越来越大,甚至造成一些国内外的关注。

中国经济总量排世界第几位?

大美
红河劫
  关于中国问题的四次大争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较大争论有过四次。  第一次是1992年以来,国际上泛起一股“中国威胁论”,已经直接影响西方大国的对华政策的重新制定;  第二次是199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第三次是去年开始出现的“中国崩溃论”,无限放大中国目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得出草率的结论;  第四次则是“中国统计水分论”。  经济连年高速增长不容忽视  这些争论,有的纯属学术范畴,有的则带有国际政治角力的背景,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用哪种眼光来审视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基本事实不容忽视,这就是在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危机面前,在中国自身宏观经济运行面临诸多深层次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不但没有衰退和崩溃,反而保持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德  对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麦迪森曾组织专家运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进行过比较精细和全面的定量测算,其研究成果发表在麦迪森著《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  根据这项测算,在GDP总量方面:1995年,中国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居世界排名榜首;居第三、四位的是日本和德国;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12.9%,少于美国的20.3%,也少于日、德之和的13.5%。但在1995年到199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和德国。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麦迪森等学者的以上结论,是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结果。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认同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方法。对中国到底排在世界第几的位置,中国认可的看法是世界第六经济强国。  另一种极端看法:中国是二流国家  不过,对中国在“大国俱乐部”中的座次,国际上还有另一种极端的看法,即“中国只是二流国家”。  美国的《外交事务》杂志在西方外交界、政界和智囊界颇有影响。原载该刊的“中国只是二流国家”一文的作者吉拉德·谢格尔,是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部主任。他写道:中国重要吗?否。充其量,中国只是一个娴熟外交舞台艺术的二流国家。事实上,最好把中国视为一个仅仅在理论上存在的强国。  在相当大程度上,此文代表了西方持鹰派立场的中国问题专家对于中国的国际经济、军事和政治地位的看法。  中国何时成为世界第一  接着,国际上许多学者或政治家关心的问题就是GDP的增长率。  麦迪森教授与任若恩教授在1998年曾合作撰文,认为假定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中国将在2015年-2020年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经济强国。  全球面对一个国家的崛起,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并不是首例。但人类是第一次面对拥有这么多人口的国家的崛起。美国经济崛起时只有3000万-4000万人,日本也只有1亿人。而中国有13亿人。如何认识又如何与一个新兴大国打交道,成为一些国家对华政策,以及应对更直接的政策的困境选择。中国目前面临的就是这样的现实。  解决国内问题仍为首务  任若恩教授说,外国人看中国,往往看宏观指标。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挑战是很多的。  他认为有三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第二是社会保障,目前仅仅在这么小的覆盖范围内有这么大的资金缺口,如果考虑到覆盖农村,困难是难以估量的。  第三,商业银行的一堆坏账,如果解决不好,就是潜在的危机。加上中国参加WTO,银行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所以,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一定会把主要精力继续放在解决国内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