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组织机构

荣辱
东郭顺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内部机构有:办公室、调研部、外联部、公共政策研究部、公众意见调查部以及培训中心。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起设立的独立机构,日常管理与运作与研究会互相配合。此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的独立机构还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改革传播影视中心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介绍

系博
毕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简称中国体改研究会,英文为China Society of Economic Reform,简写CSER)成立于1983年2月,坚持面向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力倡尊重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推进改革事业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调查、研讨、交流活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业务范围

光之梦
至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坚持面向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力倡尊重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推进改革事业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调查、研讨、交流活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主要职能是承担政府与主管部门等委托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课题研究工作,以及围绕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超前性调研,其研究成果主要供各级政府与企业做决策参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注重同中国国内以及世界各国有关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建立和发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接委托或合作研究的课题,深入研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增进国际间的交往、理解与友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怎么样?

其死也薄
女儿国
简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于1986年创办,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唯一承担改革宣传任务的国家级刊社。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和吴敬琏分别担任杂志社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和名誉总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袁绪程担任社长兼总编辑。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天眼服务

中国经济体制是什么?

击鼓
苍之茧
2021一级建造师-精品备考资料包助你高效通关一建考试¥9元2021年二级建造师-通关锦囊备考提速2大王牌¥1元【特价9元】2021新手试学体验课9元学懂造价第一章¥9元2021一消名师100节精品课超值体验,轻松取证¥0元2021年中级经济师入门必备新手快速入门攻略¥3元2021高级经济师-精讲班开班直播考纲讲解 习题演练¥1元2021健康管理师超值教程大礼包教程课题一站式配齐¥9元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指导轻松入门人力资源师¥0元查看更多在线客服官方服务官方网站精华资料免费直播课免费领课领优惠券考试日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成就回顾 1500字论文

光之旅
贝索罗
  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成就  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概括起来大体有:  1.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计划决定,是指令性计划在维系着国民经济运转。在所有制方面,追求的是“一大二公”。在分配领域,强调要实行按劳分配,推行的却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充分调动企业、个人乃至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商品交换关系被视作“资本主义尾巴”,严格限定在部分农副产品领域。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2006年底,在城镇地区,国有和集体单位吸纳就业7194万人,其他所有制形式吸纳就业21116万人,后者是前者的2.9倍;在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吸纳就业14680万人,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吸纳就业4779万人,后者约占前者的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除极少数产品外,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已放开,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相当进展,如双向选择的企业用人制度已经建立、商业用地使用权转让实现了“招、拍、挂”、利率市场化取得重要进展、汇率弹性明显增强等。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我们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诚实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随后,土地、资本、专利等生产要素也被允许参与收入分配,形成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格局。近年来,在规范初次收入分配秩序的同时,政府还加大了收入再分配的力度,以缩小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  在改革以前,企业的生产行为归根结底由政府决定,经济调节没有宏观与微观的截然区分。随着企业逐步获得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地位,计划(规划)体制也由原来侧重于分钱分物、分生产指标,转为制定预期性的、不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发展规划,通过实施市场准入政策、产业结构政策、财税等政策引导微观经济行为,实现发展目标;投资体制也由定盘子、分项目转为基于企业自主投资的备案制,侧重经济效益审查的审批向以环保、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审批转型。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信贷规模控制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间接调控为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  2.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近14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奇迹”、“中国模式”成为国际政界、学术界和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判断,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受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快速推进、制度跃迁等因素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仍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届时,人民富裕程度将会比目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发展带来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从1978年到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分别增长了33.3倍和25.8倍。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即便扣除物价因素,也上涨了6.5倍。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城市居民家庭从57.5%稳步下降到35.8%;农村居民家庭从67.7%下降到43%。食品支出占比的下降,使城乡居民能够将的收入用于改善居住、出行、健康和娱乐条件,以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居民家庭拥有的财富也在快速增长。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在城镇地区已经全面普及,汽车、电脑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6.7平方米增长到26.1平方米(2005年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8.1平方米增长到30.7平方米(2006年数),分别增长了2.9倍和2.8倍。从1978年到2007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从210.6亿元增长到172534亿元,增长了800多倍。股票市场更是从无到有,2007年12月,沪深股市流通市值达到93064亿元,占同期居民人民币存款总额的一半以上。  3.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界贸易规则,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我国还积极迎接世界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国外直接投资7745亿美元,吸引外资规模连续名列发展中国家首位。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就是中国制造(和组装)产品大量出口,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发掘了我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拓展了空间。不仅如此,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也开始积极“走出去”,以全球化的视野在海外开展投资,整合产业链,以快速提升自身竞争力。  4.社会全面进步  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已经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也由1980年的45.9%提高到2006年的75.7%。自恢复招考以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数量,2006年分别达到943万人和110万人。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培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撑。到2006年,我国科技人员数量达到413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约280万人),全年共接受发明专利申请21万件,授权发明专利约5.8万件。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从1980年到2006年,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0.8人增加到15.4人,床位数从19.3张增加到25.3张,分别增长了42.6%和31%,居民预期寿命,也由1981年的67.77岁提高到71.4岁。在竞技体育中,打破世界纪录、获得世界冠军的次数大量增加,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奖牌数排名明显提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大国。  在政治生活和文化领域,实事求是指导思想的恢复,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勇于探索、讲求实效成为社会风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不断拓宽,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舆论监督力度不断增强,个人表达意见的自由度不断加大。国家实力的增强、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个人事业的成功,使公众对改革开放、对党的领导、对政府施政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对国家前途和个人未来充满信心。  以上这些,为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急求一篇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论文

不知前后
九守
从近期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或者说难点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大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尤其是加快资本市场要素市场建设。三是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继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完善政府的投资和调控体制,尤其是要发挥经济和法律手段在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四是要深化与民生有关的体制改革,主要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五是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设置、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以及土地征用制度、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六是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国内外经济平衡发展,解决宏观经济存在的外汇储备过多等突出矛盾。七是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包括教科文卫体制改革,其中网友提到的卫生体制改革,现在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其基本思路是综合配套推进,医药卫生体制、药品产销体制和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其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是要解决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医药分离等问题。还要加大政府的公共卫生投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为广大人民提供价格合理、服务周到的医疗卫生服务。最后,还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等。   [一家之言]:请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什么?农村集体资产可以股份化吗?比如是否可以三三制给村民、管理层和村集体,并且管理层只能在任期内持股?   【孔泾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广泛的内容,包括:一是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济制度;二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三是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四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制;五是推进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产业体制改革,其中也可以包括集体企业及资产的股份制改造问题;六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此外还要继续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等。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曾经说:“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

卷耳
法蒂玛
(1)新经济政策。(2分) 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4分)(2)变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2分) 影响:促进了苏联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也导致农重轻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分)(3)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4分)不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侧重于利用“计划”调节;中国侧重于利用“市场”调节。(4分)(4)启示:经济体制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或经济改革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要善于总结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和教训等。(4分)?
试题分析:(1)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可联系是指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国民经济。(2)结合所学知识,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积极: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④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弊端:①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②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结论: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3)粮票到股票反映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后面一问注意比较不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侧重于利用“计划”调节;中国侧重于利用“市场”调节。(4)属于开放性问题,但根据材料可总结出,经济体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要与时俱进,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优点可以相互借鉴等点评: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基本特点1.基本结构:一般由材料和问题组成1)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2)问题:主要有五大类(1)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2)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4)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5)简述……的启示2.基本类型:材料解析题3.答案类型:1)据答案来源分:(1)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例如:2007高考文综(一)第38题(历史)第(1)问的三个答案要点分别来自材料一中的三段材料。即“有助于扩大本国就业,加强国防建设;禁运改变了美国的传统政策,实际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军强国失去获得军火的机会);战争地带 经常发生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确立,应由行政部门确定”。(2)来源于课本的答案: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例如:2007高考文综(一)第40题(历史)第(1)问的答案要点是来自教材中的原话即“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3)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答案。例如:2007高考文综(一)第38题(历史)第(3)问国际背景的答案要点要求考生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2)据答案内容分:(1)限定性或半限定性答案:指来源于课本或材料中的答案。如: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和部分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2)开放性答案:指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如:问启示题和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3)据答案形式分:(1)列举型:如: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写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等。(2)简述型:对答案要进行简单论述。

从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声优
乐之末也
总之,这场改革是不对头的,工农成了牺牲品,它扶起来的不是人民,而是那些有权有势的特殊群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20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功,对它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是很有价值的。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基本经验和教训或值得反思的地方。s0100 一、基本经验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改革者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最初的,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改革就是产权改革,当时也没有产权理论作为指导。但是,这场改革实质上就是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选择也许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和人们的本能选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等。考察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每一步改革的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或“产权关系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因为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界定和调整。 2、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制度开始的。为什么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农村?我们认为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剪刀差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为集体经济,实为变相的国营经济。与城市的集体和国营经济不同的是,国家对农村的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这样农村改革的机会成本很低,农村对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因此,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旧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发生之后,更能够得到政府的迅速认可和支持。 3、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中国的经济体制,在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体制外突破来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构和促进或倒逼旧体制的变革,这是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经验之一,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无论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增长,都是“两条腿”走路。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体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要早。对集体农业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且,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决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这固然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导向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国有经济实际上也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承担着成本。我们假设:国有经济体制一开始就彻底变革,那么,非公有制经济能否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要改变。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初始主体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其中,政府作为多元主体中的一员在体制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农村改革为例。前面已经分析,农村经济体制变迁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和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正在进行的制度创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主体扮演不同角色,起着不同作用,不同阶段的角色及其作用又是有所变化的。政府虽然不是在每一项改革或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充当主角或领域者,但是,它作为重要的制度变迁主体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制度创新在很短时间里向全国推广,则属于新制度的扩散。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是最重要的主体。它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可、支持极大地打消了广大农民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顾虑,使新制度以尽快的速度扩散。当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一变革除了触犯了少数人的既得利益外,于农民、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于城市居民都是有益的,基本上属于帕雷托改进,所在大家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改革的。 家庭联产责任制也有局限性。还是农民自己在实践中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然地创造了一种扬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制度形式——股份合作制。毫无疑问,广大农民自己是主角,他们是制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基本上是认可、顺应、引导。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拉开了帷幕。农民现在已经意识到家庭小规模经营对他们的种种不利。因此,农民们自己又在探索,他们仍然是创新的主角。 乡镇企业的发展既是中国农村的产业革命,又导致了整个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创新——可以与农业中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相提并论的制度创新。这一创新有一个过程,在过程的不同阶段,创新的不同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有所变化的。几乎在家庭承包制刚刚全面实施的同时,“社队企业”开始实行承包制,即由公社、大队包给一些“能人”。这些“能人”都是农民,是农民中的“基层干部”或原来就是“社队企业”的经营者。第一步制度创新,是由“基层干部”唱主角,集体代表——公社、大队、生产队及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广大农民共同参与的,几乎没有反对的主体,因为它对任何一个群体或阶层或国家,都是有益无害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显然支持,但不是创新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不是主角。 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有些大胆的农民开始投资办企业了。有些单独办、家庭办,有些是农户合伙办,这就使乡镇企业自身的组织也出现了新形式——家庭企业和合伙企业。非公有的乡镇企业取得了超常发展。农民自己仍然是创新的主角。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起了一个“放”或“允许”的作用,即所谓“给政策”,例如国务院1984年的4号文件认可、允许个体或联合投资。当然,“放”本身也是一种对创新的“参与”,它与阻挠或观望是不同的,与一般的“支持”也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也是这一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体制创新,目标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特别是县以上的政府基本上退出了“制度创新主体”行列。因为经过第一、二步政府“放”以后,乡镇企业走上了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道路。在政府跟乡镇企业没有产权关系,乡镇企业也不再需要政府“放”什么权、给什么政策的情况下,政府面对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就显得没有什么可为了。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从合伙制到股份合作制,甚至有些向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化的演变,都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投资者和广大农民自己的事情,他们顺应市尝产业变化的需要,很自然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产权关系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创新。这是由他们的产权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关系决定的,他们有产权,从而有谈判实力,能够左右制度变迁的方向,而且也必须左右,以维护其产权收益。 国有企业至今为止的制度创新,尽管地方政府、企业及企业员工等主体在不同阶段的角色或作用在变化,但是中央政府除了创新初期很短时期外,一直都是创新的主角,一直都是它主导,它决定创新的方向和方式,并组织试点和推广。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对于体制转轨,理论上存在多种途径或方式。在实践中,也有多种方式,人们把20世纪开始、持续至今还没有完成的许多国家的改革,大体上划分为两种方式: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或“休克式疗法”。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比较多的人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更加成功。主要标志是,在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连续20年经济平均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物价上涨率限制在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1979年至1999年,社会零售物价上涨率平均为6.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从1985年至1999年平均为8.9%),没有到两位数,从而没有危及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张卓元,2000)。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物价上涨率总的来说处于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全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有较大提高,得到改革的实惠。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地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而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也是这样。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还有是先易后难,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牵涉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社会成员的就业与福利保障,所以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改革。为了保持社会稳定,避免对企业的迅速改革可能导致的生产下降,失去社会大众对制度变迁的支持,同时又要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中国企业制度的变迁实际上是通过体制外变迁和体制内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来推进的。也就是前面分析的“两条腿”走路。 当然,我们只能说,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比较成功。但是,它同样有其局限性。而且,我们也不能认为或断定激进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长时期的时间去检验。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制度变迁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选择也可能不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教训 1、对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状况重视不够,造成的后果将是深刻而长期的。 我国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也在收入分配领域进行着相应的改革,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但是,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1)从基尼系数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33,这说明我国当时属于个人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国家;而到1995年基尼系数已达到0.445,1998年上升到0.456,不仅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中等合理差距水平,而且超过了美国1990年家庭收入0.43的基尼系数。(2)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调查,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2.36∶1,1985年为1.72∶1,1999年为2.65∶1;从这三个比值上可以看出,1978年至199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又扩大的趋势。(3)从地区收入差距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职工的收入要低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最低。大约到1989年前后,东西部地区的职工收入基本持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收入差距逐渐拉开,到1997年东西部地区的职工收入比达到1.4∶1;农村收入差距则从1980年的1.46∶1扩大到1997年的2.5∶1。(4)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据统计,1978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电力、煤气和水生产供应业,职工平均工资为850元,收入最低的行业为社会服务业,职工平均工资为392元,二者绝对差距是458元,相对差距为2.17∶1;到1998年,收入最高的行业为金融保险业,职工年均收入为10,633元,收入最低的行业为农林业,职工年均工资为4,528元,二者绝对差距为6,015元,相对差距扩大到2.35∶1。(5)从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差距来看,据温州的一项调查,在一般的私营企业中,企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21倍,在具有百万资产以上的私营企业中,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79倍。而据湖北省统计局、劳动厅、计委联合调查组对湖北省50家停产半停产企业的1258名职工的调查显示,他们的平均月工资只有66元,仅相当于私营企业主月生活费1827.56元的3.6%(韩留富,2001)。 目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经导致了严重而长期的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虽然有许多种,但是大多数居民收入低、收入分配不合理,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多数居民虽然有强烈的需求冲动,但是没有购买力,无法形成有效需求。收入差距的拉大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而且随着我国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政策的实施,这种收入差距还会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2、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经济体制改革有时难以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从现实中可以看出,后者是滞后于前者的。当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考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往往是推而不动或大推小动,甚至越改越令人不满意,例如,机构改革,越改越臃肿。可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 3、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重视不够,技术创新落后于制度创新。 这里所谓的“技术创新”是指直接生产领域的技术发明、创新、运用,不是科学家的实验室或档案柜里的“科研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进行,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明显的。但是,技术创新相对于制度创新是严重滞后的。技术创新滞后于制度创新的后果就是当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效率完全发挥出来之后,经济发展的动力就趋于消失。 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从1978年开始的农民自发改革,到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业技术基本上没有创新,甚至有倒退。即使到现在,农业技术也没有太大的、普遍的进展。国有企业主要强调进行经营管理体制和产权改革,技术领域的改革和创新、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员工的技术培训等,都没有明显的进步。在调查研究中也发现,同一个地区的不同企业在面临相同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下,在制度变迁发生后,虽然在短期内都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明显好转,但是过几年后,却出现了企业效益的明显差异。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也说明了技术创新在制度创新后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当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互动的,技术创新的相对滞后,也与制度有关。说明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推广和运用没有足够的激励。因此,我们应该从技术创新的相对不足反思我们的制度创新——它的不足和不配套。 4、渐进式改革的累积成本或后摊成本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易到难,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这实际上是渐进式改革的累计成本所导致的。渐进式改革强调在不改变宪法、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从另一角度来看,制度的适应性总是有限的,任何一种制度只能适应特定的环境,而且这种适应也只能够在短期内适应,可以说适应是相对的,而不完全适应是绝对的。例如,价格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的最主要表现之一,但是价格双轨制所带来的“腐败”问题,则可以看作是渐进式改革的累计成本;在旧体制外生长出新体制,旧体制的改革则逐步进行,这种渐进性确实既依靠新体制的外力推动旧体制变革,又不至于使因旧体制的突然崩溃而导致巨大的社会震荡。但是,它却产生了新旧体制之间的摩擦和摩擦成本,而且,对旧体制内公有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境况相对恶化,导致旧体制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国有企业的效益不断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国有企业大量下岗职工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渐进式改革的后摊成本越来越大,成为进一步改革的巨大阻力。 【参考文献】 〔1〕张卓元,2000:《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经济思考》,经济管理出版社。 〔2〕韩留富,2001:《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调控措施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