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的研究生好考吗?就业前景如何?

峣峣易缺
笛吹川
我刚海大毕业,有这个专业吗?哪个院的,可能是研究生吧,我本科不知道。海大不是很好考,沾了青岛旅游城市的光。社会学前景不知道,主要研究什么的。海大就业最好的就是港航和船舶了 ,没分啊。。。。。。。晕我是海大在校本科生。。。我也没听说有这个专业。。可想而知这个专业不咋样。。。不过,海大分数不低的,因为本身学校海洋类很强,排名靠前。这种专业不好就业吧。想想能干啥,当老师?

有没有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的呀?有些问题想请教

恐怖秀
大八卦
海大的海洋社会学不错。同学说是比较偏理科。加油。祝你好运,啥问题 要是历年真题的话 可以去鱼山买~

中国海洋大学 社会学 好考么

好叶
似口
那里的社会学研究生还算好考。根据往年的分数和录取比率是可以知道的。本来在我国社会学专业要比其他专业好考研究生社会学最厉害的学校:北大,清华,人大,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

我想考2013年中国海洋大学的社会学研究生,参考书目可以详细点吗,比如说谁主编的,还有真题

传其常情
铳墓
一看你就是个新手,去“考研加油站”,最好在这个网站里面,因为其他的网站要么信息更新慢,要么信息有时不准确,当年我跟我同学都是用的这个,然后在网站里,你自己先熟悉下,找到类似考研论坛的,上面应该有选地区,学校啊什么的,你就找到海洋大学的论坛,里面的资料相当多,而且,你有疑问还可以发帖,问,很有用的,里面有很多师哥师姐总结的考研经验,资料用书,等等等等,资料真心一堆,·!~我想我这个也算是经验吧,考研,最重要的一个去处就是你所报学校的论坛,那里是一片充满财富的宝地,就看你的挖掘能力了,这个不仅解决了你现在要问的问题,今后直到你考完研,都一直都你有帮助,对了,在论坛,想办法在里面与该校的学生搞熟悉些,他可以帮你在他们学校为你搞内部资料~!~望采纳了·!~!~!~

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录取时对同一个学校只录取1-2人吗?有这个规定吗?

爱物语
七围八围
没有吧

您好!请问下我想考社会学的研究生,您能推荐下学校吗?

孔雀城
野兰花
全国社会学专业排名2008年、2009年社会学专业排名A+、A类院校分数线 排名 招生单位 2008年分数线 2009年分数线 总分 政治 外语 专1 专2 总分 政治 外语 专1 专2 1 北京大学(A+) 335 50 50 90 90 325 50 50 90 90 2 中国人民大学(A) 345 60 60 90 90 345 60 60 90 90 3 中山大学(A) 320 55 55 90 90 320 50 50 90 90 4 清华大学(A) 355 50 50 90 90 345 50 50 90 90 5 南京大学(A) 335 55 55 90 90 330 55 55 90 90 6 上海大学 330 53 53 80 80 315 46 46 69 69 7 华中师范大学 330 53 53 80 80 315 46 46 69 69 8 南开大学 340 60 55 90 90 320 53 53 90 83 9 华中科技大学 340 54 54 90 90 330 51 51 90 90 10 北京师范大学 340 55 55 90 90 330 50 50 90 90 11 吉林大学 350 55 55 90 90 320 50 50 90 90 12 武汉大学 330 60 50 90 90 325 55 50 90 90 13 华东师范大学 330 53 53 80 80 315 46 46 69 69 14 华东理工大学 330 53 53 80 80 315 46 46 69 69 15 浙江大学 335 60 60 90 90 300 50 50 80 80 16 复旦大学 335 60 60 90 90 310 50 50 90 90考得难易程度能分析下吗?我想,考研的分数线已经基本能说明问题了吧。。。社会学考研院校选择 社会学一级学科下设有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民俗学4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甚多,本文着重介绍二级学科中的社会学,并从研究优势等方面推荐相应院校供考生参考。 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作为国内社会学学科实力最强的社会学系,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堪称第一,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其中对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社会研究方法是实力最为雄厚的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的应用社会学、政策研究、社会心理研究实力也很强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由潘绥铭教授领衔的性别社会学研究可以和社会学研究所的性别社会学研究齐肩。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主要研究优势有: (1)社会学理论与社会转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在此研究方向上有自己的主导观念,即“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努力研究以最小的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社会进步的各种社会机制。 (2)社会研究方法:该研究方向集中于中国社会的运行和社会转型,在此基础上对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个案调查方法以及社会指标与社会测量等方法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同时致力于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关于社会运行和社会转型的社会指标体系,用实证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和修订,使之成为国内重要的与骨干的社会指标之一。 (3)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以分支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社区建设、法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领域。人大最早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国内)引入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召开法社会学的国际研讨会,是国内唯一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中系统开设法社会学课程的学科点。 (4)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在继承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研究主题的基础上,近年来对社会重大事件给予极大关注,包括对突发事件中的民众心态与应对研究,以及人文奥运研究。 (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的全国社会综合调查项目,是一项对社会全面系统的标准化、定期性、连续性调查项目,充分体现社会调查各个环节的技能和优势。 推荐指数:★★★★★ 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盛名不虚,实力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资就是最好的证明。北京大学有深厚的社会学传统,老一辈著名的社会学家大部分在此工作过,其培养的学生已成为当代社会学界中的翘楚。北大社会学系所开设的研究方向是目前国内院校中最多的,主要包括组织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城乡社会学、社会统计学、城市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女性学等。主要研究优势有: (1)社会学理论:北大的社会学系在老一辈社会学家如费孝通、雷洁琼、袁方等的带领下,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和中国社会学传统的研究是该系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特点。 (2)社会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依托北大人类学研究所的实力,该系的质性研究实力能够与社会学研究所比肩;在定量研究方面,国内社会统计学和高级社会统计分析方法通用的教材出自该系的卢淑华和郭志刚教授,在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面的实力已经不证自明。 (3)应用社会学:在人类学方法的指导下,北大社会学系在政治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社区研究等社会学研究分支的实力发展快速,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凭借社会统计学和高级统计分析方面的优势,该系的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在国内影响较大,而人口社会学与组织社会学尤其突出。 (4)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社区中越来越需要社会工作人员对弱势群体的帮助,解决社会转型中不断显见的老龄化问题。该系在女性学、老年学、社会工作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研究、贫困问题研究有突出见解,而社会对社工人员越来越多的需求也为该方向的毕业人员提供就业渠道。 推荐指数:★★★★★ 三、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是南大社会学院下属的一个系,但该系的分量不止占了该学院的半壁江山。社会学为南京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主要开设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经济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优势有: (1)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在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尤其是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方面,宋林飞、周晓虹、成伯清等教授所做工作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肯定;在社会研究方法方面,风笑天教授被学界公认为最优秀的老师之一。 (2)社会心理学:在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领域,南大社会学系独树一帜,对此贡献最突出的是周晓虹和翟学伟教授。 (3)社会问题: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区,在先发展的优势下,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是空前的。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通过运用社会学与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社会问题进行诊断和解剖,以便对其治理。 (4)城市社会学:苏南小城镇研究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研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长三角的城市化具有的典型性为南大社会学系对城市社会学提供了最好的研究对象。 推荐指数:★★★★★四、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中山大学社会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主要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和国内多所著名大学,与香港的大学合作尤其紧密,教师多在香港和国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近二十年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师生活跃在学术研究领域,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省等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社区研究、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工业社会学等方向逐渐形成特色。该系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城市与社区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特点以及城市化的加快为城市社会学与社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针对珠三角的城市发展,该系对此的研究受到政府高层的极大重视。(2)人口与社会发展:依托人口研究所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实力,加上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实力,为地方建设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3)经济社会学: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自是前所未有,而对此研究的显著成果则成为该系经济社会学研究实力发展的见证。(4)消费社会学: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对消费者、消费行为、企业行为、消费市场的研究成为现代社会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该系主任王宁教授是国际社会学学会消费社会学分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其在消费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有重要影响。(5)劳工研究:珠三角的企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形成广大的民工潮,对劳工的迁移和就业、劳动力市场、劳工权利保障等问题的研究极大影响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管理和发展。该系利用地理位置和学科的优势对劳工问题的研究在国内独一无二。且该系对港澳社会与人口迁移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其他高校无法比拟。推荐指数:★★★★★ 五、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在中国社会学的华中版图上,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所拥有的师资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应该是最显著的。其中享有声誉的研究生导师和较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有:贺雪峰教授、吴毅教授是我国农村社会学、农村政治学研究中享有声誉的知名学者;丁建定教授在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石人炳教授关于人口社会学和老年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吴中宇教授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较高评价;雷洪教授、孙秋云教授是我国社会学界、人类学界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此外,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家庭社会学、应用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学术研究中也享有声誉,也是该系所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新的学术增长点。推荐指数:★★★★★ 六、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是南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重建社会学后第一批建立的社会学系之一,曾为我国社会学重建及早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后续师资力量发展缓慢,近年来发展有停滞甚至滑坡的迹象,但因其雄厚的实力基础,其学科实力仍不可小视。主要研究优势有社会学理论(侯均生)、社会心理学、中国社会思想与社会发展、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科学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领域。推荐指数:★★★★ 七、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虽然清华大学是传统的工科学校,但高校建设时并不忽视各专业的实力建设。社会学系于1999年重建,可以认为是社会学界新增的强大竞争力。目前该系师资的特点是每位教师都有突出的学术成果,都是本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多数人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已有较大建树,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发展方向在巩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和应用社会学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城市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和转型社会学三个方向,主要研究优势有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网络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福利社会学等。从该系的师资力量来看,教师的学术成就是比较高的,而且比较均衡,这样对指导学生比较有利,不会出现不同学生得到指导不均衡的情况,学生在选导师时困难不大。推荐指数:★★★★ 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为复旦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之一,该系拥有先进的社会研究方法多功能实验室,致力于开展以理论创新为导向的经验研究,在社会思想史、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研究、经济社会学、文化与宗教社会学等领域取得了在海内外学界有影响的成果。在教学上,该系以培养社会学专业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注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并通过社会实践领会社会学作为知行之学的价值,使研究生具备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的基础和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的能力。主要研究优势在于社会学理论与社会思想史、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研究、经济社会学、文化与宗教社会学、社会学定量研究等,尤其是关于应用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推荐指数:★★★★九、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作为经济特区里的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已经形成了农村社会学、社会政策研究和移民社会学等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但研究方向相对不完备。在农村社会学方面,胡荣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村民自治的研究;在社会政策方面,张友琴教授一直从事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在移民社会学方面,李明欢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跨境移民问题研究。该系的主要研究优势在于村民自治与地方治理、社会政策研究、环境社会学、移民社会学等。推荐指数:★★★★ 十、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作为中部地区最优秀的综合性大学,武汉大学在社会学研究方面也具有很强实力。虽然师资中专业社会学毕业的教师相对较少,对其在国内的社会学竞争有些不利,但是从其他专业补充来的师资也正显示出学科背景的多样化,有利于社会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主要研究优势有: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主要代表有周长城教授)、城市社会学(围绕武汉城市圈,研究城市和城市化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城市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政治社会学(研究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模式和规律,以及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全面发展)。推荐指数:★★★★ 十一、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拥有2个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社会发展基础理论;东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立足东北经济与社会背景特点,探索东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机制,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思路。该系承担了大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基地”,产出大批科研成果,培养大批优秀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推荐指数:★★★★ 十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该系社会学学科科研力量雄厚,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曹锦清教授的重要成果《黄河边的中国》为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决策以及上海市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曹锦清、徐永祥、张广利、范斌等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并已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会学三个研究方向: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推荐指数:★★★★十三、河海大学社会学系虽然被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光辉覆盖,但河海大学得益于学校的水利和工科背景,社会学发展体系特色明显,这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所不能比的。主要开设移民社会学、城乡社会学、环境社会学、项目社会评价等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优势在于:(1)移民社会学:移民是世界性的难题,大型工程项目涉及的移民问题常常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河海大学率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移民社会学研究,应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大量库区与安置区田野调查研究、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移民遗留问题处理、移民监测评估、移民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社会学研究。(2)城乡社会学:伴随中国社会的转型,大量的社会学问题需要进行研究。该系教师较早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城市化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多项重大课题研究。(3)环境社会学: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长远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该方向应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环境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的实地调查与理论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4)项目社会评价:大型工程项目涉及大量的社会学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成为工程和社会学学科都忽视的边缘地带。该系在国内率先开始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项目社会影响、利益相关群体、脆弱人群、少数民族群体等进行分析,提出减少社会影响的策略,给出与项目相关的社会政策设计。河海大学在发展项目中的社会学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推荐指数:★★★★★ 十四、四川大学社会学系四川省社会学的领军院校,拥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该系对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受灾人员心理干预恢复等社会工作成绩突出。主要研究优势有:社会心理学、宗教社会学(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宗教学)、应用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一直以来的强项传统)、医学社会学、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研究、西部移民研究、灾区建设等。推荐指数:★★★★ 十五、兰州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拥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由于兰州大学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考生多不考虑,以致其学科发展受到影响。但近几年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对西部社会的研究较有影响力,在西部高校中影响较大。主要研究优势有民族社会学、环境社会学、西部农村与贫困社会学等。推荐指数:★★★ 十六、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尽管该校社会学系建系时间不长、规模不大,但在社会学的若干研究方向(包括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转型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等)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没有社会学博士点的院校中,该系所拥有的师资是非常雄厚的,甚至连一些有博士点的院校也自叹不如。在年轻的社会学系中,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应该是最有潜力的。主要研究优势有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转型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定量研究等,尤其是法律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推荐指数:★★★★ 十七、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虽然社会学建系时间较晚,但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以及农村社区发展研究领域中的实力,该系很快在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区发展、城乡社会学、农村公共管理、农村家庭社会学与性别研究等领域崭露头角。对意欲从事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农村社区研究、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考生而言,该校是最合适的选择。主要研究优势有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研究、三农问题等。推荐指数:★★★★上文从学科优势方面整体介绍了推荐院校社会学系的情况,下面以表格列出这些推荐院校的师资力量及报考情况,让考生直观链接了解。 推荐院校社会学系概况统计表高校名称 博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 教师数目 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 √ √ 25 21北京大学 √ √ 40 36南京大学 √ √ 17 17中山大学 √ √ 28 23南开大学 √ √ 14 9清华大学 √ √ 13 13复旦大学 √ √ 14 9华东理工大学 √ × 10 7华中科技大学 √ × 29 25武汉大学 √ × 17 14厦门大学 √ × 18 13吉林大学 √ √ 15 15河海大学 √ × 17 10四川大学 × × 12 10兰州大学 × × 14 6中国政法大学 × × 14 12中国农业大学 × × 14 9注:①数据来源各高校社会学系和研究生招生网站。其实,实力强劲的社会学院校还有很多,一些特色鲜明的如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程社会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社会学等新兴研究方向,也是考生报考可以适当选择的,最主要的还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成功几率大的目标院校。这些学校都太大牌了,能有些较好考得吗追答B+等(24个):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这些都是社会学B+等级的学校,可以去看看。

中国海洋大学有哪些好专业

碧玉簪
雄节
中国海洋大学以海洋和水产学科,是中国海洋第一校。所以海洋和水产类专业是非常厉害的,如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这些专业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们拥有很强的师资,绝对有真才实学,你进到这些专业里,只要肯学不怕学不到东西,但是也有个缺点,就是本科毕业时不好就业,大多数都要考研,因为学术型太强了。要说海大本科毕业后第一好就业的专业那就是——港航。这个专业的学生大四多数都搞定工作了,工资也挺高,缺点就是要常出海,到处奔波,比较辛苦。港航专业是好就业,工资高的王牌专业,但对于一所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来说,好就业的专业还有很多,如药学(青岛有药厂)、船舶、港航、管理、信息什么的。还有一点,中国海洋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也是很不错的专业,很有发展前景,学生就业也很好。看海大的专业介绍,整体会觉得工科比较突出,各方面优势也多,其实文科生也有适合的专业。如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对文科生来说算是不错的选择。最后一类就是比较宽泛的专业了,文理兼收,就业不成问题,只是刚开始工资可能不高。如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的会计、财务管理等,这两个院的专业是比较吃香的。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能学明白,不过文科生学起经院的金融来可能要吃力一点。总体来说海大还是所综合实力很强的大学,能够进入学习也是难得的机会,并且海大的录取分数也是偏高的,尤其是一些工科专业,所以想要考海大,还是要努力的。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30历史人物主要事迹,影响或贡献

纯素之道
磁石男
1、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成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2、李鸿章等人兴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先河。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19世纪,世界已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时代,任何国际或国内斗争的失败,都可能被视为落后,洋务运动也因甲午战争之败被归为此列,但它不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连续“失败”中的一次。尽管“自强”进程颇多可指摘之处,但传统中国的架构已被突破——洋务运动以引进技术为富国强兵手段;百日维新则以为立宪才能救国;“五四运动”时国人已认识到改革还需从思想着手。3、孙中山创兴中会,辛亥革~命,建中华民国。至辛亥年前后,梁启超、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念均有极大的进化。梁启超于1905年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与“排满”思潮决裂。孙因现实需要(革命党人以“排满”为发动民众的重要工具),虽然在辛亥前从未公开批评过“排满”,但1912年元旦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主张“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与梁启超的意见已颇为相近。自此之后,保有“满洲主权”也成为了孙中山不可动摇的一条底线。4、关天培,抗击洋人。穿鼻之战是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中英战斗。道光十九年(1839年11月3日)英舰在穿鼻洋(广州虎门口)进行挑衅,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抗击。伤英舰一艘。英军败退,落海数十人。5、薛岳,长沙会战。1938年10月武汉弃守后,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文夕大火”却把即将成为抗日前线的长沙付之一炬。铁血将军薛岳临危受命,赴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他曾经的对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彭中华,则奉中共中央之命,主动上门献计献策,与薛岳并肩尽抗敌守土之责。经历悲壮惨烈的恶战,薛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和湖湘群众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指挥三湘虎贲将士先后逐退了冈村宁次、阿南惟几对长沙的三次进攻。当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抗战还任重道远,但中国人民已经用铁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论断:“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中国。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他是怎样满足全国的电力供应的。

葛洪
刘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这种粗放的经济运行方式已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能源对经济良性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为此,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一五”发展目标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0比2000年翻一番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作为两个最重要的发展指标。本文对中国能源资源形势和世界对新型能源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国能源利用应立足国内,走能源利用多样化、高效化的路子,中国完全有能力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  1中国能源供应形势  1.1传统能源  从中国能源资源赋存及利用现状看,主要能源结构是煤炭和石油,二者占能源总消耗的90%左右。水力发电、天然气、煤层气、核能、太阳能和风能所占比例很小。本文所称传统能源是指开发利用时间较长,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水能和核能。  1.1.1煤炭  2000年,煤炭生产占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的66.6%,预计2005年的产量为20亿t左右。根据有关部门预测,1000m以浅远景资源总量28600亿t。截至2003年底,累计探明资源储量为10660亿t。我国煤炭储量丰富,按目前的开采规模,可供开采上百年。但煤炭开采最大的问题一是浪费严重,二是环境成本大。据载,国有煤矿每采出1t煤平均要动用2.5t的煤炭储量,损耗2.48t的水资源。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山西省每年挖5亿t煤,就使12亿m3水资源受到破坏,相当于山西省引黄工程的总引水量。平均每生产1亿t煤造成水土流失影响面积约245km2。2002年以来,山西省煤炭开采每年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地表塌陷等损失达300多亿元,即每生产1t煤的代价为70多元。1980―2004年山西省煤矿安全事故“吞噬”了17286人。20年中累计排放烟尘达1743万t,地下采空区已达2万多km2,占山西省面积的1/7,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土地面积达6000km2。再加上煤炭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煤炭利用成本更高。这样的状况,本身对中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环境也是希缺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具有不可逆性,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所以,中国今后要限制煤炭过度开采,实现煤炭产量逐步稳定增长,同时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积极推进清洁煤技术,缓解煤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1.2石油  2000年石油生产为全国能源产量的21.8%(折合为标准煤)。据有关部门评价,全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200亿t左右。在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中中国占2.1%。1993年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05年进口原油超过1亿t。中国在石油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探明程度低,只有33%;二是相当一部分大型油田增产稳产压力增大,2005年中国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9%,而消费量同比增长16.8%,产量增长远落后于消费增长;三是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进口又以货物贸易为主,受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和国际政治局势影响较大。  “十五”前4年,中国加大油气勘探力度,累计投资1000亿元,探明了8个地质储量大于1亿t的油田和3个地质储量大于1000亿m3的气田。有关院士、专家预测,随着勘探技术进步和生油理论的突破,中国将迎来石油勘探“二次创业”,前景光明。  所以,加大勘探力度和生产能力应成为中国石油产业的首选。  1.1.3天然气  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不包括南海南部海域),中国天然气可采资源量22万亿m3。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4万亿m3,待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30.6万亿m3,探明程度12.5%。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可采储量平均年增长10%。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20年里,中国天然气年探明储量在5000亿m3以上。  中国天然气开发利用水平较低,据有关方面统计,2000年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生产总量中,天然气占3.7%,而世界平均水平是三者基本平分天下,天然气占28%。但中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较快,2004年为408亿m3,同比增长16.4%。  天然气替代煤炭,还有巨大的环保作用。按照西气东输工程每年120亿m3的天然气,即意味着可替代900万t标准煤,减少排放烟尘27万t。  所以,在今后的5年中,中国应提高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水平,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1.1.4煤层气  煤层气是一种与煤炭相伴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气体,也称为瓦斯。由于煤矿瓦斯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较深,而对其开发利用重视不够。瓦斯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其燃烧值与天然气相当,有效利用煤矿瓦斯既可以缓解能源紧张,又有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降低煤矿安全事故。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34万亿m3,与天然气资源量相当,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可采资源约在14万亿~18万亿m3。2004年全国开采煤矿年抽放瓦斯总量(折合甲烷纯量)达到12.6亿m3,但利用率不到30%。  中国煤层气主要分布在东北、山西、重庆和贵州地区。2005年11月1日,中联煤层气公司在山西沁南实施的潘河项目一期工程竣工,进入商业运营。2005年计划完井100口,其中15口井已经产气,平均日产气达1500m3。该项目以获得的754亿m3探明储量为基础,共安排909口井,分三期建设大型煤层气田基地。“十一五”期间,仅山西省煤层气产能将达到50亿m3,其中中联煤层气公司产能预计近20亿m3。  煤层气的利用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是薄弱环节,国家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煤层气的推广应用。  1.1.5水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力发电取得了辉煌成就,从1978年中国水电占能源生产总量的3.1%提高到2001年的8.7%,年发电量增加了4倍多。但相对于中国水利能源总量,这个比例仍然很低。全国水利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历时4年的复查结果表明,中国内地水利资源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80万kW,年发电量17534亿kW,相当于212亿t标准煤的发电量。截止2004年底,装机容量约1108亿kW,占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5%;年发电量3310亿kW,占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的19%。  在水能利用方面,中国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处于世界前列,还有很大潜力。根据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kW,开发程度达到70%左右。  1.1.6核电  在世界局势缓和和科学技术提高的背景下,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安全、洁净的能源,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中国已建成11座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0万kW,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而国际平均水平是16%。2004年法国核发电量的比例占其国内总发电量的78%,日本装机容量为4574万kW,占国内总发电量的30%。  中国铀矿资源比较丰富,在国际局势继续缓和,人类理性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锻炼后的今天,中国完全可以进一步发展核电。  1.2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人类能源的希望。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这类能源有可再生、用之不竭、潜力巨大和利于环保等特点。正是基于这些特点,各能源消费大国政府均把这类能源的开发利用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将会逐步降低,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替代会越来越大。2004年6月,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形成了包含197个具体行动方案的《国际行动计划计划能够具体落实,到2015年全球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人口将达到10亿。举两个国家的例子加以说明。  日本:日本是矿产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其国内煤炭、石油储量很少。其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4位,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2%,石油进口占世界的11.6%,天然气占12.7%,居世界第三位[1]。但日本坚持能源来源多样化和能源利用节约化的路子,大力实施石油替代战略,其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世纪70年代的77%降低到2001年的48%。1975年日本56%的电力来自石油,2002年为19%,今后的目标是2012年降到16%。据2001年度统计,日本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达45万kW,2003年又上升到88.7万kW。在过去10年里,太阳能发电的单位成本下降了90%。新能源被日本视为“国产能源”,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水力、废弃物发电、海洋热能、生物发电、绿色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等。1980年,日本推出《石油替代能源法》,设立了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NEDO),开始大规模推进石油替代能源的综合技术开发。日本2005年能源白皮书显示,2004年日本共投入1.7亿日元用于太阳能发电的开发和研究,投入1346万日元用于风力发电的开发和研究,投入7190万日元用于生物能源研究。日本政府制定的目标是要求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和常规能源的节能量要占能源供应总量的10%,2030年分别达到34%。目前日本风力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到2010年将达到200万kW。2004年6月新出台的《基本能源政策》强调,为了更大程度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将进一步寻求能源多样化,核心是依靠核电,鼓励使用天然气,减少石油比重,到2010年将石油的消费比重降低到46%,天然气提高到15%。在日本,新能源也逐渐进入百姓生活中。安装了发电装置的新型路灯逐渐普及,它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自动照明。日本政府还对购买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家庭补贴50%安装费用。家庭太阳能发出的电白天不用的话,还可以卖给电力公司或者政府[1-2]。  德国:德国是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能源消费量占世界的3.2%,居第6位,石油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5.5%,天然气占13.0%,居世界第二位。但10年来,能源消费平均增长率几乎为零[2]。2004年8月新的《可再生能源法》生效,保证20年内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给予一定补偿,明确提出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0%,能源长期的目标是到2050年一次能源的总消费量中可再生能源至少要供应50%。德国出台用优惠贷款及补贴等方式扶助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曾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未来投资计划》,政府每年投入6000多万欧元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200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突破全国电力供应量的10%,年销售额达100亿欧元,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00万t。2004年太阳能装置增加50%,达到300MW。德国风力发电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54%,满足全国4%的用电需求,是全世界风能发电量的1/3。德国还在计划加大开发海上风能发电力度,到2010年达到风能发电3000MW。  另据了解,欧盟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将达到22%;北欧国家提出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步替代核电。法国到2010年将达到22%;英国到2010年将达到10%,2020年达到20%;丹麦目前风能发电比例达到18%,还在继续发展。澳大利亚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将达到12.5%;美国到2020年风力发电将从现在的1%增加到5%。  中国情况从目前技术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看,可再生能源利用前期投资大,成本高。但站在国家角度,把环境因素考虑进来,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利用成本至少增加一倍。再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可再生能源最终将替代矿物能源,成为能源利用的主力军。因此,中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应用,争取在该领域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  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据测算在今后20―30年内,具备开发利用条件的可再生能源预计每年可达8亿t标准煤。对于风力,国家气象局提供的比较可靠的资料是,中国陆地10m高度可供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53亿kW。陆上50m高度可利用的风力资源为5亿多kW。现在,大型风机的高度可达100m,这个高度可利用的风能更大。世界上公认,海上的风力资源是陆地上的3~5倍,即使按1倍计算,中国海上风力资源也超过5亿kW。所以,中国的风力资源远远超过可利用的水能资源。研究表明,地球地热能的蕴藏量相当于煤炭储量热能的1.7亿倍,可供人类消耗几百亿年。中国地热资源丰富,仅已发现的地热露头点就有3200余处,全年天然放热资源量折合35.6亿t标准煤。另外,中国还有比较丰富的生物质能(乙醇、沼气)、海洋能等。  虽经多年的开发利用,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依然很低,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还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胡锦涛同志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十分形象地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既有这么多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的原因,一是“人们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它当然就不出力”。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例如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是原国家计委太阳能产业化示范项目,1999年投产,原计划年产6MW,但投产后供不应求,2005年利用外国资金以补偿贸易方式投资4亿元扩展到年产70MW,总规模已居世界第3位,仍供不应求,但9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这并不是中国不需要太阳能,而是国外有扶持可再生能源法律和实行可再生能源优惠上网电价以及全社会分摊费用,从而促进了当地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  中国将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相信在未来若干年内,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将会取得快速发展。  1.3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也称甲烷水合物,可燃冰,是近20年来在海底和冻土带发现的新型洁净能源,是甲烷分子和水分子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冰状可以燃烧的固体。据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1995―2000年,日本对甲烷水合物资源进行了基础性研究,根据超声波勘探结果推测,其周边海底埋藏着约7万亿m3的甲烷水合物,相当于日本100年的天然气使用量。日本政府制定了自2001―2016年的“甲烷水合物开发计划”,2004年在日本近海开始试验性开采。  甲烷开采面临的问题,一是效益问题,开采的经济价值;二是技术问题,甲烷也是一种导致地球环境变暖的物质,在空气中扩散,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中国海洋物探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庆焕说:“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人类最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它将改变世界地缘政治”。中国从1999年开始对天然气水合物开展实质性的调查和研究,5年来已在南海北部陆坡、南沙海槽和东海陆坡等发现其存在的证据,据预测,前景十分广阔。  2国内基本情况  从现实情况看,中国国内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问题同时意味着潜力,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立足国内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1中国能源资源潜力较大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中国重要能源矿产探明程度均比较低,石油为33%,煤炭(1000m以浅)为37%,天然气为12.5%,油页岩和油砂仅为6%。中国的能源资源潜力还是比较大的,通过加大勘探力度,能较长时期地缓解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与能源供应之间的矛盾。  2.2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中国潜力巨大  2000年,中国每万元GDP的能耗是1.45t标准煤,是发达国家的3~11倍。  一是从经济结构看,中国经济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如几个资源消耗大户,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年消耗煤炭占煤炭总消耗量的80%左右。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中国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每万元GDP的能耗从1980年的4.28t标准煤下降到了2000年的1.45t标准煤,下降64%。据测算,每年节约或少用的能源中,有70%以上来自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带来的节能效果,进一步的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单位GDP能耗的降低。  二是浪费严重。据统计中国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些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3%。按此推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工业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t标准煤。再如中国房屋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同纬度国家的2倍,各类汽车平均百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  2.3从国际经济政治角度看,中国必须保持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低依存度  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的人均能源消费增加意味着巨大的绝对量。作为资源消费大国,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每一个大的行动,都会引起各国高度关注,进而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较大的冲击。由于中国大上电解铝项目,氧化铝的港口价格从2002年的1800/t多元涨到目前5800/t元,增加了2倍多。同期,中国钢铁项目投资增速过快,国际铁矿石价格猛涨。仔细分析,国际资源价格剧烈波动,除了上述实际的供需变化外,相当程度上是国际资本炒作和国际政治的原因。  首先,以氧化铝为例,世界超过70%的氧化铝被美国铝业的7家公司控制,氧化铝的价格事实上被垄断。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和氧化铝消费国。根据中铝发布的数字,2005年1―9月份全球的氧化铝生产量4526万t,需求量4616万t,缺口仅为90万t,占需求量的2%不到。不难看出,这是以很小的缺口谋取高额利润。  石油。这次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高涨,受损最大的是中国、印度这样的石油消费增长快且原油进口以货物贸易为主的发展中大国,受益最大的是富油国和美国等资本大国。1993―200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平均年增1.73%,亚太地区年均3.75%,其中中国、印度4.5%。2004年亚太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超过欧洲、美国,对外依存度达到67.9%。从全球看,国际石油市场目前呈现出原油供应充足和原油期货价格趋高的两面性。2003年世界原油产量36.97亿t,消费量是36.37亿t,产销基本平衡,2004―2005年也没有出现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巨大缺口,但价格波动异常剧烈,非供求因素是主要原因。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石油历来是重要的外交手段。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节节攀升以后,靠着石油发大财的富油国的外交政策逐渐强硬起来。1998年以来,伊朗年均石油外汇收入翻两番,恃此优势,伊朗在核计划上对美国越来越强硬,和欧洲的谈判也陷入僵局。新上任的内贾德总统根本不理会美欧让其放弃铀浓缩的要求,反而要报复在近期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投票中追随美欧的印度,甚至扬言要“在世界地图上抹去以色列”。俄罗斯近年石油产量连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成为油价飙升的最大受益者。其准备赶超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无论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还是要求美国撤出中亚或是拒绝美国要求对伊朗施压还是近来在西伯利亚石油管线建设问题上,俄罗斯都表现出相当的强硬。委内瑞拉每天向美国提供150万桶原油,是美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国,这大大支撑了查韦斯对美强硬的外交政策,是唯一一个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表决中反对对伊朗施加压力的国家;对古巴则以优惠价格每天供应5.3万t原油;对利比亚,则警告美国实行封锁将受到切断供油的惩罚[3]。  美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资本优势,通过发动战争、武器和资本输出,一方面推行其全球战略,主导世界走势,另一方面在保证国内汽油低价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利用国际原油资本市场赚取巨额利润。  中国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且进口原油的80%以上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输。近来美国在关岛增兵,与菲律宾、印尼搞军事合作。这样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很不利。所以,保持较低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进口渠道的多元化是中国能源政策首先考虑的因素。  3 中国能源需求和供应预测  2004年全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90年下降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7亿t标准煤。按照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计算,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量将达到23.2亿t标准煤。纵向比较,在国家采取得力措施的情况下,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通过加大水电、核电、天然气、煤层气以及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开发投入,这几类能源可以提供3亿t左右标准煤的能源,煤炭和石油提供20亿t左右标准煤的能源。所以,中国环境压力和石油进口压力就会大大减轻,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完全可以立足国内,保持较低的对外依存度,进而走自己设计的发展之路。  4 建议和结论  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经济的另一含义是节约和效率。从经济理论角度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节约应该是企业的自觉行为。价格机制能够促使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最大限度地节约使用资源,因为资源节约本身就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基本途径。所以,导致资源利用粗放的主要原因是制度设计问题。如技术改造,当企业不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技改资金或在若干年内通过技改节约的资金不足以弥补技改投资时,企业就没有节约的积极性。所以,资源利用高效化的设计,应本着增加企业资源粗放利用的成本,提高其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的政策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节约能源利用,主要手段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构,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性产品的涨价。有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不无担忧地提出资源性产品的涨价将考验两种社会制度[4]。  因为涨价后企业增加的成本最终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以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把通过涨价增税增加的公共财政转化为社会保障返利于民,否则极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公共财政的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弥补方式一是弥补社会收入的再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二是支持新事物的发展,以实现社会进步。而中国公共财政体制建立时间不长,还存在许多缺陷,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所有权派生的支配权、使用权、开发权和收益权是所有权的实质内容。产权不清,价格改革很容易成为一些掌权者和利益集团谋利的工具。回首国企改革中的国资流失,就可看到这种借价格改革掠夺的危险有多大。中国宪法规定,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等能源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事实上的地方所有、企业所有等谁占有谁所有的现象,致使国家所有权虚化。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既没有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收益中获得足够的回报,又未能很好遏制乱采滥挖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混乱的局面。  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政府应从经济活动前沿撤退,淡化对经济数量增长的追求,完善和运用公共财政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使改革成果惠及每个人包括每个农民;完善和运用法律和政策解决产权制度、交易制度中的缺陷,防止全民资产由于制度缺陷流向少数人口袋,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效率,减少浪费。  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是一个不断提高利用水平,新老资源不断更替的历史。从石器到金属和塑料等合成材料,从钻木取火到煤炭、石油的开采再到水利发电、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资源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所以,绝对的资源枯竭不会出现。  在资源的利用中,矛盾往往并不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即经济和政治问题。中国所追求的是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做到合理开发利用,避免因资源问题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国民的福祉。中国目前在能源供应上的战略选择应是立足国内,保持较低的对外依存度,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长地保证传统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使中国有时间研究开发新型能源,实现对能源利用的平稳更新换代。  http://udmoz.cn/search.aspx?key=%C8%D5%B1%BE%CA%C7%B8%F6%D7%CA%D4%B4%D8%D1%B7%A6%B5%C4%B9%FA发电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