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的作者是谁

亲父誉之
为了谁
大概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胡可,另一个是一个团队,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

求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 2019年

白色蛙
蛮银
复习资料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在《新青年》、《新潮》上发表小说的除鲁迅外,还有(杨振声)2.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的是(胡适)3.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着力刻划的女性形象主要属于(高门巨族的少妇)4.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虹》)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沉钟社)6.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言情小说)7.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戏剧团体是(南国社)8.丁玲对知识女性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莎菲女士的日记》)9.《蚀》三部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后)10.叶圣陶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冷隽平实)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 学术性

藤浦
波兰版
谁的新时期文学?当代文学史何为?在2005年之后,对于“文学史”的认识又重新关注起来,这既与本世纪再掀“重写文学史”热潮有关,亦是受到西方文艺学、传播学等外来学科理论的影响所致。在这样两重背景下,“文学”与“文学史”这两个概念又重新获得了被审视、认识的可能。如何认识这两个概念各自的内涵,或者说两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构成了当下中国文论界与文学史界一个较为重要的命题。“当代性”是笔者在本文中着重提到的一个概念,目的是辅助诠释当下语境下文学与文学史的价值观念、存在形式与现代性危机问题。当意图去厘清“文学”与“文学史”作为一种文学体制个体时,两者如何相互作用或者产生何样的作用便构成了一个具象的反思对象——此为“文学/文学史”这个重要命题的理论延伸。由此可知,以“当代性”这个切入点,分别解读“文学”与“文学史”的问题,则有助于对上述问题,做一个根本性的梳理与解答。一.从“现代性”到“当代性”“现代性”是困扰文学史的一个问题,而“当代性”则是困扰文学的一个问题。在西方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研究过程中,“现代性”是一个发端较早的美学命题,也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现代”的意义并不是为了树立某一种批评样式、文体风格或思想体系,而是为了厘清“现代”与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浪漫主义之间的差异。美学或哲学的“现代”,实际上是将美学或哲学的原理与范畴,从语言学、心理学与叙事学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被诠释的可能。而“当代性”则是一个共时性的概念。即本身是与历史脱节的。与“现代性”相比,“当代性”更具备批判意识。“当代性”对于文学史的意义则在于:文学史的书写是后发的,即文学史的书写过程无法超越文学史书写者的自身局限性,而这层局限性又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研究者在做文学史的审理时,很容易以自己的眼光或判断力去审视之前的观点与个体组成,而这又是以“当代性”的视野为出发点的。但是当代性之于文学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文学的意义只存在于对于“当下”反思的文本当中。因为“文学”作为一个共时性名词时,意义只存在于此刻对于客观现实的解读与反映。文学史与文学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两者之间是客观历史与主观本体的关系,而是在于“文学史”所强调的是文学的时间性,而文学则强调的是文学的文本性。无论是“现代性”还是“当代性”,都是时间概念,并不能决定文学的文本意义。从这一点看,“当代性”又似乎对于文学本身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双重吊诡构成了对于“当代性”的合法性解读——即当代文学究竟是属于文学史还是文学批评?按照瑞恰慈的观点来分析,文学史与文学批评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审理观念上主客观的差异。文学史的客观性体现在其体系上的延续性,以及作家作品的客观存在性——这是无法替代也无法去篡改的。1988年陈思和与王晓明所提出的“重写文学史”,也就是意图在“当代”的视野下去还原文学史的客观真实,而不是以“当代性”代替文学史所不可替代的历史性本质。若是再回到“现代性”的探求,我们就很容易发现“现代性”实际上是与“当代性”存在着矛盾的一对关系。因为“现代性”作为一个美学专用名词,最开始界定它的是德国美学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他在《美学标准及对古代与现代之争的历史反思》一书中明确定义,“现代性”的首次使用是公元十世纪末,所指是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而其后的卡林内斯库、汤因比等学者,都对“现代性”有着全面的定义,直至1980年,美国学者哈贝马斯在《论现代性》一文中为“现代性”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定义:所谓“现代性”,乃是“人的现代观”——它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良无限发展。由是观之,“现代性”的意义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名词。而“现代”与“当代”则构成了中国文学史学科建制的两个分野。“现代”实指1917年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但是这个分期截止点则是1949年的第一届文代会召开,较之之前或之后的“文学史”而言,这是一段封闭的时间段——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源头尚不可考,而当代文学史又没有终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钱理群等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到1988年发轫的“重写文学史”思潮,直至本世纪初陈晓明、张颐武等人提出的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向。这些都展示出了当代文学的“无终点性”——并且还存在着多元的研究范式。但是就现代文学的研究而言,“现代性”几乎快变成了一个倍加关注且具备现实性意义的问题。“现代性”既意味着从传统的方法论意义中挣脱出来,走向现代意义的研究方式与学科建制,当然,这亦意味着“现代性”代表着具备时代意义的文学价值与启蒙精神。诚然,之前“现代性”的意义虽是一个历史名词,但是在文学研究层面上却存在着新的研究空间。从“现代性”到“当代性”表面上是一字之差,但是在文学与文学史的研究体系中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路径——不但方式不同,意义也不尽相同。前者强调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与文学观念,而后者则代表着一种立足点与研究语境。换言之,若将“当代文学史”作为另一种文学体制进行研究时,前文所述的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了。二.“当代性”与“文学史”前文所述,当代性是困扰文学的一个问题,理由在于文学的意义——文本价值、作家身份与叙事观念都受到“当下语境”(instant context)的影响与决定。伽达默尔在就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解读研究时,遂提出了“在世存在”这个观点。其后的梅洛-庞蒂更是从“当代”这个角度出发,系统地谈到了“当代”与“存在”这两个概念。所谓文学史的“当代性”问题,自然是有别于文学的“当代”影响。文学作为作家创作的抽象性体制,“当代性”恐怕只存在于书写的状态与文本的隐性含义之中,而文学史的“当代性”问题除了作为“时间限定”之外,更着重于一种“话语”的建构。“当代文学史”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分期,其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为逻辑起点,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事实起点。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关于“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与探索没有停止过。通过对当代文学史的审理,拙以为,“当代文学史”经过了两重体制变化,才有了目前的形式与内容。首先是从“批评研究”向“历史研究”的转变。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周扬、唐弢、刘绶松等学者治当代文学时,所关注的仅仅是建国以来部分作家作品的“当代价值”研究,这类研究的目的并非是将作家作品搁置在一个时间范畴内进行比较研究,而是将某个作家与作品单列出来,进行学理或意识形态的批评。直至1978年之后,中国“当代文学史”已经有了近三十年的发展轨迹,并且也已经呈现出了从“革命叙事”向“人道主义”叙事转变的趋势与可能。这种转变既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息息相关,也与当时文学状况所呈现出的文化规律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进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当代文学的价值与意义逐渐回归到以“人学”为本位的当代语境当中。之前的“当代文学”与八十年代的文学存在着先天而然的意识形态“断裂”与历史感的“碎片化”。从“批评研究”转向到“历史研究”当中,自然是理所应然、大势所趋。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批评研究”除了共时性的文本批评之外,还存在着“革命话语”的批评。譬如刘大杰、游国恩等古典文学史专家,都将目光投向了“阶级斗争”之上。至于唐弢、冯雪峰、刘绶松、丁茂远等现当代文学专家更是主动将“意识形态”作为文学史观的研究对象,建构之前并不存在的“当代文学史”学科建制。“历史研究”之后遂向“主体研究”呈现出了转变的趋势。这是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发轫的“重写文学史”为主线,之前经历过“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争论的中国批评界,对于文学史的“历史研究”并不再报以一种好奇的审视态度,而是从文学作为一种“主体”的本体为前提,进行整体性的反思与重建。“重写文学史”的先声是“重构文学”的理论诉求。当时的文学批评家如刘再复、汤学智、李欧梵等人对于现代文学理论体系、“当代文学史”的思维空间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其中,代表观点则是刘再复在1986年第1期《文学评论》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学的主体性》。这篇文章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由“历史研究”向“主体研究”的转向。文中刘再复所强调的两重主体性标志着文学“当代性意识”的形成。两重主体,一重是文本的接受者(读者),一重则是文本中由作家塑造的人物,即主人公。刘再复认为,批评实践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超越自身的固有意识而实现批评主体结构的变革即实现自身的再创造,这才是“批评研究”转向到“主体研究”的任务所在。“文学是人学”这一宏大命题便是“主体研究”的理论根基,“主体研究”无疑是“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理论延展。但时过二十余年之后再回头看“主体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很容易发现文学的定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之后开始呈现出了一种“转向”——其前提当然是文学史观的变迁。但是“主体研究”并未彻底将“当代文学史”引入“当代性”的研究范畴,相反更加地将“当代文学史”引入了一条从“文学史”向“学术史”过渡的新路,当然这与新历史主义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理论的影响不无关系,即“当代性”并不指向当代文学,而是成为了一个立足点,目的是辐射古典文学的“当代价值”。1996年,章培恒、骆玉明合著的《中国文学史》以及1999年由中国社科院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可以看做是“人本文学史”的集大成之作,当然这也标志着“主体研究”转向的必然性。三.“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当代文学史”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在《文化研究之罪》中曾提出“大众文化”与“当代文学”的必然关系。他认为,凭借资本、媒介与全球化,大众文化开始逐步兴起,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下,“当代文学”的书写就变成了本雅明所说的“生产”,文学的市场化不可避免。“当代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概念,其意义并不在于文学这样一个古老的命题,而在于“当代”这个特殊的限定性语境。“当代文学”中的“当代性”旨在阐释两个命题。一个是当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一个是生产形式。这两者即意味着“当代”在传播形式上的“大众性”,“文学”作为传播形式的“文化性”。“文化研究”于是便成为了本世纪初以来当代文学史研究与文学研究最重要的转型,也是上个世纪“主体研究”的精神赓续。所谓文化研究,最先肇始的是二战之后由雷蒙•威廉斯、斯道雷以及斯图亚特•霍尔等英国学者率先发起,目的则是发现“大众文化”作为一重语境对纯文学、纯艺术的戕害。大众文化作为一种重商主义下的文化形式,自然与资本、媒介以及受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罗兰•巴特在《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中也主张,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都是以一种“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符号学中的文学意象一旦与资本或市场经济合谋,就形成所谓的“文化产业”,从而获得双重的功利性利益。“当代文学”既是“文化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化研究的基础。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当代文学的趋向与存在意义。“当代文学史”之前所建立的学统、道统体系也都崩溃,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公共性意识的“大众文化”——其中既包括“读图时代”的文化趋势,亦包括重商主义下的文化霸权——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随着资本的“解域化”流动而四处流动,形成“碎片化”的游牧思想。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质上就暴露出了这样一层表征危机。罗兰•巴特曾一度将大众文化与文学一揽子囊括到“神话”这个体制当中,并且认为文学是个不受怀疑的神话学体系:它富有一种意义,属于论述性质的;有一个能指,和形式或写作一样的论述;有一个所指,是文学的概念;还有一个意指作用行为,那是文学论述本身。 “能指”、“所指”与“意指”构成了文学这个体系的多重景观。因为从形式、概念与论述本身来看,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是因为具备文本性与叙述性。之所以当代文学会变成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原因乃是在于资本所主导的全球化趋势、大众传媒与文化产业等多重原因所驱使。催生“当代文学”的原动力并不是文学自身的内部机制或艺术规律,而是借助资本、媒介等其他工具,进行一种“产业”性的市场化力量。这就是“当代文学”的当代性危机。可以这样说,资本化、全球化与重商主义颠覆了之前文学的“道统”与“学统”,从而将“当代文学史”的核心也从以往文学史的“文学规律史”下延为“资本媒介传播史”。“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于是变的更加棘手起来。“当代性”将“文学”异化成了资本、媒介的工具之后,“文学史”在关于当代文学的叙述时,不再如古典文学史、近现代文学史一般严肃化、经典化。当代欧美关于“后现代”文学史的书写,也呈现出同中国“当代文学史”一样的写作困境。即“后现代文学”的身份认同问题。在后现代之前的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乃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经典作品的决定,并不是如后现代时期一般,由“群选”所定义,而是由历史范畴与美学原理所决定的。在这样的一重语境下,“经典”作品的身份究竟为何,成为了困扰文学史作者们的大问题。四.文学史的“重写”与文学的“终结”关于“文学”在当下语境中所呈现出的困境,前文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美国学者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也多次论及艺术“终结”的缘由,即过分商业化、全球化与产业化的“生产”。“艺术的终结”构成了本世纪前几年最为热门的文化话题,“文学的终结”紧随其后。这里的“文学”所指并非是所有文学,而是纯文学、雅文学等高度具备“文学性”的文学形式。所谓“文学的终结”,所指的是纯文学的风光不再,文学的标准日趋多元化、多样化。而并非是文学本身所呈现出的各种危机。中国进入到1978年之后,“现代化”的改革与“全球化”的开放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主要命题。资本、媒介的权力较之之前有着前所未有的增加。文学体系由之前的“革命叙事加意识形态话语标准”的单一性转变为多元化的叙事形式与话语标准,“大众”的文学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群选经典”。文学一旦与资本融合,其自身的不可复制性、主体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坍塌掉。在上个世纪,欧美、日本的文学率先进入产业化,与资本、媒介相迎合,形成了产业性的文学生产。作为作家来说,写作必须要与市场靠拢,才能获得出版的资助或大众的肯定。在这样逆向的动力下,之前文学的崇高与美自然也被消解掉了。就当代中国大陆文学而言,文学史的“重写”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王晓明、陈思和等学者提出的“重写文学史”,其目的在于以一种“人道主义”或“人本文学史”的态度来重塑当代中国文学观。即如何认识文学、认识文学史的问题。随后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也独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一书,目的便是在于对当代文学进行“重写”的尝试。第二次高潮则呈现在2000年之后,进入到本世纪以来,各高校、研究所与 作家协会的评论部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文学史”,一时间“文学史”类学术专著高达三千多种,总印数超过五百万本。“文学史”的书写不再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如何认识文学”的问题,而变成了“如何反映文学”的问题。这就是缘何“重写文学史”在相隔十年之后还会老树发新芽的原因所在。当然,新世纪之初的“文学史重写”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史重写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此刻的重写意义不再是之前对于文学史重构的诉求,而是建立在对于文学本体重构的新要求。由此可知,第二次关于文学史的“重写”,究其原因乃是文学的“终结”所导致的,而这又是“当代性”所赋予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最大的困境。尤其是1978年我国逐步走向全球化、资本化以来,文学本身在文体、形式与范畴上既获得很大的进步,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总体来说,这些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的归属问题——即文学本体究竟是通过何种形式创作出来的?是源自于作家的灵感?还是源自于政府的指令?或是通过市场、媒介与资本的合谋而产生?这些都是“当代性”语境下困扰文学生成机制的诸多问题;而另一类则是“文学史”的作用问题(或曰功能问题),即“文学史”的意义到底是“历史叙事”、“规律总结”还是“文化研究”?以及“文学史”与“文学批评”、“文艺美学”的研究关系又是如何的问题。五.“当代文学史”的功能与“新时期文学”的归属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曾认同,“重写文学史”的很大原因在于曾经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人,并不熟悉文学理论,尤其是文学理论的前沿问题;而从事文学理论前沿研究的学者,又不愿意把精力放到文学史的研究上面,久而久之,“文学史”的书写观念也就越发陈旧,理论性越来越薄弱,相当多的“文学史”单行本都是历史的流水账,拾人牙慧的东抄西凑之作。这个问题若是再深入下去,联系前文所述的“文学史何为”的问题来看,“文学史”意义的缺失更是尤为明显。“文学史”不再从“文化研究”或“规律总结”中获得必要的理论滋养,而是单纯地从“历史”这个不可叙述的文本中,得到单向度的时间延展。须知文艺理论与文学本体的关系则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脉相承的文学批评史、文艺理论史都是由历时性的文学本体所决定的。忽视同时代的文学理论单谈文学本体是苍白的,这实际上只能做到“以一知一”而不能“以一知十”——同样这也是第二次“重写文学史”的一个核心诉求。“当代文学史”无疑与当代文艺理论息息相关,诚然这与本世纪初的“重写文学理论史”有着先天而然的理论关系,抛弃了“当代性”的文艺理论,单谈当代的文学史,此类文学史纵然出版再多,仍然在学界会存在着“重写”的呼声,由是观之,这不奇怪。而“新时期文学”则又是“当代文学史”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当代文学史”刚刚满六十年,而“新时期文学”刚刚跨入第三十一个年头时。“新时期文学”从时间上对于“当代文学史”的重新认同与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正如前文所述,新时期文学与当代文学一样,存在着“归属”的问题,即新时期文学作为文学本体的产生,成为了困扰新时期文学史写作者们最大的桎梏。三十年新时期文学史,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学生产形式,表面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经典作品,但是 每一部经典作品的内部生成机制都截然不同——有的是“言为心之声”的率性之作,有的是按照作协要求、政治需要的应景文本,当然也有因为产业化、资本化的出版体制而形成的“大众读物”。这些作品若是以一种身份进入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体例当中,明显是不公正的。那么,“新时期文学”的归属成为了一个新时期文学史书写的重要问题,而“当代文学史”的功能,在遇到“新时期文学”这个命题时,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症候。姑且不说“当代文学史”一揽子划分的科学性,单说近十年文学本体所呈现出的各种变化,也足以让“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带动“当代文学史”的意义范畴,发生原理上的改变。“新时期文学”在2009年刚占领了“当代文学史”的时间优势,其在影响上的决定性优势亦早已不言自明。在这样的双重优势下,“新时期文学”可以说对于“当代文学史”有着决定性的定义,尤其是在基本原理、概念内涵上的意义更是如此。那么“当代文学史”究竟如何从“当代性”的囚笼中走出来,打破之前文学史写作的“当代性”桎梏与藩篱,重新为“新时期文学”的归属进行学理上的审理,厘清当代文学的内在生成机制与外在发展规律,成为了当下中国文学史研究者与文学理论学者们一项共同的重要任务与历史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韩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三十年(1978-2008)》,台湾秀威出版公司如果想去大学教书当然是学术性的好,学术性的研究范围更深入一些。专业的好像是针对基础教育的。

中国当代文学

紫藤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历史发生天翻地覆变革的时期,是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的时期。洞悉这一时期文学思潮变动的惊涛骇浪,也就可以读懂中国文学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促成这一文学转折的多重因素。中国的当代文学,不同于以反帝反封建为主的现代文学,其发展是在社会主义领导下进行的,并与国家政治息息相关。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因此在讨论当代文学发展概况的同时,我们应当考虑到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所发生的政治与经济因素,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及阶段特点。扩展资料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形成了网络文化和都市文化共存的局面。然而这些新式文化的高速发展,与当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研究的滞后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网络文化还是都市文化,这些文学的发展相比早期中国当代文学要快得多,并且逐渐成为当下文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要方向,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变得急进和盲目,文学作品的内容变得趋于表面化,庸俗化。

.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介绍?

灰熊人
率则不劳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1994年开始招生,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新闻、出版、文秘、创作、评论等具体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专业主要课程  西方文论专题、现代语言学专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前言讲座、新移民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散文研究、中国报告文学史、海派文学研究等。   三、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1)适合到大中专院校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2)适合到新闻出版、文化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评论、创作、文秘、管理工作;   (3)适合到各级社科研究部门从事科研工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反思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在特殊的审美感受中受到启迪和鼓舞。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大背景下,以五四以来的文学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现代以来各个文学思潮和流派、作家群体、作家作品和文学风格的嬗变,以及从文体的角度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影视等文学艺术样式的理论批评和研究等。我系该学科的特色在于:从新诗创作与批评的实际出发,注重对新诗的文本意识以及汉语诗性智慧研究;注重运用当代理论批评现当代小说、戏剧、影视等;重点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考研想考中国现当代文学,请问要看什么书呢?

半象门
摩门经
启道考研提供: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中西方理论类1. 《坛经》2. 《老子》3. 《庄子》4. 《韩非子》5. 《论语》6. 《孟子》7. 《金刚经》8. 《墨子》9. 维科《新科学》10. 康德《判断力批判》11. 尼采《悲剧的诞生》12. 丹纳《艺术哲学》13. 亚里士多德《诗学》14. 黑格尔《美学》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6.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7.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18. 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文学史论类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2003年版。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3年版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卷)(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作品类(以作品集为主,个别是单部作品)巴金《家》《春》《秋》《寒夜》《憩园》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猫城记》《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沈从文《边城》《长河》《八骏图》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卷(包括被列为“存目”的书也要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坟》《中国小说史略》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郁达夫《沉沦》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施蛰存《春阳》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李劼人《死水微澜》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艾芜《山峡中》张天翼《包氏父子》鹿桥《未央歌》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何其芳《画梦录》梁实秋《雅舍》钱钟书《围城》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许地山《缀网劳蛛》废名《桥》徐訏《风萧萧》《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鬼恋》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师陀《果园城记》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文学史经典论著茅盾:《夜读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8月第1版。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见《王瑶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见《胡适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北平人文书店1932年9月印行,记录邓恭三,讲校周作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9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相关文章:1.文学院汉语言专业课外必读书目2.100本大学生必备的书籍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必读书目

良能
刘立武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文选》,《1948:天地玄黄》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学习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转型》,《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阿英《晚清小说史》李泽厚《现代思想史论》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赵京华《寻找精神家园:周作人文化思想与审美追求》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自选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

现当代文学考研咋考

是以叹也
时隐时现
鸡汤不说,干货先上!唔,我的公共课一般般,下面着重讲讲我的专业课复习,也只能分享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但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网上的帖子有很多,但奉劝各位不要尽迷信经验,自己要有整理、分析、调合的过程。(文末最后有交流群链接!)先简单讲讲我考研前的个人情况:我来自普通二本学校,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次性通过大学四六级英语,平时也拿本专业的奖学金。报考暨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初试成绩401,政治71,英语66,文学基础128,阅读与写作136。【初试经验】英语:英语学习方法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种都适合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以为自己的英语基础还算不错,但不得不说,我被考研英语虐得挺惨的。因为没有及时转换方法,前期太轻视英语,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搞定。转入正题,单词!单词!单词真的很重要。不要太相信过多的技巧,其实如果文章读懂了,根本不用担心做题的问题,细心一点就可以避免那些雷区。我用的是红宝书,认认真真过了三遍以上,但到最后就是看着英文想中文,比较马虎,因为真的没什么时间了。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很多,但效率没有想象中好。因为重复做阅读,那些长难句有时还是读不准。从16、17年的命题趋势看,新题型、翻译、完型都比早年简单了很多,但是阅读的难度还是不变的。所以,阅读还是拉分的关键部分。我用的是黄皮书,从1997到2016刷了两三遍吧。之前我也以为第二遍刷的时候会记得答案,其实并!不!是!甚至第二次刷的时候,同一篇阅读我还错了四个,真的是心好累啊!!在前期可以多看英语文章(唔,手头上还有一本全新的2018何凯文时文精选,需要的可私聊),培养英语阅读思维和语感,到暑假的时候开始做真题。我是从五月份开始从1997的真题开始做,其实效果不大好。第一次做完之后第二次再做的时候,该错的还是会错!!那时候感觉心都碎了!觉得自己前期做了很多无用功。政治:从八月中旬开始,前期还是每天精讲精练+1000题,越到后面觉得越难背。尤其从十一月份开始,基本上每天在政治花四个小时。早上先背两个小时(前期是风中劲草,后期就是肖八肖四20天20题,反反复复融会贯通),背累了就动笔写写。晚上两个小时做一套选择题(包括做题和订正),当然订正这个步骤很重要,要学会把知识点总结,还要把一些相似的容易混淆的区分开来。后期这个时间段还要加入“时事与政策”。今年政治考题,肖老押中了很多大题。其实押题也是一年年运气的,16年就是蒋中挺押中的比较多。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太过迷信押题,还是要全面撒网吧。但不得不说,肖老真的是一位良心老师,尤其是在复试备考阶段,他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答疑的帖子,也很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专业课我考的是现当代,3月-4月,过了第一遍的三十年,真的只是看而已,不过也是按着横向和纵向的脉络复习。刚开始看书,就是你充满活力但同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这样看书对不对。前期跟着书本做了笔记,其实没什么用。最后背的还是习题册的练习题!(我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比我自己总结的好多了。但实际上,从17年各学校的命题趋势来看,不再像以前那样,从练习册中抽出几道可以背诵的题,更注重学生理解的能力。比如暨大今年的简答题“从文学史的角度评述柳青《创业史》”,16年的题目“从文学史的角度评述胡适《尝试集》”。不仅仅是要求你知道这部作品的内容、主题、艺术特征,还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看到题目的时候其实是一脸懵逼的,差点就想选语言学的题目做了,起码我知道那几个会话原则的内容。后来我再静下来分析,《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的经典,“十七年文学的成就和不足”我是关注过的,那把这些共性放到《创业史》中也同样适合。于是就列出了三个点:从主题上、从艺术手法上(还有一个忘了),注意的是,“评述题”最好也点一下弊端——塑造的农民形象过于理想化。所以说,背书的时候不要拘泥于一两部作品,一定要有时代背景的意识,从共性中找出个性。古代文学是我花时间复习最多的科目,因为暨大写作必考一道古代文论,多背古代文学可以有充实例子。虽然到最后简答和论述题我都没有选择古代文学的答。因为考的点我都没有仔细背过,一是“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二是“明代中期的复古”。暨大往年的论述题都是出唐代的东西,今年明显有反押题趋向。今后,这一趋势应该会更加明显。前期看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书,比如龚鹏程讲文学史(颠覆性思想比较多,有点意思)、蒋勋讲唐诗、叶嘉莹讲唐诗(推荐!)等等,不要以为这些书对考试没用,也不要看完就算,看书的的时候还是适当写一点感想或笔记。复习古代文学主要还是看熟袁行霈那一套书,兼看骆玉明那套。袁行霈那套脉络很清晰,要掌握重点作品。先秦主要是知道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一般考选择题)、汉赋对应的名家名作、往后的唐、宋大家都要很熟,注重时代背景分析。元代比较少考(10年考了个《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但近年的反押题趋势看,还是要熟悉。明清两代关注重点名著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到最后背书的时候,基本上是拎出一个关键词,就得扯出一大堆东西来。我是把目录都撕下来了,看着目录,自己复述线索。再是外国文学,按往年来看,每年必考一道思潮的简答。但是17年考的是“莎士比亚悲剧对古希腊悲剧的独创性及对后世戏剧的影响”、“从鲁滨逊划界的行为看早期殖民小说中殖民者如何确立自我主导地位”。鲁滨逊那道题一开始也是一脸懵逼。后来我想起它是18世纪启蒙文学里面的,就把启蒙文学的几个点,着重从“搭建理性王国”这个点铺开。看完这两门课后,已经到暑假了!把文学理论过了一遍,第一遍真的很痛苦,看完一句话也不知道他讲了什么。因为这时候对文学的把握还是很模糊的。建议可以先看看刘安海那本文学理论、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学习怎样论述问题,有利于阅读与写作)。看完第一遍只是留个印象而已。(文学理论最好放在最后一科复习,)对了,要注意教材每一章节后面的思考题哦。虽然复习的战线是9个月,但是到了10月份才慢慢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前期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了,提醒大家真的要理解了再背诵。背诵的同时,看看练习册的习题是怎么论述的,要养成“讲问题”的思维。我选择的练习册:古代文学是齐鲁书社的《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现当代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外国文学是唐红梅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册》、文学理论也是崇文书局的《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及习题册》最多人感到棘手的大概是“阅读与写作”吧。古代文论每年必考,推荐王运熙的中国文学史批评教程,平时拿个本子积累一下各种“范畴”的名句。比如“文品与人品”、“文学风格”、“真情”、“创作动机”等等,也可以积累西方讲述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什么重要论题。写作的时候,例子古今中外结合都有,就会丰富很多。这一个步骤很重要,想知道详细的可以私聊。我还看了一本《文学文本解读》(王耀辉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这本书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几个部分,教你怎么分析文本。不过,17年写作题也与往年不同,没怎么用上这些方法。有一道题是讲“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这是两个比较大的点,我把它看做是文学有无社会功用的问题,不知道到最后是否能够切题。下面分复习阶段谈一下各阶段的状态。3-6月:打基础,这段时间大多数人其实都不在状态,无论是学校的课程还是别人的打扰。不过这段时间也是自己摸索学习的过程。你会觉得很迷茫,你在质疑自己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不对,你在比较别人的复习进度怎么样。其实到最后你才发现,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7-8月:查漏补缺,把所有参考书目都过一遍。(我前期看书比较杂,到九月份才完整地过完一遍)这个时间段完全是自己掌握了。能在学校的尽量在学校,能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而且在学校有学习的氛围。一定要明确好自己这阶段要完成什么任务,以便开学后更好进入状态。9-10月 一进入开学,时间飞速啊!可能是因为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但是这个时间是最多人放弃考研的时候。因为秋招、考公什么的开始了。你会看到别人去实习获得多少多少经验感叹不已,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每天只会背书的傻逼。你会看到别人参与秋招很顺利地找到工作了,想到自己没考上又没工作经验的那个忧桑……这时候内心一定要强大!一定要想想自己考研的初衷是啥!如果这时候已经改变目标了,那放弃也未尝不是坏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一样的路。正是因为大家不一样,社会才那么多姿多彩嘛~11-12月 疯狂背书,尤其是背政治的状态。基本上每天4个小时在政治上。早上两个钟背大题:肖八、肖四、20天20题(其实到最后肖四是最牛逼的,不过也是概率和运气问题,16年肖四押中的题就比较少,所以平时多背一点,考试的时候就能多写一点);晚上就是一套选择题,练题感。我做选择题其实比较快,但考试的时候选择题比较难,我大概做了40分钟(平时都是20分钟)。考完之后也没敢对答案,不想面对。英语方面就是重温单词,做阅读以外的题。都是因为前期的单词基础打不好,到后期花费时间太多,做了很多无用功,淡淡的忧桑。专业课重点放阅读与写作(其实这部分应该在暑假中期就开始了,因为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到最后才开窍,颇有点临急抱佛脚,就显得很被动了。)其实这个阶段应该是狂背、各个科目融会贯通的阶段。最后注意,现在考研的题目越来越灵活,所以看书不要只局限于那几本参考书,可以多找几本同类型的文学史比较着来看,在图书馆文学类的书架多转转,常常会发现惊喜。平时也要多看期刊论文,关注目前学界的讨论热点。附上一些我看过的觉得比较好的书:(不一定都要看完,最重要是学会别人“讲问题”、解读文本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丁帆)《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孙玉石)《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周志雄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暂时先想到这些,待补充)【复试经验】因为我的初试排名还算比较稳,所以成绩一出来,我就着手准备复试了,所以免去了很多调剂的麻烦,这是值得庆幸的。大概用三天搜集了资料、制定了要完成的任务。但是暨大复试的竞争并不小于初试,高分被刷、低分逆袭,一切皆有可能。复试准备期间,我把三十年、当代文学又翻了一遍,还着重看了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等等。基本上是每一个专题都找一本专著来看,比如十七年文学经典性的问题、先锋小说的问题。这个阶段看得最多就是论文。唔,现在觉得复试面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你熟悉的作家作品,最好还能和其他相似的作家作品作对比。英语就问了我两个问题:你来自哪里?你喜欢电影吗?附上今年复试笔试题目(回忆版)一、论述题1.评论五四时期“人以群分”的现象及对文学史的影响。2.就具体作家作品谈,评价十七年文学短篇小说?3.谈谈你对“新世纪文学”的认识和评价?4.如果你是编剧,如何从小说过渡到电影?5.评议海外华文研究的热点二、文本赏析题(50分)赏析莫言《马的眼镜》(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莫言重新发的第一条微博内容)最后最后啰嗦几句鸡汤。在你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考研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最难的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彷徨、迷茫、犹豫、灰心的时刻,但是坚持到最后,总会有所收获。不开心的时候,写写日记,在文字中找点慰藉感。当然,这是作为一个侥幸成功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来讲的。有时候上天很残酷,或许你付出了很多,结果也有可能不尽人意,所以请大家慎重慎重再慎重。我的扣扣是叁叁舞芭艺舞酒艺贰贰,我自己也总结了“文学评论写作”的方法,有具体问题的都可以私聊。但是!我的经验只供参考,不是绝对的。另外,诸如“参考书目有哪些”、“历年真题”这些问题你们可以自己百度,考研的过程要学会搜集信息,这很重要。

想考郑州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有哪些参考书目和复习资料啊?先谢谢了

黑山羊
卡罗尔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8语言文字及语言学(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④830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参考书目和复习资料: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