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之曲
南方都市报报道,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蓉在最新一项报告中提出,基础教育阶段公学校和民学校分化已见端倪,若不改教育财政和评价制度,或将致“阶层固化难以打破”。报告中王蓉指出,在包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一些中国城市,“最好的初中学校几乎已经是民学校的天下”。并且民学校与公初中质量差距越拉越大。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阶段的初中三年,乡村学子和城市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王蓉的报告意指教育公平性出现了问题,少部分殷实的家庭选择质量更好的民初中,而大部分收入一般的家长只能让孩子就读公初中。当然,小升初的考试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中高考,在微观上,能上民初中的家庭不但要有一定资本,还需要孩子成绩优异———由于现行的学校评定体系还是依赖各种考试成绩,反过来又决定了初中的生源结构。反复作用之下,公初中和民初中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公初中因为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并且实施免费入学的准入政策,导致了教学安排更加统一化、标准化。这种工业化的教学思维当然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自然不为家长所喜。相形之下,民初中往往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选项。对此,报告给出的建议是公学校应该提供满足学生、家长的个性化教育服务,但需要政府配套以精细透明的个性化服务收费政策,以便家长有选择性进行埋单。问题在于,公教育本身就是兜底性的存在,灌入太多的功能,可能导致捡芝麻丢西瓜的危险。当然,报告的初衷在于促进教育公平,但功夫不能只下在初中阶段。公初中和民初中的质量差距其实与公立小学教育投入状况不尽均衡有着一定关联。缩小公初中和民初中的差距,就要缩小小学阶段优质公立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差距,比如建设标准化小学,投入向弱校倾斜。为了强化民初中增加教育公平的责任,报告还建议,政府应建立“以服务弱势群体学生比例等指标为基础”的民学校教育公平问责制度,并将之与民学校的审批、公共财政支持和奖励相挂钩。要求优质民初中拿出一定的名额向弱势家庭倾斜,这一做法看起来很美,但弱势家庭的认定似乎又成了一大难题,公共政策越来越复杂化,并不利于执行。教育公平的实现充满无数挑战,义务教育终于免学费后,民教育的优势开始凸显。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好现象,市场提供了更为多元和个性化的教育形式,值得鼓励。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改变应是聚焦存量改革,即理顺小学阶段的投入不公,中学阶段的教育公平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