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2012年新大纲 变化情况及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3264653530思想渊源 将“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修订为“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发展的实质。 删除“联系与发展”。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将“事务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中的“及否定之否定”删除。 删除“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中的“的方法”删除。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休与中介。 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中的“实践活动”修订为“实践和认识活动”。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将“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的“实践的标准”修订为“实践标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中的“辩证统一”修订为“内涵及其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中的“理论意义”修订为“内容及其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将“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修订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中的“辩证统一”修订为“相互关系”。 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中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修订为“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该考点2012新大纲删除。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将“二重性”修订为“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修订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修订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积累的含义。该考点2012新大纲删除。资本积累的本质和后果。 在“资本积累的本质”后添加“和后果”。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和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删除“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作的基本条件。” 增加一个知识点:“资本循环”。 将“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修订为“资本循环和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将“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修订为“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删除“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将“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修订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垄断与竞争。 将“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修订为“垄断与竞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修订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将“生产资料所有制。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修订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修订为“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增加一个知识点:“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2012年新大纲 变化情况及分析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将“反侵略战争”修订为“反侵略斗争”。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将标题“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修订为“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将标题中的“进一步”修订为“广泛”。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增加了“伟大意义”。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调整了考点,增加了“意义”和“失败原因”。红军长征的胜利。 将“长征”修订为“红军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原第五章第二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合为一个。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将原表述改为新表述:“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四个考点调整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修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表述删除“进一步”。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将“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修订为“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年度间(2011年1月—2011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将“(2009年11月—2010年10月)”修订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 2012年新大纲的变化没有涉及到科目和章节的大调整,也主要集中在知识点文字表述、科目重复考点的整合、相关考点的合并、删减和追认,个别知识点增加主要集中在马原和毛中特的三个点。 考纲知识点的主要变化情况归类(举例): 第一种:文字表述变动 1.马原第三章第二节“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改为“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2.史纲第四章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二种情况:知识点提升为考点 1.史纲马原第四章第二节考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提升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其中党创建的伟大意义,原就有本部分知识点,此次在考纲点种体现。 2.史纲第四章第三节“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改为“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其中大革命的意义本有,此次“大革命的意义”出现在考纲中,侧重点增加。 第三种情况:考点合并及位置调整 1. 马原第四章第一节考点“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调整到第七章第二节改为“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马原第五章第三节考点“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合并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3. 马原第六章第一节考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老总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整体合并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征” 考点“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更改为“垄断与竞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 4.马原第六章第三节考点“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更改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5. 史纲第五章第二节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第六章第二节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合并。 6.史纲第七章第三节第三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位置调整。 7.史纲第九章第一节“、《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整体合并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第四种情况:考点删减 1.马原第二章第一节考点“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删掉 2.马原第五章第二节考点“资本积累的含义”删掉,与之后的资本积累本质合并 3.史纲第六章第四节“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被“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替换 4.史纲第八章第三节“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删减。 5.史纲第九章第二节考点“庐山会议与 ‘纠左’进程的中断”删减 6.史纲第十章第一节考点“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删减。 7.史纲第十章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删减。 8.思法第一章第一节考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删减 9.思法第四章第二节考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删减 第五种:新知识点增加 1.第七章第二节考点“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史纲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严格说起来,此点不是新知识,只是题目更换。 3.形势与政策部分时事考查时间调整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的时事。 从总体上说,大纲不涉及章节科目大变动,而在知识合并删减新增微调中使得考纲考点变得更为规范、科学合理。所以对于2012年考纲的变化调整,考生不必惊慌,正常应对即可。具体来说,针对新大纲的整体应对策略: 第一点:大纲中个别考点的文字表述,了解即可。 第二点:知道删减内容,在大纲后复习中可减少时间精力的浪费。 第三点:关注新增加的考点,主要集中在马原和毛中特部分。史纲中的“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也需重点关注(背景:2012年十八大召开和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要重点学习和了解,不仅是时政热点也是党的理论的与时俱进。再有虽然大纲中不涉及到十二五规划,但是此为重点知识,需要关注。 第四点:重点依然是重点,重视真题。尤其今年由一大批高校两课专家教师进行题库建设,以真题为基点,基础题和重点题以及当年热点都将进入到题库中,对真题的研究,对热点的解读和把握都将成为最大的命题规律,对命题趋势和特点的分析绝对必要。• 知识点变化(一)删除20个知识点 1.《马原》 (1)联系与发展。 (2)否定之否定。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5)资本积累的含义。(后边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涵盖此知识点) (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2.《概论》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3.《纲要》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后面增加)。 (2)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5)《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7)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8)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9)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概论》课中有此知识点) 4.《基础》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 (4)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二)增加8个知识点 1.《马原》 (1)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2)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4)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概论》 无增加内容。 3.《纲要》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3)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4.《基础》 无增加内容。(三)形式变化知识点 1.《马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修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为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5)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修改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8)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修改为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合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合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1)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修改为资本循环; (12)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修改为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13)社会再生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合并社会再生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14)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合并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5)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修改为垄断与竞争; (16)生产资料所有质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修改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17)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修改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2.《概论》 无变化 3.《纲要》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修改为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2)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修改为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3)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修改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4)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修改为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5)长征的胜利。修改为红军长征的胜利;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修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修改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修改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9)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修改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0)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修改为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4.《基础》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修改为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