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红藏品
大败越人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创造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不设房
江湖情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物质资料生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其死生也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是为了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捍卫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同时,也是为了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阶级斗争和党派斗争的根源。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当今世界的经济学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这两大体系对经济体的分析侧重点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偏重的是对本质层次的分析,及对生产关系的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则偏重的是对经济运行层次的分析,及对微观与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当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会涉及经济运行,但他的重点是分析生产关系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调整;西方经济学也会涉及经济制度的分析,但他是把资本主义作为永恒的社会制度而分析其具体体制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详细点,谢谢

老聃
骆驼圈
因为当时科学研究视野还没有今天这么广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蹩蹑为仁
表演课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有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资料和生产它们的生产资料,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又是人类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因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经济剩余才会越来越多,行为的选择余地才会越来越大,也就容易达到多重目标,使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可见,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容上的特色是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本书的审稿专家、教育部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顾钰民教授对本书的评价是:"本书是一本高质量的教材。全书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又反映了在实践中对理论的新发展,较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教材的基本理论观点正确,对问题的论述有深度,许多地方的分析有新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何少何多
乃非己也
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衣、食、住、行所需的物质资料,而这些物质资料只有通过生产才能取得,离开物质资料生产,人类就无法生存。另一方面,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扩展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经济学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贴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医龙
不差米
马克思指出:在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生存威胁,求知欲推动发展,创新,生产,再发展............

大一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

鬼潜艇
对不起
为以历史的生产关系或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第一个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词语的人是法国的安托万·德·蒙克莱田,他于1615年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以历史的生产关系或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即是对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和再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范式是与一般经济学、人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特殊经济学。扩展资料: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内容: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劳资矛盾逐渐凸显。182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现存经济秩序的内在矛盾日益显露出来。2、面临这种形势,资产者们更加需要的是对现存经济秩序的辩护。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以萨伊等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3、19世纪上半叶,在生产方式形成时期,产生了以西斯蒙第为代表的经济学,它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但是它们不了解产生的原因,只是站在维护小私有制的立场来反对私有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原理

办公室
热带鱼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1.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1.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1.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1.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1.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1.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1.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2.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2.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2.7、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2.8、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9、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11、个别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各个商品生产者各自花费的劳动时间。  2.12、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  2.13、个别价值: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  2.14、劳动熟练程度:是指劳动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  2.15、劳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  2.16、简单劳动:是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2.17、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2.18、劳动生产率:指劳动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来表示。  2.19、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其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2.20、私人劳动: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进行的,其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2.21、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2.22、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2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24、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2.25、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2.26、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27、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  2.28、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  2.29、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30、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  2.31、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2.32、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  2.33、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种方式,它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34、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  2.35、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6、供求机制:是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7、竞争机制:是市场竞争与价格、供求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8、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即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最终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3.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在进行生产劳动时运用的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3.2、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3.3、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程。  3.4、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3.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3.6、必要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3.7、剩余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3.8、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3.9、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3.10、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1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其公式为m‘=m/v.  3.12、绝对剩余价值:是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13、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14、超额剩余价值:指个别资本家由于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获得的剩余价值。  3.15、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3.16、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3.17、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3.18、血汗工资制度:是通过科学的操作研究,极大地提高劳动强度,以加强对工人剥削的工资制度。  3.19、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时所得到的货币工资。  3.20、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3.21、社会再生产: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3.22、简单再生产:是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3.23、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3.24、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3.25、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3.26、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3.27、资本积聚:是由资本积累所引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  3.28、资本集中:是指众多分散的中小资本通过互相合并而成为少数大资本。  3.29、资本技术构成:是反映技术水平的一定数量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所形成的资本构成。  3.30、资本价值构成:是由一定数量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所形成的资本构成。  3.31、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3.32、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从而形成相对的过剩的人口,即失业人口。  3.33、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是揭示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规律在资产阶级一端积累;与此同时,贫困在无产阶级一端积累。  3.34、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初期,用暴力手段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过程。  3.3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4.1、产业资本: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是能够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  4.2、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4.3、货币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4.4、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资本主义方式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  4.5、商品资本: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6、资本周转:是产业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过程。  4.7、资本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它是产业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4.8、资本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的次数。  4.9、生产时间:是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4.10、流通时间:是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4.11、劳动时间: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厂劳动对象生产出某种产品的时间。  4.12、非劳动时间:是生产资料已进入直接生产领域,但尚未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时间。  4.13、固定资本: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重要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4.14、流动资本: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4.15、流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总称。  4.16、固定资本磨损:是固定资本的价值按照其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包括固定资本有形磨损和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4.17、固定资本有形磨损:又称固定资本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  4.18、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又称固定资本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 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4.19、固定资本折旧:是指固定资本按照其磨损程度而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必须在产品销售以后作为折旧基金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固定资本的实物更新。  4.20、折旧费:又称折旧基金,是在固定资本折旧中所提取的补偿金额。  4.21、折旧率:是固定资本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  4.22、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4.23、单个资本:又称个别资本,指资本主义社会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4.24、社会资本:又称社会总资本,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系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4.25、社会总产品:是社会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当年的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  4.26、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构成相适应,社会生产可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  4.27、经济危机:又称经济衰退。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危机。  4.28、固定资本更新: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替换。  4.2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是从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到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所经历的时期。  5.1、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5.2、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不是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利润形态。  5.3、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P'=m/(c+v)。  5.4、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资本总额。  5.5、平均利润:是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所获的利润。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5.6、生产价格:是由商品的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5.7、超额利润:是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它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1、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  6.2、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6.3、商业流通费用:是商业资本家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大类。  6.4、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如商品的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等,它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  6.5、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在商品的单纯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如商店的建筑费、设备费、簿记费、广告费、办公费、商业店员的工资等。  6.6、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资本形式,它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6.7、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6.8、企业利润:是在存在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等于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  6.9、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  6.10、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它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也是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  6.11、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业务获取利润而投下的自有资本以及通过吸收存款而借入的资本。  6.12、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  6.13、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6.14、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的票面额从企业利润中分得的收入。  6.15、股东:是股份公司的股票持有者。  6.16、股份有限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企业以其经营的法人财产为限、股东以其投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6.17、企业法人:即经济法人,它是拥有自己经营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建立的、能够独立地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6.18、股票控制额:是大股东控制股份公司所需要的股票额。  6.19、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它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6.20、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6.21、租金:是农业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全部货币额。租金中除地租外,还包括土地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利息,并可能包括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6.22、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6.23、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在可耕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地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而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  6.24、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而获取的地租,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绝对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6.25、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资本主义农业中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以后,别人无法再拥有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权。  6.26、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它与地租量成正比变化,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7.1、垄断: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对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7.2、金融资本:是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资本形式。  7.3、金融寡头:是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7.4、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7.5、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7.6、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7.7、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出售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7.8、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7.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10.1、生产力标准:是指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存在与更替的合理性,要以是否适应于生产力状况和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8.1、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政府、或是资本家、或是垄断集团,为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8.2、国际垄断同盟:是指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所建立的国际性垄断组织的联盟。  8.3、国际卡特尔:指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以谋取垄断利润。  8.4、新殖民主义:是二次大战后,随着旧殖民体系的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手法,主要是采取经济渗透办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控制的殖民主义政策。  8.5、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活动日益超越出一国和地区范围而相互紧密联系的趋势。  8.6、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与反映。  8.7、地区经济集团化:是地域上邻近的一些国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生产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为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通过签订协议而组成的地区性经济或贸易集团。它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  8.8、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是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的即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大型垄断企业。它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重要形式。  8.9、自由贸易区:是区内各国在相互贸易中给予优惠,以加强地区间合作和增强地区竞争力的一种方式。  8.10、关税同盟: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  8.11、经济联盟:是指参加国除了达到关税同盟的要求外,并制定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在货币金融方面进行协调,实现同盟内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起一些超国家的经济调节机构的组织。  8.12、经济政治联合体:是参加国既在经济上进行国际协调和联合行动,又在政治上向一体化发展,建立起一些超国家的政治机构来统一管理和协调参加国的政治事务的组织。  9.1、食利者阶层:指完全脱离了生产经营活动,专靠“剪息票” (即吃利息或股息)为生的一批剥削者。  9.2、食利国:是依靠资本输出来剥削和掠夺其他国家和地区,以获取大量财富和收入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9.3、滞胀: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两种经济现象并存的简称。  9.4、财政危机:指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过度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使财政支出增加,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巨大的危机。  9.5、货币信用危机: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流通和信用领域中长期的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的危机。  10.2、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开始,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止,这中间所经历的革命转变时期。中国的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  10.3、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发展必然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低级阶段或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或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  10.4、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社会经济组织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10.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10.6、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7、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是由社会和集体以人们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10.8、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劳力、技术、信息、土地以及各种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进行的收入分配。  10.9、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得到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自觉地尽其所能为社会劳动,社会按照他们的实际需要分配消费品。  10.10、旧社会分工:是指每个人长期乃至终生被束缚在一种职业上,即固定在由分工所形成的一种岗位上。特别是形成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或根本差别。  10.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10.12、计划调节:是国家通过制定的长期、中期、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  10.13、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在数量上的表现。  10.14、“三个有利于”:是指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