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内征信行业的现状及前景怎么样

胡适
双瞳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征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征信是指按一定规则合法采集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业、个人的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有偿提供给经济活动中的贷款方、赊销方、招标方、出租方、保险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为其了解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提供便利。  我国的征信行业起步较晚,经过 20 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主导,民。 营征信机构为补充的混合经营格局。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征信网络,民营征信机构业务逐步向市场化迈进,整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征信行业发展可分为初步探索、区域 性平台搭建、央行集中统一平台主导、市场化改革。  近年来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小微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稳步增加,在需求端为未来个人征信业务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消费贷款:最近五年消费贷款复合增速高达 34%,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对刺激消费的迫切需求,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贷款未来将是一片蓝海;2)小微贷款:虽然过去两年受经济下行拖累,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小微贷款总量增长放缓,但利率市场化后小微贷款仍是银行业的主要发力方向; 3) 伴随政府鼓励房地产去库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未来也会保持平稳增长。

美国征信行业格局如何,都有哪些玩家

亦可
漫漫看
(一)征信备案表;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股权结构说明,包括资本、股东名单及其出资额或者所持股份; (四)组织设置以及人员基本构成说明; (五)业务范围和业务规则基本情况报告; (六)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报告和具有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的出具的信用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报告; (七)信息安全和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已经建立的内控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 以上征信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变更备案。

国内征信行业的现状及前景怎么样

方者中矩
解剖刀
  前景不错,参考 前瞻 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征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个人征信未来超千亿的市场预期以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大爆发,征信市场将成为互联网大军的追逐热点,背靠以交易和即时通讯为核心的大数据资源和垄断优势,征信领域成为了阿里系与腾讯系生态系统新的战场。征信业务也将从长期的默默无闻一跃变成了一颗闪亮的新星,成为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关键补充要素、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基础设施和保障社会秩序的新的有力工具。  而在国内,即便是最成熟的央行征信系统也只覆盖了8亿人,其中有交易记录可以进行征信的群体主要是那些有成熟稳定经济能力的人群,总量只有3亿人。而另外5亿人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则只有基本信息,尚属征信的空白市场,再加上那些连基本信息都未被央行记录的人群,就构成了中国征信市场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

如何认识我国征信的发展状况?

别管我
大桥下
1932年,中国第一家征信机构“中国征信所”的建立,成为中国征信行业发展的开端。二十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牵头引导社会征信体系建设。2018年2月23日,央行发布信息,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获得央行许可。这也是央行颁发的首张个人征信牌照,标志着国内个人征信行业打破了由政府主导的局面,向更加市场化、商业化的竞争模式转变。数据分别不均匀决定了市场化是征信市场发展的最优解目前中国有80%以上信息数据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上。其中在个人征信领域,中国人民银行运维的征信系统对国内持牌金融机构放贷业务实现了全覆盖。国内的持牌金融机构掌握了企业负债规模80%,个人负债规模的85%。由此造就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主导地位。其他各人征信机构的发展最终会寻求政府数据对接或与人行征信中心合作。社会个人征信机构的数据孤立也为征信市场化提供了契机。社会个人征信机构通过大数据征信模式抓捕个人信用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消费、租房信息、消费贷款等数据,形成征信数据库。由于个人征信机构数据来源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征信数据库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数据的分布现状决定了市场化是个人征信市场发展的最优解。以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成立的百行征信(信联)收纳了主要互联网个人征信机构,实现了数据共享。中国人行征信加快与外部市场对接2012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收录的自然人数量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8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人数达到9.7亿,累计收录的信贷信息达到33亿多条,公共信息65亿多条,为2542万家企业和其他组织建立了信用档案。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还接入了各类放贷机构3900多家,意味着中国人行征信系统与社会民营放贷机构之间的信用数据壁垒被打破,其信用数据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公共数据库的市场利用率,促进社会个人信用体系健全健康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将成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发展重点目前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没有明确界定征信内容权力的边界,导致了社会不少企业机构为谋取私利,过渡采集个人信息行为,或是以打包系统方式出售用户的个人身份、信用信息,踩在法律边缘谋取不当利益。根据路透社采访的信息贩卖者和金融家称,个人数据在中国普遍都能买到,保险公司、银行、高利贷企业和骗子都能以极低的价格购得个人数据。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超8成受访者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国外对个人信用隐私的保护法律体系比较健全,例如美国的《个人隐私法案》、《金融服务现代法》,欧盟的《关于个人数据处理和数据自由流动的个人保护指令》,均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制度支撑,值得中国借鉴。——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征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什么是征信行业?

天下
无迹
征信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征信是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它为专业化的授信机构提供了一个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

中国征信业的发展状况

修迪
而果然乎
现在暂由人民银行负责管理, 刚起步不久, 有待完善和规范。征信业?很是陌生,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行业,看来还是孤陋寡闻了啊1

征信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大雷雨
令箭
这你都不知道啊,还不如我呢,最起码我还知道11315中国企事业信用管理中心,是第三方公众征信平台,政府推动,大众参与,社会监督,市场运营,负责合法注册企业信用档案,诚信评定,信用评级的呢,哈哈

征信行业的员工责任追究制度是什么

沈约
九思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三十六条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七条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未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办理备案的,由其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第三十八条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信息;(二)采集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或者未经同意采集个人信息;(三)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四)因过失泄露信息;(五)逾期不删除个人不良信息;(六)未按照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七)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八)违反征信业务规则,侵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吊销其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十九条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报告其上一年度开展征信业务情况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条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二)因过失泄露信息;(三)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者企业的信贷信息;(四)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五)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第四十一条信息提供者违反本条例规定,向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非依法公开的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二条信息使用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或者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三条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泄露国家秘密、信息主体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征信行业的责任追究制度

三年而通
丰山犬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三十六条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七条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未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办理备案的,由其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第三十八条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信息;(二)采集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或者未经同意采集个人信息;(三)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四)因过失泄露信息;(五)逾期不删除个人不良信息;(六)未按照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七)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八)违反征信业务规则,侵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吊销其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十九条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报告其上一年度开展征信业务情况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条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二)因过失泄露信息;(三)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者企业的信贷信息;(四)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五)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第四十一条信息提供者违反本条例规定,向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非依法公开的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二条信息使用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或者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三条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泄露国家秘密、信息主体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