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你
内容摘要:管理科学有三个层次:管理基础、职能管理、战略管理。其中,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起着指针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制定正确的战略并有效地实施和控制,以便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演变过程,探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战略 战略管理 演变 发展趋势 面对当今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战略已成为影响企业实际利润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许多大企业都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战略问题,以至人们把当今时代称作“战略制胜”和“智力经营”的时代,有效的战略管理可以为企业赚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笔者在阐述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时,分析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自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仅有半个世纪,从时间跨度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的出版,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他被公认为环境——战略——组织理论的第一位企业战略专家。 在此基础上,关于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设计学派认为,首先,在制订战略的过程中要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环境所带来的机会与造成的威胁。其次,高层经理人应是战略制订的设计师,并且还必须督导战略的实施。再者,战略构造模式应是简单而又非正式的,关键在于指导原则,优良的战略应该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设计学派”以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为代表。计划学派主张,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订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负责;通过目标、项目和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等等。计划学派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 不难看出,尽管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具体主张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说,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变化及与之相适应。 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战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即产业结构),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低成本或差异化);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包括一条价值链内的活动之间及两条或多条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 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理论在过去20年里受到企业战略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并且成为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和激发战略选择最为重要和广泛使用的模型。 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战略管理理论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导致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得不把眼光从外部市场环境转向内部环境,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知识(技术)的积累,以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从此,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开始兴起,并且形成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 该理论强调的是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这表现在战略管理实践上,要求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受产业吸引力诱导而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核心能力理论由于过分关注企业的内部,致使企业内外部分析失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David.J.Collins和Cynthia.A.Motgomery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一文。该论文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认识更深了一层,提出了企业的资源观(Resourses based view of the firm)。他们认为,价值的评估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而要将企业置身于其所在的产业环境,通过与其竞争对手的资源比较,从而发现企业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只有公司拥有了预期业务和战略最相匹配的资源,该资源才最具价值。公司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理论更加注重强调组织层次的宏大远景目标、核心价值、使命等对企业变革与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更加注重战略的未来导向和长期效果。这一点体现在如下的理论发展中::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于1989年提出了“战略意图”(Strategic Intent)概念,彼得·圣吉于1990年提出的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柯林斯和珀斯于1994年提出的“愿景型企业”(Visionary Company)等等。 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已经由追求短期、外在的竞争优势转向追求持久的、内在的竞争优势,已经由目前的产业与产品竞争转向为创造未来而竞争,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不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这一趋势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伦敦商学院的哈梅尔与密西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在这篇文章里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战略的焦点,企业只有把自己看作是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导向的事业这样的层次结构时,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在动态环境下,战略形成与发展理论进一步深化,战略管理理论也朝着动态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也是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布格尔曼和葛洛夫于1996年提出的“战略转折点”管理理论,“战略转折点”管理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针对动态环境中的新战略意图的制定与形成过程,提出了以战略矛盾、战略转折点、战略认知为基础的基本分析框架,明确了高中层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和适应性学习组织在转型式战略变革中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理论转向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整合能力,这种整合一方面是指企业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一方面是指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面对日益复杂、动荡的环境,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有效的技术创新,建立和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用不断更新的差异化产品来满足顾客在质方面的需求,不断为顾客带来有价值的差异化产品。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历程及其90年代后的新发展表明,企业战略管理的范式正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为未来而竞争”的战略观正在形成。这种新的战略观,要求企业能更动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更前瞻性的眼光和更强的战略主动性,它也要求企业在核心能力方面领先,合作与竞争并重,而不仅仅是在产品上领先或作为单个实体参与竞争。这种新的战略观就是以不断创造与把握不断出现的商机为核心,进而创造光辉未来的战略。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