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迹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内科性大学,学科专容业具有鲜明的交通、电力、水利特色。经过50多年的办学、30多年的本科教育,学校目前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其他各类教育齐全的多层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格局与育人体系。 长沙理工大学由长沙交通学院和长沙电力学院于2003年4月合并组建。2008年11月,湖南省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长沙理工大学。从此,长沙理工大学跨入省部共建大学行列。 目前,学校有三个校区,分别为金盆岭校区、云塘校区、圭塘校区,其中金盆岭校区为城南学院和校本部大四学生在校学习,云塘校区为校本部大一至大三学生及研究生在校学习,圭塘则为继续教育学生在校学习。 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科专业具有鲜明的交通、电力、水利特色。经过50多年的办学、30多年的本科教育,学校目前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其他各类教育齐全的多层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格局与育人体系。 长沙理工大学由长沙交通学院和长沙电力学院于2003年4月合并组建。2008年11月,湖南省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长沙理工大学。从此,长沙理工大学跨入省部共建大学行列。 目前,学校有三个校区,分别为金盆岭校区、云塘校区、圭塘校区,其中金盆岭校区为城南学院和校本部大四学生在校学习,云塘校区为校本部大一至大三学生及研究生在校学习,圭塘则为继续教育学生在校学习。 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88人,其中正高职称306人,副高职称884人,博士552人,硕士1026人。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在校工作。师资队伍中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4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4人,湖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2人。 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部),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56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拥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特色专业,21个湖南省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0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长沙理工大学校园夜景 “十一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33项(主持),其中863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各1项。新增省部级科研项目746项,技术开发项目874项,科研进校经费达6亿余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专利216项,省部级奖152项;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730余篇;出版著作234部。其中由我校张建仁教授主持完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混泥土桥梁服役性能与剩余寿命评估方法与应用”分别于2006年、2011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由郑健龙教授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校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的一个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膨胀土地区公路修建技术的空白,破解了工程领域的世界难题。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0000多人(含城南学院学生11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学校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17万余名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传承‘铺路石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校主要的办学特色。长沙理工大学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学校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依托培养干部基地,现有在校空军国防生400多人。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及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目前在校留学生120多人,近年来共派出120余名在籍学生分别去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学习。 面向未来,长沙理工大学将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