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
岩土工程专业(081401)我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岩土力学与工程理论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单位之一,其研究特点是根据工程实践的需求来探索岩土工程领域内的重大理论课题,既发挥高校理论研究的优势,以突出以理论成果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土力学专家冯国栋、刘祖德、陆士强教授等和岩石力学专家陶振宇教授的研究工作为代表,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岩土力学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的科技成果。主要研究领域有:(1)土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土的组构与本构关系、土的湿化变形问题、应力路径对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影响等;(2)土工原位测试机理和桩基理论研究;(3)危房纠倾和地基处理;(4)深基坑支护技术;(5)填海造陆与动、静联合排水固结法的理论与实践;(6)土工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7)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研究;(8)土-结构共同作用理论等。在以上领域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和生产实践项目等研究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结构工程专业(081402)在结构可靠度理论与应用研究、纤维混泥土结构、钢结构稳定理论和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多项研究成果在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得到应用,其中一些被编入相关设计规范。市政工程、环境工程专业(081403、083002)本学科围绕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废水资源化与水环境修复技术、建筑消防理论与技术、给排水工程设计与运行优化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完成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研究课题,拥有4项国家专利技术,多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励。在受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城市污水综合控制及资源化技术研究、城市排水泵站虚拟设计及超常规运行工况的技术改造、建筑消防理论及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0814005)主要研究内容及特色体现在对于工程结构的抗风、抗震问题,尤其是高层、高耸结构的抗风抗震问题研究。在高层建筑的三维动力风荷载模型、风振响应计算与控制、高耸结构风振计算理论与风洞试验技术、渡槽抗风计算与分析、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抗震性能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等方面,完成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工程管理专业(081420)工程管理是一门关于计划、组织、资源分配以及指导和控制带有技术成分经济活动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掌握工程技术知识和能力,又具备经济、管理与法律基本知识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管理理论及应用;工程管理信息化与施工过程仿真;工程质量、安全与风险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咨询与监理;现代企业管理以及土木工程建造新技术。在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管理与施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工程力学专业(080104)本学科主要围绕以下六个领域开展研究:(1)复杂工程结构失效仿真研究。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数值分析理论研究大型复杂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状态或过程。包括结构应力与变形、线性与非线性分析、施工填筑过程仿真、结构材料失效与破坏模拟等数值仿真算法、软件开发与工程应用研究。(2)大型结构抗震、抗风理论与实验研究。大型结构抗震抗风理论与实验研究,大型结构抗震计算与振动台试验,动力测试技术,高层、高耸、大跨度风荷载分析,风致响应计算与风洞试验。(3)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掌握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能够从事工程结构的优化设计与研究。(4)材料破坏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材料破坏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金属材料破坏力学,混凝土结构断裂破坏的尺寸效应、高强混凝土、钢钎维混凝土破坏理论与工程应用。(5)结构材料耐久性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工程结构老化、损伤检测与耐久性评估、及加固修复。(6)流体与结构耦合作用研究。以理论建模、模型试验、原型观测或数值分析等研究手段,研究结构或材料介质与流体相互作用效应,开展输水渡槽、水工钢闸门等结构的流体耦联振动特性、动力响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082301)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有:路面工程理论研究、路基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路基路面检测技术、桥梁结构分析、隧道工程结构计算与分析、GIS及其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