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该如何做研究?

退已
富哉
要做研究,首先就必须学会做研究。研究生不能同大学生一样学习,不能主要靠听课做笔记。如果学习的重点是听课,这样的学习就有点类似大学生的学习了。我觉得研究生就是要与老师对话,不能只听老师讲,而要地与老师讨论,要敢于主动地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尤其在专业课上,要多讲。当然,这也需要老师提供机会。学习做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素质培养,二是要学会写论文。那么,研究素质是什么?不同的学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研究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因素。第一,科学态度。要学好一门专门学科,就得有科学态度。科学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认真培养,关键是培养我们在研究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第二,献身精神。从事研究,要有一种为科学研究而献身的精神,要热爱我们的研究事业,要有潜心从事这项工作的意志。没有献身精神,当然做不好科研工作。只想拿一个学位,那是很难学好做研究的。要拿学位,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获得真才实学。有了真才实学将来不论做什么工作,都是有用的。当然学位也是要的,但关键的是学问而不是学位。第三,查阅收集学术信息、资料的能力。青年学生要从事学术研究,就要培养能熟练地掌握查阅搜集学术信息、资料的能力。例如学习社会学,就得了解国内外有关这个专业的基本情况,了解有关资料情况。社会学这个专业除了利用好文献外,还需要到田间考察,到工厂调研,用理论指导我们的调研。今天,网络飞速发展,掌握网上查阅信息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第四,处理资料的能力。搜集的资料会越来越多,怎样安排它们也是一门学问。各学科各个研究人员的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是要有条理,便于记忆,便于查阅。第五,对资料的鉴别意识与鉴别能力。我们在使用研究资料时不能拿着就用,要有意识鉴别一下,材料是否可靠,什么样的材料更有价值。读书时,也不是拿着什么书就通读到底。有的书翻一翻即可,有的书则需认真读。区别哪些书翻一翻即可,哪些书得认真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青年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这一点的,需逐渐培养这种能力。还有一点就是要学会使用计算机,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文字处理。研究生做研究还有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学会写论文,如何撰写论文。要写好论文,就必须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和步骤。在我看来,第一,大量阅读有关著述,掌握有关资料;第二,从中发现问题,确定自己要写的论文的大致题目;第三,根据自己确定的选题,有目标地搜集能够搜集到的一切资料;第四,撰写论文本身。总之,研究生要学会做研究,就必须潜下心来,认真读书,要有一种为科学事业而拼搏的精神。今天是国家在我们身上投资,是父母在我们身上投资,是自己在为自己的未来投资。投资智力是为了我们今后能够获得优越的位置。文科研究生不做研究,不会写东西,不会沟通,等于我们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

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子云
无极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泥越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一、课题研究概述  1、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中小学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密切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  2、课题研究的特点:  系统性,有计划,多因素。  规范性,区别于纯粹的经验行为。  整体性,研究的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规律性,尽可能合乎教育规律。  创新性,有理论和实践的新意。  3、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形式。  常规教研活动应该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参与。  课题研究必须与常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不要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4、课题研究的积极作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5、中小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缺乏研究意识;  教师普遍有畏难情绪;  不知道如何下手;  形式主义严重;研究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  功利主义严重。  6、课题的类型  源于工作实际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应当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呢?这里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例如,语文、外语教师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

怎样进行科学研究

离别钩
故其杀者
教师对科学的理解,以及他们对科学的态度,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的实施,影响到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质量。因而,在进行科学教育教师培训时,应该帮助教师回顾和整理对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科学”呢?通常科学指近代科学,一般把伽利略(Galileo,1564- 1642)的研究工作和他对实证方法的确立,看作是现代科学诞生的标志。科学原来指的是自然科学,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新明确了科学的范围。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定义,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里,我们探究的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之间有联系,我们在习惯上也经常把它们联在一起,但它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对社会的作用有很多不同。简要地讲,科学在认识世界中发现新的知识,而技术在改造世界中发展新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都是很必要的。对小学科学教育课来说,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科学方面有关的一些基础,但是,也会在实际动手中涉及一些技术的使用。我们鼓励在实验中考虑发展适合于学生的技能,把科学和技术结合在探究过程中。这样作对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如建构一些结构模型和搭建电动车等,不仅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多种感官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据学者们研究,对科学的定义至少有50多种。所以,我们不必去深究“科学”的确切定义,而是去理解有关“科学”的主要含义。我们论及“科学”,至少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还可以包括科学研究、科学素质等。一、科学知识人类自古以来,就在大自然中进化、生存和发展。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奥妙,以及对绚丽多彩而又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不断地在进行探索,不断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释,包括用诗歌、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用哲学、宗教和各种假说等。但是,科学的解释与它们不同。科学的语言是基于实证的,有推理和经过归纳的,科学上力求用定量而简明朴素的语言来描述事实,表达概念和规律。例如,在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自然界的现象,这之中包含了一些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我们松开手,石头就会落到地上”。古代的人们试图去描述这个过程,石头和其它物体是怎样落向地面的。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首先把对这类现象的描述归纳成为规律,他认为,体积相等的两个物体,较重的下落的较快。他又认为,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下落的速度是恒定的。直到伽利略以前,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没有人对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提出疑问。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发生了怀疑。为此,伽利略设计了试验。传说他在二十多岁时,爬上位于意大利比萨城的比萨斜塔,做实验来证实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的快慢精确地与它们的重量成正比的论断是错误的。他经过推理,对物体下落是否速度恒定也产生怀疑,为证实他对亚里斯多德主张的疑问,他用一块近十一米长的木板。木板中间刻画出一个宽为两个多厘米的沟槽,并用非常光滑的牛皮纸覆盖它,让一个光滑的铜球沿着斜面滚下,用一个带有阀门的蓄水器计时。在做了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斜面的百次左右试验后,他发现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非常近似于z = Kt2,而不是如亚里斯多德所总结的 z = Kt ,式中K是常数,z是距离,t是时间。当时还没有可以精确计量时间的仪器,为了计量时间,伽利略在一个水桶的底部装上一个很细的管子,在做实验时,在物体沿着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水同时经过这根细的管子流入一个杯子,精确地称出杯子里水的重量,就可以知道不同运动时间之间的比例。伽利略用了定量的方法来进行测量,用实证的试验方法证实了他的假定,归纳出了规律,证明物体落下是加速度不变的加速运动,而不是速度不变的匀速运动。这种因怀疑而提出问题,用具有精确定量的方法来做试验,并从事实中归纳出定律和数学模型的过程,集中体现了近代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所以,人们一般认为近代科学从伽利略开始。伽利略解决了物体是怎样落向地面的问题。为什么物体会落向地面,而不是远离地面呢?这个现象人们都很熟悉,但是很长时期里没有人问为什么。直到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Newton,1642-1727)进一步研究了石头为什么会落向地球,为什么是加速运动。他力图归纳出不仅适用于地球与地球上物体之间的作用规律,也适用于宇宙大千世界的规律。在观察了许多在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以后,他从直觉的假想出发,利用数学模型归纳出适用于世上万物间作用的万有引力模型。许多不同的试验为牛顿的假想提供了实证,他的假想就成为了公认的万有引力定律。直到20世纪初,爱因斯坦(Einstein,1879-1955)认为牛顿的定律在描述宇宙的某些现象时有局限性,他又在牛顿的基础上发展了相对论。这种对客观世界的研究进程会继续不断地深入进行下去,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依靠实证来不断逼近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理。总之,科学知识就是指人类经过科学研究而积累的,系统的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这个认识在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客观存在。科学知识的表现形式有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理论和科学模型等。科学知识并不是客观不变的真理,更不是绝对的真理。通俗地说,科学知识的得来是有道理的,经过实证证明的,但是,它又是有局限性的,它在科学家不断地探究之中发展和深化。无限的客观世界是如此复杂,而且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我们人类主观的认识能力与之相比是十分有限的,人类对客观真理的探究总是不断地在曲折中前进。二、科学研究的原则实际上,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用实例介绍了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现在我们可把科学研究的原则归纳如下。科学研究应该符合以下的原则:科学研究的第一原则:引出有价值的、能用实证方法来进行研究的问题。从直觉的怀疑,到概括和界定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对科学研究来说是很重要的。引出的问题应是为填补现存知识的缺陷;或是为了寻求新的知识;致力于鉴别某些现象的一种或多种起因;对一些假说进行规范的试验等。引出问题及为求解它而制定研究计划时,必须首先要对已有的有关理论、方法和实证工作有详尽的了解。科学研究的第二原则:把研究与有关的理论相联系。科学常常把建立理论作为长期的目标。这种理论不仅能解释具体的实例,也能对某类现象提供普遍化的解释。不论是以明显或是以隐含的形式出现,每一种科学探究都会与某种已存在的理论或概念的框架相联系,并用它们来指导整个研究活动。科学通过建立、修正和完善已有的理论,有时也会通过更替已有的理论,以获得新的解说,逐步积累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第三原则:使用能够直接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在不同的研究中,应采用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这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特定的研究构思和方法常常仅对某一类研究和问题适用,很难适用于一系列探究中的所有问题和课题。因此,在研究某个系列问题时,经常要采用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该系列问题中的不同部分。科学研究的第四原则:提供一个连贯的、明晰的推理过程。科学的核心是理性的推论: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和对现象的观察,提出解释、结论,或预测。科学研究需要一个逻辑的推理过程:从实证到理论,然后再回到实证。这个过程是连贯的、可分享的、对怀疑者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研究的第五原则: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科学研究强调对每个发现与结果进行检验、证实和校核。由于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有限的观察结果和实验之上,因而,科学上需要把特定情况下获得的发现,应用于的对象和情况。当某些发现能在一定范围的时间和地点被重复时,科学的知识才可以认为是被确立了。科学研究的第六原则:公开研究情况,以便鼓励专业界的审查和批评。科学研究只有在广泛地传播,并得到专业同行的评审后 ,才能肯定它对对知识的积累做出了贡献。这种不断进行的、合作性的、公开的批评是科学界兴旺的标志。目前,对教育是否是科学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是,如果你认为你是在做教育的科学研究,就必须遵照科学研究的原则。现在出版的相当部分的教育论文,甚至是“优秀教育科学论文”都不列出参考文献。它们就不能看作是合格的科学论文,因为任何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延绵不断的人类探究活动中的一段,是前人工作的继承和发展,而你的研究结果也必须要公开接受其他人的检验。不论人们是从事什么具体领域的科学研究,包括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都应遵循上述科学研究的原则,这些原则也会在我们探究式科学教育中体现。三、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广义的讲,科学研究包括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即我们通常讲的R&D。什么是R&D呢?根据我国科学技术部发布的文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这些新知识包括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它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规律、新学说,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应用研究:也是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具有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的)或新途径。试验发展: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已有的知识,为生产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个项目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技术发展在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中有的体现。而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上述三方面的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有时也很难区分。在知识社会里,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范畴有了扩大,不仅包含着对知识的发现和将知识应用于改造世界的技术转化,而且还包括对知识的管理和传递。知识向实用的转化不仅为满足工业上生产新产品的需要,而且应满足医疗上的需要和教育上的需要。例如像现在有关人是怎样学习的,有关儿童智力和情绪发展规律的研究结果,发展很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且来自不同的学科。这些研究的成果要用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就必须经过归纳、整理和转化。知识转化需要作为一种专业,同样需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今天,没有智能工具的引导我们不可能管理大量的信息,智慧和直觉经常会在浩瀚知识的海洋里遗失,因而信息的综合、运用已和生成数据本身同样重要。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什么是科学精神呢?在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争论也不少。由王大珩和于光远先生主编的“论科学精神”一书是当代中国论述科学精神相当高水平的一本著作。书的封面上还写有“新世纪初,我国学者首次深入系统的论科学精神”《1.3》。书中介绍,据樊洪业先生考证:在中文文献中最早提出“科学精神”一词的是留美学生任鸿隽先生,时间是1916年。竺可桢先生曾把科学精神归结为“求是”精神,即“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周光召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实事求是,一个是追求真理,这是最根本的内容。”所以,将科学精神的核心确定为“求真”,即实事求是和追求真理是合适的。蔡德诚先生对科学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提出科学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六个方面: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和宽容的激励。他认为客观的依据是科学活动的立基之本。科学探索是需要想象力的,但是这个想象力必须立足于客观依据,富于想象力决不是凭空的幻想和乱想。第二条是理性的怀疑。人有好奇的天性,奇则察,细察则生疑。疑逐生思。冥思而深究。疑是重要的,但要基于实在的矛盾,要基于事理的逻辑。第三是多元的思考,因为客观世界是复杂的、多元的、多维的。人们需要经过充分地多元多维多方位的思考,才能产生出理性的怀疑。第四条是平权的争论。平权的争论本身也是一个保障。只有保障了争论的平等性和自由度,才能产生出理性的怀疑和多元的思考。第五条是实践的检验,在充分地自由探索和争论以后,谁是谁非,最后人人都要服从于实践检验的结果,而且要心悦诚服的服从。第六条是宽容的激励。人的探知能力是有限的,要允许失误和失败,不要以一时一事论英雄。蔡德诚先生对科学精神的内涵的论述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而且联系我国实际,比较有针对性。在西方国家很少见到用科学精神这个词,相近的有“批判性思维。在美国先进科学协会颁布的《2061计划》中,提出通过科学教育儿童应该具有的科学态度是:1.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去寻求答案。2.尊重实证:思路开阔,积极主动地去考虑不同的、有冲突的实证。3.批判地思考: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4.灵活性: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自己的认识。5.对变化世界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对照一下,和蔡德诚先生提出的科学精神的六个方面大致一致,可以在科学教育中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具体标准的参考。第五节 科学素质在中国科协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大纲(2049计划)中,对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作了如下的描述: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这是对中国公民素质的要求。学生在早期确立起的对科学的态度以及价值观念,对其成年时所具有的科学素质会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经合组织进行的国际学生成绩测试项目中,对所测试学生(15岁)的科学素质定义为:科学素质是指能具有运用科学知识,识别问题,并能吸取基于实证的结论的能力,以便对自然界,以及对由于人类的活动使之产生变化的自然界,进行理解和进行决策。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认为,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的决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来。以上三方面有关科学素质定义都是强调了培养合格的公民,以及公民能够行使公民权利,不是针对从事科学工作的社会特定人群而设立的,比较合理。在教育部颁发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素质所作的定义是:科学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我们认为这样的定义中关于“运用科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外,也是一致的。不是每个国民都应该具有科学工作者的水平,具有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每个提出应具有科学素质的要求,反应了知识社会的特点。公民的科学素质应该包括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习惯于探究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具有科学素质的社会公民可以在知识社会之中求得进一步的发展;对有关信息进行判别和选择;参与决策和讨论。

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莫为则虚
三代殊继
  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一、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不断累积这个课题的相关知识以及他们的研究方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如此,这样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指引方向。  二、要坚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多思考,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找到根本,再寻找发展的规律,从而更透彻的了解所科研的项目。  三、要有好的工作态度,热情,勤奋,认真,乐观,好学,态度是科研的基础。  四、要有团队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团结协作,和谐,友好,共同进取,快乐地合作。

如何研究教材

祸福寿夭
玉面侠
如何研究教材首先,思想上重视,其次,就是是怎样研究一、是要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二、 是要研究知识的内部结构三、 是要研究知识外部联系四、 是要研究知识编排层次五、 是要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六、 是要研究教材后的习题做到:统揽全书,宏观把握; 认真研读,微观吃透; 明确目标,把握重点; 注意三性,拓展延伸。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7d5b390100e85c.html

如何研究中国怎么样

曼陀羅
鬼吃鬼
《如何研究中国》,曹锦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2000年,曹锦清先生一部《黄河边的中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至今仍不失为观察研究中国当代农村社会的杰出作品。十多年来,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农村面貌也有较大改观,这本《如何研究中国》收录了作者近年文章22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研究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在历史传统、“三农”问题和社会转型等方面有独到见解与思考。 在中国研究的方法上,作者坚持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立场,对于西方理论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盲目下结论,而应当“返回国情、返回历史、返回实证”。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世界结构中正进入与西方的平等对话阶段。“只有以中国为中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重新确立我们民族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才能建立起凝聚民族的价值共识,也才能使近代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中西、古今两大对立得到和解。”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本书作者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从建国后一直到2005年,农业、农村、农民不仅要养国家、养军队,还要有大量的产出被征调来支援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在这一阶段当中,农民的负担相当沉重。2005年以后,延续两千六百余年的“皇粮国税”终于彻底革除,同时国家实行粮食补贴,社会发展逐步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转型。此外,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打工,一方面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身经济收入。不过由此也带来农村土地流转、留守儿童等新问题。广大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也为社会所关注。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上,重庆当前的举措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蔡舰 2011年4月19日)

质性研究的方法及怎么样去做研究

系博
屌丝侠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1.质性研究的定义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1)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2)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3) 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4) 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5) 重视研究关系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如何选择研究的方法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看,研究方法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进入现场的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

怎样研究一个人的心理

硕鼠
重写本
建议每天看中央电视台12《心理访谈》,坚持5年你就会成为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非常透彻的人Lie to me 强烈推荐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怎么样

蓝纸鹤
初始化
金兼斌老师曾经向我们隆重推荐过这本书。我当时不以为然,现在重新看看,发现能学到很多东西。 陈向明老师在质的研究方面有很多研究,她在哈佛大学学习教育学,后来长期做教育研究工作。她写的这本《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已经是这个方面的一个经典了。 她对质的研究方法的概念解释在国内可谓是最值得研究者学习的。 比如她说:“一般来说,量的研究方法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而质的研究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量的研究证实的是有关社会现象的平均情况,因而对抽样总体具有代表性;而质的研究擅长于对特殊现象进行探讨,以求发现问题或者提出新的看问题的视角。量的研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然后进行数量上的计算;而质的研究使用语言和图像作为表述的手段,在时间的流动中追踪事件的变化过程。量的研究从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出发,收集数据对其进行验证 ;而质的研究十分重视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同时,他也强调不要认为夸大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到,其实即使在量的研究中也不可能排除主体间性的成分,如选择研究的问题、设定理论假设、设计统计变量等,所以质的和量的研究与其说是相互对立的一种方法,倒不如说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陈向明老师讲到了:社会科学探究范式的基本观点 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 陈向明老师认为,质的研究因其自身特点,与量的研究具有十分不同的理论范式。一般认为,质的研究主要基于实证主义外的另外三种“另类范式”,这三种范式是对科学理性主义的一种反动,提出研究讨论的过程是一个知者和被知者的相互参与的过程,知者本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探究时的自然情景、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到研究的进程和结果。 陈向明老师认为,后实证主义是一种“批判的现实主义”。他认为客观实体是存在的,但是其真实性不可能被穷尽。客观真理虽然存在,但是不可能被人们所证实。我们所了解的“真实”永远只是客观实体的一部分或者一种表象,所谓“研究”就是通过一系列细致、严谨的手段对不尽精确的表象进行“证伪”而逐渐接近客观真实。根据波普的观点,证实与证伪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不论多少次都可以被一次证伪所推翻。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对经验的归纳来证明某种理论,而只能对理论进行证伪。理性批判是知识增长的唯一途径,必须通过不断地“猜想与反驳”,才可能逐步接近真理。 陈老师个人把后实证主义分为了“唯物的后实证主义”和“唯心的实证主义”两种。前者把事物当作客观存在,不以人主观意志为改变;他们会采取“文化客位”的路线,从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出发,通过量或质的方法进行研究。后者认为客观事实(特别是被研究者的意义建构)客观地存在于被研究者那里,如果采取”文化主位”的方法便能找到事实。他们大都采用质的方法,到实地自然情境下了解被研究者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然后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扎根理论”。 第二个是批判理论。陈老师认为批判理论是一种“历史现实主义”。在本体论上,它也承认客观现实的存在,但在认识论上,这种范式认为所谓的“现实”是历史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被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等因素塑造而成的。因此,研究者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研究者。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来超越被研究者对“现实”的无知与误解,唤醒他们在历史过程中被压抑的真实意识,逐步解除哪些给他们带来痛苦与挣扎的偏见,提出新的问题和看问题的角度。这是一种行动型的、带有强烈政治和道德倾向的研究。在这里,“不讲道德就是不道德”。 和以上的范式不同,建构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在本体论上持相对主义的态度。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所谓的“事实”是多元的,因历史、地域、情境、个人经验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用这种方式建构起来的的“事实”不存在“真实”与否,而只存在“合适”与否的问题;因为我们只可能判断某一个行为或一种想法是否达到;恶自己的预期,而无法知道他们是否“真实”。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研究结果是由不同主体通过互动达成的共识。正如伽达默尔所指出的,“领会”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而是不同主体之间“视域的融合”。意义并不是客观地存在于被研究的对象那里,而是存在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之中。“一切认识只有作为再认识才叫认识“(柏拉图语)。每一次理解和解释都是对原有诠释的再诠释,这是一个诠释的螺旋,可以永无止境地诠释下去。因此,研究者要做的不是进入被研究者的头脑(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而是通过反思 “客 观地”审视和领会互为主体的“主观”。 陈向明认为,中国学者目前从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他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对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 陈向明老师说,她个人虽然尚未对中国的“定性研究”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据她所知,她写作本书的时候,尚无学者对其进行明确、系统的定义和梳理。通过她个人平时的观察和与学者交谈,她感觉“定性研究”的所指似乎比较宽泛,几乎所有非定量的东西均可纳入“定性”范畴,如哲学思辨、个人见解、政策宣传和解释,甚至包括在定量研究之前对问题的界定以及之后对数据的分析。“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陈波等语)。 随之,陈老师在这本书里面阐释了质化研究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传统时期、现代主义时期、领域模糊期、表述危机期和后现代主义期几个阶段。 她还讲到,对于意义类问题,比如了解生活经历的本质,一般情况下是用现象学的策略来解决;对于描述类问题,比如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进行描述,一般情况下是用民族志的策略来解决;对于“过程”类问题,比如了解时间维度上事情发生的变化,研究问题可以呈现阶段性和不同的层面,一般是用扎根理论的策略来解决;对于口语互动和对话类问题,一般使用常人方法学:话语分析来解决;对于行为类问题,宏观的使用参与观察法解决,微观的使用质的生态学来解决。这对我们这样的初学者的研究,有着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