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当导师问你为什么跨专业考研时你应该怎么回答?

索路
蜀山传
个人觉得,回答主要应该突出两点:第一,在本科学习期间,了解到一些非本专业(跨专业)的内容,并利用业余时间,对这个专业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学习,发现对这个专业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考研的时候跨专业,想对这个专业有进一步的学习。同时,和这个专业的老师、同学谈过,他们都觉得在这个专业上比较有潜质。第二,自己在学习外专业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本专业的学习。这个回答主要是有两个层次:第一点强调了自己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同时表明自己对这个专业是有一定了解的,并不是头脑发热或是避开自己考研的弱项;其次,老师很怕学生朝三暮四,现在觉得这个专业好,以后又会觉得其他专业好,所以回答的第二点就是为了强调,自己虽然对其他专业很感兴趣,但是也会照顾到自己本专业的要求,这表明考生是比较理性的,同时也能比较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跨专业考研应该怎么进行

冰果
南荣珠曰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含同等学力者),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的通用人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始于九十年代中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八所高校首批试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2001年国家已批准28所高校有权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它们是: 1996年批准的第一批: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 1997年批准的第二批: 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 1998年批准的第三批: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 1999年批准的第四批: 清华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 目前,我国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参加每年一月份全国28所高校联考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应届或往届的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同等学力者);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100分)、外语(100分)实行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150分)和综合课(150)分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用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录取类别包括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培和计划外自费,学习方式有全日制脱产学习和在职不脱产学习,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第二种是参加每年十月份全国28所高校联考的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即“五部委法硕”),招生对象为具有法律或非法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年龄在45岁以下的法律实践部门在职人员;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题,外语、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用书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德语)考试大纲》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录取后全部是委托培养,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多种方式学习,毕业时只获硕士学位证书。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如何报名? 每年一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只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本科同等学力考生一般要求具备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后工作两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或两年以上,有些院校对同等学力考生还附加一些其他条件,具体可参看当年的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规定,下列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 1.法学 2.经济法 3.国际法 4.国际经济法 5.劳动改造法 6.商法 7.公证 8.法律事务 9.行政法 10.律师 11.涉外经济与法律 12.知识产权法 13.刑事法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报名,考生可直接到所报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名,也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现在,许多招生学校开展了网上报名,方便了广大考生。根据教育部规定,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的考生,可同时报联考院校中的两所高校,分数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线后,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第二志愿仍有可能被调剂录取。 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的初试和复试?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共有四门考试科目:政治100分、外语100分,使用全国统考试卷,专业基础课(含刑法学75分和民法学75分)、综合课(含法理学60分、宪法学50分、中国法制史40分)使用全国联考试卷。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一月下旬,考试地点一般与报名地点相同。考试范围是:政治、外语的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国统考考试大纲,专业基础课、综合课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 初试结束后,参加复试的分数线由教育部统一制定。2000年是往届考生325分以上,应届考生330分以上;2001年是往届考生340分以上,应届考生345分以上;2002年是往届考生340分以上,应届考生345分以上。对于西部地区的考生,每年的复试分数线要降低5分左右。 从2003年开始,各招生院校加大了复试的力度,原则上参加复试的考生总数,应为本校招生规模的120%左右,从而提高了复试的有效性。对于同等学力考生,复试还需进行笔试,科目一般不少于2门,考试时间每门3小时,试卷满分100分,而且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九、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包括: 1.计划内非定向培养:按国家招生计划录取,学生户口和人事档案转入学校,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毕业后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就业。 2.计划内定向培养:按国家招生计划录取,招生时定向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签订定向培养合同,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 3.计划外委托培养:招生时委托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签订委托培养合同,不转学生户口和人事档案,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承担,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委托单位工作。 4.计划外自筹经费:招生时学生和学校签订合同,培养经费由学生自行承担,学生户口和人事档案将转入学校,毕业后由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就业。 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收费标准各校有所不同,一般在每年7000元到14000不等。 十、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安排?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脱产和非全日制不脱产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为二至三年,非全日制学习不超过四年。在教学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案例教学,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

如何跨专业考研

兰梅记
  对于跨专业考研,只要报考专业没有本科专业限制均可以报考。报考方法与常规考研的方法相同。  对于跨专业考研而言,考生应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跨专业考研更遇到比本专业考研的困难。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  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什么叫跨专业考研

非吾罪也
是非先也
考研可以跨专业,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去读自己理想的专业。

跨专业考研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有什么呀?

长别离
有亲
与本专业的研究生相比,跨专业的研究生在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专业知识薄弱,知识体系、结构需要修补或建构跨专业研究生有的是通过跨专业考试入学的,还有的是由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他们没有经过本科同专业多年的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相对薄弱,知识体系和结构需要修补或建构。因此他们入学后面临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补课,一方面他们往往需要补修一些本科生课程以弥补其专业基础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需要学习研究生层面的课程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因此如何夯实专业知识对其形成了很大的课业压力。(二)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较差,专业素养有待提升跨专业研究生由于缺少本专业学生多年的专业熏陶,他们面临缺少专业学习方法和如何提升学习能力等问题,大多数学生对研究生阶段专业的新思想、新观点了解甚微。因此学生在入学后缺少对专业的深刻认知,在学习上往往陷入迷茫和困惑的状态,甚至缺少对未来专业学习清晰、合理的规划。实际上他们既要拓宽专业视野,又要学习新思想、了解新观点、掌握新方法,锻造新能力。这种专业素养的提升,既需要学生主动进行专业学习的调适(包括多学、多看、多用),又需要教师的深入引导和周围学术环境的熏陶,特别是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专业探索和交叉学科的创新。(三)转变固有的思维定式,确立新的思维模式实际上,现代学科分工的精细化和系统化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形成了不同思维模式。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观察和研究,结论会大相径庭。跨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汲取、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其专业思考问题的学科模式,这种思维定式一旦形成较难改变。跨专业的研究生是带着其原来本科专业背景入学的,他们的专业思维还保留了许多原有专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与研究生阶段专业的思维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学生转化和改变原有思维模式以适应新的专业学习。这种专业思维的改变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确立相关的知识体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外,还需要进行专业思维模式的训练。

怎样跨专业考研

大多数
习行
如果英语不好,平时就多积累一下,至少上课学的都要把握,做完六级的题再做考研英语才不会落差太大。最好大二开始搜集各种信息,包括问一些学那个专业的,看一些学术期刊,听听课,确定自己对这个专业的了解程度,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专业,真的要冒风险比别人更吃力去跨专业么。大三在课余就可以自学各门专业课,重在理解,有条件的话去旁听一下比自己吭吭学强多了。这样在大四的时候对专业课至少能心里有底,有针对的加强自己的弱项,全面把握教材,融会贯通起来,并结合真题进行复习。考前最好做几次模拟,并且特别注意答题的技巧。现在就想到这么多了

大学跨专业考研是怎么回事

至富
道兼于天
考研可以跨专业,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去读自己理想的专业。

关于考研,为什么有的人会选择跨专业考研?

柏油路
九龙滩
很可能考不上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工作呢?我也问过我自己这个问题,很多很多次,在每个失眠的夜里,都在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最终决定要考的时候,其实距离考研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我还是买了资料,选了学校,座到了自习室里。你问我为森么?具体的原因,到底是又还是没有呢,我也不清楚。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大概是有一天在一个鸡汤文里看到这么一句话:人都是要死的,那么我们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呢?其实,选择之后的心情也并不如想象般那么美好。看着周围的同学考本科专业肆意潇洒的样子,其实心中总会有点迷茫,本专业虽然比较坑,但是考研的难度并不大,所以许多同学敢凭着专业去跨考更好的学校,可是我不敢。可是我为什么还是要跨考呢,因为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因为我不喜欢学校的氛围,因为我虽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但却知道我绝对不属于这里。作为一个内向又理想主义的人,有时我总会问我自己:我该以何种姿态拥抱这个世界?我总是迷茫又不愿妥协。许多人说,考研一定要坚定的相信自己能够考上,但是我却清楚的明白自己考不上的几率更加大,因为我太仓促,因为我统筹全局的能力太差,因为我懒,可是我还是会去考,在我心里,在大学最后的三个月,这不同于过去三年碌碌无为的三个月里,不只是为了考研而已。你问我为什么跨考?也许只是因为我想去吧。如果说大学四年匆匆过去了,我想给它画一个句号,不管完不完美。只是,其实,再随意也有自己所在乎的事情,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对于特疼爱着我的父母来说,我对人生的迷茫和任性仿佛是对他们心血的亵渎,这一点,我无法掩饰,我从来不敢对父母说起我的痛苦,谈起我的孤独,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对子女的要求也很朴实,所以,我们这些孩子大了,有些事,不能再劳烦他们粗糙的手掌了。但我还是要考的,也许是最后一次任性了,理想与现实,鬼知道能不能调和。有人说。不要再夜里思考。因为黑夜让我们冲动盲目而又软弱。可是我在大学的生活啊,仿佛只有在无人的夜里才能思考人生。我无法停止思考人生。我也曾跑到大学所在城市的郊外,一步一步爬上光秃秃的山,当时的村子里寂静无人,从山顶望去,城市烟雾缭绕,远处的城市像是匍匐的钢铁巨兽,强行的依附在土地上,所有的繁华和情感藏匿其中,无法感受,仿佛不曾存在一样······那一瞬间,对于城市的定义,对于书本上所谓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定义,突然一下就懂了。身在城市中,往往并不自由。却也拥有自由。

跨专业考研难道怎么样

列子
其于人也
提醒研考生对跨专业报考这一问题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有人把研考比作第二次高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研考的难度。跨专业考生的最大劣势在于没有本专业考生的本科学习基础,备考时在专业课上必然会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从而影响公共课的成绩,以致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在考试时,跨专业考生也有可能因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而丢分。即使初试通过了,复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很多,复试考查方式比较灵活,考查内容更为全面,不但有专业课笔试、实验技能考核,还有综合素质面试。在专业课考核中,跨专业考生可能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背景而成绩不理想;实验技能考核中 , 跨专业考生也可能会因为缺乏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而被淘汰;面试中,跨专业考生更可能因为回答不出本专业常识性知识而导致失败。尤为重要的是,跨专业考生考上研究生之后的学习生活也不轻松。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起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些都需要跨专业考生付出比别人心力去解决。 所以,是否要跨专业报考,研考生要认真地审视自身,而不要盲目跟风。诚然,考生如果公共课很有优势,能够拥有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课学习,并且确实对新领域更有天赋、能力和发展空间,那么跨专业报考也未尝不可。选择新专业时,考生要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权衡利弊冷静分析后再作决定。管理、经济之类的热门专业要慎选,因为热门专业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文理大转行更要深思熟虑。一般而言,理工科转文科相对容易,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文科转理科就不一样了,涉及实验技能考核,尤其是高等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大问题。笔者建议,考生尽量选择与本科所学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科报考,且最好能找到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的交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