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
一、读在职研究生如何选择导师?1、报名时就已选择。有些院校设置了在在职研究生报名时就需要选择导师,对于还不是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来说,根本不了解这些“陌生人”,如何选择呢?有人随便选了,这可不好。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去了解下导师。①去目标院校的网站查阅导师的基本情况,年龄、专业、研究方向等。这几个信息中主要还是关注研究方向是不是你想研究的感兴趣的,以此为依据来选择。②去中国知网等论文网站,查阅导师们发表的论文,看看各位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寻找自己的兴趣点。③通过熟人打听,比如已经在读研的学哥学姐,这种方式会比较直观,可以了解一个教研室的多位导师,可以了解到导师的学识及性格等通过网站查不到的信息。这种选择方式也不是固定的,因为每位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可能报名时学生数量超过导师能带学生数量,所以开学后,有的学生就得换导师了。那哪些学生需要换呢?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选择权在导师那里,导师会根据一些条件自己筛选自己中意的学生。所以,我们在初试时就尽量考的分数高些,名次靠前些,这样被自己中意的导师选中的概率才会更大。2、开学之后才开始选择。有的学校在报名时不要求选择,开学一个月后即十一后才开始选择导师。这一个月的时间导师会考查学生。选择导师时理论上是双向选择,但是实际上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都是导师来选择学生。那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下就只能被动的听天由命吗?也不是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选择自己中意的导师。①初试分数会影响导师的选择文科的导师会比较注重学生初试专业课的成绩,因为理论功底越深厚,将来做课题研究或写论文什么的都不用太操心。理工科的老师除了注重学生的数学及专业课成绩外,可能还会关注学生的自己的论文或者是其它动手方面的能力。如果你的初试分数比较靠前并且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话,就不用担心了,这种情况多半能选到自己中意的导师。但是大家还要有下面的第二步。②主动出击更为有利不管成绩占不占优势,大家都是还要主动出击的。开学之后大家要赶紧打探各个导师的情况,有了目标之后,要去论文网站查查导师近三年发表的论文,阅读后尽量能得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找个机会跟导师探讨相关问题。通过向导师表示自己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来取得导师对自己的好感,平时要多联系,在特殊的节日里发送些祝福短信什么的。这样熟悉了之后会对选导师有利的。二、导师的类型。1、学术型导师如果你是那种比较适合学术研究的学生,尽量选这种导师。这种导师学术功底强,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苛刻,能在学术方面给你很大的帮助,但是,选了这种导师你要有心理准备了,这三年将不会很轻松的渡过了。但三年过后,你将脱胎换骨。2、人际关系丰富型导师这种导师虽然学术功底不一定很强,但人际关系会比较丰富。这种导师不会对你要求的很严,你读研期间也会比较轻松的渡过。这种导师也有优点就是导师可能会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你找工作时给你帮助。(当然学术型导师也可能在找工作时对你有帮助)3、不见踪影型导师有些导师在国外进行学术考察或学术交流,也可能国内国外两地跑。这种导师就是你不太能见着面的导师,这种导师不会特别多,但是也会有。如果你选了这样的导师,那这三年你就“轻松”了,因为导师没时间管你,就算论文的指导都是通过邮件沟通的。这种导师不建议大家选择,因为哪个方面对自己都是没有好处的。三、哪种类型的导师会更好?到底哪种更好,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特点、需求、性格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但是大家尽量选择前两种,因为不见踪影型的导师确实对自己没啥好处。我们常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开学后最好是通过上一届的学哥学姐侧面打听各个导师的情况,再结合自己的特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