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职法律硕士的报考条件

露西娅
劳动节
法律硕士【非法学】接受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应往届生都可报考,不需工龄。但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需要本科双证毕业【学位证毕业证】,同等学力人员不可以报考。

在职读法学硕士要参加哪些考试

方将不化
符验
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以五月同等学力报考法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只有外国语和法学综合,外国语可以在英、俄、日、德、法5个语种中选择一个,当然具体考试哪个语种,考生应该事先联系院校咨询清楚。12月联考:以12月联考报考法学在职研究生,可以分为两个专业,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前者报考人员必须是本专业报考,后者必须是非本专业跨专业报考,不过它们的考生科目,除了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有法学和非法学的区别外,其他考试科目都是思想政治理论和英语。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二建征文二建必刷卷消防新成绩造价考情课bim工程

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有哪些

两生花
钓鱼去
法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分为学校课程学习和全国统一考试两部分,这两个环节对于报考条件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可以说是差别比较大。大多数院校允许报名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的人员,只要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就可以,不限制具体的工作经验要求。但是也有部分招生院校的研究方向是需要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的,如果是跨专业报考人员,需要先参加研究生预科班的学习。报名法学在职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时候,必须是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且在拿到学士学位之后有3年或以上的工作经验。没有学士学位证书或是工作经验不满足条件要求的人员都是无法通过资格审查的。等到学员拿到学校的结业证书,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和论文答辩之后,就可以申请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了。这个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拿到的证书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字样方面的区别。

请问在职法学硕士如何考?

外生
清春
报考方式:在职研究生法学硕士属于5月份的同等学力申硕;在职联考法律硕士属于十月份的全国联考,本科满3年才可以报名参加考试。报考条件:在职研究生法学硕士可以免试入学;在职联考法律硕士本科学位满3年即可参加硕士考试。获得证书:在职研究生法学硕士通过考核后最终授予硕士学位;在职联考法律硕士通过考试后最后授予硕士学位。

法律硕士在职研究生可以拿双证吗

公反
君乃言此
2018年全日制法律硕士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统一考试在2016年之前,法律硕士分为一月法律硕士和十月法律硕士,其中一月法律硕士(往年考研初试都是在一月上旬进行,改到12月下旬考试是最近两年的事情)就是指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且录取后转学籍的普通法律硕士,十月法律硕士就是指十月份进行考试的在职法律硕士。在职法硕2015年是最后一年,2016年取消十月在职硕士联考,在2016年9月份,教育部下发文件,将法律硕士区分为全日制法律硕士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全日制法律硕士就是和本科一样上课学习,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一般都是周末上课或者每年集中几个时间段上课(和之前的在职法硕类似),但是,非全日制法硕也是发双证,即有毕业证和学位证,而之前的在职法硕是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的。全日制法硕和非全日制法硕,招生区分开,比如一个学校是否招非全日制法硕,招多少,相对于全日制法硕来说都是独立的。但是,非全日制法硕和全日制法硕的试卷是一样的,只是届时复试分数线会不一样。所以,非全日制法硕的复习,用书,考试和全日制法硕没有区别。一般而言,非全日制法硕的复试分数线会比全日制法硕的复试分数线低一些,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非全日制法硕更好考一些,当然也不排除有特例的存在。非全日制法硕的产生,将对全日制法硕具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因为非全日制法硕也有双证,那么必然会导致部分之前打算考全日制法硕的同学改考非全日制法硕。此外,由于非全日制法硕不占用高校太多的资源,如不需要安排住宿,且每年只是集中授课,而且收取的学费还高,这可能会导致有的高校会给予非全日制法硕的招生名额。

法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柏舟
全国来说,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专业是最好的,河北地区其实也可以学啊,中国人民大学的河北教学中心在石家庄地区,离邯郸也不远,上课时每月上一次,一次是一个周六日全天的时间,邯郸地区也可以报名学习,就是石家庄在职研究生网上说的学校,世纪人和北京大学的国际关系也拿的法学硕士,建议你来了解。

本科不是法学专业能报考法学在职研究生吗

夜与雾
坏潘妮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一)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二)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法学在职研究生有哪些报考途径

女保镖
盗墓女
目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报考法学在职研究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从同等学力申硕和一月联考这两种报考形式中选择。一月联考: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在公、检、法、律师事务所、法律相关部门及含有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学员优先。2.需要专科毕业满五年,本科毕业满三年,即可进行报名,最终可获得双证(硕士研究生学历证和学位证)考此类型专业的人员建议有一定的法律专业基础与背景。此考试属于择优录取形式,考试难度高。同等学力申硕:1.大部分学员选择同等学力申硕的形式考法学在职研究生,通过率较高。在职人员可免试入学,大专即可报名。报名进入研修班学校参加考试,完成考试后学校会颁发结业证书。2.想要申硕的学员报名需要进行研修班考核后方才能申硕,学员需要本科以上持有学士学位证书满三年,或是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两年。

关于一月的法律硕士在职研究生

乃是离之
车魂师
法律硕士考试说明:  要培养有特定专业背景的高层次、宽基础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是高素质法律人才的主要培养形式。从2000年开始,专业课实行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并限招收非法学专业考生,06年有48所高校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在联考各校之间还可以调剂。  报考条件:  除了满足全国统考的报考条件外,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查看详细报考条件)  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  法律硕士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与参加1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考生可直接到所报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名,也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考生同时可报联考院校中的两所高校,分数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线后,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第二志愿有可能被调剂录取。  考试时间及科目:考试时间与1月统考时间相同。  初试科目共4门:外语100分,政治(文)100分,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民法学)150分,综合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150分。 其中政治、外语使用全国统考试卷,两门业务课的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承办。  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编写,考试用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  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录取:  参加“法律硕士联考”考生可被录取为定向或非定向硕士生,也可被录取为委托培养或是招生单位自筹经费硕士生。  学习方式:  法律硕士采用全日制脱产和非全日制不脱产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脱产学习为二至三年,非全日制学习不超过四年。在教学上,法律硕士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案例教学,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采用学分制,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为30学分,总学分不得低于45学分。法律硕士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导师组由各专业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组成,并吸收法律实务部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硕士学位论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原专业背景有所侧重,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  证书获取: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可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48 所学校是: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 烟台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海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政法学院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