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语言类考研(跨专业)

卖身契
骈拇第八
不同的院校专业和科目设置是不同的,比如四川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01 理论语言学02 认知语言学03 语用学04 词典学05 二语习得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42 俄语 243 日语 244 德语 245 法语 246 西 班牙语 247 朝鲜语(任选一门)③611 基础英语④811 英语翻译与写作

语言类专业考研会考什么?

其于泽也
第三部
语言类的专业有很多的,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考试科目也不一样,你的信息太少,无法准确答复你的,建议你自己到官网查询。一月份的研究生统考,一般是英语、语文、政治、逻辑 写作等。5月份的同等学力考试,考英语和专业综合。10月份的教育硕士里面语言类的方向,参加GCT考试,考语数外和逻辑。

语言类专业的考研哪个学校比较好?

而寓诸庸
好阿爸
外国语言方面,北外和上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都不错。考研嘛,努力就有机会,我认识一个从三本院校通过10个月的努力考上人大的呢,关键是效率,有高考努力程度足够了,还有就是要自觉,每年考研,近一半人中途都放弃了,就是坚持不下来,所以我考研的时候找了一个研友,我们是一起报了天道考研网的课程然后就互相认识了呢,之后我们就常常在一起学习,一起分享经验,大家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互相鼓励,我也在考研这件事上花费了精力和金钱,现在我回想起那段日子真是是大学里最踏实最充实的日子,我也通过考研改变了命运,你也可以的呢加油

英语专业研究生考试都考哪些科目?

非其义也
备胎侠
考核科目为:政治(分值100)、基础英语(分值150分)、综合英语或专业课(分值150分)以及第二外语(分值100)共四门。英语专业初试的4门课程中,只有政治一门是国家统一命题,其他3门都是个招生单位自己出题(个别语种属于国家统考,但是这类学校一般很少并且会提前在招生说明中说明)。对于英语专业来说还要选定考研的专业,每个专业方向的参考书目有时候也是不一样的,甚至不是一张试卷。英语专业考研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国家研究等。其中,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等热门方向是划入到三大方向里面的,属于分支,所以考试的时候,只有复试中才会有所侧重,初试时不用担心。

什么专业可以跨专业考啊?学语言类的想跨专业考研,都考什么好啊?

汝故惧也
可以养亲
同学你好,考研是可以跨专业报考的。不知道你是想考文学类还是外语类的语言专业,文学类的专业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学);外语类的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等等,他们所考的科目公共课是一致的:政治、英语(或者二外);专业课是各个院校自行命题,考试的范围、侧重点、考查的难度也不一样,这个还得根据你所报的专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决定跨专业考研,并且定好了院校和专业方向,就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吧,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也可以登录我们跨考网查询相应的考研信息,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中国还是出国阿? 国内可以的啊

语言类考研的话,都要考哪些科目

动物园
莲花落
一般都是四门,政治、二外外加两门专业课

学语言类专业,考研到底重不重要

试往观焉
韩非
1、读研无用?什么叫“有用”?如果是指读研就能找份好工作就能一夜暴富迎娶白富美,那是做梦……读研只能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接触更上层次的人,开阔视野,至于最后学得好不好那看自己了,而学得好和能不能发家致富也不是必然的联系,学得好,会做人,只能增加发家致富的几率而已,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其实,很多人之所以纠结读不读研的根本原因是把金钱和学历划等号了,事实上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研究生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知识水平提升而努力的,商人才是为了财富水平而努力,所以,衡量硕博士的最重要标准应该是他们有什么研究成果,他们应该干的就是这个,至于更高的收入水平,只是附带品而已,所幸知识型经济是大趋势,社会不会亏待那些懂得有效学习的孩子们的。没能力读书做研究的人当然不能读研,最好就直接去工作,研究生本来就是教育金字塔的上层建筑部分,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个位置的。自己不适合走到上层,就反过来攻击它…………可以理解这种想法,知识和眼界让人更宽容,缺乏这两者,自然不能那么宽容。2、文化水平低的人赚得照样比研究生多?不懂统计学且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的朋友挺喜欢持有这种观点。文化水平低的群体,例如本科以下,收入往往呈现右偏态分布的势态,众数在最左侧,均值水平也明显低于硕士及以上群体(不信的话去看看低收入群体大都什么文化水平吧,也有相关统计数据,当然得考虑代际因素,不要拿老一辈的人和现在新毕业的硕博士相比),认为文化水平低收入却高于硕士博士群体的人,都是拿前者的极端高值和后者的均值相比,这些极端值根本没有代表性。当然,没读过那么多书的人是想不到这些的,他们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他们说了也白搭。新闻里总喜欢说谁谁做个贴膜都月收入上万,为什么这种事能成为新闻?就是因为大部分做这种小生意的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出个奇葩就成新闻了。为什么没人去报道硕士毕业几年就月薪上万呢?因为压根儿就不是回事。少数低学历高收入的朋友也喜欢炫耀自己的收入高过某一些硕博士,其实这是心虚的表现,这种想法事先就认定了高学历的平均收入高于低学历群体,于是拿自身个案来进行反驳和夸耀。况且,真要比的话很容易就能找到同辈中学历高收入更高的人。3、读研能给你带来什么?首先,我说的是正儿八经地读研,纯混学历或者只知道应付考试的就一边凉快去吧,读不读差别不大,一纸文凭帮不了你什么,别混了文凭毕业后一无是处于是转身责怪自己被大学上了。其次,读研能提升你的学识、人际圈层次,开拓眼界,并能让你学到一些必要的分析技能。有人觉得这些很虚,那什么最实在呢?钱嘛。但是钱是怎么来的呢,天上掉下来的?显然不是。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了,那会儿胆子大,当一个二道贩子就能一夜暴富。靠头脑赚钱事半功倍,你没黑没夜地开店卖货,生意有幸做大了,最后还是要面对资本市场那帮玩头脑的,他们就靠一颗颗脑袋和一张张嘴就能坐享你的未来收益,最后你会发现其实是在给他们打工而已。不要认为知识虚,真的出到社会走一圈,只要有真本事,没人会说读研没用,当然那些源自嫉妒和无知的责难又是另一回事了。4、当你在读书的时候,别人打工的都在赚钱了……不怪他们,没读过书嘛,所以总喜欢这么想。有效的学习能提升你的未来现金流的整体水平,别人搬砖一个月5000,不考虑通胀的话,搬十年也涨不到多少,三年搬砖预计收入才180000,硕士(非特别冷门专业)毕业,刚开始倒霉,就算4000吧,第二年5000,第三年6000……这种上涨空间是无限的,因为你的工作有技术含量,能提升你的能力水平,并且能够带来的机会,因此收入会不断上涨,很快搬砖的同学就会发现他已经被你甩在身后了。知识让我们更有远见。5、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能回避的是,部分理论性太强的专业的确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尤其是人文学科,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学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道“和”术“都要掌握好才能游刃有余。6、研究生教育烂,所以没必要读研?国内研究生教育的确烂,但你都这么大的人儿了,自己不能学?图书馆总有吧?没人拦着你学习吧?懂得自主学习才叫真学习,你的努力其实就是对研究生教育水平提升的一大贡献。

我是英语专业的,想考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生,难度大吗?

天道
其功外也
如果英语好的话(以考研英语为衡量),考汉语言文学难度还是比较小的,毕竟这个专业招的学校多人数也多。但是要做好选择,一些一流学校的热门专业即使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但是一些排名相对靠后的学校的专业(包括热门)其实机会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一些对外语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如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中的西方文论方向等),英语专业的同学反而更有竞争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

功用
聚则为生
汉语言文学可报考如下专业: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等专业,其中前四个属于语言类,后三个属于文学类。 文学类是很多人都会做的选择,但是考的人多,竞争压力会很大。而且往往是考文学类的会被调剂到语言类。 语言类中对外汉语比较热门,但实际上是比较难找工作的。古代汉语算是冷门,但冷门往往更佳,少了竞争,如果是少数民族考的话更有优势。 汉语言文学排名情况: 1 北京大学 2 复旦大学 3 北京师范大学 4 南京大学 5 浙江大学 6 北京语言大学 7 武汉大学 8 南京师范大学 9 华东师范大学 10山东大学 11 暨南大学 12 华中师范大学 13 中山大学 14 四川大学 15 福建师范大学 16 南开大学 17 中央民族大学 18 中国人民大学 19 清华大学 20 厦门大学 21 湖南师范大学 22 湖北大学 23 上海师范大学 24 陕西师范大学 25 苏州大学 B+等(29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宁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 B等(29个):湖北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汕头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上海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鲁东大学、扬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湖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漳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