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想了解越南商机和越南现状及赴越南商务考察要办什么手续!

伐檀
次世代
出国一定要有护照的.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越南受到东亚金融风暴的冲击较小,如表1所示,越南在1998与1999年之经济成长率分别达到5.8%与4.7%,虽远不及1992~1997年间的2位数成长,但表现还算差强人意。1999年越南因受到天灾(水灾)之影响,经济成长为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准,但2000年越南经济已逐渐转趋热络,虽然还无法回复到金融风暴以前之水准,但较1998年与1999年已有相当起色。根据EIU之估计,2000年前三季越南之经济成长率达6.4%,预估全年亦可维持在相同之水准上。越南2000年经济成长之主要动力是来自於国内消费成长与出口扩张。国内消费成长除了因为公共支出增加外,公共部门薪资之提高亦刺激了民间消费。而在出口扩张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攀高,使得主要出口产品原油的出口值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制造业之出口增加所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东亚经济复苏,特别是日本景气之好转(日本为越南最主要之出口国家,约占越南出口比重的15%),亦带动了越南之出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进口限制之逐步放宽,进口亦显著增加,使得贸易帐仍有逆差。根据最新统计资料(表2),越南2000年1~9月出口总值约104.89亿美元,而进口值则为110.02亿美元,逆差达5.13亿美元,较原先预期的高。2000年越南经济成长虽然差强人意,但却远远不及金融风暴前之水准,主要原因是投资仍不振,这种情形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类似。目前越南除了国内投资意愿仍有待加强外,外人投资亦呈现停滞。虽然最近民间投资已略有起色,但仍不及金融风暴前之水准,因此如何提振国内投资意愿,并以更积极之政策吸引外资,可说是越南政府未来所需面对的重要课题。(二)产业表现在各类产业表现方面,以工业部门表现较佳,预估2000年之成长率可达到9.8%。在制造业下之各分业,如纺织成衣、鞋类与电子业均有不错之表现;同时外资企业及私有企业之表现均优於国营企业,因此如何改善国营企业之效率,是未来越南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至於农业部门的表现,2000年不如1999年,预估2000年全年将成长4.5%,低於1999年的5.2%,其中主要原因是2000年9月受到洪灾影响,以及越南最主要的两项农产品,稻米及咖啡的国际价格走软,导致出口下降所致。虽然其他农产品如腰果、橡胶等产出均不差,但整体而言,2000年农业部门的成长将略为趋缓。(三)进出口贸易2000年越南对外贸易较1999年成长,预估2000年出口总值可达142亿美元,而进口总值则达149亿美元,将会出现7亿美元之贸易逆差(表1)。2000年越南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原油出口剧增所致,2000年前三季原油出口值高达25.07亿美元,几乎占总出口的1/4,较1999年同期增加86.5%。至於其他主要出口之工业产品亦有成长,其中以电子类产品出口成长最快。而在农产品方面,如前所述,由於受到国际价格之影响,稻米及咖啡出口值在2000年前三季均大幅下降,其中以稻米出口减少幅度最大。至於在进口方面,由於国内需求,特别是民间消费之强劲,使得进口在2000前三季明显增加。如表2所示,在主要进口产品中,除了肥料持平外,其他项产品在2000年前三季均有大幅度之成长,特别是最可代表民间消费指标之机车,2000年前三季进口值达4.51亿美元,几乎较1999年同期成长了1倍,由此可见民间消费之热络。(四)物价水准2000年越南之消费者物价指数呈现下跌之趋势,与以往完全不同。主要是因为占物价指数权值20%之稻米价格下滑所致,稻米价格之疲软主要是由於国际米价下挫而使稻米出口的值与量均大幅下降,再加上国内稻米丰收,亦使得国内稻米价格下跌。虽然2000年越南国内其他产品之价格小幅上升,但仍不及稻米下跌之幅度,使得消费者物价指数不升反降。不过预期国际米价将会上涨,越南稻米价格将会止跌回升;再加上预期越币会贬值以及进口品价格会上升之多重因素下,2001年之消费者物价指数将会上升,预估上涨率达4.5%,不过尚在可以控制与容忍的范围内。(五)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方面,越南政府为了促进经济成长,近年来均采取宽松之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及消费,未来预估此一政策仍会持续。至於在汇率方面,预期仍会继续小幅贬值,但在考虑到贬值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以及偿还外债成本将会增加之情形下,贬值幅度应不会太高,大约在5%左右。(六)未来经济展望2000年越南经济虽然表现不差,但仍存在若干隐忧,特别是过去对促进越南经济体制转型及经济成长相当有贡献的外人投资仍未见明显增加,且短期内尚难有明显之改善;加上美国与越南所签署之双边贸易协定所带动的贸易及投资效果可能要至2002年才会显现,所以预估越南2001年的经济成长率将会下降至4.7%,但2002年则会再上升至6.8%。(七)美越双边贸易协定之发展在越南对外经贸关系上,2000年最值得关注且影响最深远的不外是越南与美国所签署的双边贸易协定。此对越南未来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贸易方面将有深远之影响。虽然此协定之正式生效仍有待美国国会及越南之国家委员会(national assembly)通过,最快大约在2001年下半年才会通过,但越南与美国之双边贸易协定,目前已引起各界相当程度之关注。综合而言,美越双边贸易协定为双方在1995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下,为求进一步合作之互惠贸易措施。就越南而言,此协定未来可使越南获得美方之正常贸易关系(Normal Trade Relations, NTR),即双方均需无条件地(unconditional)给予对方贸易最惠国(Most Favored Nation)待遇。此可使美国对越南之名目关税率由平均的40%下降至4%;而越南对美国之名目关税率则由目前平均的20%下降三分之一,甚至到二分之一。越南除了对美国大幅降低关税外,在其他方面亦有相当程度之开放,包括越南逐步取消农工产品之关税及非关税贸易障碍、服务业(银行业、保险业及电信业)之开放、越南实施符合WTO规定之智慧财产权保护标准、外资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与透明化,此均将使美国的产品及资本能更顺畅地进入越南,对越南经济之发展有正面的助益。以下将美越双边贸易协定之重要内容,分别加以说明。(1)商品贸易之自由化此在协定之第一章有详细之规范。第一章第一条即规定双方均需无条件地给予对方贸易最惠国待遇,即所谓正常贸易关系(NTR)。此可使越南目前输美之名目关税率由平均的40%下降至4%;而越南输美国名目关税率则由目前平均的20%下降至14%,甚至更低。除了关税大幅降低外,越南亦将遵守WTO之相关贸易规范(越南目前尚不是WTO之会员,仅是观察员),包括未来在3~7年内,取消农工产品所有之数量限制;同时依照WTO之规定,取消进口执照(import licensing)之规定。另外在关税估价(custom valuation)、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与国营企业贸易(state trading)上,亦将完全遵守WTO之规定。(2)对智慧财产权之保护越南将在1年内实施与WTO规范相符之专利(patent)与商标(trademark)之规定;在18个月内实施与WTO规范相符之版权(copyright)与贸易机密保护(trade secret protection)之措施。(3)服务业之自由化越南除了将遵守WTO下服务业贸易协定之规范外,在许多项目中亦须提供所谓特别之承诺(specific commitments),做进一步之开放。此包括对通讯业之开放,允许美国以合资方式进入越南市场。其次亦对金融业进一步放宽,包括允许美国保险公司赴越南营运,以及美商银行在越设立分行等。对於属於律师与会计师之专业人员(professional)方面,越方亦允许其在越南开业。(4)投资规定之进一步放宽除了简化投资申请程序,给予外资国民待遇外,亦将在5年内废除对外资所要求之自制率限制以及出口实绩(export performance)之要求。预期未来美越贸易协定生效之后,美越双边贸易将大幅增长。根据统计,1999年美国仅为越南的第9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仅8.39亿美元,其中越南对美国出口5.04亿美元,占越南总出口的4.4%;而越南自美进口仅3.35亿美元,占越南总进口的2.9%,比例均不算高。在美越贸易协定生效后,由於美国对越南关税将大幅下降,使越南输美产品竞争力大增,对美出口自然会大幅增加。虽然在美国市场上,越南面临其他开发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大陆之强力竞争,但藉由关税之下降,越南产品的竞争力将会有所提升,尤其是外资集中的产业,例如纺织、成衣及鞋类的输美金额将会大幅增加,此将会使越南之贸易结构产生明显之变化。在对我国之影响方面,预估美越贸易协定将使我国未来在越南之投资增加。由於过去美国对越南之关税过高,因此在越南投资之我国厂商大部分是以美国以外之区域(主要是欧盟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未来此一情势可能发生变化,一些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台商将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越南,其中以纺织业的可能性最高。三、 我国在越南投资概况本节将分析我国在越南的投资概况,除了介绍投资现况、投资特点、投资所面临之困难及未来前景外;本节亦将选取我国在越南投资最多的两个产业,即制鞋业及纺织成衣业,分别加以分析,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在越南投资之情形。(一)我国在越南投资现况根据越南官方之统计,如表3所示,在1987至1999年间,我国在越南之累计投资总额达47亿美元,约占越南外资总额的12.8%,仅次於新加坡,为越南第二大外资来源国。不过由於新加坡之投资有相当比例是属於都市开发计画,目前尚未完全实现,所以实际上我国与新加坡在越南投资金额相差非常有限。此外,若就投资案件数目来看,过去12年我国在越南共有568件投资案,几占外资总件数的20%,居第一位。一般而言,台商在越南投资之金额应较上述官方正式统计数字超出许多,主要是因为未透过正式管道,利用越南人名义从事投资之案件甚多。根据我国驻胡志明市办事处商务组之粗估,过去12年我国在越南投资之总金额大约有60亿美元,若再加上透过第三国的投资,保守估计金额应在70亿美金以上,远高於官方所公布的47亿美元。我国在越南的投资80%以制造业为主,其余为营建业、不动产、服务业及农林业,均以中小企业为主。制造业中以纺织、成衣与鞋类最多,亦有若干农业生产及食品加工业。台商在越南活动范围遍布很广,从北部至南部,甚至偏远的山区、海边均有台商活动,从事农、渔业生产、制造业或餐饮业等,但大部份投资台商均在南部,北部次之,中部则较少。目前全越南已有8个地区的台湾商会,包括胡志明市、新顺、同奈、林同、蚬港、河内、海防等地区商会,共有近700余会员。(二)我国在越南投资特点台商在越南的投资,虽然涵盖的产业与分布地区均相当广泛,但综合而言可归纳成以下两点:(1)多半是以欧洲为主要出口市场由於越南仍未获得美国之贸易最惠国待遇,所以美国目前对越南之产品关税仍相当高;而反观由於越南为昔日法国之殖民地,所以欧盟对越南之贸易措施均相当优惠。所以我国目前在越南投资之产业,多半均是以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事实上,利用越南前进欧洲市场,亦为许多台商当初前往越南投资之主要动机。(2)与越南当地产业互动程度相当有限越南目前由於经济发展仍相当落后,周边产业与设备相当缺乏,因此前往越南投资之我国厂商,利用当地产业提供支援之情形相当有限。就中小企业而言,生产所需之原料与机器设备等中间投入,大部份是由台湾或是其他第三国进口,越南当地所能提供的资源并不多。此亦可由我国与越南之贸易结构得到验证,过去几年我国对越南之出口以纺织原料、制鞋原料、机械设备、塑胶原料及机车零件为大宗,而上述产品正是我国在越南主要投资产业所需之原料。对於较大型厂商而言,除了以进口补足生产所需资源外,亦进行相当程度之垂直整合,以节省成本并发挥经济效益。此种垂直整合有时是与协力厂合资,形成类似中卫体系系统;或是企业自成一体系,自给自足而不仰赖其他企业,不过目前此种情形在越南还不算普遍。(三)我国在越南投资所面临之问题台湾在越南投资所面临之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7点:(1)基层越籍干部培养困难,造成营运之不便越南目前在人力资源素质方面,仍有待提升。虽然一般台商对於越南基层劳工之工作效率与配合度,大多还算满意。但对於培养越南中级干部,大多均会遭到困难,因而造成经营上之不便,主要原因是越南目前教育在量与质方面均明显不足,使得台商在招募及培养当地干部时均费时耗力;再加上语言之障碍,成效更是不彰。目前越南台商多雇用大陆籍的管理及技术人员来越南工作,一方面派驻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大陆与越南均属社会主义国家,大陆干部较了解越南人的心态,管理起来比较容易。(2)语言障碍造成经营上之困难若与中国大陆相比,赴东南亚投资之厂商普遍会面临到语言之障碍,此种情形在越南亦不例外。虽然越南亦有相当数量熟悉华语之华人,但大多数越南人均不谙华语,在沟通上造成不便与困难。不过,根据越南台商表示,越南人学习华语的意愿相当高,许多越南员工下班后,均去补习班学习华语,此对他们将来升迁多有帮助,同时亦降低了台商沟通的障碍。(3)官僚体系运作下,行政效率仍有待提升越南法令虽几经修订,已有明显之改进及透明化,但不可讳言地仍存在许多灰色地带,加上目前越南的官僚体系,仍存有相当程度之人治色彩,使得台商在与越南行政部门互动时,多少均需要利用「人际关系」,造成时效之拖延与成本之增加。不过一般而言,越南官员对於台商相当礼遇,也很重视台商的意见,双方互动还算良好,此对台商投资有正面的助益。(4)走私及仿冒盛行,影响正牌厂商之营运越南目前走私相当普遍,主要之管道大多是来自中国大陆。虽然越南政府亦有所取缔,但市面上仍时常发现走私之产品。另外越南目前对於智慧财产权之保障仍未尽落实,所以市面上亦到处充斥仿冒产品,举凡摩托车、家电产品、鞋类及电器用品,仿冒之风相当普遍。这些走私及仿冒产品,在价格上具有优势,对台商而言非常不利,尤其是做内销生意的台商。未来此一问题或许可在美越贸易协定签署下,透过越南政府落实与遵守WTO下智慧财产权之规定,获得部份的改善,但全面性的落实恐怕需要相当时日才能逐渐看到效果。(5)一国两(价)制仍相当普遍,对於外国厂商不甚公平越南虽然劳工成本相当低廉,有利於外资之进入,但越南在若干政策及公共费用收取上,却采用两价制,即对外资企业采取较本国企业更为不利之条件,造成外资企业立足点之不平等,对外资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很大。举例来说,相对於本国企业,外资企业不但必须支付较高的基本工资,而且所需负担的社会与医疗保险也较本国企业重,同时外资企业员工的离职津贴也较高等。另外在水、电费方面,外国厂商所负担的费率均高於本国厂商,更是明显地不公平。由於对外资企业的差别待遇,使得以联营方式经营的台商必须遵守较严苛的规定,导致其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因此多数台商在越南均以「来料加工」方式经营,以规避这些不合理的规定与制度。(6)周边设备仍相当缺乏在越南投资之台商,无论是从事何种行业,均会感受到越南相关周边产业之支援能力明显不足,因而使得当地采购的比例不高,需由台湾或第三国供应。在越南投资的台商与协力厂一起投资的情形并不常见,主要是因为赴越南投资的厂商规模均不大,没有能力保证协力厂的订单数量,因此无法在当地建构新的生产网路,而必须依赖台湾供应生产所需之原物料及相关设备,因而增加了成本之负担。(7)以联营型式经营之台商,普遍经营均发生困难虽然目前越南对於外销产业允许外人独资,但外资与越资联营之方式仍相当普遍。与外资联营之越资,通常是属於国营企业,在经营观念上与效率上,较难与外国厂商契合,同时又必须适用与外资企业一样的严苛条件,因此目前在越南以联营方式经营的台商,有许多在经营上已出现问题。(四)越南投资之前景越南投资之前景,可归纳为以下两点:(1)美越双边贸易协定与东协贸易区之全面自由化有助於吸引外资如前所述,美越双边贸易协议之签署,将使越南打开长久以来受高关税阻隔之美国市场,对外资自然有相当的吸引力。另外,东协自由贸易区(AFTA)预计在2002年即展开全面自由化,届时东协区域内主要国家的贸易障碍将会消除,此对越南吸引外资亦有相当之助益。(2)越南在未来仍将具有成本优势越南目前工资仍相当低廉,同时劳力亦相当充沛,预估此种人力资源之优势在未来仍将维持。虽然如前所述,越南目前实施的两价制会使得越南外资企业的成本负担较高,但即使纳入此因素,对外资企业而言,越南仍是属於低生产成本之国家。更何况,越南目前已在检讨两价制的存废,同时也开始进行缩小外资企业与本国企业的差别待遇,相信未来此一制度将会改善,甚至取消。(五)台商主要投资产业之分析1. 制鞋业目前台湾制鞋业几乎均已移往海外,海外投资的地区则以中国大陆与东南亚的印尼及越南为主。我国在越南投资之制鞋业有以下之特色:(1)具有聚集效果:目前我国在越南投资之鞋厂,绝大部分均集中在北方之海防市与南方之胡志明市附近,其他地区并不多。单是海防地区,台商制鞋厂就聚集了30~40家。海防台商之间非常合作,若有急需之零附件缺乏,可透过台商协会安排回台之同业帮忙带回越南,以应生产之需。由於海防的台商鞋厂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使得台湾鞋厂愈聚愈多,已具备一些鞋材生产的规模存在。不过,由於南部胡志明市仍是越南商业重镇,因此外资鞋厂(包含其他外商)多半集中在胡志明市附近,有些鞋材,例如橡胶大底胡志明市即可供应,鞋厂设计中心也多半集中在胡志明市,使得胡志明市已成为越南鞋业聚集的重镇。台商在越南之制鞋厂大部分是以独资或「来料加工」方式生产,采联营方式的不多,因为问题很多。目前鞋类已是越南第三大出口产品,仅次於原油及纺织成衣产品,越南鞋类外销大都由外资企业掌控,台商扮演的角色很重要。(2)大多是以欧洲为主要外销市场:由於越南与法国以往为殖民地与宗主国之关系,所以欧盟对越南鞋类产品之进口给予相当的优惠;反观美越贸易关系尚未正常化,越南鞋类输出美国之关税甚高,因此使得在越南投资之厂商几乎均以美国以外之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为主要出口市场,此与中国大陆之台商以美国为主要外销市场有明显之区隔。(3)越南台商鞋厂的规模较中国大陆台商小;越南南部鞋厂之规模又较北部大:由於越南台商是以欧洲为主要出口市场,而欧洲市场著重少量多样,与美国市场注重量大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我国在越投资的鞋厂规模,普遍均较中国大陆为小。以目前在越南投资最大之宝成鞋厂来说,员工虽有上万人,但远不及其在中国大陆高达17万人之规模。另外在北方海防地区之鞋厂,规模较大者亦仅有二千余人而已,比南部胡志明市的鞋厂规模来得小。(4)当地采购比例低:目前在越投资之我国鞋厂,生产所需之零件与原物料绝大部分均是由国外供应,当地厂商所能提供的原材料非常有限,主要是因为当地周边产业不足,技术水准也不够,因此无法提供我国厂商足够之原物料。由於目前越南鞋厂的规模均不大,尚不足以吸引其他协力厂商前往投资,因此鞋厂当地采购比例很低。目前来看,仅有包装盒、胶水及橡胶大底,当地厂商可以供应。2. 纺织成衣业纺织成衣产品目前仅次於原油,为越南第二大出口产品,这其中有相当比例是由外资企业厂商所贡献。目前我国在越投资之主要厂商如中兴纺织、台南纺织等,均已正常营运。综合而言,在越南投资之我国纺织成衣业,具有以下几项特色。(1)以欧洲为主要的出口市场与其他产品相类似,由於美国并未提供越南最惠国待遇,而且欧盟对越南之待遇较优,所以目前赴越投资之我国纺织成衣业,是以欧洲为主要出口市场;此外有部份产品销往东协地区及日本等市场。(2)当地采购比例甚低越南纺织业目前除了国营企业外,多属民间小型企业,基础相当薄弱,除了无法生产上游纺织纤维外,连中游的布与纱之品质均甚差,无法符合出口厂商之要求;另外染整之技术亦相当落后,且所需之原料全部需要仰赖进口。所以整体而言,外资企业在越南生产纺织成衣所需之原物料,几乎均由国外供应,本地所能提供之比例与项目相当有限。为了因应此情况,并顾虑到品质及交货期,台商在越南生产会尽量采自给自足的方式,所以垂直整合之程度较台湾明显;即使如此,当地生产仍需与台湾生产网路密切连结,由台湾提供相关之原物料与零件等后勤支援,才有可能完成生产。(3)短期尚难与中国大陆竞争越南纺织成衣业之规模与基础,无论是外资或本地企业均不及中国大陆。特别是下游成衣,产量未达经济规模,仍不足以支持中游的布与纱及上游的纺织纤维之发展,所以短期仍难与中国大陆之厂商竞争。虽然未来美越双边贸易协定之正式实行,可为越南打开美国市场,但目前越南本土纺织业最大之问题在於品质不及国际水准,未来即使美国市场开放,对其仍是一严厉之挑战。四、 结论90年代越南之经济表现,虽然受到金融风暴之影响,但总体而言,表现算是相当不错;若与同为转型经济之东欧或独立国协国家相比,越南之表现更为突出。越南经济之成功发展,除了国内政经环境稳定之外,政府以优惠条件吸引外资亦是重要的因素。越南由於和我国地理位置相邻,自然成为台商海外投资的据点之一。今后在美越贸易关系正常化之后,预估越南对外资将更具吸引力,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因生产成本上升、或是政局不稳而使外资却步之情形下,越南未来可望成为我国在东南亚最主要的海外投资据点之一。台湾厂商一般而言规模均不大,属中小企业,因此厂商到海外投资的成功关键在於能否继续维持与原有网路(network)关系之顺利运作;此网路在对外关系上依赖国际买主,至於对内关系则需台湾本身生产网路之支援,两者之间彼此搭配,竞争力方能维持不坠。在对外网路方面,由於我国在越南的厂商大多是以OEM之方式生产,所以在前往越南投资时,几乎均会得到国际客户之支持与承诺,方有可能将订单移转;甚至亦有国际客户主动要求我国厂商前往越南投资之实例。国际客户之所以有此要求,除了基於越南低廉之劳动成本外,亦著眼於欧盟对越南有较优厚之贸易优惠措施,产品可以顺利打入欧洲市场。至於对台湾生产网路的依赖,可以发现越南台商较东南亚其他国家及中国大陆台商依赖程度更高,主要是因为多国籍企业很早就到东南亚投资,在当地已建立了完整的供给体系,所以可以提供台商生产所需之资源。而中国大陆虽然外资进入较晚,但由於群集效果(agglomeration),台商在许多产业上已自成一完整的供应体系,所以当地台商利用台湾生产网路的情形逐渐下降。反观越南的情形则有所不同,越南外人投资历史较短,外资企业并不算多;同时由於群集效果尚未浮现,越南台商并未形成一完整之供应体系,所以无论与当地供应商或其他台商之互动均相当有限,因此必须依赖台湾的生产网路支援当地的生产。由此角度观之,我国目前在越南投资之情形与早期在中国大陆投资所面临之情况相当类似。台商早期进入中国大陆投资,一则因中国大陆周边产业不足,一则因多国籍企业对中国大陆市场开放仍存有疑虑,因此投资不多,所以赴中国大陆投资之台商企业,仰赖当地供应的部分相当有限。但随著中国大陆市场逐渐开放,政策逐渐明朗,外资企业逐渐进入,加上台商投资的增加,情况才逐渐有所转变,目前中国大陆部份地区当地供应网路相当完整,几乎已可自给自足,依赖台湾生产网路支援的情形逐渐减少。我国目前在越南投资最主要的纺织成衣与制鞋业,由於其他外国厂商数目有限,而且当地周边支援工业不足,再加上目前吸引协力厂共同投资之经济规模尚未形成,因此台商目前生产所需之原物料及其他零组件,有极高比例是由台湾提供,甚至由大陆或东南亚其他国家提供,所以台商在越南之生产网路,可说是由台湾、东南亚与中国大陆之网路共同支援。未来台商在越南生产的情形是否会像大陆一样,逐渐走向自给自足,减少对台湾的依赖。基本上,越南目前的产业规模尚很小,要在当地形成完整的生产网路并不容易,未来只有在美越双边贸易协定生效后,越南产品输美之关税大幅降低,在当地生产的规模才可能扩大,否则单是依赖欧、日市场,规模很难冲的很大,因此美越贸易关系的正常化,应可为越南经济发展提供相当多的机会与贡献。 (刘大年、顾莹华)现在的治安都很好.要不然怎么会有人生存呀.对吧.祝你好运.

越南,建筑行业,市场调查

意也
生死线
他们最近河内要扩建还在修地铁,你自己沿着这路线慢慢查自己到越南去一趟。懒鬼

到越南考察服装市场,请问该找谁?

宾退
北极圈
可以报名旅游团,先到那里看一看。如果情况乐观,回国后经过外贸公司的合作,把货发到外贸公司联系的客户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以越南旅游项目开发为题的调查内容

胜能
菅井
旅游项目的考察报告 旅游项目的考察报告 2009-02-03 22:17:57近日,我们对柳州旅游相关项目进行了初步考察,包括江滨公园、柳侯公园、鱼峰山、马鞍山、奇石馆、龙潭、农业观光园、融水县贝江风光、勾滩苗寨、三江县鼓楼及民族广场、程阳八寨(侗族)共三县11个景点。仅凭粗浅的文献调研和走马观花式的考察,要给柳州旅游现状作出诊断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难免主观成分居多,但为了进一步推进工作开展,我们先把需要论证的初步思路整理出来,望能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予指教并提出宝贵意见。(一)对柳州旅游的初步诊断及几点建议一、从区里到全国,柳州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过去也没有把自己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经营:1、至今柳州给人们的最一般的印象一是棺木二是铁路枢纽,三是工业城市,如柳工、五菱等。初始印象仍是“死在柳州”,以及历史上享誉天下的名贵棺木,其次是现代知名工业品牌,如柳工、五菱、金嗓子、两面针等等。很少人想到柳州来旅游,也很少人知道柳州有什么精彩、独特的旅游吸引物,从而产生旅游冲动。 2、柳州是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形成了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城市居民生活,及以产业配套、工业布局、工业产品采购、生产、库存、运输、销售为中心内容的贸易与物流体系,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为之配套服务的吃、住、行、购、娱等第三产业。这种城市经济结构脱胎于工业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自发形成的,已经不能满足后工业社会的要求。上海从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向以金融为核心、信息、商贸、交通与旅游并重的新兴城市转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典范。而柳州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期,工业社会的传统理念已成为柳州经济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位置以及它对柳州城市、乡镇后续发展的巨大作用尚未被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所认同,这是造成在旅游发展战略制订以及实施运作方面,柳州与桂林、南宁、北海存在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 3、柳州一直都未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相反,它一直被视为广西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因此,在多年的区域规划、基础建设与产业发展中,也就未能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通过政府的主导来强力推动旅游目的地的策划、规划、设计、建设与营销。 4、新近编制的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已经确立了将柳州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的理念。但政府是否能将旅游产业视为更具战略意义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源和经济增长极,并加大规划和策划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投资支持,是柳州旅游能否快速突破的关键。二、城市工业化后遗症大,优秀旅游城市建设任重道远1、在工业化理念下形成的柳州城,存在人居环境上的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布局失衡、建筑高密、建筑物结构与色彩、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等等。 2、在柳州这个工业城市里,公园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自我空间;道路承载了太大的物流;文化艺术尚未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非物资生产的价值认同度不高;客流停留时间较短。 3、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体现城市旅游功能(特别是占据现代旅游主流位置的度假休闲功能)的软硬件条件较差,与优秀旅游城市的实质内涵存在较大距离。三、产品老化与资源低层次低程度开发问题1、早期建设的景区景点如鱼峰山的刘三姐传歌处和连通马鞍山的缆车,大龙潭的民族园(苗家深处、侗族鼓楼等),贝江榄口渡口及勾滩苗寨的游赏方式等等项目,产品老化严重,游客参与性低,驻留时间不足,消费环节贫乏,急需进行升级换代。 2、真正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如三江县的侗族多声部合唱、芦笙等艺术形式,节庆活动,抢花炮、斗牛、斗马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情,鼓楼、吊脚楼、风雨桥等民族建筑,原生态村寨生活方式等等,都是柳州最具潜力的旅游资源,但开发层次和程度很低,可进入性和居留条件都较差。这包括山景中的元宝山、圣塘山等,村寨中的瑶、苗、侗老寨子,同时缺少一条优美的水景风光带(比美于桂林阳朔)。 四、资源潜力巨大,尤以民俗风情为独特性卖点1、柳州虽目前尚未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但通过这次短暂的考察,我们认为:柳州拥有优越的旅游资源条件和区域市场通道,完全具备成为知名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 2、柳州城区具备良好的旅游接待基础,具备饱含岭南文化意味的闲适、平和的氛围,具备包括住宿、游览、购物、餐饮、娱乐在内的旅游产业主要链节(需要重新分别加以精心设计和提升),具备一些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景点,通过对资源、景观、产品、服务、形象、品牌等产业要素的全新整合,完全可能形成城市度假休闲观光旅游的强烈吸引力。同时,龙潭、都乐、洛维等区域,经过创新策划和设计,具备整合成为休闲度假胜地的充分条件。 3、三江侗族建筑艺术(知名品牌程阳风雨桥、芭团风雨桥、马胖鼓楼)、大歌(多声部合唱艺术)、节庆民俗及侗寨美丽并且具有新鲜原生形态的独特魅力;金秀圣塘山万亩变色杜鹃美景(大瑶山)与世界知名的瑶族风情,融水元宝山美景(大苗山)与原生态苗寨风情,贝江水景及勾滩苗寨风情基础,刘三姐传歌成仙的动人传说与壮族对歌,都是别具魅力的民族风情。虽然周边竞争对手较多,但没有一个地方拥有如此全面生动的四民族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及浓郁的民俗风情。这就使得柳州打造“中国民族风情旅游胜地”成为可能。 五、突破僵局需出奇制胜,战略与魄力尤其重要1、目前柳州旅游,仍处于局势未开的僵局状态。从何下手,才能迅速突破,形成独特性卖点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理念、总体形象和龙头项目,四两拨千斤,带动全局,快速产生综合效益和良性循环,是柳州旅游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2、规划是一个长期性的指导文件,但对政府而言,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是必然选择。因此,尽快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确立目的地形象,形成中心主题;锁定重点目标客源市场,推出主打旅游产品及线路安排;运用先进的整合传播营销战略,策划并实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使炒作与促销形成轰动效应,从而出奇制胜;同时围绕中心主题,策划精品项目,加紧招商引资和投资建设。 3、我们认为,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柳州市政府应抓紧作好以下工作:首先,确定柳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理念与主题; 第二,确定柳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创意设计形象口号,策划形象传播计划; 第三,确定三年内的主打产品,完成策划,制定并落实产品升级换代计划、产品创新开发计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第四,确定目标、机会市场,形成近两年的主攻客源市场目标; 第五,制定营销战略与营销实施方案,包括战略、营销渠道、促销活动、宣传与炒作计划等等; 第六,开展形象传播、营销(包括促销)、节事活动及项目招商引资运作。 第七,广西旅游大篷车是迄今为止我国全程旅游策划、整和营销最成功的范例,它开创了国内旅游宣传促销的先河。柳州的形象营销,可充分借用大篷车这种吉普赛人巡游的传统民族理念,一路放歌、一路起舞、一路宣传,一路收获,这种载歌载舞的巡游方式也是切合“风情柳州”的总体形象的。 2002年广西旅游大篷车活动采取市场运作,以280万元将冠名权出让给柳州两面针集团公司,这次大篷车活动标志为4大特色: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以北海银滩为代表的北部湾风光,以苗、瑶、侗、壮为代表的广西少数民族风情,以及中越边关风貌。因此,柳州等于作了冤大头,柳州花了280万元,对自己没有任何形象宣传。“风情柳州”应该设计进广西大篷车巡游中,这是非常实际的资源。柳州有许多知名企业,如,两面针集团、柳微、五菱、金嗓子喉宝(最切合“风情柳州”歌舞之乡),因此,通过冠名权的方式也是柳州营销的重要选择之一。六、桂林、南宁、北海旅游已全面开花,挤压之下,柳州旅游上台阶已成必然 在桂林、柳州、南宁、北海这条广西轴心带上,桂林是旅游龙头,作为支柱产业,已经成功进行了二次启动,进入了新的良性循环阶段;北海将旅游放在了带动性产业的位置,以旅游来推动消化,开发热的遗留问题,形成新的发展态势;南宁以民歌节为促销手段,结合城市建设,在没有旅游资源的条件下,闯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子;柳州居于桂南之间,在周边旅游热流的传温下,在政府主导的推动下,在创新理念的带动下,一两年之内必将上一个大台阶。(二)柳州旅游形象与营销的策划思路一、重点客源市场:1、今年的主打目标市场:珠江三角洲、港澳; 2、明年的扩展目标市场:珠江三角洲、湖南、贵州、上海、北京、福建、港澳台、韩国、日本、越南;二、营销战略: 1、与桂林的捆绑销售战略:着眼于大桂林旅游圈,与桂林进行线路串联及产品组合的捆绑营销,以珠江三角洲、港澳旅行商为主要分销商,以桂林旅行商为辅助分销商,以散客市场销售为主要销售渠道,以旅游分销为重要辅助销售渠道,调整产品以便适应桂林旅行商和其他旅行商及散客市场的要求;在桂林进行促销与宣传炒作,从而由桂林引进客源;引进桂林旅游专业人才、管理经验与资金,开发景区景点和旅游纪念品。成立桂柳旅游协作委员会,桂前柳后,以桂林为红花,柳州作绿叶,签定桂柳联合营销协议。 2、风情营销战略:柳州不可能与桂林竞争卖山水,柳州的独特性卖点就是民族风情,因此,柳州旅游营销,必须采用风情营销,以民族风情带江滨-鱼峰山-马鞍山,带龙潭-洛维,带贝江-苗寨,带三江侗寨,带圣塘山-瑶寨。而风情营销,必以人为主题,以民俗为依托,以风光为背景,以景区为舞台,以活动为情节,用活生生的民俗风情文化,快乐地营销吃、住、行、游、娱、购。

越南人想到广东考察服装市场。

冤有头
爱之岛
  首先说下,定位:女装低档的,去“沙河”;中高档的,去“十三行的3楼以上”;摆地摊的,去“锦东和广大”,还有昌岗路的“尾货市场”;进牛仔的,去“沙河”;男装的,不要去“十三行”要去“沙河”;进外贸服装的,去“站西”;进品牌货的,去“白马”,尢其是韩版,“白马”一楼的韩版挺好的,但是贵啊,承受不了就不要去!!!为什么要这样分析呢,因为批发市场窜货非常严重。好比方说:十三行1至3楼的,就有到3楼以上去拿货来批的,还有是去沙河去淘货的;再比如,中高档的货,白马那边就有到十三行4楼及4楼以上去淘货的,这边可以进个50、60,到了白马就变成80、90,再到了杭州就是100了,如果到上海就是100多了……  第一站 广东第二大服装尾货市场  位置:昌岗中路,信合广场往芳村方向50M处。  看到永乐生活电器后面有两个街口都是,不大,海珠区,昌岗路,信合广场公交站,往芳村方向50米,见永乐生活电器朝里面的巷子直进200米左拐,  这个地方的跳楼货有几条街,女装多,仔细挑有不少好东西,价格很便宜。比方说:一般的牛仔裤,长裤15,中裤12,短裤10。当然,还是可以砍价的,东西很杂,不要急,最好是先把几条街过一遍,再慢慢挑选,毕竟路也不是太长……  第二站:十三行  位置:荔湾区十三行路。  这里的1到3楼为低档,比沙河贵一些,但不看好,4楼及4楼以上楼为十三行精华乃至全中国服装精华之所在。  十三行新中国大厦,如果是定位中高档的话,你一定去十三行3楼以上,不要在1到3楼去看,也不要到沙河去,就是这里了。  1到3楼为低档,比沙河贵一些,我不看好,4楼及4楼以上楼为十三行精华乃至全中国服装精华之所在。  这就是十三行新中国大厦了,如果是定位中高档的话,你一定去十三行3楼以上,不要在1到3楼去看,也不要到沙河去,就是这里了。  十三行还有红遍天服装批发城  第三站:沙河  位置:广州大道北以西,先烈东路一带范围。  评价:这里为全中国最大的牛仔城,广州乃至中国规模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低档服装的最佳拿货点,一定要去看看。  第四站:火车站及周边服装城  位置: 就是广州火车站周边;白马商贸大厦  白马:最高档的服装城,一楼韩版女装非常漂亮,价钱也贵,打包都要100元,去白马一楼是重点,靓女一饱眼福。  第五站,广州箱包批发市场  位置:解放北路以西,广州火车站后面的一带  梓元岗,整个华南的箱包批发中心。  第六站,华南最大的服装尾货批发市场,广大和锦东  位置:石井  做服装的一定要知道,虽是尾货,但有些货真是物美价廉啊,位置在石井庆丰路,从火车站往北往清远走一段路。  在锦东有名牌的尾货,一定要看的啊  去石井锦东广大尾货如何走:从火车东站走约110米到广州火车东站总站坐841路(坐18站)、280路(坐22站)到榕溪站下,走到石井街 ,广州火车站乘坐228路到终点站下车即可到达锦东,到广大走大概要2里路的样子  第六站,华南最大的服装尾货批发市场,广大和锦东  做服装的一定要知道,虽是尾货,但有些货真是物美价廉啊,位置在石井庆丰路,从火车站往北往清远走一段路。  在锦东有名牌的尾货,一定要看的啊  去石井锦东广大尾货如何走:从火车东站走约110米到广州火车东站总站坐841路(坐18站)、280路(坐22站)到榕溪站下.走到石井街 ,广州火车站乘坐228路到终点站下车即可到达锦东,到广大走大概要2里路的样子  还有鞋、围巾和精品的批发市场  “大都市鞋城”:中高档鞋类的批发,位于解放南路,离北京路步行街没多远;  “新华南鞋业百货城”:是广东最便宜的鞋批发地,位于华南汽贸城下面,洛溪大桥附近,不大好过去,最好在地铁3号线大塘站下,转公交或打的过去 。  “珠光仰忠精品批发市场”:别给名字欺骗了,这里是最多围巾批发的地方,要比十三行的便宜,可以混搭批发;位置在万福路中段, 地铁1号线在农讲所站出,延德政路一直往南走就是。  一德路:解放南路以西的一德路,以干货为主,解放南路附近的一德路,是最大的精品集散地。  婚纱的,到江南大道北,那里是闻名遐迩的“婚纱一条街”,当然,那里还有相当多关于嫁娶的东西。  如果你的目标是做个全面的时尚女装店,衣、裤、鞋、袜、帽、包,都全部包含,就要多走几个地方,对市场的特性了解下。  广州是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其它省的批发市场都是从广州进的货,大家看沙河那里的货车什么车牌都有,还有好多鬼子都在那里进货,说明它的影响。比方说:说湖南株洲的服装批发市场,那里的货有的从广州进的,有的从武汉进的,有的从重庆进的,有的从杭州进的,有的是本地小服装厂的,而武汉、杭州、重庆归根到底都是从广州进的货,你说你亏不亏。  深圳、东莞主要是以生产女装为主,中山以休闲装为主,南海的盐步偏重内衣,少量毛公仔玩具。  此外还有:普宁的衬衫,潮州的婚纱晚装,佛山的童装,汕头的西服及东莞的大朗毛织品等,都有各自的侧重。而福建的服装加工基地主要是集中在石狮、泉州和晋江等地。

东南亚地区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研究

护花铃
乃逸而走
  东南亚地区形势  中国东盟资讯网 www.cainfo.com.cn  [关键词]东南亚 东盟 经济与政治 国际关系  一、 经济  1、走出金融危机,步入新的经济增长期。  经过10年的努力,东南亚国家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重新步入新的增长时期。从一些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各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恢复或者超过1997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在1996年,即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年,东南亚10国的GDP总量为7254亿美元(按当前价格计算,下同),1998年大幅度下降到4725亿美元,2005年已经达到8843亿美元,已经略为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印尼和泰国在金融危机前的1996年,GDP总量分别为2273亿美元和1821亿美元,金融危机后第一年(1998年)分别下降到978亿美元和1127亿美元,到2005年,印尼已经略为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达到2802亿美元,泰国则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为1762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和外资是东南亚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两个方面均已经恢复或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1996年,印尼和泰国的出口总额分别为538亿美元和558亿美元,1998年则下降到488亿美元和494亿美元,到2005年则分别上升到856亿美元和1096亿美元。再看外资的情况。在1996年进入东南亚10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为258亿美元,2000年时下降到低谷,只有86亿美元,此后逐年恢复,到2005年达到380亿美元,远远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东南亚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国国内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有利的国际和地区经济环境,尤其是东南亚的两翼,印度和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带动东南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指标(2005年)  国 别 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前价格计算) 商 品 贸 易 (亿美元)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量  总额(亿美元) 人均(美元) 出口 进口 进出口总额 (百万美元)  文莱 95.3 25751 63.7 15.0 78.7 288.5  柬埔寨 55.2 404 30.9 28.2 59.2 381.2  印尼 2802.7 1278 856.7 577.0 1433.6 6107.3  老挝 28.7 479 1.7 7.0 8.8 27.7  马来西亚 1308.6 5008 1404.7 1142.1 2546.8 3964.8  缅甸 111.7 199 31.2 16.3 47.6 71.8  菲律宾 984.1 1154 412.6 474.2 886.7 1132.5  新加坡 1167.1 26880 2298.0 2001.6 4299.7 20080.5  泰国 1762.1 2720 1096.2 1179.9 2276.1 4007.8  越南 528.1 635 285.8 325.9 611.7 2020.8  东盟10国 8843.5 1582 6481.5 5767.4 12248..9 38082.9  资料来源:根据东盟秘书处提供的统计资料整理。  2、近期和中期经济前景乐观。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从2002--2006共五年的时间里,东南亚整个地区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5%,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估计可以达到5.7%。在上一年,越南和柬埔寨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老挝的经济增长情况也超过了预期,与这三个国家相比,4个老东盟成员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则要逊色一些,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高油价、坚挺的利率等。印尼经济去年虽然面对高通胀率和高利率等不利影响,但仍然取得了5.4%的增长率,政府当局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抑制通胀率和降低利率,有助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好转,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可以达到7%以上。泰国在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为4.7%,主要得益于公共投资的温和增长与出口的快速增长,泰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在2007年可以提升至5.5%。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在去年为5.5%,今年预计为5.8%,私人投资和出口的增长,以及第九个马来西亚发展计划启动而带动的公共消费的增长,是推进马来西亚增长的主要动力。菲律宾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2006年为5%,主要是受农业歉收的影响,如果年成好,农业能够增产和增加投资,在2007年估计可以达到5.3%。受强劲的电子产品出口和国内需求持续恢复的刺激,新加坡经济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7.9%%,大大超过亚洲开发银行原来预期的6.1%。在去年和今年,越南可以达到8%以上的增长率,柬埔寨为6.3%,老挝在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3%,今年预计为6.5%。据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的研究,从中期看(2006--2010年),只要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印尼的经济增长速度估计可以保持在6%左右,泰国则在5-6%之间,马来西亚约为5.5%,菲律宾约为5%,越南则仍然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今后几年的平均增长率估计可以达到7.5-8%,老挝估计为6-7%,柬埔寨为6%,新加坡则会维持在4.5-6.5%之间。  与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的估计基本相同,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组织的专家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前景的估计也是比较乐观的,他们认为,今后几年地区和和经济形势向好,全球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之间,经合国家为2-3%之间,中国则高达9-10%左右,油价则稳定在50-60美元之间,从而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详见下表)。  东盟国家经济形势预测  2005(a) 2006(b) 2007(c) 2008(c)  文莱:  经济增长率(%) 0.4 - - -  通胀率(%) 1.2 - - -  柬埔寨:  经济增长率(%) 5.8 5.4 5.0 -  通胀率(%) 5.0 4.2 3.8 -  印尼:  经济增长率(%) 5.6 5.3 5.9 6.2  失业率(%) 10.3 12.5 12.3 12.9  通胀率(%) 10.5 13.2 6.9 6.1  老挝:  经济增长率(%) 7.3 7.2 6.8 6.5  通胀率(%) 7.2 6.2 5.8 4.9  马来西亚:  经济增长率(%) 5.2 5.6 5.3 5.4  失业率(%) 3.6 3.7 4.1 4.0  通胀率(%) 3.0 3.6 3.4 3.3  缅甸:  经济增长率(%) 5.0 2.6 2.5 2.9  通胀率(%) 9.4 21.4 27.7 26.7  菲律宾:  经济增长率(%) - 5.6 5.5 5.3  通胀率(%) - 6.4 5.1 4.9  新加坡:  经济增长率(%) 6.4 7.5 4.6 4.5  失业率(%) 3.1 3.1 3.0 3.0  通胀率(%) 0.5 1.0 1.0 1.1  泰国:  经济增长率 4.5 4.1 4.4 4.5  失业率(%) 1.8 1.8 2.0 2.0  通胀率 4.5 4.6 3.4 3.0  越南:  经济增长率(%) - 7.8 7.1 7.3  通胀率(%) - 7.5 5.1 4.9  a、实际数据;  b、估计;  c、预测。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组织编辑出版的东南亚各国国家报告整理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出现两个亮点,那就是越南和印尼。  在2006年,经过11年的谈判与努力,越南终于成为WTO的第150个成员。在过去5年,越南的经济总量几乎翻了一番,过去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25%,2006年为8.2%,10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是亚洲国家中除了中国之外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许多经济分析家预测,越南加入WTO之后,将进一步促进越南外贸的增长和加速外资的进入,其经济增长率甚至有可能超过中国。即使是在加入WTO之前,进入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大大超过其东南亚邻国,包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一些经济分析家还指出,由于越南加入WTO之后,与各成员国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使外资在越南感到更加安全,而在另外一些东南亚国家,却出现了不利于外资的一些迹象,这就会使得一些原本在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外资也会进入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其他东南亚邻国相比,越南还有一个更加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说是更具竞争力的地方,那就是越南拥有大量的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据日本国际贸易组织在2006年的统计,越南劳工的最低月工资仅为50美元,比其他亚洲邻国要低得多,印度为74美元,印尼为92美元,菲律宾为135美元,泰国为110美元,中国南方为92美元。 在2006年5月15日至6月29日,越南第一届国会第九次会议在河内举行,会议批准了《2006--2010年越南社会发展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为越南基本建成现代化工业国家奠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2000年的2.1倍,5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7.8-8%,力争达到8%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050-1100美元(按照现行价格计算)。  印尼近年来虽然遭遇许多天灾人祸,但经济形势却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强劲的出口和私人消费的刺激下,加上低利率的支撑,印尼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4%。出口快速增长是支撑印尼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印尼统计局的统计,在2006年上半年总出口量达46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14%。其中以未加工的原料占的比率较高。在上半年,棕榈油、煤炭、树胶及其产品的出口增长最快的,占整个上半年出口总量的46.69%。在2006年8月,煤炭出口量比上个月增加46%,出口价格增加9.8%;棕榈油出口量增加30%,价格增加3.95%,树胶出口量增加14.7%;价格增37%。  外资是促进印尼经济复苏的另一大发动机。近年来,进入印尼的外国投资出现恢复的势头,据印尼投资管理委员会的统计,在2005年,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18%,达到139亿美元,而邻国马来西亚只有22亿美元。同年,国内投资增加300%,达157万亿印尼盾(约173亿美元)。《亚洲在线》的记者这样写道:"强劲的出口和经济增长刺激印尼股市指数增长了55%,成为全球第三大最活跃的股票市场。尽管这个国家被人们称为恐怖主义的避难所,政府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总的而言,这个国家的政治已经趋向稳定,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得到改善,印尼有可能为2007年的整个地区经济与政治稳定带来积极利好的因素。" 笔者认为,今后几年印尼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这些条件包括:苏西洛政府基本上消除了危害政治稳定的各种隐患,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了政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尤其是实现地方自治,将极大地调动各个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一些资源丰富的外岛地区将有可能首先起飞;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印尼许多潜在的优势将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的动力,如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等等。  二、 政治  近年来上台的新领导人,包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印尼总统苏西洛、马来西亚总理巴达威,已经逐步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他们的统治艺术逐渐变得娴熟,驾驭国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逐渐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担任第二届国家领导人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和柬埔寨政府首相洪森在政坛上可谓驾轻就熟,如鱼得水。越南共产党加快了干部年轻化的步伐,党政领导人又出现了新面孔。泰国发生了没有流血的军人政变并且迅速成立了过渡时期的政府,军人政府答应会尽快举行新的选举,把政权交还给文官。缅甸军人政府在迁都之后,与外界的交往更加具有了神秘的色彩,最近又传闻在高层领导人之间出现不和。  2007年的东南亚政治有两大热点值得关注,即印尼和泰国。  观察东南亚政治,首先还是要看印尼,作为东盟的最重要的成员国,如果印尼实现了政治稳定,整个东盟和东南亚地区也就基本稳定了。苏西洛总统执政已经两年,在他执政期间,经济逐渐走向复苏,随着亚齐问题的和平解决,地方分裂势力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苏西洛在内政与外交各方面均逐渐走向成熟,人民已经接受了他。印尼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在2006年10月举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苏西洛政府的满意度达到67%,同一家机构在上一次(2006年4月)的一次民间调查结果中,民众对苏西洛政府的满意度只有55%。 民众满意度的提升对苏西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苏西洛所在的政党民主党(DPR)在国会中是少数党,民众满意度的提升表明他的执政基础得到了巩固,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外国分析家认为,苏西洛政府的民众满意度提升主要源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困扰印尼中央政府的亚齐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二是他在反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得到了人民赞赏。但是,人民对他的支持并不是永远的,也并非无条件的。2007年是其执政的第三个年头,这是一个关键的一年,人民继续支持他的条件,是他能否继续促进的投资,创造的工作机会和改进社会福利。今后几年,对苏西洛政府的考验可能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消除贫困。印尼经济近年来虽然能够保持平衡增长,但是,政府在如何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减少贫困方面却乏善可陈,受到广泛的批评。反对派批评道,苏西洛政府曾经许诺要在任期内使贫困率有显著的下降,但是,现在他的任期已经过半,这方面却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印尼22000万人口中,目前仍然有42%的人每天收入只有1-2美元。 因此,如果在近年内,苏西洛政府不能创造的就业机会,使的人摆脱贫困,人民在下一届大选时,就会以选票来发泄自己对现政府的不满,苏西洛连任的可能性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如果苏西洛政府能够在最近两年内在经济上取得突出的成绩,实际上就是为竞选连任下一届总统作了最好的准备。  二是如何赢得2009年大选。按照印尼的宪法,印尼将在2009年选举新一届的总统和进行国会改选。苏西洛政府的现任副总统卡拉可能是苏西洛竞选连任的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卡拉是现在的国会中最大政党专业集团的主席,苏西洛请卡拉出任副总统,与国会中最大的政党结成执政联盟,从而壮大了执政力量。但是,在另一方面,卡拉也对苏西洛形成了很大的掣肘,因为苏西洛所在的政党民主党是一个小党,而专业集团是一个制度化程度很高的老党,如果卡拉不配合,苏西洛便很难有所作为。卡拉和他领导的专业集团是否合作,不仅对现任政府如何运作有重大影响,而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009年大选。印度尼西亚大学政治研究中心资深学者Eep Saefulloh Fatah 认为,"卡拉是一把双刃剑"。"掌握了专业集团,是苏西洛--卡拉政府重要的政治资源,卡拉领导的专业集团,离开了与斗争民主党结成的民族联盟,投向支持政府的人民联盟,民族联盟因此散伙。专业集团在国会是支持政府各种措施的最大力量,包括不受民众欢迎并带有高风险的政策, 比如说抬高燃油价。专业集团联合其它支持政府的政党,使斗争民主党和民族使命党变成边缘化和没有力量的反对派。卡拉证明了他拥有重要的政治资源, 而且他还是领导者。这一资源扩大和增强了政府在国会的政治地位。但是,这并不是免费的反而是昂贵的。……从政治上,苏西洛更需要卡拉,而不是相反。对苏西洛来说,卡拉是双刃剑,一刃对着政府的政治对手,另一刃却对着苏西洛自已。卡拉对苏西洛是重要和有用的政治资源,但也是必须警惕和危险的政治威胁。从特殊的政治地位来看,卡拉是苏西洛最好的搭档,也是2009年大选有潜力的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谈的不是卡拉个人,而是他背后的政治资源。卡拉个人在2009年大选,可能并不太有希望,他也不是苏西洛的竞争对手,但是,作为专业集团的'驾驶员',卡拉是苏西洛的最大威胁和民主党的绊脚石。"  三是如何应对在地方自治的过程中出现的权力再分配,在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根据新的有关法律规定,印尼各级地方政府首长均通过选举产生,实行地方自治。到2008年年底止,将在33个省、354个区和91个市举行地方选举。从2005年1-6月,已经举行了213场地方选举,包括7个省级选举和216个区与市级选举。从2005年6月开始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2007年将在另外7个省和78个区、市举行地方选举。在地方选举中,传统的民族主义政党占有较多的优势,伊斯兰政党则稍逊一筹。竞选各方并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个人的形象和魅力在竞选中仍然发挥主要作用。迄今为止,在已经举行的地方选举中,专业集团是主要的赢家,它赢得了约三分之一地方首长席位,但专业集团主要是在印尼东部地区取得了胜利,而在爪哇的政治心脏地带却没有明显的收获;斗争民主党在几个重要的地区有较大的收获,包括西苏门答腊、北苏威拉西、中加里曼丹、东爪哇的重要城市泗水、马鲁古的安邦;在伊斯兰政党中,只有正义党(PKS)表现比较突出,在首都雅加达特区管辖下的一个郊区城市-德波市(Depok)取得胜利。各个政党在地方选举中的权力分配也大致反映了这些政党在全国的力量对比关系。  泰国军人政府是东南亚政治的另一个热点。2006年9月19日,泰国军方发动了泰国近代历史上74年来的第18次政变。已经长达15年没有干预政治的泰国军方又重新走向政治舞台,掌握政权。泰国军人有干预政治的传统,但是,这个传统在1992年民主运动之后中断了,从此,一直是由文官执政,在这10多年时间里,军人没有再跑到前台来干预政治。许多研究泰国问题的学者据此断言,泰国已经结束军人执政的历史,军人告别政坛,回到军营中去,泰国政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民主的时代。上述判断的最大失误,就是低估了泰国军人干预政治的能力与传统,过高估计了泰国民主政治的力量与稳定性。在泰国政治发展史上,泰国军人一直有干预政治的传统,而民主的基础却非常脆弱。不管是民主政体还是君主立宪政体,抑或是军人政体,都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的一种方式,当统治阶级没有办法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维持自己的统治时,就一定会改变治理的方式。在泰国,当民主派与他信政府的对立发展到势不两立时,军人出来收拾局面,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军人执政虽然名声不好,但总比国家与社会失去控制和处于无序的状态要好得多。  在成功地夺取政权之后,由军方领导人组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表示,给他们一年的过渡时期,以恢复国家的团结和制定新的宪法。军方迅速组成了以前退休将军素拉育为总理的过渡政府,从该政府在最近几个月的表现看,内政方面差强人意,外交方面则很难有所突破。军方表示,将在2007年底重新举行大选,以选举产生新的文官政府,恢复民主政治。西方分析家认为,"泰国政治前景仍然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  泰国军人政权面临如下三大挑战:  1、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军事政变及素拉育政府最近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开始对外资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外商抱怨军人政府的经济政策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邻国越南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上升,估计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外资会对泰国持观望态度,原本打算去泰国投资的资本有可能会流向越南。外资一旦减少,必然会对支撑泰国经济的另一个支柱――出口产生严重影响,这样一来,泰国经济能否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就值得怀疑。  2、他信前总理的社会基础-农民是否接受军人政权。前总理他信之所以能够连选连任泰国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支持,所以,有一些学者把他信与反对他的民主派之间的斗争形象地比喻为农民与城市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军人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并没有解决上述利益冲突,而只是掩盖了这种冲突,一旦进入正常状态,这种利益冲突还会爆发。因此,军人政权面临的一大考验,是如何安抚严重不满的农民。  3、民主派是否继续保持沉默。从本质上看,军事政变和军人政权与民主政治是水火不相容的。泰国的民主力量当前没有与军人发生直接的冲突,是因为他们在反对他信的过程中事实上与军人结成了同盟,他们在长达一年的抗议示威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的,军人在一夜之间就实现了。军事政变这种手段是民主派不能接受的,但是,军事政变所达到的目的与民主派所追求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把他信赶下台,因此,民主派容忍和接受了这一现实。然而,民主派不会长期容忍这种现状,如果军人当局不能兑现原来许下的诺言,即尽快还政于民,那么,民主派一定会重新走向街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民主派与军人对立的一幕又将重现。 正如一位西方分析家所说的:"泰国政治目前趋于平静,但国家仍然处于分裂的状态,素拉育将军不得不在两个方面同时作战。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他们是他信的坚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是城市中产阶级,他们走向街头举行各种抗议活动,直接导致他信的下台。……然而,有迹象显示,公众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民主运动人士呼吁军人当局全面取消军事管制法(目前为部分撤消),但是,军人当局声称,只有当威胁和平与稳定的因素全部消除之后,才能全面取消军事管制法。国家安全委员会(CNS)还面临着失去他信的反对者的强烈支持的危险,因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没有采取有效行动以调查他信及其联盟的腐败行为。"  三、 国际关系  在地区内部关系方面,东盟正在加快内部整合的步伐,《东盟宪章》估计在今年年底在东盟首脑会议上将正式出炉,这部宪章如能顺利通过,将对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东盟将放弃过去实行了40年的"东盟方式",转而实行欧盟模式。在地区外部关系方面,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已经连续举行两届的东亚峰会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哪些效果;二是日本与中国在东南亚争相扩大自己的存在和影响力。  1、 东亚峰会。  由东盟发起并且主导的东亚峰会已经连续举行了两届,第一届东亚峰会在2005年12月1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通过并发表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和《关于预防、控制和应对禽流感的宣言》。参与这次会议的有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6个国家。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合作,增进友谊,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舆论认为,这是亚洲一体化进程中"分水岭式的事件"。2007年1月15日,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开幕。上述16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人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迄今为止,以东盟为主导的地区合作形式包括: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地区论坛、三个10+1(即东盟分别与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合作)、10+3(即每年在东盟非正式首脑会议之后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首脑会议)、欧亚会议、东亚合作高峰会议(简称东亚峰会)。  这些会议形式上看起来非常热闹,各国领导人忙于出席各种会议,热衷于首脑会晤,频繁地发表连篇累牍的合作宣言和文件,但是,冷静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合作形式真正收到实效的却很少。东盟为什么对举行这些会议那么热心而且乐此不疲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东盟内部缺乏凝聚力。长期以来,东盟内部的合作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非常热闹,但真正收到实效的则不多,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从1992年提出到今,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但东盟内部贸易的比重却一直无法提升,总是在25-30%左右徘徊。东盟内部的安全合作也很难真正开展,因为东盟内部缺乏信任,互相猜疑。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就曾经说过,新加坡与东盟外部的国家的合作比与东盟内部国家的合作要容易得多。这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东盟内部缺乏合作的动力与诚意。  第二,东盟担心被边缘化。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浪潮中,东盟担心被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所取代,东盟对美国和日本也保持戒心,因此,东盟希望牢牢地掌握地区合作的主导权,用这些机构和会议来束缚其他大国的手脚,让各个大国愿意而且乐于接受东盟的各种安排。由于东亚地区的大国缺少互相信任,彼此相互猜疑,因此,东盟这种角色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接受,并且被一直被奉为领导者。然而,随着地区合作进程的深入,加入地区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东盟这位司机会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难于驾驭地区合作这列正在飞速前进的列车。早在第一届东亚峰会举行前夕,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就表示了这种担心,"东盟这个代表本区域经济体的声音,以后还会有人重视吗?""诚然,随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经济引擎的开动,东亚经济将是接下来一股强大力量。然而,东盟在同东亚其他国家洽谈时,作为一个共同经济体的力量,将远远超越10国各自进行谈判的能力。作为彼此的左邻右舍,东盟日后的整体发展也就取决于成员国是否能相互依存、扶持和信任,以同其他强大经济体竞争。东盟标志上紧束在一起的稻穰一旦松梆分散,必然会被刮起的大风吹得无踪影。" 现在看来,东盟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请进下面的网站  http://www.gx.xinhuanet.com/ca/2007-10/27/content_11515120.htm参考资料: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5-GJMY1995S1001.htm东南亚改善投资环境 提高对外商投资吸引力 多年来外国企业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直接投资,现在他们发现中国的东南亚邻邦同样具有吸引力。 雷曼兄弟分析员苏巴拉曼(Rob Subbaraman)表示,该地区很可能即将迎来大量的外国投资。 “谈到东南亚经济体,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其经济增长缺少的就是来自投资的推动力。” “这种情况正开始有所改变。近几年,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为5-6%,如果外商直接投资(FDI)猛增的话,他们没有理由不能持续以7-8%的速度增长。”更多迹象显示,涌入该地区的FDI在增加。 打破只能投资于中国的神话 全球最大手机晶片厂商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已表示,将在菲律宾兴建投资规模为10亿美元(15亿1000万新元)的工厂。一些行业高层人士认为,此举打破了在亚洲只能投资于中国的神话。 越南自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FDI的吸引力大增。 马来西亚去年批准的制造业吸引FDI规模达到创纪录的57亿8000万美元。今年首季,印尼的外商和国内投资申请规模也达到纪录高位。 “企业界的看法有所改变,变得比6个月前更为正面,”菲律宾民间智库Wallace商业论坛的主管华莱士(Peter Wallace)说。 腐败等阻碍投资的因素仍让人担忧,且分析员表示,FDI产生效益是一个长期过程。他们相信,FDI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据说,东南亚的外国投资增加是受以下几个因素推动:通货膨胀总体受控、国家财政状况改善、企业税税率调低、以及其他鼓励投资措施的出台。 Centennial集团的经济研究主管巴斯卡然(Manu Bhaskaran)说:“不仅是FDI,该地区的整体投资形势正在改善——体现在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地产业景气好转,且制造业产能紧张,刺激对工厂和设备的投资等。” 中国去年吸引约700亿美元FDI,令亚洲其它经济体相形见绌。亚细安10国去年吸引的FDI估计为450亿美元,2005年为近400亿美元。 采取中国+另一国投资方式 一位驻新加坡的加拿大经济师称,更多公司在采取“中国+另一国”的投资方式,即在中国保留一家工厂,但同时在东南亚国家再建立一家工厂,以控制成本。 亚洲策略和投资咨询公司亚洲商业策略执行长杨龙龙表示,对希望扩大市场和降低成本的投资者来说,东南亚国家的高经济增长率为其平添了许多吸引力。“亚细安成员国等经济体拥有庞大的中产阶层消费群,这点任何投资者都无法熟视无睹。”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均在最新预算案中降低了企业税,印尼则在3月通过了对投资者有利的投资法,这应会帮助其结束FDI不足国内生产总值(GDP)1%的局面。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而言,FDI分别占其GDP的3%和逾15%。 流入新加坡的FDI占东南亚地区吸引FDI的一半左右,不过其吸引的FDI增长率仍低于1990年代末的约14-15%。 杨龙龙表示,亚洲总是会面临妨碍投资的因素,但其吸引投资的潜力很大。她指出,变化迅速的亚洲,不适合那些胆怯或是喜欢安逸的人,而那些寻找机会勇于征服的企业,将称霸亚洲。

女鞋市场调查报告

苗姐妹
独行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微力图文  篇一:女鞋行业分析报告  女鞋行业分析  女鞋行业分析报告  1、女鞋行业现状  中国制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随著改革开放的流潮,中国承接国际制鞋业的转移,一跃成为  2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国内鞋类产业正在以15%的速度持续发展,  中国鞋类总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6%,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鞋类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心之一。  我国鞋产品出口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但同时也受到几方面因素制约:一是欧盟皮鞋反倾销  影响依然存在,导致我国皮鞋总体出口量呈下降态势。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而鞋产品的价格却难以同步上涨,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三是来自越南等国的竞争压力  在上升。目前巴西、越南、印度等国不断增加鞋产量,与我国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成了较强  的竞争。  今后中国制鞋业的发展必然要从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要从数量型向品质型和效益型转  变,产业升级换代是必走之路,因而,从数量上看,中国鞋业的生产量和出口量或许今后将有所  女鞋行业分析  下降,但品质将得到提升,产品价格和出口总值将会不断增长。  中国制鞋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应是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全球化。我们建议内制鞋企业加强

寻根旅游国内外研究

风水劫
监河侯曰
挖掘寻根文化 搞好旅游开发——访市政协委员周健 2004-3-15王春生 据统计,目前居住国外尤其是欧美地区的华裔非常多,已达5000万人,中国台湾和港澳地区同胞将近3000万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具有尊宗重祖、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是一笔宝贵的寻根旅游财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委员、许昌学院副教授周健一直从事旅游研究,造诣颇深。他与记者的交谈也就从旅游这个话题开始。 周健委员说,去年,许昌市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沟通,与台港澳同胞、东南亚国家侨胞中许姓人士取得了联系,成功举办了世界许氏宗亲文化研究会暨经贸洽谈会,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利用寻根这个载体,开展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不失为一条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的捷径。 许昌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姓氏都源于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搞清楚究竟哪些姓氏起源于许昌?这些姓氏在许昌还有什么遗迹?祖先的确切位置在哪里?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周健委员认为,至少许姓、钟姓、方姓三姓源于许昌,陈、荀、瘐三姓发达于许昌,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同。 就如何搞好寻根旅游开发,周健委员认为,对学术界已经基本确认的“钟氏、方氏源于许昌”的研究成果,我们要充分利用,进行精心策划,可以在今明两年着手开发。 “当然,由于寻根旅游开发在我市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周健委员坦言,瘐姓故里具体地点尚不清楚,荀氏祖茔八柏冢。八柏之中一死一倒,令人心寒,希望有关部门加大保护力度,为以后的寻根活动打好基础。另一个问题是缺乏投资主体,对寻根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要靠政府,更要有民间投资主体来开发,建议成立寻根旅行社,负责经营寻根旅游,政府可适当提供支持。当然,还有一些问题,譬如,近年来,我市软硬环境虽然有较大改善,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次,我陪马来西亚的寻根团欲到灞陵公园,由于河水污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臭味,不少客人未到公园便中途返回。因此,我建议,要加大创“三城”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的力度,以优美的环境打造许昌这个品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士来许昌参观、旅游、投资。

企业如何做好新兴市场国家跨国经营

黑猩猩
纪他
我不知道你具体的是指哪个方面,我现在就直接举个建筑企业的例子,作为对你的参考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形势下中国建筑企业的跨国经营 摘要: 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具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综合载体的特性,发展的前景广阔、潜力很大,且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建筑企业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是“走出去”的先头部队,虽然它的主业是工程承包和劳务技术,但它的视角和业务覆盖面是广泛的国际技术合作,它是通过中外合作的重要桥梁、信息渠道和具体组织者,对国内其他行业走出国门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跨国经营 一、我国建筑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历程 我国建筑企业的跨国经营即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开始于1979 年,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而发展。在20多年间,这项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末,是初创期,这一期间,我国只有中建总公司、中国路桥公司、中土公司、中国成套设备公司四家企业开展对外承包业务及劳务输出业务,数千人次进入中东、非洲地区。80年代为成长期;中建总公司向关岛建筑市场输出劳务,各大建筑企业在境外设立经理部,在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设立代表处、办事处。90年带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项事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全行业累计合同额1114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2.16%,累计营业额83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23.46%,年度合同额也从最初的几千美元扩大到近150亿美元。去年年底,国内的各种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达2000多家,市场也从少数几个国家发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中我国有34家公司入选。它长期、持续、快速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已从最初只能实施经援项目、开展劳务输出和分包,发展到如今能进行工程施工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及融资总承包等多种形式,项目的规模逐渐增大、技术含量逐渐增加。承包工程地域范围从主要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向美洲。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有良好的信誉,其实力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入世”带给建筑企业的跨国经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企业直接融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体。对外经企业来讲,一方面,势单力薄的窗口企业,很难与国际上颇具实力的大承包商抗衡,面临着如何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另一方面,全球市场的准入和各种壁垒的取消,也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经营空间和发展机遇。 1.面临的机遇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据美国ENR 预计,全球150个国家地区的建设投资规模,今后几年将保持5.1%的年均增长率,到2003年将达到4.1万亿美元的规模。国际工程投资的途径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有政府投资,还有私人投资、混合投资和联合投资等。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市场的准入和多边磋商机制等平等贸易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国际环境,为外经企业对外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经济参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中国建筑市场将对外进一步开放,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外国的工程市场也相应对中国的开放,在一些国家消除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如韩国、日本建筑业市场相对比较封闭,过去,中国企业要进入这些市场非常困难,中国加入WTO后,可以根据市场互换原则,向这些国家提出市场开放要求,从而获得发展机会。过去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很多国家政府和私人机构出资的项目我国公司不能参与,只能做当地如国家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以及部分外国私人投资的外资项目,并且受到的限制很多。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参加世贸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在承揽东道国的外资项目的同时,可以承揽东道国政府和私人投资的项目;可享受世贸组织139个成员方150多个国家的最惠国待遇,有利于承包工程带动的建筑设备材料的等产品的出口,同时我国政府出于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考虑,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资源合作开发和境外投资,也将给我国的对外工程企业带来的机会;另外,入世后,我国将有的国内有实力的工程公司获得对外经营权,进入国际工程市场,从而也将促进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总体规模的扩大。 2.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经济资源跨国界在世界范围自由、全面的流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由于西方发达大国家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即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可能被“边缘化”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距,或成为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的牺牲品的尖锐挑战。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各国工程建设投资的来源更加多样,不仅有政府投资,而且有私人投资、混合投资和联合投资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投资增长缓慢,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增长,私人资本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明显增加。投资来源的多样化,使世界承包工程市场更趋多元。由于承发包方式的变化,带资承包等成为普遍现象,承包商帮助业主解决资金问题成为中标的重要因素。BOT或 BOOT等运作方式已成为当今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上重大招标工程中主要内容,这无疑为资金实力雄厚,综合经营能力强的国际知名承包商占有的市场份额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中的资金匮乏的承包商欲突破原有的经营方式,广泛进入国际市场设置了障碍,这种由资金实力和综合经营能力决定的商业机会在短期内是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可望不可及的。 建筑企业的跨国经营的内涵要求增大。我国的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方式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难以得到西方监理公司的认可;设计水平相对落后制约了对外工程项目档次的提高。国际承包市场上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土木建筑工程正在减少,新技术、新建材、新型建筑方式、新型管理模式和施工方法运用普遍。价格竞争已不再是中标的主要因素,采用的技术、设备、资质、业绩、施工方式、管理方式等非价格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大承包商依靠雄厚的资金、高素质的人才、高水平的管理、先进的技术等优势,采取了带资承包、BOT、BOOT等经营方式占领了国际市场。而我国虽然劳动力和设备成本水平相对较低,但缺乏新技术、新材料、高科技含量的成套专业化设备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等关键因素的整体支持。仅靠单一的工程承包施工所形成的经营结构,不利于深度开发市场。必须由施工逐步发展为设计、咨询等多元化领域的经营,这样才有利于降低综合成本和提高中标率。 三、市场选择对建筑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 1.市场定位: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根据市场的客观需求和自身的核心能力确定本企业的市场定位,这是选择企业目标市场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可以放在一个由开拓地区、介入层次和项目类型所构成的三维坐标系里来确定自身的市场定位。 2.地区定位: 全球工程承包市场大致划分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三个等级市场:处于高度发展水平上的欧洲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建筑市场;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并快速增长的东南亚、中东和非洲、拉丁美洲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市场;处于低水平并眼下尚无明显增长的亚、非、拉部分落后地区的建筑市场。相对于第类高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建造成本的发达国家建筑市场,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均还满足不了要求,除了我们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之外,其他方面均没有竞争优势。相对于第三类低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建造成本的落后地区的建筑市场,我们现有的技术和管理往往无用武之地,我们的建造成本也很难为当地市场所接受。只有第二类正在快速增长的中等发展程度的建筑市场,价格上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承包商具有明显的优势。 3.项目定位 我国企业或境外机构对外投资的建设项目。随着入世,中国境外投资迅猛增长,国内一批行业(如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纺织、家电、服务等)排头兵和具有名牌商品的优秀企业(海尔、康佳等)逐步加入赴境外开办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系列,取得较好成效。这些企业在投资地点、一般都要兴建一些工程项目。我们应全力跟踪我国有海外投资意向的企业和机构,以经援、政府协议贷款项目和我国企业国外投资项目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和捷径。积极跟进由著名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贷款、投资或承包的工程。 4.调研信息 把握市场 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地域分布广、项目类型复杂、涉及环节多、要求严、竞争十分激烈、风险大,把握国际市场的状况和动态就显得优为重要。 三大类信息:国际市场的宏观信息,包括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法律、关税、货币汇率、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社会治安、语言环境等等。这些是我们选择、确定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的客观依据。国际建筑市场的中观信息。包括各国、各地区基本建设材料价格、建筑劳务价格、施工机械租赁价格、其他施工资源(如施工水电、通讯、场外辅助用地等等)以及交通运输和生活消费的价格等。这类信息是对某一地区工程投标报价的依据。国际工程项目的微观信息,包括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所在地、工程类型、工程规模、投资渠道、业主资信、中介人背景、可能的招标时间、招标方式、招标范围等等。这类信息是我们选择、确定拟投标工程项目以及进行项目前期商务策划的依据。 四、入世后,我国建筑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推动和管理 为使建筑企业在加入WTO 后更加稳健地走出国门,政府部门特别是有关管理机构应加大对行业的推动和管理力度,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如充分利用政府间谈判,帮助企业开拓工程承包市场,保护我企业在项目所在国的合法权益;推动建立对外承包工程的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提高我国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对外承包工程法规,完善保证工程质量的监管手段和措施;通过法律手段整顿经营秩序,倡导公平竞争等。作为支持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进出口银行要适应国际发展的新趋势,努力与国际惯例接轨,要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投资。行业中介组织也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做好协调、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协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鼓励承包工程企业广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有关部门应按其使用比例相应制定分档次,有差别的鼓励政策;在税收、资金等方面也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与专业院所联合,在项目设计、咨询与施工等方面共同开发市场,提高企业的整合经营能力,在经营方式上与国际快速接轨。 2.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从当前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发展趋势看,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是靠新技术、新材料、雄厚的资金和新的运作方式来支持的,从我国多数建筑企业看,短期内解决技术、资金和运作方式等方面问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开发境外建筑市场的前提是正确认识我国承包工程行业的优势与潜能,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利用大经贸优势积极拓展国际与国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首先,以原有老市场和对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程度要求较低的非洲,俄罗斯及中东国家,部分拉美国家为重点。积极尝试以工程,劳务,贸易与境外来料加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借以提高经营水平、技术水平和资本实力。为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挺进作好准备。 其次,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相对优势,积极与拥有新技术、新材料,且有资金实力的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材料,尽快掌握新配方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第三,承包工程企业要积极与石化、交通、电力、水资源工程、环保及工业制造等多种类型的科研院所实行多种形式与内容的联合,积极尝试设计、咨询与施工的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的整合经营能力和承包工程的科技含量,降低综合经营成本。科研院所与承包工程企业联袂参与国际市场又是一个学习与提高的过程,它有助于加速拉近我国企业与知名承包商之间的距离。 第四,企业要利用境外机构和互联网等渠道,广泛搜集信息,及时跟踪国际承包市场的变化特点和走势,加快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学习、研究与应用,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立企业工程(建筑)技术研究机构和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进行动态战略调整,拉动企业经营触角,不段向市场的纵深地带延伸。 第五,承包工程企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成本核算约束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标准成本定额体系,真正体现施工效率高、劳动成本低、工程质量好的优势。为使有竞争力的企业真正能以低成本的优势占有市场,扩大份额,又能有效地避免内部企业间的非理性竞争。 3.立足当前,适应未来,争取更大的发展。 对于中国建筑企业来说,亚洲和非洲市场是比较成熟和稳固的。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亚、非洲一些国家吸引了世界的关注。这些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建筑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都跟不上,因此中国承包工程队伍在当地非常受欢迎,而且利润较高,资金回收容易。在开拓对外承包市场的战略上,应大力发展越南、柬埔寨等亚洲新兴市场和南非、西非地区的市场;密切留意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恢复建设;伺机进入中东市场。 (1)在战术上,应先确定立足点,以点带面,横向发展。现各国际承包商多数有驻外机构或驻外办事处,以获得工程招标、建材价格、当地人工、当地政策法规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承揽当地工程和赚取合理利润是很重要的。我国公司可以利用熟悉当地情况的关系,以“少赚、不赚甚至微亏”的原则,打入当地承包市场;再以此为立足点,建立当地办事处,进一步承揽当地承包工程,以弥补损失,实现效益;并带动机电出口、劳务输出和贸易往来。 (2) 对外承包工程是一项规模大、资金集中、周期长、技术密集、牵涉范围广的工作。在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事业上,目前我国海外工程公司不能回避的劣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资金短缺。目前国际上能取得大型项目、效益丰厚的项目大多数是采用带资承包、买方信贷、BOT 方式的工程。通过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议标或有限招标的方式投标。假如能承揽到大型的境外承包工程,我们必须解决筹集资金问题,或联合资金雄厚的建筑企业组成集团,共同承建境外工程。但是,联合的建筑企业绝对不能是挂靠企业。因为总利润并不高,层层分包往往导致施工队伍赚不到钱,从而引起的偷工减料、贻误工期将对我们的信誉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假如承揽到的是中小型的境外工程,我们可以籍此建立一支自己的队伍,这样才能真正拥有管理和技术的实力,才能真正实现效益和持续发展。 迎接国际商贸新趋势的挑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E-.merce)和利用风险投资。加入WTO将会使全球经济一体化,因此发展电子商务融入高技术领域,发展风险投资、增加服务的附加值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工程承包不再仅仅局限于工程施工和管理,已经延伸到投资策划、项目设计、工程咨询、国际融资、设备采购、技术贸易、劳务出口、项目运营、人员培训、后期维修等诸多领域,成为国际投资和贸易的综合载体和附加值较高的一种国际商务方式。国际工程承包正从争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建筑市场,逐步转移到争夺能够带动本国或本公司技术与管理资源、建材或是机电产品出口的领域。 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具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综合载体的特性,发展的前景广阔、潜力很大,且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建筑企业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是“走出去”的先头部队,虽然它的主业是工程承包和劳务技术,但它的视角和业务覆盖面是广泛的国际技术合作,它是通过中外合作的重要桥梁、信息渠道和具体组织者,对国内其他行业走出国门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回答时间:2011-10-23 21:02:04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新兴市场的当地的法规和政策,还有一些社会的文化,风俗习惯。此外CCTV2刚刚播出的“跨国并购”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可以借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