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历
电子元器件行业基本概况分析:定义、分类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2018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未来方向朝着“四化”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传感器行业地位有所提升传感器最早出现于工业生产领域,主要被用于提高生产效率。随着集成电路以及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逐渐迈入多元化,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正因此,全球各国都极为重视传感器制造行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源,目前美国、欧洲、俄罗斯从事传感器研究和生产厂家均在1000家以上。在各国持续推动下,全球传感器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720亿美元。201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到了2016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长至1741亿美元。截止到了2017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1900亿美元,同比增长9.13%。随着全球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传感器市场规模仍将延续增长势头,预计201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2010-201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1972年组建成立中国第一批压阻传感器研制生产单位;197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实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1978年,诞生中国第一个固态压阻加速度传感器;1982年,国内最早开始硅微机械系统(MEMS)加工技术和SOI(绝缘体上硅)技术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的绝对压力传感器、微压传感器、呼吸机压传感器、多晶硅压力传感器、低成本TO-8封装压力传感器等相继问世并实现生产,传感器技术及行业均取得显著进步。进入21世纪,传感器制造行业开始由传统型向智能型发展。智能型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由于智能型传感器在物联网等行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将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提到新的高度,从而催生研发热潮,市场地位凸显。同时,受到汽车、物流、煤矿安监、安防、RFID标签卡等领域的需求拉动,传感器市场也得到快速扩张。到2017年,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747.78亿元,同比增长10.02%。2010-2018年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尽管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产品品种不全、规格少,新品欠缺;科技创新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人才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统筹规划不足,科研投资强度偏低,科研设备落后,科研和生产脱节;政府重视不够, 对传感器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滞后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正因此,美国、日本、德国占据全球传感器市场近七成份额,而中国仅占到10%左右。全球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传感器市场七成被外资占据企业竞争方面,全球传感器市场主要参与者有GE传感器、爱默生、西门子、博世、意法半导体、霍尼韦尔、ABB、日本横河、欧姆龙、施耐德电气、E+H等,中国传感器市场七成左右的份额被这些外资企业占据。而我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传感器制造企业数量为298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中小型企业数量占据绝大部分,大型企业数量较小。2011-2018年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统计情况及预测(单位:家)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虽然暂时处于落后,但中国企业并未毫无追赶机会。例如,在世界范围内传感器增长最快的汽车领域,中国就已占据着一定地位。数据显示,中国占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份额达到14.20%,仅次于欧洲,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未来中国传感器朝着“四化”方向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总体来说,在传感器系统向着微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下,我国企业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未来有望出现产值超过10亿元的行业龙头和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小而精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