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能物焉
教育部在其官网上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下简称《指南》),给游学市场做了不少细致的规范,特别提到“学”的部分至少要占一半以上行程。 虽说今年的游学线路大多已经成行或者成型,但家长们多了解些《指南》中提到的细则,对于以后给孩子们选择游学产品,还是会有不少帮助。“学”至少要占一半行程《指南》中提到一些很细致的规范,例如带队教师人数、教学内容占比、协议规定事项、行前培训等具体内容。1、《指南》指出:境外研学旅行一般以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为主体,赴境外研学旅行团组的带队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10,即一位老师最多带十名学生;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一半。另外,明令禁止学校及其工作人员从组织本校学生参加境外研学旅行活动中牟取经济利益。 2、具体时限上,一般小学生不宜超过3周,中学生不宜超过6周;每次活动安排不宜超过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参访城市不宜超过4个。除非特别需要,不宜组织跨国多地的境外研学旅行活动。 针对《指南》中带队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10、游学时“学”的比例不得少于一半等两项规定。目前正规游学主要由学校发起,旅行机构负责执行。学校往往与结对的境外学校,针对“学”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在时间比例上会有要求。另外,对于游学或者亲子团,《旅游法》中规定不得加上购物、自费等项目。 3、2012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的主办单位应是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对外教育交流机构或者共青团、少先队与妇联组织,可以委托国家旅游局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承办。 学校提出游学需求,然后委托具有出境资质的旅行机构来执行,这种游学相当于定制,比较有保障,是学校与旅行社结合各自优势设计出来的,比如学校本身有境外对口学校,在“学”上有保障,旅行社在“游”上则有自己的长处。这类游学,需要办理正规的游学签证,对监护人有严格要求。 4、而另一类所谓的“游学”则是以营利为目的,少数旅行机构看中了这块大蛋糕,设计各种“游学”路线,其实主体还是玩,到了当地就是带着孩子游玩、购物,真正学的内容很少,最多搭了一两处当地山寨学校的“学习”,或者在学校门口看一眼就算完成任务,而学生家长却要为这种假游学付出比普通出境游价格贵上一两倍的费用,根本达不到游学的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