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考研很难,有的人却感觉很容易?

复印店
升望
我是社团学长,专注于学习知识内容分享,欢迎3433646464关注!考研到底难在哪里,为什么身边的同学有不同的意见。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军中,不管是真心想通过考研来提高个人能力,还是被动地为了增加就业的砝码,又或者是看到身边的人都开始考研,从而具有从众心理选择考研的人。总之,考研的人数呈现为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有些考研首次失利,二战甚至三战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觉得:为什么有些人感觉考研很难,而有些人却感觉很容易?   其中原因有很多,最主要还是以下几点:A:考研难度确实较大:考研本身而言,其目的在于选拔一批具有一定学习基础,同时具有钻研能力、热爱学术的人。以2008年为例,2008年的考研全国平均录取率只有大约25%,在这样的一个考研录取率之下,大部分人都只会名落孙山。作为全国统一考试的最高级别的选拔性考试,考研确实是有较大竞争的,这个选拔性就注定了考研不可能人人都上,只会少部分最适合的人考研成功,并接受研究生教育。B、个人目标选择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人,在选择考研开始的时候,对于自身综合情况的考虑过高或者过低,合理的目标选择是考研容易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目标情况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差太大,则应适当调整。例如:有一个考研学子,大学是专科毕业,后面自己自考升本,拿到了本科学历后考研,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问题是,这位学子非要跨专业考top5的大学,而且跨的专业是该校非常强势也非常热门的金融专业。身边有人劝他合理选择目标,但被他屏蔽,最终考了三四次也没有成功,而且因为金融专业特别热门,好一点的学校都没有调剂名额,调剂都调剂不到好的学校,何况,他这种自考学历在调剂中也受到某种歧视,最终调剂都没有成功。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合理选择目标,过于执着于过高目标,而很难成功的例子。那些考研容易成功的,一次就考上的学子,通常都是合理选择目标的结果。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很有道理的。C、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问题。对于考研而言,个人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考研能够考上的关键之一,根本上说,便是个人学习能力的问题。前几年,小社考研的时候,有个同学,他每天很努力的学习,但是题还不会做,周围朋友都劝他改变一下方式方法,他一直没有听……最后他考得不怎么理想,毕业的时候就去找工作了。他并不是不努力。结语:在考研这个阶段,每个人都已经求学十几年了,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基本已经定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真正好的方法,即便是不同的人,往往还是大同小异的。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当然,这些也是可以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考研能成功,且容易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很重要。而那些看起来考研很容易成功的人,往往也是习惯好、方法好,效率高。

考研历年分数线都很低,为什么是个人都说很痛苦,很艰辛,很变态?

机械心
考研不只是考试本身,其实从复习就开始了,人们都说,考研贵在坚持。对于你回说的分数线,我答想说明一下,考研英语一般比毕六级难一点,但是考虑到考研时的心态,就感觉比较难了,一般来说可以及格就很不错了,就像六级考试一样,一样会挂很多。政治在考研中很特别,因为他主要依赖于最后几个月的,而客观题目比较少主观题目多也造成了政治的分数不高,有可能发挥失常。专业课的分数线是用来参考的。如果你朝着那个分数去是考不上的,要保持在120左右才可以。靠自己学校的研究生却是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还是要看你的成绩用自己实力说话。你的时间安排远远不够 ,考研的日子基本都不去教室了,都在自习室里带着,所以要好好安排,充分利用。正是十一以后开始系统复习就好了,而且你专业课是不是花的时间太少了,所有时间至少翻倍。

心理学算是不好就业吧,为什么考研那么多人考研

火擂台
不货
 心理学考研只要你的时间长,学习的基础牢就很好考。  关于考试:心理版考研现在大部分是全国统考(少数权学校是自主命题,例如中山、中科院部分专业)全国统考:全国统考分四大块——普通心理学(100,是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实验心理学(统考满分300)。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我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太善于交际,适合考研吗?

爱出色
方世玉
哥们 我是大三的,考研确实有用,但是要看对什么人来说,如果你真是不善于交际, 不是很习惯跟生人交际专,而且你有一定的基础,那你可以试试, 因为专业性强了,就可以隐藏你不善交际这个方面。但是在大学,我们现在不锻炼一下自己,什么时候锻炼? 你低调,当然不能说你不自信,但是越这样,你就与人交际的能力就越不能得到锻炼 ,就算考研了,以后多多少少也会是个缺点,话说回来,不属能讲,或者不善于交际,并不是你不能。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你可以一边复习准备考研,一边锻炼自己,起码现在在大学说错话了,没事,但是找工作了,说错话了,那就不一样了。考研与性格无关.

对于很多人都跟风考研你有什么看法?

其心之出
何必
我觉得考研确实也有很多好处,找工作是一方面,也能锻炼你的意志,因为考研不是回你想考就能答过了,还要从大二开始努力,每天早起,让你生活规律,大学生本来生活作息就经常变得很混乱,有句话说啊,大学学一个星期还不够你高中学一天学到的知识多。这可能只针对懒猪吧。可是考研真的能让你生活变得充实,不管你是什么猪,只要你励志考研,你就得勤奋。

每年那么多人考研,那么多人三战四战,应该都付出了努力吧,为什么没考上呢,明明有的人一次就考上了

神之末也
韩公主
考研关键有两点:第一你要会报考一个合适的学校、专业,是学硕还是专硕,这个有时真的非常内重要,甚至比容你考高分还重要。有的人分数很高,但如果选择的学校专业当年正好报考人数非常多的话,那么竞争就会相当残酷,所以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定位,在网上查找报考信息,目标院校的往年分数线、复试情况等,并反复思考自己该报哪个学校、哪个专业,这些都不是头脑一热一下就能决定的事情。第二才是你要努力,考出高分,其实考研并不是非常难,只要你能坚持下来,选好学校专业,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复习,一般一次就能成功,那些二战三战的人虽然也有高分未录取的,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分数不够呀。所以,选择与努力,二者并重的话,一定能考上的。

为什么有些人考研似乎很容易考上,而有些人考研多次很难成功?

九思
非量
考研现在已经成了大热门,无论是主动希望自己读研学习提高,还是3365653830被动地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乃至看到周围人都在考研,自己也应该考研的随波逐流的人,反正考研的人是越来越多。而且,现在考研第一次失利,二战乃至三战的也大有人在。很多人就在感叹,为什么有些人似乎很容易考上,一次就可以考上,而的人,往往多次也很难成功呢?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主要是以下几点。一、考研难度确实较大。以2008年为例,根据小编的初略测算,2008年的考研全国平均录取率只有大约25%,在这样的一个考研录取率之下,大部分人都只会名落孙山。毕竟,作为全国统一考试的最高级别的选拔性考试,考研确实是有较大竞争的,这个选拔性就注定了考研不可能人人都上,只会少部分最适合的人考研成功,并接受研究生教育。二、目标选择问题。合理的目标选择是考研容易成功的关键之一,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目标。如果目标情况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差太大,则应适当调整。小编知道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有一个考研学子,大学是专科毕业,后面自己自考升本,拿到了本科学历后考研,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问题是,这位学子非要跨专业考top5的大学,而且跨的专业是该校非常强势也非常热门的金融专业。身边有人劝他合理选择目标,但被他屏蔽,最终考了三四次也没有成功,而且因为金融专业特别热门,好一点的学校都没有调剂名额,调剂都调剂不到好的学校,何况,他这种自考学历在调剂中也受到某种歧视,最终调剂都没有成功。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合理选择目标,过于执着于过高目标,而很难成功的例子。而考研容易成功的,一次就考上的学子,通常都是合理选择目标的结果。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很有道理的。三、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问题。这个问题是考研能够考上的关键之一,本质上说,也就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几年前,小编在考研那会,遇到一个也在备考的学子,发现他的学习是在“读老爷书”,什么意思呢,就是拿一本书在那里看来看去,既不动手做笔记,也不做题,而且每科都这样。当时小编就纳闷了,还有这样学习的?交流后才知道,原来他读书就是这样一个习惯,方法也就是不断看书。小编当时忍不住说,你这样学习,这个效率肯定很低。后来这个考研人考得很不好,最终名落孙山并不意外。通常来说,在考研这个阶段,都是已经学习十几年了,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基本已经定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真正好的方法,即便是不同的人,往往还是大同小异的。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当然,这些也是可以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考研能成功,且容易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很重要。而那些看起来考研很容易成功的人,往往也是习惯好、方法好,效率高。那么,你准备考研吗?你的目标合理吗?学习习惯和方法良好吗?

考研:这6种人享受初试加分的待遇,有你吗?

红苹果
方今之时
如果能够在研究生考试初试阶段享受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53965加分待遇,对于在考研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哪些考生在考研初试阶段可以享受加分待遇呢?一般情况下,有六种人可以享受初试加分的待遇,下面,小编就带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六种人。六种人享受考研初试加分待遇在考研过程中,以下这六种人,可以享受到初试加分优惠,分别是:三支一扶志愿者、西部志愿者、特岗计划教师、大学生村官、退役大学生、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这六种人中,有三种人的身份都是志愿者身份。对于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大家通常了解比较少。一般情况下,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通常只需要到外国进行一年的汉语志愿者教学服务,回国之后,考研的时候就能享受到加分优惠。其他的考研加分优惠,服务年限一般至少是二到三年。最少加10分,最高加15分在明确了以上六种人考研初试可以加分之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加分的分值额度。一般情况下,这六种人考研初试的时候,都可以享受加10分的优惠,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一种人考研初试可以享受加15分的优惠,这种人就是大学生村官。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村官报考研究生也只加10分,但是,如果大学生村官报考的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初试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加15分。这个分值,相对而言还是挺高的。考研初试加分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考研的人数越多,也就意味着考研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在初试中能够享受加10分或加15分的优惠,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足够勤奋努力,本身的成绩不错,就已经把别的同学远远甩在身后。在享受考研初试加分的前提下,考生更容易挤进复试。这也就意味着,以上六类考生更容易成功考上研究生。总之,如果你具备以上六种身份,又渴望考研,那就需要从现在起好好复习、准备,争取在来年的考研初试中,一举通关、赢得通向复试的机会。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考研

航标灯
凭神
专业属于应用技能型、公务员对口优势专业、逃避就业选择考研、专业知识不够、旅游管理专业。1、专业属于应用技能型就读技能应用型专业,只要大学期间把专业课学好,实习的时候不浑水摸鱼,毕业的时候找一份对口的工作还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对于这类专业而言,三年工作经验或许比考研三年更加有用。2、公务员对口优势专业如果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如果恰好选择了一个比较容易考公务员的专业,那么,考研意义就并没有那么大了。常见的专业有:法学专业:法学专业在全国各地高校都有开设,是专门研究法律问题的学科。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可报公务员的很多职位,几乎每个单位都会招收学该专业的学生。3、逃避就业选择考研大学的时光安逸又美好,一旦毕业走入社会,就要面临形形色色的选择,经历各种各样的烦恼,职场潜规则、租房合住矛盾、各种开销压力。有的人为了逃避就业而选择读研,暂时躲开了招聘会上激烈的竞争,走上和大家一样的读研之路。但对于考研来说,这种初衷是不正确的。同时在考研的时候静不下心,也不会有带来好结果。希望大家的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所谓的躲避就业。4、专业知识不够虽然考研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考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包括政治和英语等基础科目。总体来说考察的内容比较多方面,并且广泛。考研对于英语有一定的要求,在复试的时候还涉及到英语口语,所以对于那些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考研是有一定难度的。5、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听起来好像特别的好,在旅行社当中做管理,既可以全国各地跑,还可以免费的旅游,多好啊。其实旅游管理专业出来就是当导游,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去一个景点也只是慢慢的摸索,多去几次就熟悉了。而且旅游管理很多的管理层都不是旅游专业的同学,很多都是像其他的工商管理经济类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