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
公孙弘,字季,齐淄川国 (郡治今山东寿光南)薛人。公孙弘初出道,谋到了一份狱吏工作,不料因为办事不牢,被公家免去了公差。公孙弘丢了工作后,就在一富人那里找到了一份放猪的工作。公孙弘放猪的地点就在海边。日起而作,日落而息。日子,一天天被打发;一批批的猪仔在海边快乐地长大,然后又痛苦地被人抬去屠宰场。公孙弘面对着茫茫大海心里有过诸多痛苦的挣扎,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跟这些蠢猪混在一起一直混到老吗?孔子说,四十不惑。公孙弘四十岁这年,如有神助,突然顿悟开窍,开始了新的梦想。他找到当时一个热门专业,研究经学。董仲舒三十出头,已经是名震天下,桃李遍地。四十岁的公孙弘却还从零开始,这真是个天下奇闻。决定已下,公孙弘就去拜师。他找到一个以研究《春秋》闻名的老博士,此博士姓胡,胡博士将公孙弘收下,愿传他平生之学。董仲舒闭关三年,写出了一部《春秋繁露》。公孙弘知道自己不能和董仲舒比,他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这一努力,二十年就过去了。公孙弘赌运好转,出现在他六十二岁这年。那时,刘彻刚刚上台,向天下发出了招贤良人士的公告。于不服老的公孙弘决定出山,去长安碰碰运气。结果,应征中榜了。一般来说,被刘彻看中的多数让他们先从郎中干起。可是,六十岁的老家伙叫他去当个郎中,实在有些委屈老人家了,想来想去决定拜公孙弘为博士。这是一个闲职,出差机会少,比较适合老年人。出差机会少,不等于没机会。很快地,刘彻将一个出使匈奴的机会给了他。这次,公孙弘领旨跑了一趟匈奴。回来后,跑坏了身体不说,反而又将好端端的一个官儿丢了。公孙弘之所以丢官,是因为刘彻对他的工作不满意,刘彻听了公孙弘汇报工作后,当场就怒了,立即叫他滚蛋。于是,公孙弘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回齐国去了。可是,事隔七年,他的赌运突然又好起来了。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刘彻又向天下征召文学人才。此次,刘彻将指标分配到地方,让地方推荐人到长安参加面试。公孙弘的故乡淄川国,竟然又将公孙弘名字报到中央。上一次受辱,此次又将他送去见刘彻,这不是自找羞辱吗?公孙弘谢过大家好意,说:“我已经见过皇帝一次了。因为出使匈奴,没有替皇帝挣到面子,所以才被赶回老家来的。我老了,再也丢不起这个脸了,你们还是推荐别人去吧。”但是,淄川国人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公孙弘合适。他们硬是将公孙弘的名字报到长安。公孙弘只好装出不要脸的老家伙,再上征程,西入长安。这年,公孙弘恰好七十岁。公孙弘入长安后,照例是参加对策考试。他的对策居别人之下,但是一送到刘彻那里,竟然被点了第一名。刘彻再次见到公孙弘时,又惊又喜,拜他为博士。人生如戏,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公孙弘再次被拜为博士后,刘彻给他一次出差表现的机会。这次,不是出使匈奴,而是西南夷。唐蒙开辟西南夷,置郡后惹得巴蜀百姓怨声载道,于是刘彻便派公孙弘出去看看情况。老人家山高水远地跑了一趟,回来上了一奏,极力否定唐蒙修道。反对的理由前面是讲过的,浪费国家钱财不说,还调用了民夫和军队,搞得当地人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