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医学科研过程的三个阶段十个步骤是什么

杨蓓
比于大泽
  1 研究因素  研究因素一般是自外界强加给研究对象的一些因素,包括: (1)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2) 物理因素:温度、紫外线、手术术式(某些术式与预后的关系) 等; (3) 化学因素:药物疗效、毒物、营养物等; (4) 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的特性:性别、年龄、心理、遗传、不良行为等。如研究某病男女病死率的差别,则性别是研究因素;研究不同年龄妇女乳腺癌的患病情况,则年龄是研究因素;大肠癌的家族倾向,高血压、冠心病的遗传规律;吸烟与癌症的发病及对预后的影响等。  研究因素通常分为单因素和多因素。单因素研究是每次临床研究只观察一个研究因素的效应,包括:单因素一个水平和单因素多个水平。单因素一个水平的优点是目的明确、单一,相对来说容易操作、执行,其研究条件容易控制。缺点是能说明的问题少,研究的效率低。如果有多种因素有待探讨,则研究速度缓慢,浪费了对照组。单因素多个水平研究时,研究因素虽然单一,但一个因素有不同水平或称不同等级,如:观察一种药物及其不同剂量的疗效等。多因素研究一般是在一次临床试验中同时观察多种因素的效应,如果多因素中每个因素又具备不同的水平,则称之为多因素多水平设计。  在临床研究设计中还要考虑到研究因素的强度。任何性质的因素都有量的问题,即因素的强度。临床研究时应选择研究因素的最适强度,如药物的单位剂量(每次用药量) 和总量问题。如果研究因素强度过大容易伤害研究对象或实际上无法实施,但研究因素强度过小又难以观察到应出现的效应。  此外,临床药物治疗研究时研究因素的强度还受到用药的方式、疗程、用药的时间间隔等影响,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  在临床研究中,对设计中规定了的最适研究因素的强度实施后则不应轻易变动。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应用研究因素的条件要始终保持一致,规定得要具体、细致,如:药物的每日使用次数、每次使用剂量等,这样,所获得的资料才具有可比性,更有利于分析研究因素与结果间的关联。  为使临床研究结果更客观、真实,在研究实施中还应重视对研究因素质量的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研究对象  临床研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可靠性和代表性。研究对象的可靠性,是指所选中的每一个研究对象确实是要加以研究的疾病的一位患者。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是指所选中的研究对象的症状、体征和具体的预后因素均可反映该病的真实情况。  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在临床科研设计时应明确,也就是确定应得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的样本量。如果样本量过大,可能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但样本量过小,又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假阴性(治疗有效而判断其无效等) 。确定样本量时应考虑如下问题。  2. 1 研究因素效率高,样本量(研究组+ 对照组) 可少些,反之样本量必须多些。若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值大,样本量可少些,反之样本量必须多些。  2. 2 科研设计要求,精确度越高,样本量就要越多,反之样本量可以少些。  2. 3 如果设计时要求出现的假阳性错误(治疗无效判断为有效) 的概率高,样本量须多些,反之样本量可少些。  假阳性错误(α) 水平由设计者自行确定,通常取α= 0105 或α= 0101。  2. 4 临床研究设计要求出现的假阴性错误(治疗有效判断其无效) 的概率亦由设计者自行确定,假阴性错误(β) 通常取β= 012、β= 011 或β= 0105。12β为把握度,即有80 %、90 %、95 %的把握度。把握度定得高,样本量则须多些,反之样本量可少些。样本量的确定方法通常采用查表法或计算法。具体请参阅孙中行主编的《临床流行病学》。  2. 5 选择研究对象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入选的研究对象应能从科研中受益,尽可能获得最大效应; (2)在考虑入选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的同时还要考虑研究对象的均衡性问题。往往过于强调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时,其均衡性就差一些,而过于强调了研究对象的均衡性时,其代表性就可能差一些。所谓研究对象的均衡性是指选入的研究对象在影响疾病预后的某些方面的均衡情况,如:性别、年龄、病情、疾病类型等。(3) 入选研究对象的病情在设计时应予以考虑。一般先选择病情较轻的研究对象,待观察到疗效后再试用于重症患者。(4) 是否以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应引起重视。一般来说,志愿者多为经济条件有限、有病求医心切者。志愿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时,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而且志愿者多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因此,尽量不以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为好。(5) 研究对象还应选择那些能够对临床研究工作很好合作的患者,即依从性好。如果依从性不好,会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倚。  3 研究效应与观察指标  临床研究中,观察指标的选择对研究因素在研究对象上体现出的效应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临床研究设计中应重视指标的选择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 1 指标的关联性 即所选用的观察指标与本次科研的目的有本质上的联系,并能确切地反映出研究因素的效应。  3. 2 指标的客观性,即能客观的记录,不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指标。如:心电图、血管造影、超声检查等。我们把靠研究对象回答和/ 或研究人员自行判断,而不能客观记录的指标,称之为主观指标。如:疼痛等。当然,一些客观指标有时也受到人为影响,应提高有关技术水平,以两位专人进行判断或评定。  3. 3 指标的准确性 即指标的真实性,研究结果与相应测定事物真实情况符合或接近的程度。  3. 4 指标的精确性,即指标的可靠性,反复测量一种相对稳定现象时,所获得结果彼此接近或符合的程度。  3. 5 指标的灵敏性,即能如实反映研究对象体内出现微量效应变化的指标。  3. 6 指标的特异性,即易于揭示研究问题的本质又不易被其他因素所干扰,多个非特异指标也不能替代。  3. 7 临床科研观察的指标大致分两类:  3. 7. 1 计数指标 即把研究对象产生的效应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的指标,也就是反映“是”、“否”各多少例的指标。如:痊愈、未愈;有效、无效;阴性、阳性等。构成指标、频率指标亦属此类。  3. 7. 2 计量指标 即能在研究对象身上测出不同程度效应的指标。如:身高、体重、脉搏、血压等;一些实验室检查,具有单位名称的指标。  3. 7. 3 等级资料 介于前两者之间,具有连续性和等级性质的观察指标。如:癌症化疗疗效判定指标CR(完全缓解) 、PR(部分缓解) 、NC(无变化) 、PD(进展) ;尿糖检查结果- 、±、+ 、+ + 、+ + + 、+ + + + 等。在使用等级指标时应规定出每个等级的判断标准,使之有章可循,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临床研究中选择指标数目视研究目的而定,一般应采用适量的、能反映效应本质的指标。如果指标数目过少,会降低研究工作的效益,但指标过多又不易观察。

医学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命题
鸳鸯
  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规律就是提出问题,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其基本程序包括:选题立题、课题设计、实验观察或调查、研究资料的加工整理与数据处理、总结分析、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及其推广应用等。  一、选题立题  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工作就是选择(select)和确立(decide)所要研究的题目(project),题目必须首先确定下来,否则就不可能有集中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医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科学技术无法解释的现象和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的人总是留意它,在思想上形成一种想探讨问题的意念,称之为初始意念。初始意念可能是局限的、粗浅的,但却是很可贵的,因它是科研工作者思想上的火花。  (二)发现或提出问题的条件  1、勤动手 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等实例说明了亲自参与、反复实践的重要性。  2、善观察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学术知识更重要。在科学研究中要培养积极探索的姿态,注意事物和变化规律的习惯,将有助于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  3、勤动脑 勤思维,善疑多思。 思维是人脑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4、具有丰富的知识 研究工作者自己必须跟上学科的发展,使自己具备有关的知识甚至边缘学科的广博学识,只有这样才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见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认真查阅文献,做好情报调研  有了初始意念,提出了问题,这才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并不等于已经确定了题目。还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国内外文献调研,摸清所提问题的理论依据、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可通过国际互联网或光盘进行文献检索。做好这一步工作是避免低水平重复的关键。  (四)建立假说,确立课题  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文献查阅和情报调研的基础上,对所获取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使所提问题系统化、深刻化,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为立题提供理论上和实验上的科学依据,并提出假定性答案(亦称假设),建立科学假说。根据假说内容,进行科学构思,确立研究题目。  二、 课题设计  课题设计(project design)是指课题研究构思、技术路线、具体内容指标、方法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和经费预算等一整套研究方案。  (一)课题设计的意义  课题设计的意义:① 增强科研过程的科学性,使误差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证科研结果准确可靠;②保证科研结果准确回答科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避免“文不对题”;③良好的科研设计可避免不必要的工作或重复工作;④保证实验数据的可统计性。  (二)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  课题设计包括技术方案设计和课题实施方案设计。  1、技术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技术方案设计包括三大要素:即研究因素(或处理因素)、研究对象(处理对象)和结果效应三部分。  2、技术方案设计的重点内容  (1)立项依据  立项依据是科研工作的关键。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开展这项研究的依据是什么?这是能否通过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计划部门审批,能否列入科研计划并获得资助的首要问题。  立项依据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基础研究,应着重结合国际国内科学发展趋势,论述课题的科学意义;应用研究,应着重结合学科前沿,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论述其应用前景和价值。  (2)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课题设计的重中之重,研究方案的设计水平是研究者科研水平的直接反映。  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目标一定要明确,研究内容必须具体。准备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要一一列出。技术路线要采取系统工程,具有可操作性。本研究创新之处是课题的生命力所在,应该充分阐述。预期研究成果是对本课题研究结果的预期,要实事求是,既要使专家们审查时增强信心,又要不至于因不适当的夸张而引起专家们不信任感。  (三)课题实施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如果说技术方案设计主要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那么课题实施方案主要是解决“何时做”、“由谁来做”的问题。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组的组成、任务分工,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和年度进度计划,研究工作基础,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包括实验条件、研究场地、仪器设备、病例来源、研究力量、协作条件等,尚缺少的条件以及解决的途径,经费预算包括科研业务费、仪器设备费、药品试剂材料费、动物及饲养费、协作费、课题组织实施费、成果鉴定费等。  三、观察、实验与调查  课题设计方案制定和批准后,就要进行实施,这是把计划设计方案付诸于行动的阶段,亦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感性材料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时间最长、工作最辛苦的阶段。如果说前两个阶段主要是课题负责人和部分主要研究人参与的话,而这一阶段则需要课题组全体人员共同行动。观察法、实验法与调查法等都是搜集和获取第一手客观事实材料的基本手段。  (一)观察(observation) 医学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观察是医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观察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要做好详尽、准确无误的观察记录,不能凭主观想当然,不能凭空捏造;要做好出色的创造性的观察,就不是仅仅注意排除其他,而同时要留神意外或反常现象。  (二)实验(experiment) 实验是取得精确典型科研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实验”是从人为地发生于实验条件下的现象中索取资料。实验的基本要求:制定好实验方案;先做预实验,再做正式实验;规范实验操作;做好实验记录;控制实验误差。衡量实验成功的标准是能够重复实验结果。  (三)调查(investigation) 调查是认识疾病的人群现象、流行规律以及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依据的重要方法。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地方病调查、病因学调查、职业病调查等方面。调查有现场调查、前瞻性调查、回顾性调查、追踪调查等类型。调查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必须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格;系统搜集,全面记录,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四、研究资料的加工整理与数据处理  观察、实验与调查等活动结束后,接下来便开始对所获取的研究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数据处理。通过科学加工、去伪存真和统计学分析,以揭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最后总结分析、归纳推理、抽象概括和提出研究结论做准备。这一过程是排除偶然,发现必然;透过现象,发现规律的重要步骤。  所获取的原始资料,一般量大杂乱,有的是数据,有的是图形,有的是切片,有的是照片等。首先要进行分类,原则上凡能数量化的尽可能用数字表示,切片、照片等结果不能数量化的,可用分级计分等方法表示。其次要进行资料核查,包括人工核查和计算机核查等。核查无误的资料重新按性质分组,然后将资料归纳汇总,最后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  五、总结分析,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和抽象概括等理性认识方法把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概念,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达尔文说过:“科学就是整理实事,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  总结分析,就是对所占有的实验、调查或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自觉地运用辩证观点,分析设计中哪些理论上成立,且又在实验中得到证实;哪些想法在实验中没有得到证实或未完全证实,需要修改。从而围绕假说的中心思想,按材料、表格、图片等,分清组别,综合提炼出材料所能说明的观点,明确各组材料所得结果,以及由此结果在理论上所得出的结论。  研究报告是各类研究课题的最基本的、标志着课题完成的通用表现形式。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发展研究,无论是动物实验、临床观察还是现场测试、流行病学调查,亦无论是药品、制剂、医疗器械研制还是医用计算机软件等,课题完成后都必须写出研究(研制)报告以办理结题、验收、鉴定和归档手续以及作为今后申请奖励等的主要技术资料。  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两个大部分,一是工作报告,二是技术报告。前者是工作总结性质的报告,主要是介绍课题的立项情况,研究背景,计划执行情况,研究结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打算等。后者是成果的核心材料,反映的是课题研究的全部技术内容。

医学生考研的具体过程和内容?

先饭
天下好知
一、信息搜集: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及时把握最新的学校里的动态,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二、报名:一般在9月—10月,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也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三、初试:初试一般在12月底。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四、调剂: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五、复试:复试一般在五一前后,过去一般是等额面试,现在基本上都已改成差额面试。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复试中折戟,因此竞争非常残酷。六、录取:复试通过后,学校将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医学生考试科目:医学门类初试为三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专业基础综合。具体的考试科目以招生单位的专业目录为准。扩展资料:报名研究生考试的学历条件: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如何做好临床科研

莫不入焉
长沮
医生真正科研应该是从临床中来再到临床中去,真正解决实际临床问题,才是好的临床研究。“立足临床问题、解读前沿文献、形成有价值的假说、分析真实数据、展现学术价值”,才是正确且科学的科研流程。如果无法兼顾好工作与科研,或者需要更专业的支持,临度科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请问,医学研究生发表课题大概是个什么流程呢

棋魂
大雷雨
课题是申请来的,个人依托单位,向省,部,国家申请资金。然后结束这个课题有要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表相应等级的文章,也即在国内或者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考医学研究生要怎么准备呢?

刀斧手
不与物交
医学生考研复习计划:一、时间安排阶段一:4月20号——8月31号 主攻: 英语+西综(两者比例大概1:3)周一到周日上午、周一到周五晚上看西综周一到周五下午、周日下午晚上看英语,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看书顺序: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包括诊断)、外科,病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前后顺序看会加深印象。(诊断时间来不及就放弃,就2011年真题而言,放弃诊断是划得来的)阶段二:9月1号——考前 主攻: 英语+政治+西综(三者时间比大概是1:1:1)每周有七个上午看西综(周一到周日),每周有五个下午看英语(周二、三、四、五、日),具体安排如下:一天三门交叉看,避免了全天都看一门的痛苦。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我会看看电影消遣一下,十二点左右睡觉。(具体安排由个人不同情况决定,英语薄弱者多花时间,西综薄弱的要多花时间)。每天早上7:15起床,一般8点左右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左右,晚上九点五十分下自习,回宿舍洗漱,10:30看会书到12点准时睡觉。考研是场持久战,规律作息是很重要的,疲劳战术只会大大降低你的复习效率。基础的三门是相对容易得分的,因为没有太多拐弯抹角的题,但前提是书要看得比较好,该记的知识点要记牢,重点在贺的讲义上总结得挺清楚,基础三门课重复考点很多,其考高分是西综考高分的关键,内外科相对复杂,不易得高分。内科最让人头疼,都说考得变态,尤其心内科的东西,内外科几乎50%都是以病例题的形式考查的,一定要注意总结特殊常考常见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症状特征,特殊首选检查方法,特殊治疗,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并发症等总结下来。死记硬背的东西要时常翻阅,使用各种记忆技巧,加深记忆。关于英语词汇:词汇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复习时要高度重视词汇,加强记忆,直到考前。具体安排:3月-6月,主要是记单词,长难句及语法,阅读基础。听好长难句及语法,做好长难句练习题,听好阅读基础班,按部就班。要注意,大题背诵要考前一个月开始进行,越到后期时间越紧张,还有英语及西综要复习,如果等到考前一星期开始背大题,你会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很难静下来。大题背诵材料可结合当年政治热点及辅导班老师的押题进行背诵。最后大家分数估计大多数在60-70分,不必过于担心政治。考前十天左右看看各家押的大题,做一些选择题。政治不难,大题可以自己发挥。在这里强调一点,政治大题答题一定要看清题号,一一对应,这样才能保证得分。当然,最后在实际复习的时候,与上述计划稍有出入,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的备考计划。4.心态调整压力谁都会有,有压力不要恐慌,带着压力去看书,效率可能更高,适当做一些调整,散散步,跟家人朋友谈谈心,慢慢地就会过去的。有的同学甚至会失眠,失眠后压力更大。这时不要去补觉,坚持看书,顺其自然,规律作息,过几天也会恢复正常。我也曾经数次想到放弃,这也很正常,然后休息了一个下午或晚上看看电影,慢慢缓和过来,最后还是继续奋战。

如何在医学专业学习过程中开展创新学习

时势适然
罗曼斯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医学研究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医学事业的发展.科研是临床医疗与教学的先导,是医疗新技术持续不断产生的摇篮,也是临床医学发展进步的源泉与动力.高素质的临床医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创新思维的科研攻关能力.因此,不论对于科学型或是临床型的医学研究生,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要达到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目的,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总结同行的经验,认为我们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课题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怎么写

恐不爱人
稳稳当当
(一)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1、先对中学班主任沟通现状作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再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步骤。2、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活动,了解非暴力沟通的发展历史与特征,建立起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路径体系,依托长沙市德育名师工作室及相关课题实验研究中学班主任专业交流平台,完成中学班主任非暴力沟通评价体系,以此推动非暴力沟通的应用与发展。(二)研究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1、调查搜集国内外非暴力沟通培训专家的相关资料,摄制相关资料。2、用行动研究法对非暴力沟通的文化内涵理论与方案进行探索、实践,经历调查——计划——行动——总结——反思五个阶段。3、进行暴力与非暴力沟通的比较研究,吸收古今中外非暴力沟通应用的经验,促进非暴力沟通研究的深入。4、根据中学班主任非暴力沟通实际案例,研究中学班主任非暴力沟通的规律,总结经验,共同探讨。5、查阅相关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和非暴力沟通研究文献、论著、报告、经验总结、统计资料等,给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研究提供借鉴。(三)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计划——实践探索——反思调适——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推广应用(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1、制定《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路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邀请专家,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听取专家和课题组教师对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路径研究方案的意见。2、开展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路径应用研究,完善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目标、内容、流程、模式及其评价相关研究工作。第二阶段1、组织课题组教师,编订《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路径体系》。2、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规律与特点相关论文成果推出3、参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等法规政策文件,初步建立中学班主任非暴力沟通评价体系。  第三阶段1、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路径研究的课例、案例与相关中国化、本土化理论研究,推出经典课例。2、推出《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路径》等课题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和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整理收集老师的论文案例及学生非暴力沟通学习体会或比赛获奖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3、编撰《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路径论文集》。4、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请专家及领导鉴定和评议。

医学科学 特点

是问穷也
淡而无为
▲ 医学科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任务  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四大任务,医学科学研究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医学人才、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措施。医院科研的进展,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多寡及水平的高低,新业务、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是衡量一个现代医院的医疗水平、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医院科学研究的意义  (一)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增进人民健康的需要  医院科研旨在研究人类生命本质及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消灭的规律,以达到增进人类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目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医学模式和疾病谱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组织地开展医学研究,可以深入系统地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加深对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可以不断发展医学新理论,开拓研究新领域,攻克技术新难关,不断寻求维护人类健康和防治疾病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满足人民对医疗技术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促进学科建设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医院业务发展的主要环节,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支持,学科建设将成为空谈。学科的水平、专家的知名度,是靠先进的课题及其后续的成果来体现的。现代医院应培养既掌握临床医疗技术,又能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通过科研工作,不但可以巩固执业医师已有的医学基础知识,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掌握和跟踪国内国际最新医学发展动态和趋势,扩大知识范围,活跃思维方式,养成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培养出一批能刻苦钻研,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医学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对承担培养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以及留学生任务的教学医院,开展科学研究更具有自我提高、教学相长的重要意义。  (三)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提高医院学术地位的需要  人类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科学技术的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是科学劳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和必需手段。学术交流来源于科学研究,反过来又促进科学研究和医院学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使新的科学知识得以广泛传播,使医学科技人员互相启发,共同切磋,活跃学术思想,加快研究进展。特别是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对引进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发展步伐更显必要。  此外,对医院管理的研究也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互相交流,总结探索我国医院管理实践经验,研究现代管理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最优化很有帮助。医院的振兴、医院的发展、医院三甲、三特的创建和竞争,其实质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从战略的高度紧紧抓住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是振兴医院,发展医院,提高医院学术水平和地位的重要保证。  (四)促进医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实现科技兴院的需要  医院科学研究在解决防病治病和保护人民健康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时,必定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如应用于诊断、治疗、预防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配方、新药物等。这些科技成果一方面直接发挥明显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或吸收外资联合生产等多种形式的开发,可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的社会财富,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使医院的科学研究步入以科研养科研的良性循环,并为医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与物质条件,从而实现科技兴院的目的。  二、医院科学研究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造知识,从事新知识的生产,因此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难度较高的脑力劳动,它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探索性等基本特点。医院的科学研究除了上述基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医学科学研究是探索人类的生命本质及其疾病与健康关系的科学,以人为研究对象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老病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关系到发放的兴旺和盛衰。因此,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研作风,从事医学研究要符合伦理原则,保证安全可靠,绝不允许直接、间接地有损人的健康。凡涉及到人体试验的,都必须在严肃的道德准则和严格的法纪规定下进行,国际上共同遵守的“人体试验准则”、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法和我国卫生部制定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等都对人体试验做了严格的规定,如知情同意原则、实验设计及进行过程的道德原则等,是每个医学科研人员应遵循的。  因为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人体的精神、心理状况、生理活动和疾病过程还受到社会因素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医学研究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医学科研人员在制定研究计划,考虑研究方案时,更应细致周密和严实,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研究工作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  现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交叉学科是培养创新学术思想的沃土已为大家所公认。综观疾病的防治研究史,每取得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不仅需要专家学者个人的潜心研究,还需要一个优化组合的多学科群体的通力协作才能实现。因此,开展医学科研必须重视对跨学科、跨系统联合攻关的管理研究。要大力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贯彻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高新技术与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整体科技水平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有限目标,重点突破,达到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目的。对于科技实力不强的中小型医院,还应重视加强与上级医院及科研院校的横向联系和科技协作,这对利用他人的人才、技术、信息和设备优势来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和科研水平很有益处。  (三)研究人员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性  医院的医疗、教学任务繁重,科研人员又多为兼职,因此,开展医院科研常常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科研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科研工作连续性差,研究条件和环境也不如研究机构尽人意,同时还将面临承担科研责任风险以及个人经济收入不如从事医疗的冲击。可以说医院科技人员从科研立题开始就踏上了艰苦的路程,通过竞争得来的课题,如果没有人力、时间和良好的实验条件做保证,最终还是要影响研究课题按计划进度执行,甚至造成中断。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及科技人员首先应解决深层次认识问题,加强“科技兴国”、“科技兴院”意识,正确处理好医、教、研三者关系。医院应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并制定相应的倾斜、激励政策。如根据实际情况给临床科技人员每年安排一定时间的“科研假”脱产从事科学研究,以保证课题人员参加科研工作的时间,并保证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期间的资金福利待遇不低于临床工作者。这对保障科技人员的利益、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很有必要。  (四)研究目的和结果的社会公益性  医学科研的目的是保护人的健康,是直接为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劳动力服务的,同社会生产有着直接的联系,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如牛痘的发明使天花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消灭,抗生素的发现使无数受病菌感染的垂危人重获新生。在医学模式和疾病谱发生根本转变的今天,新的医学基础理论,新的诊疗技术与方法,新的药物和仪器正在不断地向人类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措施。因此,对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医学研究,政府部门和全社会要承认和鼓励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社会的贡献,要以与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的经济手段对社会公益性成果予以奖励,要提倡与表彰公益性事业研究者的奉献精神,并给予从事研究工作所需的物质保障。  三、医院科学研究的任务  按照《全国医院工作条例》规定,医院要开展以提高临床医疗护理水平为主的科研工作。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实验医学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引起国内外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从而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发展医学科学。  医院科学研究的任务按任务来源、科技活动类型或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按任务来源分类  1.纵向科研任务: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项目。包括国家、部门和专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科研任务,或卫生部根据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在防病治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科学技术难点提出的科研课题。如国家及卫生部攻关课题、“八六三”、“九七三”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部、省、委、局基金课题等。一般通过择优或招标的方式落实到承担单位,对医院来说,首先要保证这部分任务的落实和实现,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点、实验设备条件和科技人员的能力、专长等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任务。  2.横向科研任务:这类研究与开发课题是以横向科技合同为依据的,它主要由企、事业单位委托进行,研究经费一般由委托单位提供。我国开放技术市场以来,这类研究开发课题日益增多,由于它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常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协作才能完成,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来承担任务,并列入计划给予保障。  3.自由选题:是根据学科发展和科技人员的专长,结合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由科技人员自己提出的研究课题。其一部分经过评议、审批等程序,由所在单位给以资助立题,如院、所基金等。另一部分是科技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是在科研、教学和医疗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自行研究的课题。自选课题只要有创新的学术思想,很可能发展成重大科研课题,具有很强的储备性质。因此,应充分重视自选课题,并积极创造条件给予支持和扶植。  (二)按科技活动类型分类  由于申报课题的途径不同,有必要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科技活动的研究类别进行分类。  1.基础研究。是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没有或者只有笼统的社会应用设想的研究活动。这类研究探索性强,研究周期长,对研究手段要求高,研究的结果常是一些科学发现,对广泛的科学领域产生影响,常常说明广泛的真理,成为普遍的原则、理论或定律。医学基础研究是探索和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探索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从而对医疗、预防的技术提供科学理论根据,指导医学科学实践。  2.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个特定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目标开展的研究。它常运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具体地研究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研究各种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如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的研究,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医疗技术及设备的研究等等。  3.发展研究。也称开发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知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和新方法,或对之进行重大的、实质性改进的创造活动。它和前两种研究的区别在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为了增加和扩大科学技术知识,而开发研究则主要是为了推广和开辟新的应用。  以上三类研究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并可互相转化。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的应用。应用、开发研究不仅是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延续和证实,而且反过来又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  (三)按研究内容分类  1.临床医学研究。包括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研究。诊断方法研究的目标是向早期、特异、无损伤、微量、准确、快速、简便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诊断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治疗方法研究包括药物、手术、放疗、化疗、理疗、体疗、精神心理治疗、营养治疗等,目的是安全方便,疗效可靠,且可重复,结合要准确。  临床医学研究还应重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我国的中医药学是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和病理现象的知识体系之一,它的独特理论和独到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手段,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要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学,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积极加速和提高中医药科研的进程和水平。  2.预防医学研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三级预防”学说的提出,医学研究应从单纯治疗型向预防治疗型转变。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感染监控、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减少合并症、防止急病慢性化以及社会预防、社会保健等都是医院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基础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对于临床医学发展极为重要。如前所述,这些研究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它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后盾和先导。特别对承担教学任务的医院来说,基础研究对提高师资学术水平、更新教材、改造旧专业、建立新兴的交叉学科、促进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医院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开展基础医学研究。  4.医院管理研究。医院的管理部门承担着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等重要任务,在人、财、物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医院的发展和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科学管理和组织能力。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医院内部体制改革,如何更好地学习和引起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方法,较快地实现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的效率化、管理人员的专家化、管理技术的自动化,以及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如何更好地充分发挥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各项技术能力的作用,同时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选自丁涵章等主编,《现代医院管理全书》,杭州出版社,1999)参考资料:http://doctor.fh21.com.cn/yygl/20060519/093423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