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各位高手,怎样识别一把紫砂壶是不是用宜兴紫砂制成的?

共相
安宁
  1. 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特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字来表示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人修改取表示光彩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字。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所用含钙石头与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为原料制成。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岩石和泥巴制成釉来装饰陶瓷了。到了汉代又发明了用铅作助溶剂的纸温铅釉,后来陶瓷艺人利用窑灰自然降落在坯体上能化合成釉的现象,进而用草木灰作为制釉的一种原料。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古釉。石灰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灰釉(主要成份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高岭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古釉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渗进其它化学成份,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  一般釉的厚度只有坯体厚度的1%-3%,但经过窑火焙烧后,就紧紧附着在瓷胎上,使瓷器致密化、光泽柔和,又不透水和气,给人明亮如镜的感觉。同时可以提高使用强度,起到防止污染,便于清洗等作用。  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分,1100°C以下烧成的釉称为低温釉,1100°C-1250°C之间烧成的釉为中温釉,1250°C以上烧成的釉为高温釉;按釉面特征分类,白釉大概是人们出于对银器的钟爱,颜色釉是以其五彩缤纷受到人们的欢迎,结晶釉的纹样变幻美丽动人,窑变纹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裂纹釉清晰古朴、高雅别致。除上述外,还有无光釉、乳浊釉、食盐釉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流动釉、神奇莫测的变色釉、霞光闪烁的彩虹釉、贵如明珠的夜光釉等新品种。  2. 彩陶又称“彩釉陶”。彩陶釉色丰富,既有20余种单色釉,茶末釉、金星釉“雨点红”等变色艺术釉,用其装饰的日用器皿、花瓶花插、彩釉衣架及工艺陈设品,使人赏心悦目,被称为“穿着华丽衣裳的陶器”。  2.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1931年在山东省龙山镇首次被发现。其技术之精,器物之美,被世界考古学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从而彻底动摇了中国史前文化源于西方的学说,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辉煌。黑陶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又一制陶高峰,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所独具的质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具有非凡的魅力,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  黑陶以黄河古道淤积的天然黄胶泥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室渗炭传统工艺烧制而成,其特点:胎壁细薄但质地坚硬,表层无釉却漆黑发亮。其型其质“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罄。”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黑陶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其特有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深得人们的推崇和珍爱。  现今,黑陶作为艺术品为人们所接受。在技术方面,如今的黑陶制品日趋精细。造型方面,样化。在现今的黑陶艺术界,如仇志海,李兴华等名人的作品已经突破历史,以古老的艺术形式展现出独特的现代美感  4. 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在唐右卫大将军墓中出土了一件骆驼载乐俑。这匹骆驼昂首伫立,通体棕黄色,从头顶到颈部,由下颔到腹间以及两前肢上部都有下垂长毛,柔丽漂亮。驼背上架有平台并铺有毛毯。平台上左右各坐胡乐俑二人,而且是背对背而坐,正在吹打乐器,有一俑站在中央,翩翩起舞。这三个乐俑个个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穿绿色翻领长衣,白色毡靴,只有前面一人穿黄色通肩大衣。这件高大的驼载乐舞俑精美绝伦,令人赞叹!  唐三彩的产地西安、洛阳、扬州是陆上和海上丝绸古道的联接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可以想见,在沙漠中,人和骆驼艰难跋涉,相依为命,所以人和骆驼有一种亲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坚毅负重的神情,似乎还带着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5.秦俑坑里的陶俑、陶马,体形大,胎壁厚,陶俑的壁厚一般为2—4厘米,最厚处达10—12 厘米;陶马的胎壁厚2.5—4厘米,最厚处达15厘米。陶俑和陶马的胎壁泥质一般分为内外 两层,外层泥质细密、均匀;内层泥质较粗,掺和颗粒均匀的白色砂料。制作陶俑、陶马的泥土,经过筛选、碾、淘,除去了土中的杂质,从而泥质细密,颜色纯正,粗泥里掺和的砂 粒均为纯白色,颗粒大小均匀,显然也是经过筛选的。在秦始皇陵西侧的秦代陶窑遗址内除发现陶拍等制陶工具外,还发现石碾轮两件。碾轮直径约60厘米,中间厚(约15厘米),边缘 薄(约5厘米),中心有一直径为6厘米的穿。这碾轮可能是用来碾轧陶土和砂粒的。  对秦俑坑出土陶俑、陶马的陶质,经过取样分析表明,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硅 、氧化铝和氧化铁。这和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代砖瓦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所用的原料都是黄色粘土。秦俑考古专家们曾做过模拟性试验,取秦始皇陵附近的黄褐色土,经晒干、碾轧、 淘洗,除去土中的杂质,仿制秦砖,经测试其质地、化学成分与秦砖大致相同,由此可以推知,陶俑、陶马和秦始皇陵园出土的砖瓦,都是用始皇陵附近的泥土就地烧造的。  陶俑、陶马胎内含的白色砂粒,经测试为石英、长石、云母等成分的砂粒,外观呈不规则 形,大小约为0.5—1毫米,个别的大于1毫米。泥中掺杂部分砂粒可以增强机械性能,使大 型的陶俑、陶马易于成型;焙烧时也不会因受高温而扭曲变形或膨胀炸裂。  日前,中国刑警学院赵成文教授大胆破解了兵马俑的烧制时间以及制作之谜。  赵成文说,自己在兵马俑两次看到“辛卯”刻字出在同一个地方。他说:“‘辛卯’是天干地支,是农历年代,这里是指公元前210年。”他认为,这是秦始皇驾崩之年的标记年代。据此判定秦陵兵马俑烧制于公元前210年。根据俑坑中留下的麻草鞋印,当时人在夏秋季节才穿草鞋,据此进一步预测,兵马俑应是秦始皇驾崩后的秋天开始烧制的,烧制兵马俑是秦始皇临终前的圣旨。  赵成文还解析了兵马俑的烧制工艺之谜。他说,“兵马俑的腹中有个糠皮内模袋作为主体支撑”,糠皮是当时最佳填塞物,还有一点是2000多年前兵马俑制作工艺流程很具科学性,从而使得真人真马大小、百公斤重的兵马俑从泥塑、晾干、运送到焙烧,一气呵成,显示了当时中国人的智慧。  6.用钴料在坯胎上装饰 ,施透明釉 ,在高温 ( 1280~1350℃)中一次烧成,呈青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又称釉下青花瓷、釉里青、青花白瓷、青花白地。中国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青花瓷源于唐代河南巩县(今巩义)的青色花纹瓷器,元代发展成熟,以景德镇浮梁瓷局产品著称。青花瓷的问世一改中国陶瓷器装饰旧风 ,用笔 绘 技法 替代了原来的刻花、划花、印花技法。青花瓷的出现成为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并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而闻名于世。明代青花瓷传入欧洲,荷兰、英、德等国争相仿制。清代康熙年间青花瓷色调青蓝而不泛紫,分色层次多达7~9色,后人谓之“康熙青花五彩”。清末青花瓷渐趋衰落。20世纪50年代以后,青花瓷得以恢复和发展。青花瓷品种除釉下青花外,还有在白釉瓷胎上装饰、烤烧后,青料花纹渗入釉中的釉中青花、和以无光釉作底色,以蓝彩釉装饰的釉彩青花。彩饰手法有青花斗彩、点彩、填彩、镂胎 、白描青花 、青地白花、青花夹紫等多种。  7.“茶是水神,水是茶体,器益茶功”,我们长兴县的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早在唐代就是贡茶、贡水、名壶,到宋朝更有“紫瓯甲天下”的盛誉,堪称茶事“品茗三绝”。  紫砂壶,是长兴茶文化的又一珍品,享有茶具之首的美誉,多次在国内获奖。特别十次制成“世界第一巨壶”,其中一把放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大厅前,更增添了“长兴紫砂”的光彩。长兴的紫砂资源同陶都丁山同一矿脉,泥色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经过原料研磨调配,采用堆、捏、塑的手法,或松竹梅、瓜果、走兽为基础造型,或秦鼎汉器、古玩、人物摹本。巨壶与孩童等高,小壶寸柄盈握,刻诗铭画,贵如珩璜,珍同拱璧,有所谓“觅得名人一壶,赛过无价之宝”的说法。紫砂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茶具,它不仅具有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艺术特色,还具有良好的保味功能,用来泡茶香味特别醇郁,因此,寸柄之壶,盈握之杯,往往被人视若珍宝,多少年来成了海内外人们青睐的收藏品。  江苏宜兴紫砂,始于宋而盛于明清,其所以逐渐从茶具概念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种,最主要的一点是制作原料与众不同。它采用深藏于宜兴山腹地层中薄薄的一层紫砂泥,号称泥中泥,其质地优异:一是含砂低,可塑性强,二是砂土中含有较多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烧后呈双重气孔特殊分子结构,透气而不渗水,故沏茶不失原味,使用日久越发光润古雅,难怪古人将紫砂土喻为“珠玉”,留下“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宜兴之古称)溪兴一丸土”的赞语,宋代欧阳修也有诗咏道:“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宋代诗人苏轼居住宜兴时,爱好一种提梁式砂壶,即为“东坡壶”。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两位造壶大师————供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供春制品被称为“供春壶”,造型新颖、质地薄而坚实,有“供春之壶,胜如金玉”之誉。时大彬多作小壶,点缀在精舍茶几案上,更加符合饮茶品敬的美学趣味,“千奇百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即是说他。明清文人的介入创作,使紫砂壶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诸艺术于一体,成为完整的艺术品。  选择紫砂壶,一般要从年代、泥质、艺术方面考虑。年代,是指老壶与新壶的区分,一般地说,老壶历经数十年乃至百年,具有很高研究、收藏价值,同时存世日久,表面形成分布自然的“色浆”抹不去,便于玩赏,因此,在同样情况下,老壶的价值自然高于新壶。如今,随着紫砂壶在国际市场上日益风靡,老壶“一壶千金”并不鲜见。砂壶的泥质分朱砂、绿泥、紫泥等多种,朱砂质地最好,所造出的壶,壶盖轻敲壶把,能发出清脆铿锵的金属碰撞声,声音越脆,泥质越纯。艺术,是指工艺水平,这是壶的高下主要标准,作为艺术品的砂壶,其价值就不是简单的原料加工时了,还应包括作者艺术技巧和名望,这和书画作品情况相似。大凡高手制的壶,形体悦目,轮廓周正,线条流畅,比例恰当。其做工精致细巧,据说许多名家每三个月只能造出约10把壶,因而壶面光洁,壶口、壶把、壶嘴在同一水平上,壶流、壶把成一直线,壶口、壶嘴、壶盖、圈足都宽窄一致。壶盖紧密,对壶吹气,壶盖能轻轻跳动,壶体不见瑕疵,壶嘴断水功能好,达到这种工艺水准的称得上壶中上品。好的紫砂壶卖价高,伪品很多,20世纪初期,上海古玩商聘请制壶高手精心仿制清代陈鸣远、杨彭年、陈曼生等人的作品,大部分流到香港和海外。当代制壶名家,也每有冒其名的赝品出现,有些造假者手艺低,假货容易识别;但有些技艺高而尚未成大名的人,那种假货就容易迷惑人。还有些陶器商贩,寻些颜色涂抹新壶,或把新壶放入泥浆中沤泡一段时间,以冒充“古董”、“出土文物”,蒙骗一些不懂紫砂的人。也有的人用无款旧器,冒刻前人之款;有的是仿旧壶风格,伪充旧壶,收藏者要特别注意辨别真伪。一般说来,明清砂壶选料精细,淘练程序多,胎质相对紧密,分量较重。现代仿制的壶,选料的泥质与明清砂壶有所不同,淘练程序减少,分量较轻,也较无光泽,表面较粗糙。且现代仿制的壶,多压模拼合而成,手工制作意味减少,只要留心壶嘴及壶柄下方,往往不难发现有双片拼合的线痕。此外,还可从款识、印章上辨别,明末清初以来,高档砂壶用印多为两方,一为底印、盖在壶底,多为四方姓名章;一为盖印,用在盖内,多为体型小的名号印。当代中档以下砂壶,壶底多用“中国宜兴”四字篆文印。因此,收藏紫砂壶时须仔细辨伪,才能获得珍品.  8. 景德镇享誉世界的“瓷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属江西省直辖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毗邻浙、皖,全市土地面积524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42.3万。景德镇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中在全省名列前茅的有瓷土、沙金、煤、锰、石灰石、大理石、海泡石等。其中储量之丰、品质之优,首推瓷土。山林资源有杉树、马尾松、毛竹、油茶、油桐、漆树等,并盛产山苍子、猕猴桃、橡子、金银花等野生植物和药材。“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由于烧制的精美御瓷获真宗赞赏,瓷器上底款书“景德年制”,“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由此得名。经过长期的发展,景德镇瓷器逐渐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独特风格。景德镇是江西省商品粮、林业、茶叶和蚕桑基地。盛产稻谷、大豆、小麦、花生、棉花、油菜籽、芝麻、茶叶、香菇等。景德镇近年来充分发挥陶瓷文化悠久、旅游景点较多优势,旅游业发展较快。  可累死我了!!!!!!!!!!!!

紫砂壶上面有中国宜兴壶盖里面有凤英的壶是名人壶吗?

万物不伤
名胜
如果这个壶是束凤英做的,那就是名人壶哦。束六度之女,胞弟束旦生。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名艺人裴石民、顾景舟。1982年作品《十二件什壶》获轻工部陶瓷美术评比二等奖。1987年《翻盖柿子壶》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1956年进蜀山生产合作社学习紫砂工艺,跟随顾景舟大师学了二年基本功。在严师的要求下学得了深厚的基础,不论光货、花货样样都学,而后跟裴石民老艺人学做花货,如螃蟹、花果等。学徒满师后,束凤英又从事产品的制作,到1971年至1980年间又再次担负起培养艺徒的工作,共带领了三批学徒,如张毅、丁洪顺、高建华、高建芳、丁亚平等,他们现在都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平。1981年由于紫砂渐受瞩目,厂方便集合各方人才成立研究所,由顾老带领一起研究紫砂工艺这项传统艺术与制作。而这段训练对其而言是个重要阶段。集精英共聚一堂,接受精力充沛的顾老严格要求和实务训练,使其在紫砂艺术更上一层楼。

紫砂壶十大名家有哪些?

不形之形
失人
一、顾景舟江苏宜兴上袁村(今紫砂村)人。生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8年第二届),是紫砂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天资聪慧,悟性极高,国学功底深厚,且涉猎广泛。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在上海为古董商仿制历史名作。也是中国十大紫砂壶大师之一。虽然“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顾自省),但也藉此开拓了视野,并结交了沪上艺术界的名流。建国后,为紫砂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八十年代就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作品古朴而典雅、工精现秀巧、洒脱不失严谨、流畅可见规矩。二、蒋蓉生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中国十大紫砂壶大师之一。从事紫砂事业七十余年,创作了上百件作品,有光货、花货、摆件,设色花货尤为世人称道,作品取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瓜果虫鸟,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色彩逼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三、徐秀棠四、吕尧臣五、汪寅仙六、徐汉棠七、谭泉海八、李昌鸿九、周桂珍十、何道洪

宜兴市窑声堂紫砂研究所怎么样?

柜里孩
有瞽
宜兴市窑声堂紫砂研究所是2014-11-19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双庙村。宜兴市窑声堂紫砂研究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2823212506767,企业法人陈信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宜兴市窑声堂紫砂研究所的经营范围是:紫砂产品、陶瓷工艺品、花盆的技术研发、销售;紫砂艺术品、陶瓷制品、雕塑制品、紫砂泥料、包装材料及制品、古玩(除文物)、竹木制品、工艺品的销售;紫砂文化艺术活动的交流、策划;展示展览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9400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10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宜兴市窑声堂紫砂研究所信息和资讯。

紫砂壶制作当代大师有那些?

不知答也
导演梦
紫砂壶制作多为宜兴,各大师排名名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 谭泉海 汪寅仙 徐秀棠 吕尧臣 徐汉棠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鲍志强 周桂珍 李昌鸿 何道洪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 鲍仲梅 李守才 邱玉林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潘持平 张红华 曹亚麟 储立之 谢曼伦 吴震  毛国强 沈汉生 王石耕 范洪泉 徐达明 季益顺  朱建伟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  谭泉海 汪寅仙 汤鸣皋 鲍志强 周桂珍 顾绍培  潘持平 张红华 曹亚麟 凌锡苟 储立之 吴鸣  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  何六一 吴亚亦 黄自英 范永良 尹祥明 王小龙  顾道荣 葛岳纯 韩小虎 孙伯春 蒋蓉 徐秀棠  高级工艺美术师(地方)  邵新和 张庆成 吴同芬  工艺美术师(国家)  胡健良 吴扣华 陈洪平 吴淑英 蒋才源 徐青  倪新安 邵毓芬 李群 夏淑君 顾美群 吴奇媛  工艺美术师(地方)  刘凤英 范志中 恽益萍 张志强 毛顺洪 顾秀娟  王曙光 马新勤 沈琳 堵江华 王奋良 沈寅华 

求:宜兴鼎蜀镇紫砂壶制作名家和名壶

八净
何可胜言
  宜兴丁蜀镇吧?  当代宗师  顾景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 谭泉海 汪寅仙 徐秀棠 鲍志强 周桂珍  顾绍培 李昌鸿 吕尧臣 徐汉棠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何道洪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曹亚麟 储立之 鲍仲梅 谢曼伦 毛国强 曹婉芬  徐达明 沈邃华 李守才 季益顺 邱玉林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汤鸣皋 潘持平 张红华 吴震 沈汉生 范洪泉  王石耕 程辉 周尊严 何挺初 许成权 朱建伟  陈国良 储集泉 许艳春 刘建平 高建芳 吴培林  杨勤芳 陈建平 倪顺生 高丽君 葛军 顾治培  范建军 张振中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全民)  谭泉海 汪寅仙 汤鸣皋 鲍志强 周桂珍 顾绍培  潘持平 张红华 曹亚麟 凌锡苟 储立之 吴鸣  谢曼伦 吴震 毛国强 沈汉生 范洪泉 程辉  曹婉芬 周尊严 何挺初 沈巨华 李昌鸿 何道洪  吕尧臣 李守才 徐安碧 季益顺 徐汉棠 邱玉林  咸仲英 王石耕 高建芳 朱建伟 陈建平 夏俊伟  储集泉 刘建平 许艳春 杨勤芳  高级工艺美术师(全民)  何六一 吴亚亦 黄自英 范永良 尹祥明 王小龙  顾道荣 葛岳纯 韩小虎 孙伯春 蒋蓉 徐秀棠  鲍仲梅 徐达明 陈国良 施小马 吴培林 韦钟云  方卫明 吴小楣 胡洪明 王涛 怀其芳 倪顺生  高丽君 胡永成 束旦生 蒋小彦 王国祥 范建军  张振中 桑黎兵 葛军 鲍利安 李霓 高湘君  吴亚克 鲍正兰 范建华 华健 陆虹炜 庄玉林  邵顺生 顾治培  高级工艺美术师(乡镇)  邵新和 张庆成 吴同芬  名壶就了,您具体问哪位大师的佳作呢?  蒋蓉 (女):别号林凤,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川埠潜洛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11岁随父蒋鸿泉学艺,1940年随伯父蒋彦亭到上海,在其指导下制作仿古紫砂器。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同年创作作品《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这在当时历史情况下是工艺界的一种最高荣誉和待遇。  她从事紫砂艺术已七十余年,创作的代表作品有:《荷花壶》、《牡丹壶》、《莲花茶具》、《芒果壶》、《南瓜壶》、《莲藕酒具》、《蛤蟆捕虫水盂》等,作品《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汪寅仙 (女):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宜兴紫砂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后转师朱可心门下习研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1959年随师朱可心成功复制南京博物院藏品《圣思桃杯》,并随文化部艺术交流展送往当时的苏联等东欧国家展出。1979年作品《葡萄杯》选中为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礼品。1980年创作的《高寿梅桩茶具》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1986年作品《回方壶》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1986年与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张守智合作创作的抽象线条形茶具《曲壶》曾送往日本、美国等国家展出,1990年分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并被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作品《回方壶》、《圣思桃杯》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曲壶》、《弯把梅桩壶》、《大一粒珠》、《秦权壶》、《南瓜壶》、《圣思桃杯》收藏在英国皇家大英博物馆等世界六大博物馆。  吕尧臣 :194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高塍镇,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紫砂老艺人吴云根学习紫砂技艺。1970年进紫砂研究所从事紫砂造型设计,期间创作的《竹庐茶具》、《玉带壶》、《竹圈酒具》在省以上创新评比中获奖。  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他和同伴一起试探紫砂壶绞泥装饰技法,在他的努力攻研下,紫砂绞泥技艺渐臻成熟,形成了一条新的紫砂装饰艺术之路。他以优雅的壶体造型和优美的绞泥装饰艺术形成具有特色的个人风格。  创作的《碧波茶具》、《八方凌云茶具》、《银葵茶具》(合作)被故宫博物院收藏;1992年被收录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1996年5月个人作品集《尧臣陶艺》在马来西亚出版发行。其代表作品还有:《玉带提梁壶》、《竹庐茶具》、《玉屏移山壶》、《华径壶》、《贵妃壶》、《逸者寿壶》、《大漠风情壶》、《听雨壶》等。  徐汉棠 :193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1954年师从顾景舟学艺,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60年3月随同师父顾景舟一起进紫砂研究所专事设计和创新。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深造。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 1984年设计创作的《五头上六茶具》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同年作品《什锦水平组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作品《石瓢》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十五件嵌银丝咖啡具》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他的代表作品还有:《裙花提梁壶》、《菱花提梁壶》、《龙宫宝灯壶》以及《微型花盆》等。传统与严谨是他壶艺的个人风格。  周桂珍 (女):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王寅春、顾景舟门下学艺,后即长期从事紫砂壶艺的创作设计。  1978年由高海庚设计、周桂珍制作的《集玉壶》被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礼品;1989年作品《环龙三足壶》、《云泉壶》分别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陶瓷美术设计奖;同年作品《玉带提梁壶》获亚太地区陶瓷美术精品展一等奖;1995年作品《真知提梁》获江苏省陶艺创新评比特别奖;2001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周桂珍个人作品专集》。  谢曼伦 (女):1942年生于安徽芜湖,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轻工厅评定),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朱可心学艺,曾担任宜兴西丸紫砂王艺厂技术指导。1989年作品《大桑宝壶》获江苏省轻王厅新品展评金牛奖;1990年作品《碧玉如意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展评一等奖,代表作品有:《竹福茶具》、《双竹提梁壶》(与张守智合作)等。在创作中增加文化内涵、提升作品的品位,是她的追求。  曹婉芬(女):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轻工厅评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专事壶艺创作。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承先辈朱可心、后又随裴石民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1958年任紫砂工艺班“小辅导老师”,培训青年艺徒。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受上级委派,到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紫砂壶艺工作者,促进了紫砂壶艺的普及。  1982年创作的《玉婷壶》获亚太地区陶瓷评比一等奖;1983年作品《宝方抽角壶》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1990 年作品《壶艺掇英组壶》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和“景德镇杯”国际精品大赛二等奖;2002年,以紫砂不同造型及工艺创作的《四季流芳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大彬瓜楞壶》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嵌银丝无暇壶》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苑林提梁壶》收藏于南京博物院。2003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专著《曹婉芬紫砂集》。紫砂壶全书有历代名家与现代工艺师名录与作品,更有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让不懂紫砂的人了解紫砂,让研究紫砂的人更清楚的找到想查的资料.不妨买本看一下.香港版的150元一本,福建版的早些80元一本,最近再版增印的北京版的198元一本.

近代紫砂壶艺人有哪些

哭灵人
筒井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人)蒋 蓉 徐汉棠 徐秀棠 吕尧臣 谭泉海 汪寅仙 李昌鸿 鲍志强 周桂珍 顾绍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4人)李昌鸿 鲍志强 何道洪 周桂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4人) 鲍仲梅 徐安碧 邱玉林 李守才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7人) 潘持平 张红华 王石耕 沈蘧华 徐达明 曹亚麟 凌锡苟 储立之 吴 鸣 谢曼伦 吴 震 许成权 毛国强 沈汉生 范洪泉 季益顺 朱建伟 注:以上人员已根据验证文件、档案资料查询核实。专业技术职称类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32人)毛国强 王石耕 吕尧臣 李昌鸿 汪寅仙 沈汉生 凌锡苟 徐汉棠 徐安碧 谭泉海 潘持平 谢曼伦 汤呜皋 何挺初 何道洪 吴 鸣 吴 震 张红华 李守才 沈蘧华 邱玉林 周桂珍 周尊严 鲍志强 季益顺 范洪泉 咸仲英 顾绍培 曹亚麟 曹婉芬 储立之 程 辉 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40人)尹祥明 方卫明 王小龙 何六一 吴小楣 吴亚亦 王国祥 王 涛 韦钟云 刘建平 孙伯春 朱建伟 许艳春 吴培林 张振中 怀其芳 束旦生 杨勤芳 陈国良 陈建平 胡永成 胡洪明 倪顺生 夏俊伟 徐达明 徐秀棠 桑黎兵 黄自英 储集泉 葛 军 葛岳纯 蒋小彦 蒋 蓉 韩小虎 范永良 范建军 施小马 顾道荣 高丽君 高建芳高级工艺美术师(地方)(2人) 吴同芬 张庆成<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完整版>

姓周的制作紫砂壶的人有哪些

上窥青天
被衣大说
1、周桂珍女,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早期拜师王寅春和顾景舟先生,退休后定居北京。40余年的创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作品:2、周丽萍女,中国紫砂陶艺名家,工艺美术师,一九八三年起涉足紫砂艺术,二十多年来刻苦研习陶艺,博采众长,作品简洁雅致,尽现神韵。其作品贵妃、双鱼、瑞祥天成更得到吕尧臣大师、吴群祥老师及众多藏家佳评,瑞祥天成曾获得第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创新艺术金奖。新创《八风壶》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3、周尊严男,1945年11月生。江苏宜兴人,汉族,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在香港、台湾、东南亚地区及其它地区的中外展览,并应邀参加1990年澳门举办的“中华茶艺展”,并为中外贵宾作紫砂技艺操作表演;1993年赴香港实地考察紫砂市场;1995年参加马来西亚举办的“中国宜兴紫砂陶名人作品展”。作品:4、周俊智1971年生于陶都宜兴,先后毕业于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美术陶瓷专业和江苏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89年跟随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汤鸣皋老师学习紫砂雕塑艺术,研习美术陶瓷创新设计、紫砂陶的制作和造型原理。作品:扩展资料周桂珍的能力特点周桂珍的艺术,具有最明显的两个特色,一个是扎实的功力、严谨的制作,她可以细到毫巅,严到极处。这一方面,可以说她是接受了顾景舟大师的真传。但另一方面,她的艺术,又有以往的紫砂艺人所少有的自由气息,她既可以严守绳墨,又可以不守绳墨。她的严守绳墨是因为艺术的需要,她的不守绳墨也是为艺术的需要,为的是要突破常规,独辟新径。由于前者,她被称为顾老的嫡派传人,由于后者,她又是顾老艺术的发展、创新、突破,最后达到超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桂珍百度百科-周丽萍百度百科-周尊严百度百科-周俊智

紫砂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九一一
紫砂壶的历史 唐宋两代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高峰期,而明代则是中国饮茶史上的又一高峰。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北宋梅尧臣、欧阳修、苏东坡等诗人曾有记载紫砂壶的诗句。有关紫砂壶的最早文献资料见于北宋仁宗时进士梅尧臣《宛陵簿集》中的两居诗。梅尧臣的《一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诗中的“紫泥新品”被认为是紫砂陶登上了陶文化殿堂的最早记录。稍后于梅尧臣的大诗人苏东坡,在谪居宜兴时,曾亲自设计一种提梁式的紫砂陶茶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松风竹炉,提壶相呼”,有“饮茶三绝”之说。后人将这种式样的提梁壶命名为“东坡壶”,相沿至今。元代时,紫砂陶的烧造工艺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在紫砂壶上镌刻铭文。元朝时已有用紫砂壶沏茶的风气。到了明代,紫砂壶才开始真正兴盛起来,尤以宜兴的紫砂壶为名。紫砂壶也已由日用品进入到工艺美术品的境地。明代时,宜兴的紫砂工艺盛极一时,空前繁荣,明代是紫砂壶的兴旺成熟期,名手辈出,代有精品。万历年间继起的名家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称为“四大家”。“四大家”以后有李养心,也是万历时名艺人,他善于制作小圆壶,朴素带艳,世称“名玩”。明代壶艺最高的是时大彬,他的作品淳朴古雅,有“砂粗、质古、肌理匀”的特点,标志着紫砂壶艺的成熟。 明末清初,壶艺的风格日益倾向于精工巧妍一途。清代,紫砂壶的式样变化多端,新品种不断增加。其中有借鉴花果造型和仿古铜器式样的茶壶,还有用各种粉彩山水装饰的紫砂壶,以及各式紫砂象形果品。由于壶艺精进,紫砂壶常被宫廷皇室选为贡品,并远销欧洲、东南亚及南美各国。清代的紫砂壶壶形日渐缩小   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饮茶的一种实用器具。紫砂壶因其悠久的制作历史和古朴而精美的艺术造型成为目前收藏品中一种极具收藏和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C之间。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   在显微镜下的紫砂壶既是周身布满气孔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大多数是由石英、赤铁矿和云母等矿物组成的,也有少量的是高岭石等单一矿物组成;团聚体内部的为闭口气孔,而包在起周围的为气孔群,即开口气孔。紫砂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就因这种特殊结构的团聚体产生较大的收缩而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开口气孔群。据测试,紫砂陶器的气孔率约为5%。紫砂壶的气孔率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正因其这种独特的质地,使紫砂壶极适于沏茶。紫砂壶所沏的茶水,色香味俱全,配以其精美的艺术造型,使品茶达到完美的境界。   据《阳羡瓷壶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