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 问题已经引起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且这一问题在未来几年内会更加严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尤其是家长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跟不上社会就业方式的变化.今后几年这种反差可能会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就业岗位上,二是在就业方式上。到底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哪里?本人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有六大原因: 原因一 高校扩招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比去年增加22%,因此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就业市场上各种职位的空缺越来越少,劳动力供大于求,大学生也就成了廉价劳动力。 原因二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两个渠道并不能保证求职的安全性,带有很多诈骗成分,最怕的就是不但工作没找到,反而别不法份子坑了一笔。因此这两个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教育质量下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另外,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一些高校为了填满大学四年课程时间,竟把很多与本专业不相关的课程安排进来,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 原因四 用人单位的挑剔.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企业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适应,才能成为胜任那个工作岗位。毕竟刚刚毕业的学生,是一张白纸,除了学校学的很书面的理论知识,哪来到工作经验,又有谁能提供给他们工作经验呢,这不是很矛盾的事情吗? 原因五大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特别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经常高不成低不就,找工作自然就成了难事。 原因六大学生缺乏求职技巧.很多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以上这几点都是影响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许多毕业生面对这样的情况都很无奈。近3年来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显示,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其次是理科,文科更低。其中,难度最大的当属艺术类学生。 在全国“艺术热”的大背景下,艺术人才呈现出了供需两旺的态势,但是工作的稳定性、收入的高低、年龄的制约让艺术类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着同样的就业难。 据资料说:现在普通专业就业率能达到70%以上,一些热门专业就业率可达到80%甚至90%以上,而美术、音乐等专业签约率不超过45%,不仅远低于一些基础学科的就业率,甚至低于师范类学生50%的就业率。而一些专业艺术高校的就业率更低,不少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固定工作,只能在艺术培训班短期代课。造成艺术生就业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艺术招生和报考呈现非理性的状态,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比较小,目前已基本呈饱和状态,而各高校为了多收取学费,不考虑社会需求还在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其次,艺术类专业的针对性很强,专业划分很细,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就算毕业后跨专业就业也比其他专业学生难 在艺术生就业困难的大形势下,如何让自己更好的就业,成了艺术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其实,艺术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应该看到,与基础学科相比,艺术生平时有机会做兼职,所以艺术生在校期间完全可以利用兼职的优势,多培养动手能力,了解社会对艺术生的需求,早为就业铺路。此外,艺术生要注意保留平时的作业或好的作品,这对找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目前的情况看,艺术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进入企业和公司工作。比如设计专业,毕业后一般进入设计公司工作。另外,毕业生完全可以自主创业,而且艺术专业灵活多样的特点决定了比较容易创业。不少艺术毕业生自己注册成立了设计工作室,从事广告牌设计、广告制作等一系列业务,也是就业的渠道之一。 由于社会判断人才的标准变了,随着社会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学历将不再作为用人的首要衡量标准。以前的大锅饭没人计较,反正有财政拨工资。现在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不再只看学历的标签,而是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学历之外的能力将被用来证明你是否比别人优秀。 很多大学生认为学习的技能越多、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于是盲目地参加各种培训班。企业更看中的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基本素质修养、个人品质、吃苦精神和敬业能力,包括工作经验和技巧等。因此,盲目参加各类培训班有的时候非但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且可能对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也有很多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或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大都选择在学校继续深造, 读研究生,攻博士生。。希望能凭借一份高深的学历来找到自己满意的高薪工作。但当今社会的现实是,大多数岗位需要的仍然是职业教育的学生。这就使得本来只需要职业教育的岗位却招收专科甚至本科教育的学生,本来只需要本科教育的岗位招收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形成了如今用人单位的用人“高消费”。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受教育成本,也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更形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IT行业等新兴产业里,今天学到的兴许明天就会被“刷新”。所以,硕士生贬值了,而一些“没多少文化”的高级技工却炙手可热。博士也在贬值,在很多企业,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薪金呈金字塔倒挂的格局。所以,尽管拿到毕业证书了,你还得不断的学习,才能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说着说着后学历时代就这么来到了。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重新制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