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门
本文作者简介赵汗青 2011年~201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本科;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专业课第一,总分第一;现为人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概论两个结合美术史是理论,美术概论又是理论的理论。王宏建先生主编的一部《美术概论》,满满厚厚600多页且没有插图,说实在话确实枯燥。但是如之前所说不能把美术史当历史背一样,也不能把美术概论当政治背,尤其对人文、艺管考生来说。然而有趣的是这里有一个矛盾:美术史看似生动易读,却难记忆,因为涉及的人物作品故事太多;美术概论看似枯燥难读,却重点突出,易于提纲挈领。《美术概论》六大章内容,最核心的是“本质论”和“发展论”,然后是“创作论”和“接受论”。考试中的主观题,并不是考你对教材原文的誊抄默写(那是在考记忆力,即使大家都默写出来,也是答案雷同,又如何能在百余位考生中脱颖而出呢?),而是考你对美概基本原理的掌握,是否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对历史上或现实中美术发展的问题案例作出阐释讨论。美史注重读图什么是美术史的专业思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读图能力,这一点区别于文献史(比如说中学历史背的那一套就是)的读文能力。美术史当然可以被认为是附属于大历史的一个组成,但却强调以艺术作品图像完成对历史文化史的建构。因此这样一种对读图能力的考核,在多数考生面前就显得有些云里雾里了。因为首先,你得对一件艺术品的风格形式有所掌握,在答题时势必要做到一些形式描述,但往往又要涉及一些形容词藻,将感性的形象用具体的文字描述出来,这让很多人感到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很可能你在复习时就没有关注那些作品长什么样子,只是单纯死记硬背文字。例如2015年的一道中国美术史大题:分析四羊方尊的形式(20分)(这一年人文和艺管还未分离,所以考生都考了这道题)。实际上教材关于写四羊方尊呢,就第23页一句话,加上图1-25一幅插图。即使你能把教材一字不差都默写下来,又能怎么样?机械背诵而不能做到对作品图像的深入认知,像这样的大题自然不可能拿到多少分数。其次,在会描述作品图像的基础上,还要对背后的历史文化史生成原因有所掌握,才能够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比如大家都知道宋代文人画兴起,原因是什么呢?一般人都会万金油式的答法:科举制、文官政治发展。如果这样答,也没错,问题是大家都会答,怎么显得你高明呢?科举制也好,文官政治也好,最多诞生出文人阶层、士大夫阶层,具体和“画”的关系又在哪里?所以说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有更深层次更准确的知识认知,这也是人文、艺管专业为什么不像造型类专业对美术史那样要求简单的表现。长期以来许多同学(尤其是外校跨专业同学)在考研复习时,不知方向,从各种渠道得到些知识点资料就一个劲死记硬背,没有认识到(也没人给讲过)笔者介绍的这些问题。尤其是一些“学霸”,觉得自己教材都背过了,最后成绩出来却很不理想,还觉得很委屈。那么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呢,首先必须把美术史教材上涉及的图像(最重要的是插图),通过翻画册、上网查看比较高清的图片,记忆细节,并通过查找相关文字资料对该作品有进一步的专业知识了解,你就能比你的竞争者们获得更强的专业优势。唐代石刻和汉代石刻区别在哪?都很大气雄浑,都很阳刚,都很展现大国统一气象,这能是背总结文字分辨出来的?还是得从图像的感性比对入手。从另一方面来看,教材上许多文字,也都是在对旁边的插图作描述分析,如果你能把图像读懂了,细节记住了,也就省去了一些机械背诵文字的痛苦,可以更生动的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