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
很辛苦找到的!(一)课题的提出1、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从温暖型向审美型转变,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纺织服装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少服装企业也由过去传统的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小作坊逐步发展成集面料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作、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外联系合作的增多,不少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逐渐被运用到服装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服装企业的蓬勃发展迫切呼唤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要正视企业发展的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通过多途径探索来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以满足企业的要求。2、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普遍存在。要通过两年的在校学习使他们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有一定的难度。作为学校而言,必须要认真研究学生现状和企业要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照本宣科、过分追求专业大而全、各学科自成体系、重理论教学等教学观点与教学理念必然受到了冲击,我们必须要着重研究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多种途径出发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产生于职业教育实际,是学校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内在需要,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必将能促进服装专业的发展,有利于品牌专业的打造,为学校发展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技能”,指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2、“职业技能”,指为从事某一专业职业而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包括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与职业素质密不可分。3、“服装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指将来能专业从事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服装企业各项管理的学生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三、研究的内容及目标1、提高服装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途径研究.2、提高服装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方法研究.四、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一)研究的过程本课题是2001年6月经通州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立项后,课题组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设计了研究方案。之后课题组对整个研究进行了任务分解,做到任务落实到人。全体成员按照分工和时间部署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2001年9月,学校对校内中层干部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原课题负责人李培西同志调离服装工艺部。课题组随即明确由服装工艺部主任姜汉荣同志任课题组负责人,具体负责本课题的研究工作。2005年8月,姜汉荣同志调离服装工艺部,随后由校长助理、服装工艺部主任顾强同志及服装工艺部副主任高飞同志负责课题的后期组织工作。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了对课题组成员的业务培训。课题立项初期,不少同志是带着对教育科研的美好憧憬而加入到课题组的。但他们对教育科研的内涵、教育科研的方法知之甚少,对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支撑性理论也了解得比较少。这些都成了推进课题研究的阻碍。为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我们以课题组为单位积极组织全体成员集体学习相关理论,帮助大家提升理论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姜汉荣同志曾参与过南通市教科研培训班的学习,是我校南通市级“九五”立项课题的主要参与者,对教科研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为此该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多次为课题组成员举办讲座,尤其就教科研方法进行了指导。对学校组织的相关教科研讲座则是全员认真参加,切实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业务水平。2、加强了对课题的整体驾驭。开展本课题研究是服装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产生于实际,服务于实际。要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整体驾驭非常重要。为此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是切实加强了对当今服装行业市场的调查分析。我们组织专人多次到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当前的企业发展动态,尤其了解新形势下品牌营销战略,进而对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方向进行预测。从企业现状的调查中了解服装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结合现有服装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明确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调查分析贯穿了整个研究过程之中,提高了研究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二是切实加强了课题研究的协调。课题研究一开始我们就对课题研究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工作分工。但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分、各个环节通力配合,因此分工不分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子课题与子课题之间的协调。我们根据子课题研究的推进情况,不定期地召开课题组会议,通报各自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相互借鉴,共同研究下一步课题推进的办法,提高了研究的效率。3、加强了改革试点。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试点贯穿其中,特别是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我们先后启动了文化课的“分层式”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的“项目教学”改革。尤其是“项目教学”改革,我们进行了大力度的推进、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全体服装专业的专业教师都参与了实践,仅配合改革的校本教材就编写了十多部,在学校组织的“项目教学”改革试点汇报会上我们充分展示了改革成果,学校组织“项目教学”改革论文评比,本课题组的所有成员都撰写了论文并全部获奖。(二)研究的方法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1、调查研究法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就企业生产现状、企业发展前景、毕业生就业现状、用人单位人才使用与需求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真正了解到了社会的需求,为整个课题的推进提供了充足的事实依据。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了广泛的实践,边研究边改革边试点,在行动中寻找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教学。3、文献研究法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借助网络、期刊搜集、整理了不少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其他专家在这方面已取得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这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有效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的开展,提高了研究的效率。五、研究成果的概述1、理论成果冷静回顾整个研究过程,我们一方面回答了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课题组成员牢牢把握职教规律,瞄准企业需求,就服装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内涵、标准、“项目教学”改革的组织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讨。我们认为:(一)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应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我国,服装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同时服装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涉及到美术、化工、纺织、视觉传达、营销、管理、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从业者需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服装教学则是一种典型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当时的国内服装企业则从事简单的来料加工,因此招收的工人仅仅需要懂得缝制就行,即传统意义上的缝工。但随着我国加入WTO,服装企业从原有的来料加工向自我研发、自创品牌、自重营销的综合性企业过渡,服装企业对人才的则是能从事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策划营销等综合性的服装人才,加之中职服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蓝领,就要求我们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从传统的简单操作型向复合型、综合型人才转变,因此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除懂得基本的制图及缝制工艺以外,还需掌握面料学、美术学、设计学、计算机、营销管理、纺织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掌握工业化生产流程管理知识及在工业化生产中相关关键岗位制版、质检等工种技术要领。(二)在服装课程的设置上应当互相穿插、相互渗透传统的服装类学科的设置如下:人体素描、服装色彩设计学、服饰图案、服装概论、服装设计、时装画技法、服装材料、结构制图、服装工艺等,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分类比较明确。例如,教师在讲工艺时,由于结构、材料等学科的教学进度或教学内容有所偏差,往往无法按计划正常开展。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另外,服装设计的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有可能涉及到面料设计、家居设计、服饰品设计,运这时因为所进行的课程是服装设计,各门课程又比较孤立,学生无法在面料设计、家居设计、服饰品设计等方面继续发展只好转到服装设计上来,长此以往,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在面料设计、家居设计、服饰品设计方面的特长。为此,我们在服装类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到项目教学的特点,将二个学期所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编定项目,并根据学期顺序编排项目表,根据项目的实施来选择教材内容,编排综合 性校本教材。例如:针对女式衬衫领的款式变化这一项目,我们根据不同的款式变化来组织材料、结构、工艺课程内容,并引入生产一线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内容,从而达到了各学科的街接与融合。教师在教学生在学某一项目时,各门学科的老师都会根据项目类综合教材的内容要求积极配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全面特长也得到充分发挥。正由于学科上的相互渗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也充分发挥了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三)尽最大可能的缩短服装教育与服装行业之间的距离在课题研究前,我们学校的服装教育始终没有改变“普教”的身份,始终游离于行业之外,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况。要改变服装教育目前所处的尴尬状态,必须采取以下途径:1、改革教师聘任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师聘任形式,聘任部分在行业第一线,具有较高水准的从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另外我校为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教师更适应企业及行业的发展,要求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教学以外的时间深入到企业中,从而既给企业注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也给学校带来了行业中的最新动态。到企业兼职。2、加大产学研力度: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活动,并以学生为主体,使这种活动深入到课堂,在教学中实现,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操作时会根据不同企业需要而确定不同的运作方式。3、加强服装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适度的开展就业前的顶岗培训,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一经就业就能服务于行业、达到学校教育目标与单位用人标准的对工衔接。(四)注重课堂教学的途径研究途径1:注重教师示范讲解、巡回指导、作业批改的主导作用。教师实训教学中只有通过示范讲解这种有效形式,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教师可以控制自如,易于学生理解。这种示范教学的途径,通过教师直接示范,并加之讲解与引导,从示范中让学生了解操作要点、操作规程,同时了解一些基本手法及常见问题。是目前在实训教学中最常规易行的一种方式。 途径2:项目教学模式探索 即在教学中注重改革以往的教师一言堂,从项目的提出到学生的分组设计、互动,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来探索,在活动中教师仅仅起到一种组织者和指导者,允许学生在项目框架内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 途径3: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探索 “互助合作小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联合体,由两名以上(通常6名左右)学生根据性别、才能倾向、个性将征、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背景、特长爱好、能力等方面的合理差异组建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 作用一:分小组优差学生进行组合,进行一对一,或叫一帮一的互助学习活动,从而让教学能充分关心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作用二:各小组可以搞成1个学习的小团队,多个学生有各自的特长与想法,在学习与创作中可以进行共同交流、讨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途径4: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了加强教学科研力度,提高产、学、研成果,适度的开展以各教师带名学生的工作室制,效仿大学教授带研究生的形式,以1个教师加几个学生为一个团队,学生与教师一起参加某个课题,或某个产品的设计,研发与生产任务,从而让学生在老师一起动手做的同时,提高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同时也能由点及面的辐射全班。基于这些认识,课题组成员撰写了不少论文和教学随笔。其中有不少文章在有关刊物发表或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2、应用成果通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突出表现在:一是职业素养明显提高。课题研究之前,我校服装专业学生对服装专业的理解始终比较粗浅,总喜欢把自己与“缝工”划等号,对服装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知之甚少,因此学习较为盲目。通过研究,我们帮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服装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职业素养的内涵是什么?”等问题,使学生明确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绝大多数学生能主动努力,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水平得到提高。二是操作技能明显提高。过去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我们对服装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标准定位不够准确,过于注重学生缝制速度、质量的培养,与服装短训班教学区别不大。通过研究,我们对操作技能标准做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即学生既要具备熟练的缝制技能,还要掌握制版、编写工艺单、服装CAD等技能。认识上的到位再加上“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仅用一年时间学生就达到中级工水平,而过去是两年),服装生产中的不少关键技术得到了掌握,学生的技能水平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认可。这两年我校服装专业毕业生以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受到了众多服装企业的青睐,学生供不应求。良好的就业形势也促进了我校服装专业的发展。在包括苏南在内的众多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普遍不景气,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我校服装专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招收人数逐年增加,成为学校的重点骨干专业,2004年1月该专业还通过了江苏省示范专业的验收。3、初步效应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不仅解决了提高服装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若干问题,而且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课题研究后,教师的科研意识大大增强,学校科研氛围日趋浓厚,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逐步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同时教师的科研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加速了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的转变,加快了教师的成长。六、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提高服装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实习设备、实习材料及相应的课堂环境与组织模式、学生的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思想、企业需要等等,只有正确协调好以上因素,方能有效的提高服装专业学生技能水平。但如何协调这些因素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2、教师的教学观念及个人业务水平是影响学生技能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应主动适应企业工艺及技术的变化,及时吸收新知识,确立现代教育观念,自觉的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指导者、帮助者。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为之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找准结合点和载体。参考资料:http://www.jstzzg.net/fzgyb/clhb.htm?url=www.shunu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