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项目有哪些?

梵高
林勇
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都包括:国家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国家司法部科研项目、国家文化部科研项目、国家商务部科研项目、国家农业部科研项目、国家卫生部科研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研项目、国家环境保护部科研项目。当申报由上述部门组织的省部级科研课题时,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才更好的通过立项。扩展资料:纵向科研项目的种类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星 火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 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教育厅 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湛江市科技招标项目、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课题)分为国家级项目(课题)、省(部)级项目(课题)、市级(不含 县级市)项目(课题)共三类。国家级项目(课题)是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课题);省、部级项目(课题)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办局项目、省科协、社科联、科技厅、教育厅项 目(课题);市级(不含县级市)项目(课题)是指市科协、社科联、科技局和教育局项目(课题)。

比如说完成一个科研项目需要2-3年的时间 那么怎样算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啊 要出产品还是什么

上决浮云
灵蛇爱
不同的科研项目不一样,有可能是专著、论文、科技成果、或者是产品等.不过科研项目在项目申请时都会涉及到这些.

科研项目立项程序是什么

六顺
时中
科研立项是指做科研工作的一个程序。科研是指科学研究,立项指通过申请、审批等流程,建立一个项目课题。一般科研立项需要提交项目申请书及可行性报告到相对应的归口部门(单位),进行申请、审核、审批再确定能否立项。1. 提出项目课题:课题来源主要有:a. 公司内各单位申请立项研究的课题;b. 上级安排的科研项目;c. 外单位委托公司承担或合作的科研项目;d. 公司领导和技术例会、质量例会提出的攻关课题;e. 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课题为年度计划立项来源之一。2. 填报立项申请书:根据选题来源和科研主要范围,各单位提出课题并填报立项申请书;3. 课题评审:a. 评审由技术管理部组织,技术副总经理主持,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参加,对各单位提出的课题进一步进行评审,做出评审结论,对确定立项的课题经技术副总经理审批后,做为计划(草案)编制依据;b. 评审主要内容:研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技术先进性、适应性和可靠性;技术后果的危害性;成功的概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确定课题负责人:经技术管理部审查同意后,各申报单位确定课题负责人;5. 编写课题设计、计划任务书,按期送交技术管理部;课题设计、计划任务书的基本内容包括:课题来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水平概况预期目标和技术经济效果,技术关键及试验研究内容,计划进度和采取主要措施,需购置的设备、仪器,经费预算及来源,协作单位及任务分工。6. 完成立项。注:上级安排的科研项目、承担的外单位科研项目及公司领导提出的攻关课题,由技术管理部确定课题负责单位。

科研项目立项程序是什么?

龙猫
老聃
科研立项是指做科研工作的一个程序。科研是指科学研究,立项指通过申请、审批等流程,建立一个项目课题。一般科研立项需要提交项目申请书及可行性报告到相对应的归口部门(单位),进行申请、审核、审批再确定能否立项。1. 提出项目课题:课题来源主要有:a. 公司内各单位申请立项研究的课题;b. 上级安排的科研项目;c. 外单位委托公司承担或合作的科研项目;d. 公司领导和技术例会、质量例会提出的攻关课题;e. 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课题为年度计划立项来源之一。2. 填报立项申请书:根据选题来源和科研主要范围,各单位提出课题并填报立项申请书;3. 课题评审:a. 评审由技术管理部组织,技术副总经理主持,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参加,对各单位提出的课题进一步进行评审,做出评审结论,对确定立项的课题经技术副总经理审批后,做为计划(草案)编制依据;b. 评审主要内容:研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技术先进性、适应性和可靠性;技术后果的危害性;成功的概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确定课题负责人:经技术管理部审查同意后,各申报单位确定课题负责人;5. 编写课题设计、计划任务书,按期送交技术管理部;课题设计、计划任务书的基本内容包括:课题来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水平概况预期目标和技术经济效果,技术关键及试验研究内容,计划进度和采取主要措施,需购置的设备、仪器,经费预算及来源,协作单位及任务分工。6. 完成立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各级政府成立基金支撑的纵向科研项目(课题)、来自于企事业 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开发项目(课题)和学院自筹科研项目(课题)。从高校角度看,科研项目可分为校外科研项目(项目研究经费来自校外)和校内科研 项目(项目研究经费来自校内)两大类。校外科研项目又可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 项目两种。如广东省纵向科研项目是指: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社科规划办 、教育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社科规划办、广东省教育厅、湛江市(或广东省其它市 )科技局等政府科研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各类科学研究项目。横向科研项目是指由其他政 府部门(含国家部委、省市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团体或个人委 托我校教学科研 单位或教师进行研究或协作研究的各类课题,包括国际间企业合作项目。

科技项目有哪些基本常识?

歌利亚
此处三焉
一、跳伞利用降落伞从高空跳下的一项体育运动。跳伞可以从正在飞行的各种飞行器上跳下,也可以从固定在高处的器械、陡峭的山顶或高地上跳下。1777年和1779年法国人试制了一顶降落伞,伞衣直径为2.5米,有22根吊绳,在伞下部系一个吊篮,里面装一只绵羊,把降落伞从35米高的塔上投下,绵羊安全落地。1911年俄国的克杰尼柯夫发明了世界上第1个能折叠的、固定在人身上的背囊式降落伞。国际航空联合会把跳伞列为竞赛和创纪录项目。1951年在南斯拉夫举办了第1届世界跳伞锦标赛。1975年开始举办世界造型跳伞锦标赛。1933年,中国第1个降落伞研究制造所在杭州建立。1942年4月在重庆建立了第1座跳伞塔。1950年中国出现了第1批女跳伞员。1958—1965年间,中国男女跳伞运动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1979年8月,在法国举行的世界造型跳伞锦标赛中,中国队获得8人造型和4人造型两项第4名。1980年8月,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15届世界跳伞锦标赛中,中国队获女子集体定点跳伞亚军,女子团体总分第4名,男子团体总分第6名。1984年10月,在第3届世界杯跳伞造型比赛中,中国男队获4伞循环踩伞造型世界冠军。女子跳伞运动健将于梅,在第17届世界跳伞锦标赛中,夺得个人定点跳伞世界冠军。跳伞运动能培养人们勇敢、机智、沉着、果断的品质,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二、航模航空模型是一种有尺寸和重量限制的雏形航空器。航空模型运动是以放飞、操纵自制的航空模型进行竞赛和创纪录飞行的一项航空运动。这项运动有助于培养人们对航空事业的兴趣,普及航空知识和技术,培养航空人才,发展智力,增进健康。1903年,世界第1架有人驾驶的飞机出现后,人们逐渐创造了以特种航空器为主要内容的竞赛运动,其中包括航空模型运动。1926年起,国际航联每年举办国际航空模型比赛。中国的航空模型运动有悠久的历史。1920年留美学生桂铭新研制的航空模型在美国的比赛中获第1名。1949年以后,航空模型运动得到迅速发展。1956年起每年举办全国比赛。1959—1970年,中国先后有41人38次打破世界纪录,到1980年底还保持6项世界纪录。航空模型运动健将赵济和在1984年以251.660千米/小时的成绩打破F2A-27线操纵模型飞机圆周速度世界纪录。申西林在比赛中以326.382千米/小时的成绩打破F2A-29的世界纪录。朱幼南在世界线操纵航空模型锦标赛中获T2-B级航空模型冠军。三、海模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形式,组织人们参加设计、制造和操纵各种航海模型,统称航海模型运动。这项运动既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又可获得航海知识,培养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品质。在欧洲,17世纪就开始了帆船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并逐渐出现帆船模型比赛。19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动力船模型比赛。1920年在英国创建了国际帆船模型比赛协会,1936年改为国际帆船模型比赛联合会。1949年美国创建国际动力船模型协会。1959年正式成立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各项航海模型比赛更加活跃。1960年—1977年共举行10届欧洲锦标赛。1978年在意大利举行第1届世界帆船模型锦标赛。1979年在联邦德国又举行了第1届世界动力船模型锦标赛。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船舶模型制造工艺的研究,但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则是从1954年才开始开展的。1958年在北京举行了第1届全国航海模型比赛,1980年3月,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接纳中国为会员国。同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航海模型比赛,苏蔚彬在A2级竞赛中以12.85、葛萌在A3级竞赛中以10.97的优异成绩,分别打破世界纪录。航海模型运动健将浦海清在1984年以12.8的成绩超过F1-V6.5级世界纪录。王勇在奥地利举行的第2届帆船模型世界锦标赛中获F5-X级冠军。商火焱在匈牙利举行的第4届世界耐久航海模型锦标赛中,获SR-V3.5级冠军。1987年6月在民主德国举行的第5届世界航海模型(动力艇)锦标赛成年组8个级别的激烈角逐中,中国航模健儿夺得7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7人9次打破6个级别的世界纪录,取得最佳成绩。国际航联主席道茨卡尔说,这在世界海模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国队创造了奇迹。

国家支持的科研项目都有哪些?

孔雀镇
如果你单问一个项目是不是863,973项目的话还可以告诉您,要是把所有的项目都列成表给你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想查的话去可以去看国务院白皮书,如果有机会的话。有很多东西都涉及国家机密。可以告诉你这些项目的范围你就知道了:基本上这些领域的项目就是了。(一)生物技术领域(二)航天技术领域(三)信息技术领域(四)激光技术领域(五)自动化技术领域(六)能源技术领域(七)新材料领域(八)海洋技术领域(九)导弹,潜艇,核能等军事领域(十)农业领域最后告诉你个关于国家安全的笑话:“1+1等于几?”“2”“砰”,“你知道的太多了”.....

在高校的科研项目中,什么样的情况算是参与科研项目?

逍遥
孤恋花
参与了部分实验及发表了若干论文,这个是算你参加了某某项目的。因为项目书上基本都署导师和他团队老师的名字,偶尔能有几个博士后和博士,硕士一下根本没有署名权。这种情况学校都是知道的,你可以大胆的写上你参与了某个项目,如果是毕业论文的话你即使没有参加也可以写上你参加了,有基金号也可以挂一下,导师不会较真的。更多追答是这样的,我现在到一个本科工作,想申请学校的项目。申请书前面需要填写本人参与或者主持的科研项目,于是就想写上学时参加的科研项目。不知道这样,行不行?追答当然可以的,申请材料基本都有这种夸大的成分,沾边的都可以往上写,要不根本申请不下来项目的。反正院里能通过就行。哦,我觉得还是不用算了,呵呵。

如何做科研

固哉
精神病
如何做科研或如何科技创新?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大,不好讲:如果真的要展开的话,很多东西都可以讲,比如如何选题,如何做实验,如何写文章等等,不是短时间能讲完的。并且,很多东西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老师都会给你讲一套他自己做科研的方法,有的也许是泛泛而谈,比如要勤奋刻苦、善于观察等等。这些东西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三个原因是,学校有很多做科研相当出色的老师,我自己的科研并不是做得最好的。不过,经过长期的训练,还是有些感想和经验。我不是教你怎么做实验,也不是教你怎么写论文,而是大范围地说些学习和科研的思维方法。什么是化学家的人生? 当开花的时候一定要灿烂地开,卑微一点没有关系;当结果的时候一定要饱满,小一点没有关系。就是不要等到结果的季节,花苞尚未含!恋爱,只能自己参与,别人无法分享。伤痛,只能自己承受,别人无法分担。知识可以积累,但是知识的芬芳,只能自己去体会。人生,如果不能快乐渡过,没有下一次机会。 关于学习 杨振宁认为,一个学者的taste的形成要比style要早一点。如果一位学子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形成自己的taste,这位学生的发展肯定不乐观。有一个非常年轻、聪明的学生,来自南京一所著名高校。他虽然很聪明,比如说杨振宁问他几个量子力学的问题,他都会回答,但杨振宁问他:这些量子力学问题,哪一个你觉得是妙的?他却讲不出来。对他讲起来,整个量子力学就像是茫茫一片。杨振宁对于他的看法是:尽管他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他没有发展成一个taste。所以杨振宁觉得他的前途发展不是最乐观,没有接受。该学生后来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入学时,学校就对新生进行了博士资格考试,该生通过,且通过者仅有一位。立即成了该校教授眼中的“娇子”,争相收入门中。后来的发展出乎物理系所有教授的意料。尽管助教工作很出色,几乎没有不会的习题,但在研究小组中研究工作总也进不了状态。在研究小组热火朝天的气氛中,他居然三年都产生不了新想法。导师很着急,但也很负责。在第三年末,导师找了一位电子工程系的教授联合培养,商量安排一个体力大于智力的博士论文题目,勉强进入了博士论文阶段。 因为学一个东西不只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的方法,而是更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他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得很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他没有把问题里面基本的价值掌握住。学一个学科,不但要掌握住它们里面的知识、定理和公理的意义、精神及其重要性,等到你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到一个程度时,你才是真正把这些东西吸收进去了。我想一个思考比较成熟的、书念得很好的学生,如果能够在一个早的时候接触到一些风格比较合适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文章,并吸收了它们的精神,这对他将来选择正确的问题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是有很大帮助的。关于科研:现在学生可以参加的项目有哪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宝钢优秀学生奖”,上海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上海市“科创杯”竞赛,“上汽教育杯”竞赛,上海市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竞赛,还有上海市“市长奖”。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项目,比如团委科创项目、“挑战杯”孵化项目、教务处科研项目、学院今年也推出科技成果竞赛,为申报学校科研项目做准备。各种项目报名的人很多,但是我时常有些疑惑:有多少人是真正出于科研兴趣而申请这些项目,而有多少人是为了评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简历上好看一点而申请的?如果你说你申请了这些计划,没有被入选,还能坚持在实验室做实验并出了成果,那才是科研的诚心,没有诚心,科研是不会长久的。和诚心相关的是激情。有激情倒并不是让大家成天不睡觉做实验,而是说你要有科研的热情,有主观能动性,真正把研究当作你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用星云大师的话说:“做什么像什么”。有了这种激情和“做什么像什么”的习惯以后,以后无论你做科研还是上台讲课,都能做好。 做科研除了要有诚心和激情,还要有好正确的思维方法。 学生科研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找研究课题。但这一步没法教(不象解题有固定技巧和步骤),只能自己悟。各人会有不同经历和不同的找课题的办法。有的人善于找热点课题;有人找课题全凭兴趣和感觉;有人的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听报告和读论文。我鼓励年青学子多听学术报告。你至少可以看一看和欣赏 how the best science is done。听报告可以启发你扩展研究方向。有的课题想法来源于与同事闲侃或争论,有的来源于企业界朋友,有的来源于喝酒,五花八门,也挺好玩的。但很少有那种苹果掉下来打在脑袋上就发现万有引力的机会。 大家可以看一些好的论文的引言部分。一个好的科研工作,应该师出有名。什么理由呢?往往是:某个研究课题非常热门,对于解决人类什么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并有可能带来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文献中,别人曾经针对这一个问题做了研究,取得了进展,但是还有什么东西不清楚,或者还有什么地方不够完善。因此,现在我们来进行这个研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上,不但是一篇论文引言的写法,也体现了做科研选题和表达的思路。假设你遇到业内重要人士,你要把你的研究结果兜售给他,但只有五分钟时间,你就用这种思路去说。无论你面对来访的老师,还是参加外国大学面试,都可以用这种思路去描述你的研究。另外,你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就得很清楚这些,而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这个课题有多重要、别人做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你做的有什么重要价值。 科研的思维方法就像骨架一样,事实上每一块骨头都可以深入探讨。比如关于别人做了什么,就涉及到文献阅读、对比和总结。“太阳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是新的。”也就是说,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你的发现,也许是前人的改进,也许推翻了前人的结论,但正是前人铺垫性的研究,才使你想到了目前所要研究的东西。而前人研究的东西,大多发表在文献中了。看文献有几个功能:首先,你可以知道别人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其次,你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来研究你要研究的东西。再次,你可以对自己已经得到的数据和结果有更清楚的“上下文”。有时候,你以为你得到的数据是黄金,但是看了文献,发现你的数据是稻草;还有时候,你以为你的数据是稻草,但读了文献,发现你的数据是黄金。最后,看了大量文献,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地进行讨论,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不能一厢情愿地把数据“倾倒”给读者,告诉他们你要报道什么,而要告诉读者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和文献中的结果一致还是不一致,不一致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而这些都离不开研读大量文献。以后如果别人问起你的课题,你能脱口而出文献中谁谁谁做了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那么别人对你的印象会很深刻,否则,就会给人一种你只是按照导师的吩咐去做实验而自己对课题没有概念的感觉。 除了科研的基本思维,科研具体进展或方案也极其重要。做科研一定要有很清晰的头脑,在任何时候都能说清楚我要做什么,或者说我要往哪里走,我现在在什么地方,我怎样才能从“这里”到“那里”。即目标问题。这个目标可以是搞清楚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研究中国人和非洲人的血缘关系,也可以是一个实际应用的产品,比如使神五、神六发射成功。有了目标以后,如果是大的项目,比如神五、神六,可以进行目标的分解,比如有的人研制发射控制装置,有的人研究外壳,有的人研究动力系统。对于小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点子的实现来说,你可以“跟着感觉走”,但是做科研还没有入门或者刚入门的人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做着做着,课题就做没了,或许是因为实验数据很混乱、自相矛盾,或许是发现别人已经做过了、报道过了,或许是自己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心太活,最后没有一个点子成功。此时就要不断进行阶段性的整理,梳理做了什么东西、得到什么结果,还需要做哪些东西才能把这个课题做完整,然后讨论完以后,就盯着没有完成的东西去做。用这个方法做科研、做事,我觉得很有用。 每个人科研过程都会遇到困境,大家往往只看到本科生发表SCI论文、获奖这个结果,而忽略了科研的心路历程和起伏跌宕,让大家误以为做科研很简单,把东西放在仪器上测一下就能发论文、获得成果。其实,科研不是寻找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是探索你本来不知道的东西。既然是探索,结果往往出乎想象。你也许本来以为你按照这个实验思路会得到成功的结果,但结果反而失败了。 遇到困难怎么办呢?首先,静下心来想一想:得到的数据,哪些是确凿的,哪些是不靠谱的(比如实验设计有问题、测试数据时仪器状态不佳)。研究中遇到的瓶颈,是这个课题额外衍生出来的枝节,还是这个课题的一部分?如果说是额外衍生出来的枝节,能否在以后进行单独研究?如果说是这个课题的一部分,应该死死顶住,还是象壁虎一样断尾求生?其次,科研瓶颈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并且可能不只一个原因。如何吃大象?把大象切成一段一段吃。克服科研瓶颈也是一样,乍一看困难,吓趴下了,但是找出原因,把它分解为可以解决的片断,然后分别进攻。当你完成一件事情后,顿时有种愉悦的感觉,这会促使你充满斗志地攻克下一个难关。在生活中,有个墨菲定律,就是说你原本以为做一件事情需要花一个月,但实际上花的时间比你想象的多,比如两、三个月。在科研中也是如此。所以遇到困难不要沮丧,而要把这当作是一种正常的、必经的过程、一个学习、锻炼的过程。再次,当你在科研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你越来越急,会导致忙中出错。如果这时候你能静下心来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到外面(比如到公园里)去走走,经过几天、几周的冷处理后再来看你研究的东西,也许会有新的视角、新的收获。一些原本你以为是问题的问题,也许不再是问题了。最后,多向周围的师兄、师姐、老师讨教。 事实上,科研中的学问和经验远远不止这些。以前,本科生只要跟着师兄、师姐做就行了,其实,科研不仅仅是做,而且还是思考、设计、总结。并且,科研还涉及时间、管理、与实验室成员的相处等。科研工作者除了做好实验以外,还需要很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比如能够写论文、能够写项目申请书,能够作报告,能够说服评委把奖给你。最后,我想说,科研重在过程,这和心态有关。例如:我曾经对学生的报告进行了打分,并把分数告诉学生。有个学生便来要求加分,我就说:“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如果你能在我的讲课和对你报告的点评中收获什么,这不是比你加个一、两分更重要吗?”我想说的是,在科研上也是一样的,你参加挑战杯,当然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得奖,要么不得奖。如果得奖,当然皆大欢喜,如果不得奖,也别沮丧,在科研活动中学到的东西,将会很有用。科研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并不能象赶时髦似地别人进实验室,你也进实验室,别的本科生发SCI论文,你也想立竿见影地发篇SCI论文。如果能在科研实践中学到科研的技能、方法和思路,那会非常有帮助。 1.科研靠积累。 象伦琴发现X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2.文献要追踪。 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3.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4.材料要变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剂会降解,有些设备会老化,这导致你在完全按照以前的方法操作后得不到以前的结果。如果某种试剂只是有效量的减少,你需要加大用量。如果变质以后产生了有害的物质,恐怕该换试剂了。如果设备读数有漂移,就得校正。总之,出了问题要找原因,每一步都要"确切"!否则就是刻舟求剑。5.导师要看清。 导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的想法随时在变。觉得事情不好,他会转向。你要擦亮眼睛,看清苗头,否则会被转晕。可以适当地引导一下,互动嘛。

省部级科研项目可以有2个负责人吗?

折也
欧文
不可,只能有一个负责人,其他人为助手或课题组成员。即使申报时写了多个人的名字,一般审核时是把名单上的第一个人看做负责人。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