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自考本科后,再考全日制的研究生,算是全日制的学生还是非全日制的?

溟涬
九朵云
报考的是全日制的研究生,那就是全日制的学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划分不是3431343566以自考本科还是本科来分的,而是全日制即全脱产学习,而非全日制则一般是利用夜校或周末进行学习。教师编制的考试可以报考,因为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之后那这个就是第一学历,是属于全日制学生的范畴的。扩展资料教师编制考试报考流程注:根据各地方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的招考要求。如户籍要求、学历要求和考试要求等。拿美术考试为例:第一关:网上或现场报名,审核材料。第二关:笔试,1:4的比例考试,但是每科只录取考试人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如果美术招4个老师,就必须有16人考试,也只录取前4名,但是通常都是50,60多人考试。第三关:面试,一般是在继教中心或某个学校,随机抽题目,考你的应变能力。录取一半。第四关:学校试讲,才艺展示。这关通常都是2选1了。最后还有体检,如果都合格,你就过了。考试内容由各地方招聘简章要求所定,教育综合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新课程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学科专业知识( 考什么专业就看什么专业)两门科目分别为120分,教育综合知识占40%,学科专业知识占60%。待遇差别1、工资待遇差别,有编制工资高,无编制工资低;2、稳定性差别,无编制的教师随时面临被炒鱿鱼;3、有编制教师可以做任课老师、班主任、行政人员。无编制教师最多可以当任课老师,其他没有机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师编制考试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各有什么不同

识知
六月虫
首先上课方式是不同的。统招研究生是属于周一到周五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职研究生是属于非脱产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那种,上课方式主要有3种,周六日上课、假期集中上课、网络教学,跟工作时间是没有冲突的。最终获得证书不同。统招研究生是学位学历双证,在职研究生是一种学位再教育,是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同等学力结业证书。但是据我了解,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跟统招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证书社会的认可度是一样的,对你以后工作的晋升、加薪等等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学习环境不同,接触圈子不同。统招研究生多是一直在校的学生;在职研究生多是相关领域的在职人员,甚至还有很多是有着深厚工作背景和技术经验的高层人员,学员间可以相互交流,拓展人脉。 工作了考全日制理论上是不能的,除非你在高校工作,考的是本校的。因为涉及到档案,人事关系,比较麻烦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培养方向不同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一月考试,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后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招生条件不同 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指在职的研究生的条件),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招生考试不同 对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这里偏向于说在职)。 文凭颁发不同 与普通硕士不同,大多数专业硕士(在职)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但也有 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 位和学历证书。大体来看,“统考”生拿“双证”,“联考”生拿“单证”。

学术硕士,专业硕士以及非全日制的区别在哪

不虑而对
大四喜
首先上课方式是不同3363373061的。统招研究生是属于周一到周五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职研究生是属于非脱产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那种,上课方式主要有3种,周六日上课、假期集中上课、网络教学,跟工作时间是没有冲突的。最终获得证书不同。统招研究生是学位学历双证,在职研究生是一种学位再教育,是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同等学力结业证书。但是据我了解,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跟统招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证书社会的认可度是一样的,对你以后工作的晋升、加薪等等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学习环境不同,接触圈子不同。统招研究生多是一直在校的学生;在职研究生多是相关领域的在职人员,甚至还有很多是有着深厚工作背景和技术经验的高层人员,学员间可以相互交流,拓展人脉。 工作了考全日制理论上是不能的,除非你在高校工作,考的是本校的。因为涉及到档案,人事关系,比较麻烦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培养方向不同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一月考试,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后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招生条件不同 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指在职的研究生的条件),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招生考试不同 对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这里偏向于说在职)。 文凭颁发不同 与普通硕士不同,大多数专业硕士(在职)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但也有 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 位和学历证书。大体来看,“统考”生拿“双证”,“联考”生拿“单证”。“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到底有什么区别?考研的童鞋,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别再傻傻分不清,这几个维度理解一下

什么是非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九月杀
真者
全日制的意思是周一到周五即正常工作时间上课。在进校时就定了!国家统招的脱产的都是全日制的意思是周一到周五即正常工作时间上课。当然也可能只上4天或居然上6天课。跟吃3262356163住没 有关系,只不过全日制的学校一般会提供食宿条件,因为天天都要在这上课嘛,但是象某些取证班 、突击班等虽然是全日制的,却提供不了食宿。 成人学校如果是全日制,一般会附注“脱产”加以提醒,意思是你没法一边上学一边工作了。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两种办学形式。[编辑本段]全日制的历史 自1980年我国正式建立学位制度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逐步由我国正规研究生教育的补充部分变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快速发展,高级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同时对高级人才的层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新时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经之路。然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依然较为滞后,其发展规模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仍不相符合,200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大约46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大约220万人,而研究生招生人数仅12万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6%和5.4%。阻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全日制教育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很难在短时期内有跳跃式的发展,而非全日制则发展缓慢,尚不成气候,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非全日制所占的比例仅为9%(其中有一部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全日制)。 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社会所需,潮流所至,大势所趋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本文就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项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我国最初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被称为"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以下称同等学力),为了确保学位授予质量,早期的同等学力常采用与全日制研究生同堂学习的方式,但是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对在职不离岗人员的影响较大,限制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规模的发展;同时在职人员不容易与全日制学生形成群体意识,也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1986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办先后颁布了《关于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试行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暂行规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开拓了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研究生学位的学位获得新途径,同时明确了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举办了一些旨在为在职人员申请学位课程做准备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为在职人员提供一个学习研究生层次课程的场所,在教学上采用了在读不离岗的方式,成为在职人员获得研究生学位的主要途径之一。截至1998年底,通过这条途径获得研究生学位的有博士573名、硕士21599名。虽然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并不属于正规研究生学位教育,但是它的存在为在职人员申请研究生学位解决了所必需的课程教育问题,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对参加学习者的入学要求宽,时间选择的自由度大,近几年来深受学位申请者个人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欢迎。然而为了争取生源,个别单位常常在开班前的宣传中将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与获得硕士学位联系在一起,在片面追求办学利润的状况下,导致一些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质量失控。尽管自1993年起,国务院学位办加强对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先后实施的一些考试制度,从个别环节对学位授予质量进行了控制。然而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学位申请者千方百计地采取一些不正规的手段对付这些质量关口,炮制假材料、考试作弊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质量失控的趋势难以完全遏制,同等学力申请的学位很难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1991年,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不同行业背景、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批准设置了MBA、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博)士、MPA、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博)士等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的设置改变了我国学位类型、规格单一的状况,为在职人员接受正规研究生教育开辟了一条途径,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高等专业教育层次的上移,也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开始融入终身教育的理念。但是经过几年的运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逐步向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靠拢的趋势,从入学考试、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论文要求到学籍管理等无一不是沿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在就读专业学位的在职人员基本上都是脱产学习的,因此专业学位的培养对象虽然是在职人员,但是对他们教学培养依然没有摆脱全日制的模式。 从15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规模、质量和运作模式上。规模中包含着办学规模和专业覆盖面的问题;质量中有入学质量和教学质量两个层面的问题;运作模式中包括了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两个方面的问题。 二、我国已经具备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社会环境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经济""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等一系列新名词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词汇。知识时代的脚步是飞速的、迅猛的、是不可阻挡的,80年代以来世界每年发表的论文超过500万篇,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达到12.5%,知识老化周期为3~5年,人生一世所需要的80~90%的知识是靠在职学习的。在这种形势下经济结构与社会框架产生了极大的变动,知识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第一生产要素,科技创新和知识的扩大再生产成为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智力资本开发和教育投资成为现代生活的主旋律。 社会的变革要求高等教育进行相应的调整。香港特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张宝德指出,未来高等教育会出现六大转变: 1.知识的耐用性将大幅度减少,教育程度再不以学历为衡量标准,而是以一个"终身学习户口"概念代替;2.教育再无专利,大学教育的垄断会彻底崩溃,教育越来越趋向全球化;3.学习可以多点"进入"或多点"退出"。一生之中每个人都会随自己的需要多次进出教育体系,而不是象现在要有某个一定的读书年龄段,所受的教育可能以护照形式纪录,并随身携带进入教育体系;4.学大于教。即由学生决定教师教什么,尤其是当办学经费跟学生走的时候,更是市场主宰一切;5.各办学机构之间的竞争激化。将会出现明星教授和前卫的大学;6.单一学历越来越少,一切要重新界定。 这六大转变的核心是终身教育,而非全日制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第一步。 就我国研究生教育本身来讲,也已经具备了发展非全日制教育的基本条件。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处提供的资料,报考2001级研究生的总人数为460225人,其中应届生20万人,仅占43.5%。从报名专业来看,有5个专业的报名人数超过万人,其中MBA和法律硕士两项专业学位的报名人数为3.8万和1.8万,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名。可见在职人员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要求是十分迫切的,同时也证明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社会发展的迅猛态势与社会市场的强烈要求相比,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十分缓慢和滞后的。在截至1999年我国培养出的53万学位研究生中,科学学位约占90.1%,专业学位的约占9.1%;其中同等学力仅占4.2%。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过小不但影响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为什么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不起来呢?我认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问题。 三、我国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1.明确非全日制教育的定义和内涵非全日制教育的定义是什么?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法》的第十五条中仅规定"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没有对非全日制下一个确定的定义。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界定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者说是一直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问题。 在西方先进国家,全日制(Full time)与非全日制(Parttime)的界定是以年学分值来划分的,即年学分值不足12学分的为非全日制。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对学分制的观念较为淡薄,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界定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是以学生的社会身份来划分的。一般人们认为非全日制教育是指对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因此许多人自然而然地将非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划上了等号。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诚然非全日制的培养对象基本上是在职人员,但是这将这种表象特征作为定义依据的话,往往会掩盖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也会导致人们对概念的误解和对内涵的扭曲。非全日制教育的本质在于学校与学生之间实行对教育内容和学习时间的双向选择,以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同时也达到了教育扩张的效果。如果片面地认为非全日制教育即成人教育的话,会导致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时只重视教育对象而忽视了更为本质的东西。 如今我国在职人员的在读研究生基本上是全脱产学习的,学校方面对他们的教育方式、管理模式和考核标准等都是套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一套制度,因此实质上在校的在职人员接受的是全日制教育。这些现象正是由于我们对非全日制的定义和内涵的理解不够清晰造成的。概念的不明确导致了我们在教育观念上产生了偏差,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从入手。 因此明确非全日制教育的定义和定位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2.正确理解非全日制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许多人认为非全日制教育是对那些以前没有机会或是没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文化补习教育或是职业培训。这种想法在社会上极有市场,严重阻碍了非全日制教育,特别是非全日制学历、学位教育的发展。 这种思想的根源何在?我认为这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对人们形成的一种封闭的、禁锢的习惯思维。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单向的封闭式教育体系,即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的单向阶段式的系统,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都不能逾越,中学毕业后自然就应该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本科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阶段,而不是定向委培的话,高学历者再一次选择低一级的学历专业是不被允许的。例如,研究生毕业者再一次选读本科专业的行为是很难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的。在传统的思想下,普通高校被认为是进行职业前教育的场所,而非全日制教育是属于职业后继续教育的范畴。继续教育又很容易同职业培训班、职工大学、成人学院等办学机构联系起来,因此非全日制教育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都较低。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应该体现出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反映新时代的继续教育的理念,即多点进入和多次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的层次结构繁复、内容深邃、更新速度快、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多次教育的理念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而全日制教育因为在体制和机制上较为死板和僵硬,无法适应多次教育的要求。多次教育的理念能够通过非全日制教育来得到实现,人们可以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多次重返学校进行学习和充电。在高等教育即将实现大众化的未来,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将显得更为迫切。 转变思想,正确认识和理解非全日制教育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后盾。 3.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在体制上的并轨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系中,存在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同时对这两种形式教育,实行的是双轨制的管理办法,从招生、课程、学制、考核,到学生管理、专业设置、院系编成,甚至毕业文凭等都是不相同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间的区别已经不仅仅在于培养的形式上,它们各自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各占一块,互不侵犯,互不逾越,成为界线分明、相互独立的两个教育系统。这是因为我国在发展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考虑到在职人员长期脱离学校教育后,知识水平较低,若和应届生一样选择的话,将很难通过严格的正确入学考试。因此为了保障在职人员能够接受高等教育,采取了成人高考的办法,即在职人员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选择考试,而另行组织考试,试卷难度与正规高考相比要容易一些。由于人口考试和基础不同,高校担心在职人员入学后无法根上普通班的学习为他们单独设班,同时还为他们设计了一套新的培养方案,于是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制等方面与普通班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培养以及毕业生数都受到国家严格的调控,高校基本上没有内部淘汰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教学质量的差距日益明显,导致了两种文凭的产生,最后使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体制上的分化。 直接导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体制分化的原因是质量问题,其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下的高校内部缺乏竞争机制,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双轨制的教育体系。质量问题快得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声誉日下,最终只能对它敬而远之,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 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轨,提高非全日制教育的质量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4.非全日制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从字面上看,非全日制即不是全天接受教育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非全日制教育的日学习量要比全日制少,因此要完成相同量的学习任务,非全日制要比全日制所需的时间要长一些。加上非全日制教育的培养对象,在职人员因工作上的需要,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很大,因此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实行弹性学制,使得在职人员能在一段较为宽松的时期内自由地进行学习。然而现行我国高校的学制比较僵硬,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已经成为高校的金科玉律,很难有所突破,因此许多在职人员只能全脱产学习,实际上接受全日制的教育。 为什么弹性学制的改革会如此艰难呢?除了高校后勤设施的问题外,没有实行完全学分制也是个关键问题。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改革的步伐是十分缓慢的,长期以来高校的课程一直以专业课为主,必修课所占的比重极大,而且课程的年次也是固定不变,因此现行的学分制只不过单纯地将原有的课程设定一定的学分值而已,没有将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时间的理念融入进来,因此我国学分制的改革是不彻底的。 没有完全学分制的支持,弹性学制是很难实现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也无法进一步深化。因此完全学分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 5.将非全日制教育纳入正规学校教育体系长期以来,人们将校园视作一块"圣地"和"净土",把它比作"象牙塔",认为学校应该远离社会的"喧嚣"和世俗的"侵蚀"。虽然我们也经常说教育要面向社会,要服务社会,但是传统的思想观念阻挠了我们改革的步伐,总是担心学校是否会被社会的"不良风气"腐化,因此一谈到学校要开放就欲言又止、举步维艰。我们的办学实际上是封闭式的,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在这些保守思想的作崇下,我们人为地将以全日制教育为代表的学校教育与以非全日制为代表的社会教育加以强行区分,高等学校在介入社会教育时,没在将非全日制教育当作正规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来看待,而是将其圈起来,设立一个诸如成教学院、网络学院之类的机构,实际上是将非全日制教育置于正规教育的体系之外。 有些学校甚至将非全日制教育看作是一棵"摇钱树",只顾招生赚钱,不顾教学质量。由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两个系统,非全日制的质量即使是差了些也不会影响到全日制,在评估和统计的时候非全日制往往不加以考虑,所以某些学校对非全日制这块根本不加以重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使得一些不良学风肆意横行,例如集体考试作弊等,严重损害了非全日制教育的社会信誉。因此只有将非全日制教育纳入正规学校体系,使得非全日制教育能够影响,甚至冲击全日制教育,才会引起校方的足够重视。 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可以跨专业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吗

藏飞
其一
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就是在职研究生,主要是以同等学力申硕和专业硕士的版形式权进行招生的。研涂宝小编认为目前对于有些专业是可以跨专业报考的,而有些专业是不可以跨专业报考的。比如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要求是法学专业要求是法学生可以报考,法学专业(非法学方向)是需要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报考的。对于有些专业是可以报考的。比如金融学,公共管理,心理学等专业是不限制所报考学员本科所学习的专业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虽然对于很多专业,学员是可以进行跨专业报考的,但是在选择的时候还需要更加的认真。因为在职人员在准备复习报考在职研究生的时间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充裕,而跨专业报考对于专业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职人员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所期待的标准。对于已经在社会上工作的在职人员,需要选择一个自己最适合和最需要的专业来报考。一旦选择跨专业进行报考,学员需要安心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考研究生全日制能够被调剂到非全日制么

往者勿止
神人
全日制的考生可以调复剂非全日制制。符合国家规定的调剂政策及招生单位调剂要求的报考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考生均可调剂。根据教育部的相关通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扩展资料: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 。2019考研报名人数增加到290万人,报录比预计为3.6:1,较2018年明显提升。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上涨,共计 341万,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

非全日制全国统考研究生专业有哪些

乐广
往者勿止
非全日制全国统考的研究生专业比较多,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内、教育学、容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生物学、历史学、地理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作物学、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有什么差别

大坝头
今未珠曰
一、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3431343661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为即将进入社会工作的本科生或已有社会职业的人员提供攻读硕士研究生而设立的学习方式。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全国统考/考研)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身。2016年之前,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毕业证代表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代表硕士学位,毕业证由教育部颁发,学位证由学校颁发。2017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会在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相同,都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注意:非全日制学费自理,费用在8000---20000不等,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收费不同。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应注意什么?1.定向培养:大部分学校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进行定向培养。定向培养需要找定向培养单位签订定向培养三方合同。2.非定向培养:有的人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其实这种说法不准确。现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学历教育,国家规定,学历教育必须调取考生人事档案。这样就导致很多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单位的人员无法报考非定向。同理,如果你现在正在读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非定向,同样你也是不可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注意:不同学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要求不同,有的不需要档案,这个需要考生报名的时候咨询报考学校研招办。三、提前规划,提前准备。调剂或者报名前。一定要提前打电话询问报考院校非全日制的培养模式,尤其是档案问题,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能不能掉档案问题。学习时间问题。 以上仅仅是本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几点见解,仅供各位考生参考,如有什么不当之处,还望谅解。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区分研究方向吗

实事
雏蜂
对于全3363393633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他们在学习期间都会有一个研究方向,但是考生在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时候,很多专业会明确标出,不区分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是不是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不需要搞研究呢?非也!研究生之所以称为研究生,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在这一方面研究出成果,然后发表论文。如果不涉及研究,读研究生的意义也就没有了。学校之所以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区分研究方向,最主要的是方便管理学生入学,合理利用学校导师资源。非全日制学生入学以后,学校会为学生分配导师,这也就是说导师研究什么方向,学生就研究什么方向。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服从老师。这也就是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不区分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如果是学生跟着老师,是不是学生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呢?首先大家需要明白一点,大家报名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家需要一边工作一边读研,因为时间的限制,如果大家在没有导师帮助指导下是很难达到学校要求的,世上有舍就有得,正因为失去了选择导师的机会,大家才能获得这么一种方便毕业的渠道。而且如果学生真想凭借自己的爱好研究点什么东西,按照老师提供的模式进行填充也是完全可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流传这么一句话的原因:能不能学到知识,全指望导师了。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明确体现出导师的地位。不区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