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怎样联系导师见面

风水劫
的确有必要到学校去问清楚!应该尽量考虑导师的需要,避免引起导师的反感。一般来说,硕士生导师是一所高校或研究所的中坚力量,大都承担极为繁重的科研、教学和行政任务。因此,他们大都非常忙碌。应该避免在工作时间打扰导师。比如有些考生在导师上课或办公时间拨打其移动电话,极易招致导师的不满。考生应该避免打扰导师的休息时间。一般来说,午休、晚上九点以后是导师的休息时间,考生应该避免与其联系。总之,考生应该切记:导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尽量从导师的需要出发,避免弄巧成拙。联系导师的方式  1.电话联系。这里所说的“电话”,指的是导师的办公电话。导师的私人电话,一般情况应尽量避免拨打。除个别院校外,导师的办公电话大都公开在校园网上。考生可以通过登录报考院校的网站搜寻导师的相关信息。既然办公电话是公开的,那么考生在导师办公时间就可以拨打。电话联系的优点是费用少,效益高。比如通过与导师电话交谈,导师可能对考生的一些重要信息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电话联系的最大缺点是信息量少。显然,导师不可能与你长时间通话,另外考生的紧张会进一步缩小传达给导师的有用信息。比如,有的考生第一次与导师通电话,高度紧张,从而不知所云。  2.邮件联系。与电话相同,导师的邮箱一般也会公布在校园网上。邮件联系的优点是费用少,信息量大。比如考生可以通过邮件,向导师详细介绍自己,如研究兴趣、爱好、特长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导师可以对考生有比较全面的把握。邮件联系的最大缺点是缺乏直观性,留给导师的印象可能不够深刻。比如考生的个人形象、气质等信息。但是,邮件联系依然是实现考生与导师交流的较好途径。  3.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直观、信息量大。借助它,考生和导师对彼此都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导师对考生表示赞许,则无疑增加考生成功的机会,有些导师甚至会指定要某考生。面对面交流的缺点在于成本大,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面对面交流的成本包括住宿费、交通费和时间成本等。有些考生所报考的院校距离甚远,因此是一笔不少的花费。另外,由于近年来招生单位加大了复试权重,因此复试前的时间极其宝贵,时间成本是较为巨大的。更糟的情况是,有些考生由于见导师前准备不充分,加之紧张的情绪,可能会掩盖自己的优秀的一面,而将自己平时很小的缺点放大。比如,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过于害羞而不善表达等。LZ在与导师会面时赠送礼物宜少不宜多。首先,完全不赠送是不恰当的。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朋友、亲戚见面互赠礼物,乃人之常情。毕竟中国社会是礼仪之邦,空手去见重要的人不符合普遍的道德规范。当然也有导师会拒绝LZ的诸如水果之类的小礼品,但毕竟是极少数。其次,过于贵重是不合适的。一般的导师,特别是年龄大的导师,对这种现象是极其反感的。他们常以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过于贵重的礼物极易招致导师的警惕心理,继而对自己的人品产生怀疑。诚然,学术研究需要纯粹的心态,过于世故的学生很难做好学问,也较难获得老师的好感。总之,通过见面时赠送导师价值较低的特产、水果之类,较易获得导师认同。而且应该做到大方自然,畏畏缩缩,反而惹人怀疑!

怎样找研究生导师?

星星点点
乃今也得
哦... 这是师弟,还是师妹~我也是从理工考出来的,关于考研联系导师的问题,当年我也很迷惑,别人都联系导师了,就我一个人在那傻傻的复习~北京理工也算是34所学校,档次比较高了,考之前你最好查查相关专业的导师,然后发邮件,说什么想跟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习啦,什么的,最好是有机会自己来一趟,提前准备好点专业知识,自信点,嗯,没错~专业课不用刻意来听了,知道考啥好好复习就行了~祝师弟妹考研顺利~....哎。考上了就都有了。大前提啊大前提

研究生录取后怎样与导师联系

万章
本根
1.如果你想尽快上手的话,可以给导师发个电子邮件,询问什么时候可以见个面,谈谈研究计划什么的。具体方式当然不止电子邮件一种,有的导师很忙,用电邮最合适;发短信也可以,但有的导师不习惯短信这种方式;打电话最直接,如果选择这种方式,必须事先做好功课,想想自己怎么说、导师会说什么、怎么回答。2.如果你还想再轻松一段时间,那就暂时不要跟导师取得联系,不过这样貌似不太好~~每个专业的特点都不一样,理工科的导师经常希望研究生尽早去做事,文史哲那一类无所谓的。另外,每个学校的理念也不一样。具体情况要靠自己去琢磨o(∩_∩)o。

关于如何找研究生导师

诗片
萧衍
作为过来人,有两点建议:1.一定要选对专业,方向可以暂时不考虑,复试或是开学的时候会根据导师情况再定的。因为每个学校都要保证导师有学生带,如果所有人都报了一两个导师,按这样算其他的导师岂不是没饭吃了?2.由于导师招生的名额有限制,所以我建议在初试成绩出来的第一时间,如果能够确定上线的话,尽快联系你感兴趣的方向的那个导师。个人认为,如果现在联系,除非保送的,一般的导师不会明确答复。要么是他对你有十足的把握。3.到时候只要考虑所选老师的研究方向就可以了,那个简章上的方向不一定全。 4.联系导师可以向你本科的师兄或是老乡打听下,有些学校的网站上也有,有些老师有自己的BLOG和个人主页,都可以采用。另外强调一下选择导师要注意的几点: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导师的精力有限,多了带不过来,所以干脆不带。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黄河谣
德治
很多学生选研究生导师,喜欢选那种名头特别大的,或者当学校、学院领导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特别盲目。因为越是社会职务多的导师,越是没有时间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有行政职务的导师,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就特别有限,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了。所以,选导师关键还是看下面几点:1、研究方向。一般来说,热门的研究方向,就业前景会好很多。如果还能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契合的话,就更加完美了。2、教学投入。这个可以通过咨询学校的师兄师姐获得。愿意跟学生打成一片、乐意指导学生的导师,是最受欢迎的。3、导师资源。一般来说,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既能给学生支付助研津贴,又能提供实际的项目给学生练手,比那些空对空谈理论的导师,对学生的帮助更大。4、导师声望。不得不承认,拥有更好声望的导师,学生发论文或将来就业会更容易得到好的推荐。我就遇到过一位院士的学生,因为院士的就业推荐就轻松找到了一份高校的工作。但是,跟着这种导师,你要做好靠自己的思想准备。上面几点,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的,重要性逐一递减,供大家参考。欢迎关注“苏苏快跑”微信公众号,邀你一起关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考研怎么找导师?

莫为则虚
谜中秘
考研怎么联系导师  1.什么时候选导师?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答案,估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分数出来后,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2.选择什么样的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当然,对大部分名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3)与自己性格相符的导师。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是主动型、外向型,开朗活泼型的,还是被动型,内向型,沉默少动型的。不同性格的老师有各自行事的风格,喜欢不同类型的学生,而通常你是没有资格要求老师来迁就你的个性的。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符合。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择年轻还是年老的导师,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长的导师有的指导经验和科研经费,而年轻的导师经验相对不足,但在科研上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闯劲。  3.如何查找导师信息?  对要选什么类型的导师有个大致的想法以后,就需要获得所在专业方向的各位老师的信息,根据信息划定一些老师,然后与这些划定的老师进行邮件或电话联系。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径列举如下:  (1)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通过百度、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筛选。  (3)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4.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被直接拒绝;另外,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对他∕她本人非常钦佩,还可以询问一下,要想成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当然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的。沟通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也是考研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不少人正是由于害怕与老师沟通或担心不会与老师沟通而不敢联系老师。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多听讲座,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导师回复邮件之后,可以继续保持邮件联系,也可以打电话告诉导师已经收到邮件,并感谢导师的关心和指导,顺便询问几个相关的问题。除非与导师关系密切,否则应把与导师的电话交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总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记住:导师也是人,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大部分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  最后请记住两点:  (1)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力差,背景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诚恳、虚心、上进、勤于学习、勇于挑战,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考研的成功耍凭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成绩说话。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导师一般是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虽然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复试时,即便已经决定要录取你了,还会从不同角度来“刁难”你。但是,这也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不能骄傲。  (2)大胆尝试。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现出冷淡的倾向,因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们自己的工作很繁忙。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大胆尝试,多试几次,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即使万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为其他考生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

考研怎样联系导师?

刘天华
大玩家
最后确定导师是在复试之后,但是初试成绩后到复试前联系导师的目的是:让导师了解自己多一点,自己了解导师也多一点。通过联系导师,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从而增加考生成功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自己以后更好发展。建议找找导师,最好能够多联系几位。联系导师,这要是要说说自己的学术兴趣,比如看了什么书,有什么见解,今后的打算等等。若今后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尽量选择担任社会职务或者学校领导的老师(系主任、院长等);若是为了学术发展,当然是看导师的学术水平,这些导师一般年龄很大了!LZ自己斟酌!你最好是打听好导师的住址,找个时间去坐坐,不然面试很难过。前年我有个同学笔试成绩不错,又是报的本校的,所以就没去找导师,结果直接被刷。

复试之导师问:读研之后的规划是怎样的

国家昏乱
色恶
只有做好规划,踏实地执行,有效地控制,才能获得时间价值的最大化。硕士研究生一般都要经历上课、论文材料的收集、论文的开题、发表小论文、毕业论文的答辩、找工作或考博士等几个关键环节。在学校的五个学期内,我们不但要完成以上的全部工作,并且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科学的思考。这一点我认为是我们在硕士生阶段最应该学习的内容。 就时间的科学安排,有以下的经验可供参考。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整个读硕士的两年半时间分为几个阶段,可以按年分,也可以按学期分。每一阶段我们可以设定一定的目标和任务,集中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这一目标,并且这些目标也是环环相扣的,最终是为了择业或考博这个整体目标而服务的。这样我们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事情当中去。比如说可以进行以下安排,按学期可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学期--学习学期 主要目标是学习好各门基础课程。因为不管以后是择业或者考博,都需要学习成绩和理论知识的支持。并且这一学期也是五个学期中同学们学习劲头最浓的学期。 (2)第二学期--知识补充学期 经过第一学期基础课的学习和对周边环境的了解,同学们应该知道自己所缺乏的知识,在这个学期就应该好好恶补一下。比如说外语,这是很令工科同学头痛的科目。但如果外语口语流利,会使你在择业时增加一倍工资或获得机会。在这个时期学校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五四杯”、机器人设计大赛、商业计划大赛等,多参加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充分了解自己,获取知识,也可以学习团队精神。 (3)第三学期--论文材料收集与开题写作学期 在这个时期,同学们开始进入论文的写作阶段。这就需要收集资料和进行一定的试验。在这期间一定要抓紧时间多学习和收集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知识,定出好的论文框架。根据以往经验,这阶段就应该开始书写发表的小论文,并投寄出去,这样才能保证你在毕业时能看到正式发表的论文。在书写论文时有一个小经验:一开始不用急着写整个论文,可以先就论文中的创新点书写发表的小论文,最后把这些小论文逻辑地串起来,这样你的毕业论文就完成了一大部分。 (4)第四学期--论文完稿和择业思考学期 这一学期,同学们的精力主要放在论文写作上面,书写好的论文可以锻炼你的组织和时间安排能力。另外一点就是要开始进行择业的思考。在以上几个阶段中,我们一直在为择业做准备,这时应该对自己的性格和拥有知识的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通过对各种工作录用标准的了解,我们可以为自己以后想进入什么城市和行业进行初步的估计。如果想要考博,这时候也需要开始了解各种信息,为下个学期的考试做好准备。 (5)第五学期--论文答辩和择业冲刺学期 这一学期是忙碌的学期。首先关键的问题是要对论文进行扫尾工作,顺利的答辩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最重要的问题是择业或考博士,我相信经过对以上几个阶段目标的逐个实现,这时的你一定是胸有成竹。 以上的时间规划和目标不过是经验的总结,每位同学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但有两点问题一定要注意:第一,针对每阶段目标一定要专注,不要受外界环境影响太大。不要一会抓蝴蝶,一会抓小鸟,不按照所设计的规划行事,最后将一事无成。各学期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规划的停滞。第二,经常进行反思。常有同学说自己在某一阶段过程中失去目标,每天生活极没有规律。我想这就需要他反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即自己是否清楚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在这个位置针对相应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些行动对于自己的长期规划有什么影响。我想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深刻认识将不断鞭策和激励同学们不断的进步。

考研怎样联系导师见面

有亲
其名为槔
的确有必要到学校去问清楚!应该尽量考虑导师的需要,避免引起导师的反感。一般来说,硕士生导师是一所高校或研究所的中坚力量,大都承担极为繁重的科研、教学和行政任务。因此,他们大都非常忙碌。应该避免在工作时间打扰导师。比如有些考生在导师上课或办公时间拨打其移动电话,极易招致导师的不满。考生应该避免打扰导师的休息时间。一般来说,午休、晚上九点以后是导师的休息时间,考生应该避免与其联系。总之,考生应该切记:导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尽量从导师的需要出发,避免弄巧成拙。联系导师的方式  1.电话联系。这里所说的“电话”,指的是导师的办公电话。导师的私人电话,一般情况应尽量避免拨打。除个别院校外,导师的办公电话大都公开在校园网上。考生可以通过登录报考院校的网站搜寻导师的相关信息。既然办公电话是公开的,那么考生在导师办公时间就可以拨打。电话联系的优点是费用少,效益高。比如通过与导师电话交谈,导师可能对考生的一些重要信息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电话联系的最大缺点是信息量少。显然,导师不可能与你长时间通话,另外考生的紧张会进一步缩小传达给导师的有用信息。比如,有的考生第一次与导师通电话,高度紧张,从而不知所云。  2.邮件联系。与电话相同,导师的邮箱一般也会公布在校园网上。邮件联系的优点是费用少,信息量大。比如考生可以通过邮件,向导师详细介绍自己,如研究兴趣、爱好、特长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导师可以对考生有比较全面的把握。邮件联系的最大缺点是缺乏直观性,留给导师的印象可能不够深刻。比如考生的个人形象、气质等信息。但是,邮件联系依然是实现考生与导师交流的较好途径。  3.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直观、信息量大。借助它,考生和导师对彼此都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导师对考生表示赞许,则无疑增加考生成功的机会,有些导师甚至会指定要某考生。面对面交流的缺点在于成本大,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面对面交流的成本包括住宿费、交通费和时间成本等。有些考生所报考的院校距离甚远,因此是一笔不少的花费。另外,由于近年来招生单位加大了复试权重,因此复试前的时间极其宝贵,时间成本是较为巨大的。更糟的情况是,有些考生由于见导师前准备不充分,加之紧张的情绪,可能会掩盖自己的优秀的一面,而将自己平时很小的缺点放大。比如,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过于害羞而不善表达等。 LZ在与导师会面时赠送礼物宜少不宜多。首先,完全不赠送是不恰当的。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朋友、亲戚见面互赠礼物,乃人之常情。毕竟中国社会是礼仪之邦,空手去见重要的人不符合普遍的道德规范。当然也有导师会拒绝LZ的诸如水果之类的小礼品,但毕竟是极少数。其次,过于贵重是不合适的。一般的导师,特别是年龄大的导师,对这种现象是极其反感的。他们常以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过于贵重的礼物极易招致导师的警惕心理,继而对自己的人品产生怀疑。诚然,学术研究需要纯粹的心态,过于世故的学生很难做好学问,也较难获得老师的好感。总之,通过见面时赠送导师价值较低的特产、水果之类,较易获得导师认同。 而且应该做到大方自然,畏畏缩缩,反而惹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