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研究方向重要还是学校重要

远哉
金画眉
首选专业!!!学校无所谓。山东科技大学非211,一般的学校,但矿业工程全国前几名,在山东独占鳌头,在山东。中国矿大不如山科大 千万别管什么综合排名!切记切记

研究生方向选哪个好

兵工厂
晋魏为脊
其实选哪个方向并不重要,你把学校和专业选好就可以了。你的方向是跟着导师走的,比如说你选的信息安全方向,而你的导师是研究数据挖掘的,那你就得搞数据挖掘。也就是说你报的方向并不决定你的研究方向。不过这个方向会出现在你的毕业档案和证书里,所以你可以选个在外人看起来最好的,这样找工作时可能有利一些。你的这几个方向个人感觉都是挺好的,比较实用。不知道你报的是哪个学校?

读研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呢?

花烛泪
蟋蟀
可是,我觉得这样的选择未必是正确的。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当年可以保送读本专业的研究生,那我相信我一定不会读的,因为我虽然不讨厌自己本科的专业,可是也一点都谈不上喜欢,而且分配的前景也不太好。我一定要读自己喜欢而且前景比较光明的专业,如果考上了研究生仍然对前程一筹莫展,那不过是给自己推迟了面对难找工作的局面的时间而已,最终,你不可能逃过这一劫,你必然要面对现实。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我看来,无论是对男同胞还是对女同胞来说,婚姻和职业是否理想,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而总的说来,职业理想与否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工作不理想也会影响到婚姻的状况。在一个早就过时落伍的行业里,你累死累活也远没有在新兴行业里的普通人的工资高。不要听信那些辅导员之类的爱系教育的胡吹海侃,说自己的专业前景多么好,要听听那些已经大四或是已经毕业了的同专业的大师兄师姐们的看法,他们的观点才有真正的参考价值。现实是残酷的,会让许多人清醒,早一点清醒对你绝对有好处,所以请你早一点打听自己的专业去向和分配状况为好。由于各个人的情况不同,我无法说你一定要读哪个专业,不过如果你对一个东西特别感兴趣,那就应该去学,那个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很浓的兴趣,那么我认为你最好选一个分配还不错,自己也相对比较喜欢的专业。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的性格特点,再选择那些可以发挥自己长处而不是短处的专业。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聊天聚会,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呆在房间里,那么你也许适合去做律师、。管理类或是销售类的工作,不该去做技术性或研发性的工作。当然,如果你只喜欢而且适合搞技术,那你还是搞技术好了。由于你不是活在真空里,你的心境常常受到周围人的看法和境况的影响。所以在选择专业时考虑到社会发展前景和职业发展前景也是极其必要的。就目前而言,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热情,甚至极其不喜欢,那么虽然你考本专业相对更容易考上,我还是奉劝你不要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你读研究生最好要和你的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不要为了读研究生而研究生。如果你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不能使你离职业理想更近,那么你三年的时间就接近于浪费。如果你以后要转到你觉得比较有前景或比较喜欢的职业和在本科毕业时的难度几乎一样大,那么与其如此,还不如早点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早点准备考研,考到自己想读的、觉得比较理想的专业去,即使降低学校的档次也是合算的。我知道在理工科之间要跨专业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如果你努力得早,是完全可能的。我以前在浙大学了一个分配很一般的工科,不是电子类,但是我就有一位同学考到了浙大信电系,另一位考到了计算机系。他们能考上是因为他们大学辅修了这两个专业,而且准备得很认真,所以考得都很不错。如果你觉得在理工科内跨专业考研究生很困难,那么我建议你可以考虑转学法律类、经济管理类、新闻广告类,因为这些专业的专业壁垒很低。你根本不用担心考上了会跟不上,没有听说理工科的同学会在这种专业读研究生还会跟不上,你通常都可以学得很好,因为这些专业的东西比起理工科那些书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不仅如此,一旦考上这些专业的研究生,你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在找工作和实际工作中都会有优势。不过在这些大类也有非常热门和相对不那么热门的专业,比如说法律里面有比较热门的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和民法,其次有刑法,也有不太热门的行政法、宪法、法理学等专业,还有招生数比较多的法律硕士。经济学里有比较热门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专业,其次有财政学、国际贸易学,也有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等。管理有比较热门的会计、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有招生比较多的MBA(需要工作经验)。在这些专业里你究竟选择什么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考热门的专业的确会前途很好,风险也相对更大些,因为好专业竞争都比较激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能进好专业,即使学校差一些也可以考虑。当然,如果觉得考该专业最热门的专业风险太大,那么也不一定要考该类专业中最热门的专业,可以考虑进该类别里相对不是那么热门的专业,这样风险较小,毕业后的前景也比读原来的专业要好得多。只要进了该大类的专业,你可以在研究生期间学任何你最想读的东西。比如说,很多人非常想考金融学专业,可是对考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又不太有信心,那么也可以考虑先考比较有把握的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或产业经济学等等,然后在研究生求学期间,把精力完全放在学习金融学上,在毕业时,你一样可以进入金融证券业。其他专业也一样,以法律类为例,如果你很想去做法律类的工作,但是觉得考经济法的研究生难度太大,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先考法理学之类的专业或直接考法律硕士,然后在读研究生期间多读经济法方面的书籍,并且发几篇经济法方面的论文,就可以了。同一大类里到了研究生差别不大,进入大的行当最重要。当然,如果对自己非常有信心,那多打听有关情况,并充分复习,直接考这些热门专业,考上也是完全可能的,跨专业考研并且考分为该专业第一名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在选择考何专业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情况来决定。我有一个老乡和一个高中同学,大学都毕业于上海某著名高校,可是学的都是非常差的工科专业,工作后收入很低,想改专业。在没有辞职,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先后报考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金融和金融学专业,结果考了两次也没有考上,就没有信心了,最终到现在还只能呆在原单位。我觉得他们的决策有严重失误。他们想换专业的想法是对的,可是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总想一劳永逸,一招致胜。他们并不是那种自己都老觉得自己特牛的那种人,对他们来说,其实只要能考进经济管理类读研究生就可以了,不仅可以改换工作,而且不管学经济管理类的那个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都比原来好得多,即使他们真的非常想进入金融界,也完全可以在考上研究生之后再朝金融学方向靠。话说回来,如果你的专业分配不好,你学得再好,觉得它有再多学问,你都用不上它们。如果你在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里工作一辈子,你的发展机会有限,会很难受的。如果你在毕业后肯定要要转行,那么你本科学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就像我的大学同学,几乎没有几个人干本行,不干本行的同学都活得很滋润,而还在干本行的就很一般化,甚至有一些活得非常落寞。只要是分配一般的系科,情形都大抵如此!所以,如果你已经知道你的专业分配前景很差,那么,请不要只知道埋头读书!请在读书的同时也看看自己未来的路!你理想的职业在哪里?为了实现这个职业理想你该做哪些准备?

研究生研究方向重要吗?

弹道
羁绊
重要。工作几个月了,现在回过头来好好想想自己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感觉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差异,使得自己和老师的距离增加。我很少得到老师的指导,可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老师的研究方向不一样吧!很多的课程都是自己自学的,我的专业是数量经济学,所以需要学习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还有一些编程书籍,所以前一年的时间都是在学习这些内容,和导师的联系很少(我老师是我们学校第一个海归,刚进来很牛气,想评上教授和博导,所以一直忙着写论文和课题,我所在的学校二流,钱多,评教授博导条件有限,甚至很好评,导师折腾了半年就评上了,当然义务给我们院长申请了一个国家社科)一般碰到问题时,老师用邮件回复下,但是回复的时间很晚,毕竟刚进来的老师有很多事情要做,一般两个星期之后,所以一般碰到问题也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去请教学长或者别的老师。第二年写论文,我偏重应用计量经济学,而我导师偏重计算统计和理论计量,我发表的几篇文章老师一篇没有看过,而且老师也不喜欢我写那些文章,老师的文章都发表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经济评论,而我写的文章发表的期刊级别有限--财经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国际经贸探索、亚太经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以至于到毕业论文,老师根本就没有看,是我自己一个一个字的修改。现在回想起来,很伤心,当初要是选择老师的方向,或者也不会这样,毕竟导师是自己研究生期间很重要的一个人,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自己也远离了老师的视角范围,希望读研究生的同学们,一定要和老师的方向相同,不然自己会过的很难受。

研究生阶段研究是方向很重要吗?

小云雀
大君主
专业很重要,但是研究方向更重要,研究生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招聘单位虽然要审查您的专业,但是他会看你的研究方向,如果您的研究方向符合他们提供给你的岗位,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总结一句话,或者是经验之谈,研究方向最重要!

读研究生,选学校重要还是选自己有兴趣的方向重要?

丛林人
绫乃
您好,一旦决定了考研,那么选择报考志愿,这是所有人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应该打无准备之仗。在考研之前做充分的准备,研究自己的选择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总的说来,志愿分为两种,专业和学校。而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永远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时候,说得很直接和现实一点,这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选择,热门的专业,名牌的高校,无论何时都是大众的情人,时代的宠儿,永远是会受到众多考生的青睐。因此有时候大家的选择往往会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想报更好的,担心考不上,选择有把握的,却又对它不够好而遗憾,有时候由于自己一时选择的失误,或者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或者本应该能够上一所比较好的学校比较好的专业,结果上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不怎样的专业。很显然,不同的专业,不同考研经历的人其看法各有不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报考志愿呢?首先,在报考之前,你要先想好这样几个问题:1.你最向往哪所院校或研究机构?2.你有为了考这所院校而不惜一切的决心吗?万一第一年考不上,你的意志能否坚强到一直考上为止?3.你觉得你的实力能使自己在许可的年限(如三年)内考上吗?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还是理性一点,报考一个相对容易的院校,或者干脆就不要考好了,要知道考研的成本是非常大的,与其高估自己,鸡蛋碰石头,倒不如静下心来找个好工作。在这些问题上对于自己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地开始选择自己的志愿了。选择学校的时候,必须关注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历年招生情况(包括报考和录取的人数),必须看清楚目前的考研形势。从90年代初开始,考研年年升温,考录比例一年一年拉大,尤其一些名校的热门专业。也就是说,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可有些朋友就是不顾这样严峻的事实,盲目报考名校,结果呢?十之八九分数低到羞于告人的地步,而且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去想考研的事了!这样的心态可算是极端,我们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情况,量力而行。一般说来,我们在报考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情况:(1)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2)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3)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经验,希望能帮到您,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你没看我的问题,我不是考研,我是已经被录取了,选择在哪里读。

考研方向如何选择?

黑川
孰纲维是
既然你 自控 学的可以 那就考双控啊 也是比较好的专业 也就是控制工程与控制理论 不错的 专业课 考自控正符合你的强项 学校吗 各个学校 工科的 都有 不知道你基础咋样 根据你的情况可以自己选 推荐几个1 清华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2 山东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3 北京科技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5 东北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6 浙江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7 同济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8 西北工业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9 南开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0 华南理工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2 北京化工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3 东南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4 华东理工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5 东华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6 广东工业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7 中国矿业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 19 上海大学 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北京理工大学 B+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华中科技大学 B+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湖南大学 B+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大连理工大学 B+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浙江工业大学 B+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厦门大学 B+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吉林大学 B+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工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百科名片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测量技术等,研究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目录学科介绍研究方向主要开设院校(第一及第二批次) 编辑本段学科介绍 该学科为交叉学科,不同的大学该学科均有不同的侧重点: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控制理论是学科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控制工程是学科的背景动力和发展目标。本学科的智能控制方向主要包括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神经元网络、遗传算法等方面的研究,特别强调的是上述方法的交叉及其在工业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故障诊断方向主要研究当控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仍能保证闭环系统稳定,且满足规定的性能指标。利用获得的实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鲁棒控制方向主要研究被控对象参数变化后,控制系统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并在某种意义下保证系统的最优性。信号处理方向主要研究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问题,包括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滤波器的设计,自适应滤波器、噪声抵消器、小波分析等。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研究运动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运动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理论方面,利用各种数学工具描述系统的动静态特性,以建模、预测、优化决策及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应用方面,将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形成各种新型的控制器或控制系统。研究内容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工程设计与实现技术的多个层次,应用遍及从工业生产过程到航空航天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等极其广泛的领域。 离散控制理论在计算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开方: 开方公式:X(n+1)=Xn+[A/X^(k-1)-Xn]1/k. 例如我们开3次方,即K=3; 公式:X(n+1)=Xn+[A/X^2-Xn]1/3 例如,A=5,5在1的3次方和2的3次方之间,X0无论取1.1,1.2,1.3,1.4,1.5,1.6,1.7,1.8,1.9,2.0都可以。假如我们取2为初始值: 第一步:2+(5/2x2-2)1/3=1.7=X1 第二步:1.7+(5/1.7x1.7-1.7)1/3=1.71=X3 第三步:1.71+(5/1.71x1.71-1.71)1/3=1.709=X4 第四步:1.709+(5/1.709x1.709-1.709)1/3=1.7099=X5 每计算一次,比上一次多取一位数,计算次数与精确度成正比。取值偏大公式会自动调小,例如第一步和第二步,取值偏小公式会自动调大,例如第三步,第四步。编辑本段研究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采用结构分散化方法研究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问题,以结构分散化模型为基础,研究新的系统辨识理论和新的控制方法。 智能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在对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遗传算法等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多种智能方法综合应用的集成智能控制算法。 计算机控制系统:针对不同的生产过程和控制对象,研究采用DCS、PLC、工业控制计算机等控制设备,构成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网络控制理论及其应用: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环境下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从决策到控制的全过程优化。编辑本段主要开设院校(第一及第二批次) 1 清华大学 2 上海交通大学 3 华中科技大学 4 东北大学 5 浙江大学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中南大学 8 东南大学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山东大学 11 北京理工大学 12 西安交通大学 13 同济大学 14 华东理工大学 15 西北工业大学 16 湖南大学 17 华南理工大学 18 重庆大学 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 南京理工大学 21 北京科技大学 22 上海大学 23 南开大学 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北京大学 26 江南大学 27 兰州理工大学 28 天津理工大学 29 天津大学 30 华北电力大学 31 北京化工大学 32 大连海事大学 33 吉林大学 34 中国矿业大学 35广东工业大学 36西安工程大学 37沈阳化工大学

考研报名的时候选择的某专业的研究方向会影响什么?不是说研究方向都是考上才选的吗?会不会影响复试?会

画心师
考研报名的时候选择的某专业的研究方向不会影响复试。研究生预报名时选择的研究方向不一定是考上研究生后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只是预先告诉考生学校有这方面的指导老师,即导师可以导这些方向的研究。入学后各个方向的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是一样的,不同方向只是导师不同而已。研究方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方面。扩展资料:考研报名需要填写具体的研究方向。考研报名是在网上报考学校的,到时选择专业时,下面也会出现研究方向,这时,需要选择的。但研究方向,学校会提前公布招生信息,招生信息里的会有说明研究方向的。不过填写研究方向,基本没有意义。因为到学校后,需要选择导师的,而你的研究方向,就需要跟导师在一起的,而不是当初选的方向。除非想当“开山大弟子”,为这个导师创造个方向,而以后的学弟学妹,都需要来带。

报考研究生时如何选择导师和专业方向?

本地人
重生记
李开复:对于中国的研究生来说,很难有机会做到世界最前沿的工作。但是,你还是可以有一个很充实的研究生生涯。我建议:1. 如果你读研究生是为了就业不是为了研究,那就直接选择那些实践性高的课——例如网络娱乐、软件测试等,这样就不必担心研究项目没有意义了。就算许多时间都在替老师打工赚钱,这些项目还是可以增强你的动手能力,不过如果你本科不是学这行的,你还需要把本科的基础课程补足。2. 如果你还是想做研究,那要多研究每个老师和他所做的课题。先查查那些老师的研究是最受人尊敬的。你可以到Google学术搜索,查查你的老师的论文引用率有多高。除了中文的Google学术搜索,也要找英文的,看他有没有在国外发表过论文,文章发表的期刊和会议是否是高质量的。报考导师时,要多打听每位老师的具体教学情况:他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家?是否是那种上了年纪,研究思路和方向都是很落伍,但是又很固执地做没用的题目的?是否有时间具体指导学生?过去他所指导过的学生对他的评价如何?人品如何?是不是那种不放学生毕业的?师从于他以后能做真的科研还是只能做无用的项目?他对你的规划目标会支持吗?例如:如果你打算出国,查查看他过去的学生中有多少拿到硕士学位后成功地出国了。3. 挑选课题时,有些课题是纯理论性质的。虽然这些课题还是有可能做出有意义的结果的,可是一定要确认导师的能力。有些课题是纯粹模仿国外课题的。做这些课题的时候,首先要重复国外专家的工作,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深入推展,其实这种研究风险较低,你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建议在接受这种课题的时候,直接和国外专家取得联系。重复国外专家的工作当然不是为了剽窃他人的成果,而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推进,必须引用他人的工作。国外的专家知道你在重复及推广他的工作,他会非常乐意支持你的,甚至有可能提供他的源代码给你,至少也会回答你提出的问题。还有些课题是与“流行的交叉学科”直接相关的。这些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出创新性的成果,但你无需发明一个新的理论,而是把领域A的理论用到领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