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放爱
不同行业当然是需要区别看待的。比如传统工科行业,因为行业本身的技术发展已经很成熟了,每年的技术进步都很有限,行业的结构也很稳定,所以新人入行的晋升路线是很缓慢的,有的单位甚至可以用望眼欲穿般的绝望来形容,你只能等比你来得早的人离职或退休,你才可能有机会。而且仅仅是可能,因为有空缺了,你还面临和你同时来的人的竞争,以及领导觉得你不能胜任,更想从外面挖一个人来填补空缺的可能。你知道为什么某些专业的人那么热衷于考研吗?他们即使不留在学术界,不读博,也要读一个硕士学位,就是因为在许多传统工科行业,你做技术,学历就是最好的背书。在许多公司的研发技术部门,本科学历就必须从助理工程师开始做起,而硕士即使是什么都不会的新人,一上任也是工程师,而博士有可能就是高级工程师了。而许多行业对学历的执念可以让一个优秀的本科生再干五到八年也升不上去,所以一个研究生学位的性价比就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了。(有必要解释一下,我这里说的是企业内部自己的评级,类似于互联网公司的T1,T2,P6,P7。许多人在评论区要纠正我的是人事局的职称评定,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你可以说这是偏见,但也可以说这是传承,文化和规矩。许多人觉得在技术口可能就是这样,但也有例外,这一点我以前也探讨过,越是新兴发展的行业,这种偏见和束缚就越少,比如十几二十年前的电子行业,机械行业,也没有这么深的学历壁垒,那是因为那时候我国的这些行业才刚刚起步,面对巨大的增量市场,行业内还有很多的增长空间,所以有大量的技术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于是你学历低也无所谓,只要肯做,就会不断给你机会,可是后来市场逐渐趋近于饱和了,增量开始减少,行业内开始厮杀存量市场,同时技术进步也看看停滞,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技术研发人手了,于是就开始变得论资排辈,重视学历壁垒了。过去十年,互联网行业发生的一些变化也能说明问题,前些年还有大量培训班出来的人进入大厂工作,后来凭实力一路晋升,混得不错的案例,而这些年,这些案例越来越少,以前科班出身的,会去读计算机硕士的人都没几个,现在许多人都在考虑读一个计算机博士了。增量市场越小,技术迭代越慢的行业,各种壁垒就会越多,越深。不仅在技术部门,在其他部门也一样,只不过学历壁垒占的比重没那么大而已,但一定会有其他壁垒来填补。比如金融行业,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强调本科学历,你本科如果不是那几个学校的就不要考虑进入某些金融机构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扎堆儿考那几个院校的金融研究生?都是为了突破这个行业的学历壁垒而已。我知道,关心这个问题的,大部分都是在校大学生,学生最容易犯的学生思维我以前也说过许多次,就是线性地看待一切事物,但社会上大部分事情都是多维度和多样化的,并不完全受一个因素牵制。学生们最喜欢接受的答案无非就是符合自己想象的案例,比如不想读研的就喜欢看这样的答案:只要能力强,就能弥补学历的差距,喜欢看一个人本科毕业就工作了,三年内学了不少经验,能力飞速提升,职位连升三级,工资翻番,三年后自己的大学同学研究生毕业了,来到自己的公司,成为了自己的手下。 然后总结经验,这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瞬息万变,你留在学校学的都是过时的东西,而等你毕业出来世界早就和三年前不一样了,而我却学习了三年的行业经验,多挣了三年工资,最重要的是,我在房价起飞前上了车。然后,想要读研的学生就想看到这样的案例:没读研的工作了十年还没获得高级工程师的职位,而读研的毕业两年后就获得了。以后所有的机会读研的都优先挑选,没读研的永远都没资格,永远都慢一拍。骑墙派呢?就喜欢比较来比较去,患得患失,看了一堆案例,还要别人给他一个确定的答案,问究竟两个选择间差多少!再回到我一开始写的那句话,不同行业当然要区别对待,你要先判断你的行业在国内处在什么阶段,还有没有巨大的市场增量,再看看这个行业的技术是否已经趋近成熟,迭代速度有多快,再看看行业是否受经济周期影响,等等,找出影响你那个行业的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再结合你个人的情况,才能做出判断。你说读研和不读研有啥差别,别人其实是给不了你一个确切的答案的。因为你自己的未来,别人建议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