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者
读书是研究生的基本功。究竟如何读书?这需要每个研究生思考!我有一个习惯。研究什么问题,首先考察他人对这个问题如何思考,在这基础上力图创造性地接着讲。从今天起,我们看看学者们如何读书并对读书进行了哪些研究! 青年学人应怎样读书 读书时关注点可以很多,如:著者的学术建树;著者的治学经验,尤其是搜集和引证材料、求实求证的功夫;著者的写书技巧;著者的具体得失;著者的读书经验;学科的前沿进展;对本人、本学科研究的启迪;相关问题的扩展性讨论或个案分析。 对于青年学人如何读书,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知建树究得失。在总体上知晓该书的学术建树(如学术贡献、特点、地位、影响及意义等),同时不忘在细节上探究其治学得失。在充分尊重著者学术建树的基础上冷静地评判其具体治学长短,这对研究生自主地选择正确的学术道路有益。 第二、取人长开己窍。读他人的书,应当全力以赴地吸取其长处或优点,由此促使自己开窍,获得宝贵的学术灵感。研究生应当"时刻准备着",随时随地像海绵吸收水分那样尽力吸收他人著述中的长处,像猎鹰瞅准猎物那样寻觅对自己有用的学术资源或学术灵感触发物。当然,冷静地发现他人著述中的缺点或不足、对此始终保持警觉之心,也确实必不可少;不过,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满足于揭人之短并以此为乐为荣,会极大地阻碍或限制自己取人之长开己之窍,最终耽误自己的发展。那些真正的大学者,总是时常沉浸在自己的学术发展天地,决不轻易放过吸取他人以丰富自己的每一次机遇。 第三、他失九不及己得一。与上一点相应,任何名家都难免有片面性或缺点,而一本书往往只能在某一方面有建树,而决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十全十美。天下哪有那样全面的没有缺点的书?1980年代有过许多学人,善于指点江山、臧否人物,但就是自己没有一点独特建树,甚至连在学术上怎么用力也不知道。他们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多余的人”。一个学人,如果满足于一辈子评说别人而不知自己建树,能配称学人吗?我以为,指出他人的九处缺点或过失,也不及自己亮出哪怕是一处优点来啊!名家得失固需评析,但自己建树更为根本。一个成熟的学人,应当时时处处问自己:换了是我,该怎么做?往哪里做?做得怎样?做得比他好吗? 第四、读人书想己事。读书的一个秘诀是:读人家的书时处处想自己的事,筹划自己的学问该怎么做。读书是无止境的事业,而人的学术生命是有限的。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我想说的是:书山有路我为径,学海无涯己作舟。在书山探险、往学海遨游,不要被眼前的良辰美景迷惑,而要以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个人学术园地的开拓上。这落实到具体的读书过程,就要求一边读书一边想自己该怎么治学。这样的读书才有真正的收获。别人的书直读成自己的了。 第五、先梳理后立说。研究生诚然应当努力创新,但创新应建立在对现有学术成果的了解与尊重上。在提出一种个人论点前,首先应梳理前人或他人已有的工作,否则就可能落入雷同、重复、空泛等陷阱。提出新论前小心翼翼地求证是必要的。 第六、广读书小落笔。青年学人当然应当爱好多样、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所以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但同时,做学问时则应小处落笔,将广泛的兴趣沉落到细小的问题上。广读小落,才会作出真正的学问来。广读广落,听起来很美,但终究会颗粒无收。 第七、读西书做中学。人年轻时可能会向往西学,以做西学为乐为荣,但不知道真正的学术园地还在中国自己,真正站得住脚的学问还是中国学问即中学。研读西方学者的优秀成果十分重要,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更重要的是时时处处想到自己的学术发展--研究中国自己的学术问题,做出中国学者自己的学问。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术界立足,也才能赢得中国和外国学者的敬重。你跟着外国学者去做西学(什么德里达、福柯、杰姆逊、本雅明之类),人家反而会奇怪:你们怎么没有自己的问题,老跟在我们后面学舌?当然,研究西学或者以其做学位论文题目,在中国也是需要的和可行的,但应当注意从“中国体验”(Chinese experience)出发,或者为着研究中国问题做准备。 第八、谈空不如做实。文学理论专业的一个通常弊端,是空想多而实干少,天马行空地畅想却找不到具体落脚的地面。在读书时悉心寻找个人治学的具体落脚地面,例如文本分析或个案研究,应是当前每个研究生最为紧要的事情。